一切消息都來自台灣的Digitimes追蹤零件供應商的猜測:9月1500萬隻iPhone 5,和7月的500萬iPad 2!
iPhone 5的消息由Digitimes得知和碩聯合科技的蘋果訂單來猜測。iPad 2的消息亦由許多台灣蘋果供應商(Chimei、Wintek勝華、TPK宸鴻)的訂單猜測。
看來蘋果的確對iPhone 5和iPad 2有十足的信心,老人也是。
加上下個月的Air,台灣的蘋果代工公司賺的飽飽的。
在老人眼中,蘋果這幾年和眼前的"障礙"是什麼?
"新產品的量產能否大到一次滿足全世界!?"
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敵人就有機會!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Thuderbolt RAID上台:Promise Pegasus R4
蘋果的Thuderbolt大家都想要,但已有分析師認為它只適合高檔用戶,理由是因為價格!
蘋果台灣網站證明這個事實:Promise Pegasus R4 4TB (4x1TB, 7200 rpm) RAID System 新台幣31,240。
規格:4TB 原生容量、先進的 RAID 引擎、支援 RAID 0、1、5、6 及 10、引人注目、時尚且精巧的機殼、極靜設計、和兩個 Thunderbolt 連接埠。
看來老人要打退堂鼓了!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為何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蘋果在Steve Jobs回朝,東山再起,建立現在的龐大事業,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後,仍然還是有許多人懷疑蘋果過去的失敗會再度出現,歷史會再度重演。
這些人,包含台灣宏碁的執行長等,都一再不信蘋果會成功。他們信奉"不開放"就會失敗的信條。但蘋果卻成功了,而且她更近一步走入未來,不易打敗,Why?
為何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因為
就市場的形式而言,IT界公司大慨分為下四大類:
1. 硬體
2. 軟體
3. 服務
4. 零售業
譬如以微軟而言,主要是軟體,以IBM而言,主要是服務和硬體,宏碁和鴻海而言就是硬體(最近鴻海要進入零售)。最接近蘋果的HP就是硬體、軟體、服務。而現在的蘋果是硬體、軟體、服務、零售,四大皆俱!
早期的蘋果只有硬體、軟體,已讓她稱霸一小方。近十年來蘋果加入了零售業,實體零售店不用說,iTunes可說是虛擬零售店,而兩者都創造不可思義的業績。而現在的iCloud事實上更是加入iTunes讓蘋果走入網路服務業!
除了包跨四大商場形式外,蘋果的四大商業形式其實都是彼此整合的,無論是橫縱皆整合,彼此相關。另外蘋果幾乎是完全專注於單一的行業,沒跨其他事業群(和HP或是三星或是Sony不同),這也使蘋果可以集中精力於一(見大和小原理)。蘋果快速累積的現金,更使蘋果有極大的後盾用於研發!
至於現在和過去科技公司所在意的所謂"開放",事實上指的是對大型硬體供應商的開放,而不是真正的全面開放,是一種欺騙的開放。蘋果iOS創造了另一種"微"行開放的模式,讓小至1人的公司有發展的平台,事實上在慨念上已突破開放的含意!
"開放"的迷思,更在這一次微軟Windows 8在台預先發表時宏碁的不受邀請一事不打自破!
至於現在和過去科技公司所在意的所謂"開放",事實上指的是對大型硬體供應商的開放,而不是真正的全面開放,是一種欺騙的開放。蘋果iOS創造了另一種"微"行開放的模式,讓小至1人的公司有發展的平台,事實上在慨念上已突破開放的含意!
"開放"的迷思,更在這一次微軟Windows 8在台預先發表時宏碁的不受邀請一事不打自破!
深信蘋果會因不開放而失敗的大公司,必須坐下來,冷靜思考,才能打破迷思!
所以老人說"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所以老人說"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視窗在2010年喪失5.1%的市場
9to5Mac引述Google的分析,根據瀏覽器上網流量來看作業系統,微軟的視窗在2009年到2010年兩年間下跌5.1%,剩84.8%。
麥金塔上升0.7%,但最重要的是其他類別含iPad、iPhone、Android、等在2009年度是5%,但在2010年年度是9.3%,上升4.3%。
這顯示後微軟時代急速的到來!2011將更顯示!
麥金塔上升0.7%,但最重要的是其他類別含iPad、iPhone、Android、等在2009年度是5%,但在2010年年度是9.3%,上升4.3%。
這顯示後微軟時代急速的到來!2011將更顯示!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OS Lion七月14日上市
根據9to5Mac,獅吼肯定將於7月14日上市。日前黃金試用版Golden Master已釋出。
老人先前預測新版MacBook Air會在7月上市(見蘋果熱鬧非凡的2011年後半年),看來是會成真了!因為Air勢必和OS Lion一起上市!老人已再度瞄準新版MacBook Air,如果其含帶Thunderbolt!
老人同文另外預測的iPhone 5十月上市看來也會成真,因為Digitimes根據台灣的零件供應商的動作來猜測也是預測10月。不過老人認為iPad 3不會在10月上市。
全世界百分之一上網流量是iPad
根據PadGadget引述MaketShare Report,全世界百分之一上網流量是經由iPad。對一個去年四月才上市的iPad而言,這是個恐怖的數據。尤其是全部Android裝置只佔0.7%!因為iPad的數量遠不如所有Android手機加平板的裝置。(iPhone佔1.4%)
iPad目前估計每個月大約可賣出3百至4百萬台,但iPad使用者似乎就是等同"瘋"上網者,前文Comscore已有報告提過,非電腦裝置WiFi或上網者在美97%使用iPad,也真正間接證實了這次MarketShare的報告。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2007年六月29日iPhone生日:滿4歲
此文在6月29日曾出現於本網誌,但老人整理時不小心新舊文都給刪了,有鑑於iPhone 5即將上市,有必要回味一下。
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在 2007 年1月9日在MacWorld上對外宣布iPhone誕生。當天老人記得是CES開幕的第二天,所有CES會場的記者幾乎全部離開會場,趕飛機,由賭場飛回舊金山,為的就是Steve Jobs的演說介紹劃時代的手機。
當時Steve Jobs在演講說中對外界展示iPhone的特別之處,大觸控螢幕以及一個按鈕。
2007年6月29日iPhone正式開賣。轉眼間,iPhone四歲了。它改變了這個世界!
