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Nvidia 股票大跌 (Nvidia Outside?)

  上週末Nvidia發表此季的營收。比上季多百分之2,也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51。
  看來前景大好,也從去年世界性股災回復,但股票卻大跌百分之11!雖然因為歐洲壞消息,大家都在跌,它也比對手Intel (2.7%)和AMD (6.7%) 跌的多。
  一因素是它的庫存增多到17%。
  但Why?
  就是因為和AMD相關產品的競爭性差,在手機相關和行動觸控裝置(MTD)市場佔有率很低
。一方面價格打不贏,一方面效能比不上。
  老人希望Nvidia趕快把新相關產品 (Tegra) 問世,否則Intel Outside 又要加一個 Nvidia Outside !(現階段就是如此,不要忘記速度決定一切的時代已過,現在是效率省電當道。)

蘋果歷史:1994年五月16日 Powerbook 500


  Powerbook 500是老人買入的第一個蘋果筆電
。新台幣119.000元。Powerbook 500 是蘋果第一個用觸控板的筆電 (當時IBM最有名的就是小型紅色的軌跡球)。9.5吋(號稱10吋)影幕。1994年五月16日上市。
  老人的筆電這一台使用壽命最短,因為後來技術進步太快,一下子就速度趕不上時代。不過這一台有離台出歐洲過,回來就不成人形。

Bill Atkinson: 從 Hypercard 到 Photocard


  蘋果成功的公臣之一,最讓老人敬仰的就是Bill Atkinson。他在1978, 由他的老師 Jef Raskin 引進蘋果。他設計兩個蘋果史上重要的
軟體, MacPaint 和 Hypercard。
  MacPaint 使用他設計的繪圖引擎 QuickDraw。 QuickDraw可說是現代圖型作業的基礎,它使MacPaint上畫的圖型,輕易的可拷貝和貼到其他軟體上。現在來看這是輕而易舉的動作,但在70年代,這是創舉。
     HyperCard更是第一個以圖型為架構的個人資料庫。算是最早期的超媒體 (hypermedia)。你可用HyperCard著作軟體來賣。現代軟體介面也會看到HyperCard的影子。
   MacPaint 和 Hypercard 是蘋果顯示圖型使用者介面(Graph User Interface) 軟體的始祖。蘋果"簡單" (Simple) 原則的第一代標竿軟體。
    老人老到有幸可參於這些軟體的使用,我想台灣許多老 Macuser 看到這些軟體會感動的心酸的。
   1990年他離開蘋果。近年來他投入數位化攝影。這是非常奇特的現象,如果你也是老Mac,你會發現早期蘋果使用者都喜好影像!不是攝影,就是圖像,要不就是電影!~~喜歡圖,就會喜歡蘋果。去年我在 iPhone 軟體上發現他的傑作重現江湖,PhotoCard
  許多在老人與蘋果網誌上留言的,都收到我用 PhotoCard 寄的電子明信片。
  PhotoCard上提供有150張風景圖當明信片封面
,150張郵票,350張小貼紙可用。每張製作精美,可任意組合。而且信上可選擇多種字型使用,字大小亦可選擇。
  使用者介面亦連續蘋果的一向精神---簡單。可由iTunes上購買
  老人剛開始使用時發現它有一個小蟲,姓固定在名後面(歐美姓名寫法),我寫信給他。 Bill當天就回信,現在新版使用者可選擇姓或名在前。
   以E-Mail寄信時,型式跟一般明信片正反面完全一樣。在美國亦可透過郵政局寄真正油印出來的明信片。
 
   介面:

蘋果謎 2.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5.2)


  Quiz 意為小測驗,題目有難易,但在這裡都只是好玩而已。

本週題目為:

0002)1997年微軟入股蘋果1.5億美元,以交換條件。請問後來這筆交易,微軟賺百分之多少?

上週題目為:
答案為:
1996 年 (1996年2月19日)
Steve Jobs:
"It I were running Apple, I would milk the Macintosh for all it's worth, and get busy on the next great thing. The PC wars are over. Done. Microsoft won a long time ago."
"如果我再度經營蘋果,我會盡力擠出所有蘋果的價值,並集中精神在未來的"大事 (發展)"。個人電腦的戰爭已結束。沒的玩了。微軟很久以前就打勝了。"


   次年1997年,Jobs 回蘋果當過渡時期 CEO, 此年 (1997),或是1996 年均可視為蘋果第二朝代的開始。
   這句話也看出Jobs真正厲害的地方。他似乎已看到未來發展不在個人電腦上。現在知道他的行動觸控裝置,就是他那時的 Next Big Thing。他也的確把蘋果的中心價值在後來的產品中表現。
   回想、回視看過去,再看現在,才能知道一個人真正厲害的地方


  有網友回答是1997年,因為微軟入股蘋果。很有創意!!!
  老人在此要十分謝謝他。但是選1996年是因為當事人Steve Jobs自己都這樣講了(The PC wars are over. Done)。
  延伸的問題是,非正式的結束是何年?(Microsoft was won a long time ago. But how long?
  老人註解:微軟的確是在1997年入股蘋果,一億五千萬美元,主要是交換條件,一是蘋果不再控告微軟侵權,二是微軟答應繼續升級Office Mac版。當時Jobs初回蘋果當CEO,他看出Office因為已成產業標準,蘋果沒Office無法在商業上出頭,所以妥協。這是妙招。時代雜誌以這個故事發揮,以Jobs蹲著打電話的像片,當封面。很有創意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後來這筆交易,微軟賺百分之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