當時有關iPhone的笑話,老人已提過,不過還是
再回一下。
1. 2006 CNET主編對問到聽說蘋果要賣Phone時,他說: "蘋果將做電話,這將是蘋果電腦史上最大的失敗!"
2. 2007年微軟老闆被人問到對iPhone的觀感,他,大笑特笑,提到: "笑死我,這是世上最昂貴的電話。沒有鍵盤? 沒有任何商業人士會用iPhone的!!!"
3. 2007年Computerworld的雜誌主編提到iPhone : "這將是蘋果公司另一個Newton,註定失敗"!
4. 2007年一個有名氣的的科技分析公司 J. Gold Associate老闆提到: "蘋果將無法說服其他公司發展iPhone上的軟體,如果有,數量也是有限的!!!"
iPad App破10萬大關
根據MacStories,蘋果iPad App破10萬大關。去年四月才開賣的iPad,到今年3月有7.5萬個App,3個月後又多了2.5萬個,平均大約每天280個新App上市。
老人的感覺是數目不是唯一的重點,iPad上品質良好的App愈來愈多,比iPhone上的App還多!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蘋果每位iOS的使用者都是蘋果的金雞蛋
根據Asymco的Horace Dediu的分析,蘋果每位iOS的使用者每年平均貢獻蘋果營收150美元!
如果屬實,假設蘋果有5億iOS用戶,那麼每年可帶給蘋果740億美元!
老人只能說,信不信由你!不過這也證實了建立"生態園區"的重要性!
PS: 麥金塔使用者更高是250美元。
黑莓機的玩書Playbook玩完了!
根據黑莓機Fanboy的網站N4BB,一開始就讓老人看衰(見玩書Playbook開賣清冷)的玩書PlayBook已E.O.L. (end of life),事實上和D.O.A. (death on arrival)沒兩樣。
黑莓機的公司RIM已決定不再發展10吋平板,而將把全力放置在大型的智慧型手機上!
老人認為這也許是明智之舉@!
看來先前老人報導Dell不在美國推出平板的舉動(見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已有人跟進!
美國智慧型手機iPhone繼續成長,但Android水平
根據The Nielsen Company的分析,美國人38%已擁有智慧型手機。最近3個月才買手機的人,55%選擇買智慧型手機,去年這個數據是34%。
Android手機佔所有手機的第一位,27%,但今年開始以來成長動力已消,而iPhone繼續成長,為17%,而年初iPhone為10%。
所以雖然Android手機每天有50萬隻登錄,但iPhone成長的力道依舊!
iPhone最大的問題是無法一次在世界上各國同時推出,或是在各個不同電訊商同時推出。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非電腦裝置WiFi或上網的世界裡只有iPad?
Meraki和Comscore做了一些上網裝置的分析,結果很有趣,也會讓你驚嚇,甚至於不信。
在Meraki的分析中,在2011年WiFi行動上網裝置機台已比電腦機台為多(58%比36%)。其中單單是iPhone就佔32%。
以WiFi上網流量分析而言,iPad是其他裝置流量加起來的5倍 (所有Android手機或是平板、iPhone、iPod)!而iPad只佔裝置的4%。也許你會認為iPad的驚人數據是因為許多iPad只有WiFi版,但來自Comscore的分析中,在美國iPad仍佔據97%平板上網流量!
Comscore分析13個主要國家的非電腦裝置上網流量,以平板裝置而言,在日本100%使用iPad,在美國96.9%使用iPad、在英國98.6%使用iPad、在新加坡94.6%使用iPad,等,全部而言iPad佔平板的89%以上。
所以iPad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可能超出大家的想像之外!
在Meraki的分析中,在2011年WiFi行動上網裝置機台已比電腦機台為多(58%比36%)。其中單單是iPhone就佔32%。
以WiFi上網流量分析而言,iPad是其他裝置流量加起來的5倍 (所有Android手機或是平板、iPhone、iPod)!而iPad只佔裝置的4%。也許你會認為iPad的驚人數據是因為許多iPad只有WiFi版,但來自Comscore的分析中,在美國iPad仍佔據97%平板上網流量!
Comscore分析13個主要國家的非電腦裝置上網流量,以平板裝置而言,在日本100%使用iPad,在美國96.9%使用iPad、在英國98.6%使用iPad、在新加坡94.6%使用iPad,等,全部而言iPad佔平板的89%以上。
所以iPad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可能超出大家的想像之外!
蘋果賣一台麥金塔等於HP賣七台PC
老人以前已分析過兩次,最近的一次在5月3日,蘋果每賣一台iPhone的利潤,等於其他智慧型手機賣10.2台的利潤!去年可抵13.92台。見世界手機市場的利潤仍然50%歸蘋果。
現在根據Matt Richman的網站的分析,電腦也是一樣:蘋果賣一台麥金塔的利潤等於HP賣7台PC的利潤。
根據他的分析HP的利潤大約是6.66%,而他以最高8%來計算,而蘋果麥金塔的利潤是28%。單機價hp當然不如蘋果。最後的結果是1:7。
如果他的分析是對的,那台灣的PC廠利潤更低,數據恐怕更不好看。
Google關掉App Marketplace在台灣的付費機制
老人出國期間對我而言最大的新聞就是台灣App可七天內退費的機制。蘋果似乎同意的老北市的規定但Google卻關掉台灣的付費機制,Android App不賣了!
憑良心而言,老人認為老北市的軟體退費規定是不一定對的!因為它只注意到消費者權益,卻沒有注意到軟體開發者的權益!老北市的這個法律,一開始注意到一般貨物,但沒有想到軟體的問題!但因為市議員提出,卻硬把法律用到軟體購買上。有一些軟體可能只是小遊戲,30塊錢台幣,可能只是要讓你玩個3天,但將來玩完後,就可退費!軟體開發商的權力在那裡?
老人認為如依該法的精神,亦因可用到實體零售店的買軟體行為!Why not?我買了Windows 7,六天後,發現不好,也應可退費!!!因為道理完全一樣!同樣的買平板,亦應美國一樣可試用後退費!
有趣的是Google關掉台灣的App買賣機制,似乎也引起Android fanboy少數人的驚訝!大罵Goolge退出台灣市場的意念?但老人出國期間問了兩個htc使用者,他們認為影響根本不大,因為幾乎所有Android App都有盜版可用!
老人的意思不是說App一律都不可退費,的確有騙錢的App出現於市場,只是要大家正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市場,新的買賣行為,值得大家討論!
試想你自己是個App發展者,可能你就會知道事情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憑良心而言,老人認為老北市的軟體退費規定是不一定對的!因為它只注意到消費者權益,卻沒有注意到軟體開發者的權益!老北市的這個法律,一開始注意到一般貨物,但沒有想到軟體的問題!但因為市議員提出,卻硬把法律用到軟體購買上。有一些軟體可能只是小遊戲,30塊錢台幣,可能只是要讓你玩個3天,但將來玩完後,就可退費!軟體開發商的權力在那裡?
老人認為如依該法的精神,亦因可用到實體零售店的買軟體行為!Why not?我買了Windows 7,六天後,發現不好,也應可退費!!!因為道理完全一樣!同樣的買平板,亦應美國一樣可試用後退費!
有趣的是Google關掉台灣的App買賣機制,似乎也引起Android fanboy少數人的驚訝!大罵Goolge退出台灣市場的意念?但老人出國期間問了兩個htc使用者,他們認為影響根本不大,因為幾乎所有Android App都有盜版可用!
老人的意思不是說App一律都不可退費,的確有騙錢的App出現於市場,只是要大家正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市場,新的買賣行為,值得大家討論!
試想你自己是個App發展者,可能你就會知道事情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蘋果海外市場開始開花
根據Capital IQ,蘋果海外市場正屬於開花階段,尤其是亞太區,5年內利潤增加近30倍!
蘋果的營收在2005年時,美國佔59%,其他區只41%,但到2010年時,美國營收增加26.8%,但其他區卻增加78%。其中亞太增為727%!整體而言美國外其他區由41%增為56%!
而以利潤而言,差異更明顯。美加只佔37%,歐洲也佔37%,但亞太區不含日本佔18%,日本佔9%。
亞太區不含日本的利潤5年內增為2991% !
看來蘋果在亞太區的利潤似乎更高。
蘋果的營收在2005年時,美國佔59%,其他區只41%,但到2010年時,美國營收增加26.8%,但其他區卻增加78%。其中亞太增為727%!整體而言美國外其他區由41%增為56%!
而以利潤而言,差異更明顯。美加只佔37%,歐洲也佔37%,但亞太區不含日本佔18%,日本佔9%。
亞太區不含日本的利潤5年內增為2991% !
看來蘋果在亞太區的利潤似乎更高。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消費內容和創造內容的不同
老人一再提醒不是所有人適合平板,雖然很多人非常適合而不自知!(當然也有人兩者都需要。)
iPad的出現侵蝕到筆電和Netbook的銷售已是不爭的事實,"老人與蘋果"已提過很多次。微軟的高級做反擊也是應該的,但微軟高級副總裁Orlando Ayala上星期接受訪問時的說法卻也十八萬分的正確 (Microsoft says PC Tablet PC is still not independent of)!他說:表示:"More and more smart phones will appear in the market, sales of the product will still grow rapidly. Tablet PC sales will also grow, but keep in mind is that people are sometimes too focused on the product itself, and sometimes also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ablet PC is a good consumer content, but not a very good product content. In fact, PC i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ent. Therefore, the user will not use mobile phones or tablet PC to create a large spreadsheet, users will only make the content on the PC. So I think, PC and Tablet PC has a different development."“智能手機將越來越多,並將繼續增長,平板電腦同樣會增長。但需要記住的是,人們有時過於關注設備硬體,但其實應當關注其具體情況。平板電腦很適合消費內容,而不適合製作內容。PC則非常適合製作多數內容。所以,你不可能看到一個人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製作大型電子表格,但卻可以看到有人用PC做。所以,我認為PC和平板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想把iPad或是平板Tablet加鍵盤或是其他電腦周邊,想把它當電腦的人要注意!你錯了!
所以當同時擁有Air和iPad的老人發現大部分時間我都不需要Air,而只需要iPad時,實是已反應我的年紀:我已達大部分時間消費內容的年紀,而除寫"老人與蘋果"外,不需創造內容!(iPad寫網誌仍有困難,需要Air或iMac!)
老人早已老到只需看別人簡報,不需自己簡報的年紀!
iPad的出現侵蝕到筆電和Netbook的銷售已是不爭的事實,"老人與蘋果"已提過很多次。微軟的高級做反擊也是應該的,但微軟高級副總裁Orlando Ayala上星期接受訪問時的說法卻也十八萬分的正確 (Microsoft says PC Tablet PC is still not independent of)!他說:表示:"More and more smart phones will appear in the market, sales of the product will still grow rapidly. Tablet PC sales will also grow, but keep in mind is that people are sometimes too focused on the product itself, and sometimes also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ablet PC is a good consumer content, but not a very good product content. In fact, PC i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ent. Therefore, the user will not use mobile phones or tablet PC to create a large spreadsheet, users will only make the content on the PC. So I think, PC and Tablet PC has a different development."“智能手機將越來越多,並將繼續增長,平板電腦同樣會增長。但需要記住的是,人們有時過於關注設備硬體,但其實應當關注其具體情況。平板電腦很適合消費內容,而不適合製作內容。PC則非常適合製作多數內容。所以,你不可能看到一個人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製作大型電子表格,但卻可以看到有人用PC做。所以,我認為PC和平板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想把iPad或是平板Tablet加鍵盤或是其他電腦周邊,想把它當電腦的人要注意!你錯了!
所以當同時擁有Air和iPad的老人發現大部分時間我都不需要Air,而只需要iPad時,實是已反應我的年紀:我已達大部分時間消費內容的年紀,而除寫"老人與蘋果"外,不需創造內容!(iPad寫網誌仍有困難,需要Air或iMac!)
老人早已老到只需看別人簡報,不需自己簡報的年紀!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
根據參加台灣Computex的一位記者所言,今年的Tablet多到驚人,年底時可能會達1000種不同型式的Tablet平板出現。戴爾當然會跟大家一樣出版Android平板。
戴爾六月初就發表他的新的10吋Android平板,Streak 10 Pro,將不在美國發行,而是在東方的中國!@
至於美國?或許在2012年發行。戴爾認為美國的運營商會以定價策略來控制分銷管道,不利於平板電腦的推廣。戴爾認為中國市場的未來性才會適合戴爾的平板!
所以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還是美國的平板太多了不適合發展?
不過戴爾所忽視的是,一大票Android平板商,如宏碁,也全都是把中國當做平板的希望!!!加上白牌平板,中國的競爭可能更大於美國,而且價格比美國更重要。
在美國買平板和中國買平板,有何差異?
答案是:美國用不習慣就可退貨,中國不行!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iCloud服務的接受度調查
蘋果以消費者角度缺入雲端服務,成敗不知。RBC Capital Markets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76%的iPhone用者很喜歡或可能會使用免費服務。
30%的iPhone用者可能付出年費25美元去使用iTunes的Match音樂服務。
73%的iPhone用者很可能會使用iMassage服務。
這些數據只是初期預估,很可能只有到iCloud正式推出幾個月後才會知道一般人的接受度。不過老人認為因為目前iTunes的帳戶很多,起步只要10%使用,可能就是好的開始。
76%的iPhone用者很喜歡或可能會使用免費服務。
30%的iPhone用者可能付出年費25美元去使用iTunes的Match音樂服務。
73%的iPhone用者很可能會使用iMassage服務。
這些數據只是初期預估,很可能只有到iCloud正式推出幾個月後才會知道一般人的接受度。不過老人認為因為目前iTunes的帳戶很多,起步只要10%使用,可能就是好的開始。
過多的智慧型手機嚇壞投資者?便宜當道?
老人以前已說過,不要幾年,全世界的手機都是所謂的"智慧型"手機。幾年後,當那個時代來臨時,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將低到不行,而投資者和市場在那個時代還未來臨前就會喪失信心!
最近全球的科技股,正在做一個嚇人的回檔!身為龍頭的蘋果回檔,而其回檔不是因為業績之故時,其他股票亦會受影響!因為這是市場對一個產業的修正!最近宏達電HTC業績很好,但股票一大跌,為何?就是這種產業的修正因素!跟業績無關。當市場對某產業一旦做修正回檔時,一支股票如有它自己不利的消息時,股票將會做驚人的回檔!會讓投資者輸到無路可逃。韓國不可一世的三星最近股票亦大幅修正,泡沫並非不可能!
智慧型手機當道的現在,蘋果、HTC、三星、Google可說是四大贏家。而Nokia、RIM、Motorola、是最大的輸家。但大家都競爭地把手機"裝佩"到有如電腦般,成本升高,但價格不但無法上升,且因競爭,價格急速下降!Nokia、RIM、Motorola喪失市場的"錢",只是做轉移到勝利的公司,但並不增加,最終無助於手機廠的利潤!
這就是為何市場對智慧型手機產業需修正之因!
Where is the Money?就是市場的疑慮,也許到最後真正的贏家只剩Google!
使用App上網開始比瀏覽器多
老人最喜歡在iPad上使用Pulse News上網,所以建議過大家使用。而看"老人與蘋果"的網友,今天有10%就是用Pulse News看"老人與蘋果"。
難怪來自comScore的Flurry調查分析,使用App上網的網友增加驚人,到這個月已比用瀏覽器上網為多!
很多網站事實上早都已針對iPad做最佳優化,但仍推出App,就是看準大家喜歡用App上網之故!
當台灣還因閃光有無爭的面紅耳赤,大作廣告之際,世界已改觀了!
難怪來自comScore的Flurry調查分析,使用App上網的網友增加驚人,到這個月已比用瀏覽器上網為多!
很多網站事實上早都已針對iPad做最佳優化,但仍推出App,就是看準大家喜歡用App上網之故!
當台灣還因閃光有無爭的面紅耳赤,大作廣告之際,世界已改觀了!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新版Time Capsule/AirPort Extreme上市
老人預測七月才會上市的新版Time Capsule今天上市! 2TB 299美元。3TB 499美元。AirPort Extreme仍179美元。同時雙向WiFi。
其他規格仍不明。讓人失望!除了價格(只指2TB 299美元).....
iPad和Tablet的選擇
很多人至今仍以為7吋平板Tablet的大小因是蘋果iPad的70%,但大家不知的是其實7吋平板Tablet的面積是iPad的45%!不到一半大小!
為何?因為平板的大小是以對角線長度為大小。長寬10比7的對角線7吋平板Tablet,是長寬4比3的對角線9.7吋iPad的45%面積。所以大家如果不知7吋的平板Tablet多大?把iPad的面積遮一半,再打9折,就是它大慨的大小!
難怪All things digital引訴Bernstein Research的調查,在美國和英國小於15%的用戶選擇7吋Tablet平板!所以專欄作家John Paczkowski認為7吋平板會邁向失敗。
在調查中50%的用戶選擇蘋果iPad,比其他各家廠牌加起來還多!Bernstein Researh認為其他廠牌因為市佔率低賣的不多>會使零售商壓力變大,有價格壓力>廠商只好減少規格來壓下價格>廠牌間的差異變小>研發經費降低....會惡性循環!
2011年6月20日 星期一
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不含蘋果的內幕
老人去年5月31日的蘋果謎第四題, "請問下列那兩家公司不是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電腦工業只有五家代表)?",答案在第五題,見"蘋果謎第五題"。蘋果不在其中,見當時的老人評語:
"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共有三十家公司。決定美國道瓊指數上下的主要因素就是這三十隻股票。值得注意的是相當能代表美國的蘋果和Google都沒在內,去年通用汽車要退出時,被選上代替的是Cisco思科,蘋果和Google都不被選上。而即使Cisco思科加入,直到去年科技股才也只五家公司。因為最近這幾十年來美國真正能領導世界的事實上在於科技股,但科技股只佔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的六分之一。以目前台股跟美國科技股連帶關係的密切,看道瓊工業指數是很容易誤導的。有時你會看到蘋果大漲,但道瓊工業指數大跌。是否要讓蘋果和Google入美國道瓊工業指數是有很大的爭議!尤其是現在蘋果是美國科技股市值第一大公司,但仍不是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是一大笑話!"
Why? 蘋果不列入其中?
根據Bloomberg Business的Roben Farzad的說法,是因為蘋果股價太高!
道瓊工業指數成立於1896年,由大師Charles Dow主導建立。目的是選部分代表性公司股票來反應美國全部股市和經濟。直到1997年道瓊工業指數才把代表美國科技工業的微軟和Intel加入30個成分股。2009年通用退出成分股,被選上代替的是思科Cisco。
但今天蘋果已是美國市值第二大的科技公司,僅次於石油公司愛克森。蘋果產品更是深入美國家庭中。連美國總統都認為蘋果是美國工業的代表。但蘋果卻無法加入號稱可反應美國經濟的道瓊工業指數?
Roben Farzad道出其中的內幕,因為道瓊工業指數以成分股的股價,而非市值來平衡成份股對指數的權重(其他指數常常兩者都算)!所以當通用變成雞蛋水餃股時,如果用蘋果來代替,道瓊工業指數會一下子增加1000點!所以他們選
思科Cisco,而非蘋果或是Google入道瓊工業指數!
如果蘋果加入,以蘋果的股票330美元來算,可能佔道瓊工業指數的17%!蘋果股票跌1%,道瓊工業指數將跌23點!!!
所以美國經濟不景氣?股市也看不出來!事實上連那斯達克指數NASDAQ在4月時都已因蘋果太望,而調降蘋果權重,見"蘋果股票太旺了!所以那斯達克要調降蘋果權重?"
所以看來蘋果和Google因為股價太高,將永無進入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的機會!
底下列出2011年六月為止,道瓊工業指數成分股:
3M (NYSE: MMM)
Alcoa (NYSE: AA)
American Express (NYSE: AXP)
AT&T (NYSE: T)
Bank of America (NYSE: BAC)
Boeing (NYSE: BA)
Caterpillar (NYSE: CAT)
Chevron (NYSE: CVX)
Citigroup (NYSE: C)
Cisco Systems (CSCO)
Coca-Cola (NYSE: KO)
DuPont (NYSE: DD)
ExxonMobil (NYSE: XOM)
General Electric (NYSE: GE)
Hewlett-Packard (NYSE: HPQ)
Home Depot (NYSE: HD)
Intel (NASDAQ: INTC)
IBM (NYSE: IBM)
Johnson & Johnson (NYSE: JNJ)
JPMorgan Chase (NYSE: JPM)
Kraft Foods (NYSE: KFT)
McDonald’s (NYSE: MCD)
Merck (NYSE: MRK)
Microsoft (NASDAQ: MSFT)
Pfizer (NYSE: PFE)
Procter & Gamble (NYSE: PG)
Trabelers (NYSE: TRV)
United Technologies Corporation (NYSE: UTX)
Verizon Communications (NYSE: VZ)
Wal-Mart (NYSE: WMT)
Walt Disney (NYSE: DIS)
PS:老人出國十天,"老人與蘋果"將減少日記。
出國期間將採用Google網誌的自動留言管理,Google會自動分類留言,有時有誤,會讓一些留言看不到(譬如一些字言出現時,Google會自動歸類為不良),請諒。
2011年6月19日 星期日
Nokia官司的下一步是Android手機廠
Nokis擁有行動無線通信的很多技術和專利,許多已為工業標準,電話電訊公司都已採用。這反應了微軟前老闆Bill Gates的厲害之處:單單擁有專利無用,擁有業界標準才是重點!因為在某一段時間內,可掌控世界。
蘋果和Nokia的專利糾紛,已兩年多,Nokia告蘋果侵犯其行動通信技術,蘋果告Nokia侵犯其硬體和UI版權,一直因為行動通信技術權利金無法談妥,但卻突然於上週解決。網路有人已懷疑,會突然解決之因,是微軟之故~其中之"鑰",大家猜猜罷(繼續看下文或許可知)。
許多分析師認為蘋果和Nokia的專利糾紛,蘋果突然付專利金(細節未公開),對兩方都有利。對蘋果而言,可集中精力對下來和HTC、三星的侵權專案。蘋果發言人亦說:"Apple and Nokia have agreed to drop all of our current lawsuits and enter into a license covering some of each other's patents, but not the majority of the innovation that makes the iPhone unique. We are glad to put this behind us and get back to focusing on our respective businesses."
對Nokia而言,執行長Stephen Elop講的更白:
"這項和解協議將有助於Nokia在行動通訊市場中進一步探尋專利授權的機會!"
Nokia的下一個目標就是Android平台的手機廠!
法律和法官在困難的案子中常常會以過去判例來做決定!Nokia快速解決和蘋果的專利糾紛是為了下來一大串和Android手機廠的官司!
小廠和Nokia的談判,將沒有如蘋果的有利談判空間,對小廠早已有限的利潤也將是一大挑戰!
另一方面,甲骨文2010年1月收購昇陽 (Sun Microsystems) 後,取得Java所有權,並在去年控告Google手機軟體侵害Java專利。甲骨文要求償金高達14億美元至61億美元。目前看來Google似乎也是要付費了事,但對權利金表示太高了。所以根據微軟對Google的批評暗示,"免費"其實常常是內有玄機的!
蘋果的現金可買下所有的智慧型手機公司(三星除外)
此原文兩天前發表,老人最終決定還是報導,不用罵,只是好玩。
Asymco的Horace Dediu發現蘋果這一季可能會把現金存量推到700億美元。而目前宏達電現值為254億美元、Nokia現值為226億美元、Motorola現值為42億美元、RIM黑莓機現值為138億美元。
所以蘋果的現金幾乎可買下除三星外其他世界所有手機大廠!
老人認為蘋果的大問題在於現金存量太多。大家只要想想萬一你有一億台幣,存銀行,銀行不但不給利息,還要收保管費,你會不會發瘋?蘋果現在就是這樣。所以蘋果要學Google,放手大買!
Android平板廣告的哲學
我們看過iPad 2的三波電視廣告。現在來看看推銷Android平板的美國Verizon如何廣告Android平板:
你看到差異麼?
宏碁的"有也是沒有"廣告事實上和Verizon廣告Android平板是一樣的!
讓我們來回味iPad 2第一波廣告:"We Believe"(由廣告看公司邏輯:iPad 2第一波電視廣告"光光技術是不夠的")
讓我們來回味iPad 2第二波廣告:"If You Asked"(iPad 2第二波電視廣告:If You Asked)
你看到差異麼?
宏碁的"有也是沒有"廣告事實上和Verizon廣告Android平板是一樣的!
讓我們來回味iPad 2第一波廣告:"We Believe"(由廣告看公司邏輯:iPad 2第一波電視廣告"光光技術是不夠的")
讓我們來回味iPad 2第二波廣告:"If You Asked"(iPad 2第二波電視廣告:If You Asked)
2011年6月18日 星期六
iPad 2第三波電視廣告:Now 現在
iPad第三波電視廣告:Now 現在
"Now, we can watch a newspaper;
listen to a magazine;
curl up with a movie;
and see a phone call.
Now, we can take a classroom anywhere;
hold an entire bookstore;
and touch the stars.
Because now, there's this."
"Now, we can watch a newspaper;
listen to a magazine;
curl up with a movie;
and see a phone call.
Now, we can take a classroom anywhere;
hold an entire bookstore;
and touch the stars.
Because now, there's this."
2011年6月17日 星期五
由平板尺吋螢幕出貨量看非蘋果平板市場的泡沫
所謂的平板市場,目前簡單就分為蘋果iPad和非蘋果平板Tablet。
根據electronista,引述displaybank的全球平板尺吋螢幕的出貨量大約可看出目前的平板市場趨勢。
9.7吋的螢幕目前幾乎只有蘋果iPad在使用(HP還未開賣,量少),而五月份共出貨538萬片。去年底的一季蘋果共賣出469萬台iPad。所以光光是今年五月一個月蘋果iPad就賣的比去年聖誕季三個月還多!
10.1吋的螢幕五月共出貨98萬6千片,幾乎全是Android平板。其中大部分是三星,另外加上其他是Motorola、Acer、Asus等諸多公司總和。另外黑莓機的Playbook大慨是11萬片。
還的注意的是出貨量,非實賣量,還可能入庫存!
這就是平板泡沫的實證!
宏達電和蘋果的官司8月5日初判
本文全是老人引述台灣多家轉翻譯ITC的文章:
"蘋果控告Android手機侵犯iPhone在用戶界面、底層構架和硬件方面相關專利"
"根據ITC網站顯示,蘋果控告宏達電侵權的內容集中在Android作業系統與其底層軟體,以其中的兩項專利:物件導向多工系統與物件導向作業系統,這兩項專利是市面上所有Android作業系統手機的特色,而其他8項被控告侵犯的專利都是作業系統底層軟體,換言之,只要使用Android作業系統就有侵犯蘋果專利之虞。"
"ITC網站顯示,初判將於8月5日公佈,初判結果獲得ITC委員會同意後,終判在12月6日宣布,ITC會將終判結果送交美國總統歐巴馬簽字同意,於明年初執行。"
"如果判決結果對宏達電不利,宏達電明年就會面對幾乎所有產品禁止進口美國市場的命運,以美國在過去兩年已成為宏達電最重要的市場,對宏達電營收貢獻度達5成,遠超過歐洲的3成與亞洲的近兩成來看,宏達電明年營收可能會腰斬。"
平板泡沫已暴破了!
老人今年年初的憂心和預言,事實上已發生:非蘋果平板(Tablet)泡沫化。
號稱"有"實則"沒有"且"虛"的宏碁Iconia就是典型的代表,它事實上是Motorola Xoom的複製品,只是加一個沒用的USB而已!只是Xoom已知泡沫化,它卻還要將其美化!有趣的是兩個都奪大獎(CES和Computex)!
由於市場不如預期,平板製造業已幾乎全部下修其產量,且幅度驚人,不輸宏碁!
許多公司已形同放棄Give Up Tablet!許多原先以手機為本業的製造商,如HTC、RIM、LG、Motorola都將產能回轉至智慧型手機上!目標是型4或5吋手機(見台灣Digitimes,Handset vendors and ODMs switching focus back to 4- to 5-inch high-end smartphones)!目前只有三星仍希望在平板上放手一搏。
大手機就是大手機不是平板!
老人先前於3月7日已說過平板和手機市場不同,見"平板市場和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確不相同" (前文是平板市場和智慧型手機市場不同麼?),大家就是不相信!老人的文章,自我推薦!(不知為何,老人自認為好文,都點閱率低!罵人的,點閱率都高的驚人!)
黑莓機RIMM股票再度直線大跌
RIM黑莓機股票跌14.35%!
因為公布第一季營利不如預期,由去年同季的7.68億美元跌至6.95億美元。且預期本季(8月17日終止)的營收也不如分析師預期。
仍依老人過去所提,RIM的時代已過了,玩書PlayBook也救不了它。
因為公布第一季營利不如預期,由去年同季的7.68億美元跌至6.95億美元。且預期本季(8月17日終止)的營收也不如分析師預期。
仍依老人過去所提,RIM的時代已過了,玩書PlayBook也救不了它。
iOS 5新功能:AirPlay Mirroring
AirPlay可說是蘋果家中影音的雲端,不但是將蘋果產品之間的影音雲端化,也是聯合蘋果產品和第三方影音硬體的利器。
但現在iOS 5可讓iOS裝置自動無線和Apple TV同步畫面至電視上,不用再加上任何硬軟體,也不再限制任何蘋果或非蘋果軟體!
所以將來你只要帶Apple TV和iPad,加上HDMI連線,就可到處去演講!把Apple TV的 HDMI接上放映機,然後就可在iPad上無線Present你的演講!
你也在大螢幕玩遊戲!
臉書的iPad App要上市了!
圖來自紐約時報
Facebook臉書的iPhone版出來已很久,但iPad App卻不見蹤影!許多人望眼欲穿,但很多人因此大發財!!!
如果看一下蘋果App Store,就可知在iPad社交網路類(Social Networking),排名前十名的付費App
中就有五個跟Facebook臉書有關!其中MyPad+ for Facebook和Friendly Plus for Facebook,真不知雄據前二名多久時間了,賺進大把美金!
但.....根據紐約時報Facebook臉書的iPad版就要上市了!
老人希望不要讓大家太失望,因為iPhone版實在是不好!但老人對Mark Zuckerberg有信心!iPad版會讓大家驚艷的!
而且據說針對蘋果網頁最佳化的Facebook亦在發展中。
但如果臉書Facebook野心更大是自己想做平台,想跟微軟一樣完全用HTML 5做平台,在蘋果、Google、微軟外另立獨立平台,老人恭喜它,是泡沫的另一徵兆!
蘋果股票回檔弧度大
蘋果有一大車的好消息,還是抵不過世界股票的回檔,科技股龍頭的蘋果亦閃不過。美國蘋果股票在台灣半夜時大回檔,最低跌至318.33。
雖收326.99美元,最後市值仍保住3000億(3006.9億美元),但今年二月以來已蒸發掉到300億美元以上!
雖然是世界股市的回檔,美國所有科技大廠的股票均跌,但仍然象徵了科技泡沫的可能性不是沒有!泡沫破裂前,所有未上市的股票、未開始賺錢的股票、都會被高估!譬如還在虧損的網路音樂服務公司Pandora (潘朵拉)一上市,股價就飆升60%以上、譬如商務社交網站 LinkedIn一上交易就上漲170%、譬如中國Renren 人人網以14美元掛牌,首日也漲71%,至24美元。泡沫到後來優積股也會遭殃。目前情況似乎具備有所有泡沫破裂前的徵兆!
這是散戶賺錢也是虧錢的好時機。
醫師愛吃蘋果
An Apple A Day Keep the Doctor Away, 但醫師卻愛吃蘋果.
根據一項QuantiaMD調查美國的3700個醫生, 83%的醫師已有智慧型行動裝置.
當中59%已有iPhone, 已有iPad佔29%, 而Android手機只有20%, 黑梅機14%. 沒有智慧型手機的人在2011年計畫買的佔44%. 而其中要買iPhone的有39%, 買iPad佔 27%, 買Android手機20%, 計畫買Android平板的只有7%.
這是醫師的報告, 病人? 當然要每天吃蘋果了! 老人更需要! An Apple A Day Keep Dementia Away 一天一蘋果痴呆不再 ! 女人也需要! 一天一蘋果女人脂肥不再:An Apple A Day Keep Woman's Cholesterol at Bay.
蘋果熱鬧非凡的2011年後半年
蘋果將有熱鬧非凡的下半年。整理起來蘋果未來的幾個月將有:
1. 新版的MacBook Air:Thunderbolt、Sandy Bridge處理器、且內裝OS X Lion!(老人猜7月上市)
2. 新版第4代Time capsule、第5代AirPort extreme:A4或A5架構 (老人猜7月上市)
3. 新版Mac Pro 和Mac Mini : Thunderbolt、Sandy Bridge處理器、且內裝OS X Lion!(老人猜7月上市)
4. 新版Apple TV 3 (老人猜11月上市)
5. iPad 3:A6加上PowerVR Series6 GPUs、加視網膜螢幕 (老人猜2012年一月上市或2011年12月上市)
6. iPhone 5:A5 (老人猜10月上市)
7. iCloud
8. OS Lion (老人猜7月上市)
9. iOS 5 (老人猜9月上市)
如加上已發表的iPad 2、iMac 、MacBook系列,可說是很熱鬧,而且大部分是大改版,尤其是軟體。
老人今天碰到一個年青人在用舊版Air。
老人問他好不好用。
他答到:"不好"
老人問:"為何?"
他答到:"因為它不壞".........
你說氣不氣人?
有趣的是即使如此科技泡沫到來時蘋果亦將遭殃! 股災將來?
2011年6月16日 星期四
三年內蘋果由App的營利將超越音樂
根據Asymco的分析師Horace Dediu的分析,蘋果已支付140億美元給音樂公司,25億美元給App發展商。其中25億美元是蘋果正式公布的,而音樂的部份是分析師估計的。但以每月而言,蘋果的音樂營利大約只是App的兩倍而已,且App營利上升較快,因此他估計三年內蘋果由App賺的錢將超越音樂。
不管如何,蘋果藉由"內容"服務,對蘋果本身和App發展商,或音樂公司而言,都是雙贏!
OS Lion的基本:老兵永不死的Finder
當OS Snow Leopard發展的時候,老人記得當時蘋果想試著把OS中的Finder拿掉。但不料在絕大部分的發展商和蘋果的專家試用時,大家都反對。蘋果後來又把Finder加上去。
Finder是一個好用的系統軟體,但卻又是一個奇怪到難以說明的軟體。何謂Finder,老人從小到大,每次被問時都倒了,不只是它無中文相對詞,連用白話也無法說明它。它不是只有Desktop但卻又好像是。但在老人看來它絕對是一個看的到的檔案管理站(file system handling station)。
但OS Lion,Finder終於不見了?Finder死了麼?不。
功能上,蘋果悄悄地暗地做了十年,Finder可說是虛擬地上了iCloud!它變為一個上雲端的自動系統作業!拷貝自動化(Version)、傳檔簡單化(Air Drop)、等。
實質上,Finder仍存在,而其上的檔案夾也存在,只是跟iOS一樣介面,大家不用怕!
檔案管理將是使用者經驗裡最大的挑戰。如何同時滿足經驗的專家使用者和新手,將是Lion可獅吼的關鍵之一。老人深信這隻獅子做的到!Yes, It just works, too!
Finder是一個好用的系統軟體,但卻又是一個奇怪到難以說明的軟體。何謂Finder,老人從小到大,每次被問時都倒了,不只是它無中文相對詞,連用白話也無法說明它。它不是只有Desktop但卻又好像是。但在老人看來它絕對是一個看的到的檔案管理站(file system handling station)。
但OS Lion,Finder終於不見了?Finder死了麼?不。
功能上,蘋果悄悄地暗地做了十年,Finder可說是虛擬地上了iCloud!它變為一個上雲端的自動系統作業!拷貝自動化(Version)、傳檔簡單化(Air Drop)、等。
實質上,Finder仍存在,而其上的檔案夾也存在,只是跟iOS一樣介面,大家不用怕!
檔案管理將是使用者經驗裡最大的挑戰。如何同時滿足經驗的專家使用者和新手,將是Lion可獅吼的關鍵之一。老人深信這隻獅子做的到!Yes, It just works, too!
家中雲端小站:新版AirPort Extreme和Time Capsule
蘋果第五代AirPort Extreme和第四代Time Capsule,即將上市。
根據9to5Mac,兩位新兄弟可能除了以iOS 5為基礎外,新的功能就是Software Update Caching。也就是說它是你家中的雲端小站,一但蘋果iCloud雲端有新升級軟體出現,它會自動地將新軟體轉入其中,而後一但你的蘋果裝置連上網路WiFi後,它就馬上將軟體轉入你的裝置中。
所以使用者不用怕網路塞車,只要你家中不塞即可!
AirPort Extreme也可能做用為家中的傳統伺服器功能。
蘋果的這一招,解決了"雲海不但遮太陽還下雨"的焦慮,和"華爾街學老人?雲端開始下雨!"的憂心!
科技泡沫來臨了麼:中國啟動
老人提了多次的2011年的泡沫夢魅(見同名),看來是要來臨了。
但是卻由中國泡沫開始。華爾街日報的"泡沫隱現中國科技股在美遭拋售"一文道出了目前中國帶給世界的希望可能是失望。最近因為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報造假事件頻繁,無論是科技股或是傳產股,一律讓讓投資人損失慘重!
即使是號稱中國Facebook的優酷網、號稱中國Google的百度、和新浪等公司,在美上市的股票也一樣跌。
中國公司有無被高估,固然是一重點,但最重要的是中國上市公司的財報造假事件頻繁,才讓人擔心!
除假造外,仿冒,和低價搶市亦會讓市場原先的價值泡沫化。
美國的Facebook、Linkedin、Groupon等被大幅高估的泡沫化亦是讓人憂心。
2011年以來美國所有的大廠科技股最近一週和2011年最高點相比,幾乎全跌,跌率在10至20%左右。
2000年泡沫再現?
每台iOS裝置App廣告營收是Android的兩倍
Google的Android手機的確是世界智慧型手機市佔率第一,雖然單一公司而言,蘋果仍然是第一。
根據Mobile ad net Millennial Media的分析,以廣告點率來看,智慧型手機中Android佔53%,而蘋果佔27%,黑莓機佔17%,Symbian佔2%,而Window Phone 7只佔1%。
但若以App的廣告帶來的營收來看,蘋果佔45%,Android佔43%,黑莓機佔9%。
因為Android手機多於iPhone大約2倍,但營收卻大約相當,所以每台iOS裝置廣告營收大約是Android的兩倍。
三星新銀河板Galaxy Tab 10.1續航力只有iPad一半
老人前天才說過,電力定生死,而iPad 2的耐行力經得起考驗,是最大的驚艷(見Batteries not included:電力決定生死)。事實上目前所有的所謂平板無論7吋或是10吋,無一電池續航力可跟iPad比!而iPad 2速度更是一枝獨秀。蘋果A5的厲害在此!
內容、續航力、速度、價格、輕薄、使用者介面、 平台支援性、品牌形象,八大特點,重要性由上而下,是平板的決勝點!缺一不可!
三星新銀河板Galaxy Tab要推出時,突然發現蘋果iPad 2的薄和輕,只好全面收回,再造,甚至於為了要急著預先開會推出宣傳而欺騙大眾(三星的介紹新版銀河板Galaxy Tab被指控欺騙社會大眾)。現在三星的新版Galaxy Tab上星期終於出現江湖了,的確有iPad 2的輕和薄,但價格大約一樣。但根據The Wall Street Jouranl華爾街日報的Katherine Boehret的試驗,Galaxy Tab 10.1電池只能維持 5 小時 38 分鐘,比 iPad 2 的 10 小時 9 分鐘的一半還多一點而已!
所以顧此缺彼,仍然是平板殘廢!
2011年6月15日 星期三
蘋果店員守則第一條:你不是推銷賣產品,而是幫顧客解決問題
華爾街日報的一篇報導,"Secrets from Apple's Genius Bar: Full Loyalty, No Negativity",是很棒的文章,但標題顯示不出來。
文章提出蘋果零售實體店的店員之交戰的主要哲學:
1. "Not to sell, but rather to help customers solve problems" 你不是在推銷賣產品,你是在幫顧客解決問題
2. "Your job is to understand all of your customers' needs—some of which they may not even realize they have." 你的工作是了解顧客所有的需求,因為很多顧客可能不知道他的問題
大家有興趣請看,中文版,在此。你一定要看。
蘋果的交戰細則仍在於"Apple"!
Approach(迎接)
Probe(探詢)
Present(介紹)
Listen(傾聽)
End(再見)
所以蘋果公司要員工依APPLE賣蘋果!
所以要賣在無形中! 要顧客體驗蘋果經驗而不只是個買賣。
蘋果零售實體店功臣Ron Johnson離開,去當百貨公司執行長
蘋果的五虎將之一零售實體店的功臣Ron Johnson,決定要離開蘋果,去實施他一生的願望當零售店的執行長,被聘請到當美國J.C. Penny百貨公司的執行長。
他於2000年一月加入蘋果。是蘋果實體店的主導者。據說他說服了Steve Jobs建立蘋果零售店。尤其是說服Steve Jobs把蘋果的店面設在都市的商街鬧區,像精品店般,而非一般的郊外賣場或是大賣場內!去徹底執行有"Think different."的蘋果哲學。蘋果實體店大膽前衛,卻能攻陷世界各地,成蘋果迷朝拜的地標,也是每平方米最賺錢的商店。他的策略和大膽前瞻讓人敬佩!(見蘋果實體零售店10週年紀念:Apple Store 2.0)
J.C. Penny業績最近不佳,但風聞聘請Ron Johnson當執行長,股票大漲17.47% !
"人"才是企業的中心,可惜老人虎下平陽被X欺 ?......
只是J.C. Penny百貨公司在美國走平價路線,店面擺飾極糟,Ron Johnson如何把它Think Different.真是耐人尋味!連老人也好奇!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