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24日 星期二
iPhone買者36%由其它平台轉入
AppleInsider引述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CIRP的分析數據,顯示在去年10月iPhone 4S發表上市時,18%買者是由其它平台,如Android等,轉入,但到2011年年終時,有36% iPhone買者是由其他平台轉入。而21%買者選64GB iPhone 4S。
蘋果美國時間24日將公佈聖誕季財報。iPhone 4S賣出數量將是重點。財富雜誌分析22個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測數據,平均大約猜測蘋果可賣出2974萬隻,範圍由2520萬隻到3500萬隻 (見Fourtune cnn)。另外15個業餘分析師,平均大約猜測蘋果可賣出3342萬隻iPhone。
前年2010年,蘋果賣出1624萬隻iPhone。
老人:無論賣出數量如何,跨平台的新iPhone使用者是重點@!因為進入蘋果生態圈後,出去較難!
2012年1月23日 星期一
iBookstore三天35萬本教科書下載
雖然就跟所有蘋果新產品一樣,一出場就有很多批評,但iBook 2發表三天後,根據Global Equities Research,iBookstore就有35萬本教科書下載。同樣的在麥金塔上的免費iBook Author也下載超過9萬次。
老人:iBook Author很可能是killer application,不一定要“出版”書,即就是免費的講義或是補習班的教科書也是很方便。整個iTextbook的運作慨念還是在蘋果“生態圈”內!是整合iWork和iOS的軟體。
RIM黑莓機原創辦人皆執行長雙雙下台
和Yahoo換人做做看一樣,RIM黑莓機原始雙創辦人,Jim Balsillie、Mike Lazaridis,雙雙下台執行長。由Thorsten Heins接手執行長。兩人在悲兔年最後一天,1月22日,趕上悲,加入悲兔一族。
2012年或是農曆龍年可算是一個時代的開始。
老人於2011年4月所提出的“iPad 怪現象之十二:和iPhone一起造成執行長下台”(見同名),RIM就是老人的黑名單之一。
2012年1月22日 星期日
蘋果可能採用802.11ac 5G Gigabit WiFi
根據AppleInsider,今年蘋果可能更進一步採用802.11ac WiFi標準。802.11ac比目前的802.11速度更快,超過 1 Gigabit,2至4倍更大寬頻 80-160MHz,支援8個天線。Broadcom也剛宣布推出第一組 5G WiFi IEEE 802.11ac 晶片。
蘋果可能是業界第一個大量全部支援WiFi的公司。底下是蘋果AirPort技術支援WiFi的歷史:
1. 1999年7月Steve Jobs在MacWorld大會上示範AirPort技術在iBook筆電上。當時是802.11b。iBook是世界上第一個支援WiFi的主流筆電。
2. 2003年1月蘋果發表AirPort Extreme,採用802.11g。(6個月後正式802.11g國際標準才發表)
3. 2006年9月蘋果發表Apple TV,可使用仍未發表的802.11n。(正式802.11n國際標準在2009年10月才發表)
4. 2008年蘋果發表Time Capsule,讓802.11n更進一步支援clients端的5GHz頻寬。2009年AirPort Extreme和Time Capsule可同時支援2.4GHz和5GHz頻寬。目前iPad支援802.11n和5GHz網路,而iPhone 4支援802.11n。
相關細節可見AppleInsider,不過由上歷史可見蘋果由Steve Jobs開始 就常常先於國際標準公佈前採用新WiFi技術,所以蘋果2012年率先使用802.11ac是很可能的。第五代WiFi的世代來臨。
iPad 3
有關iPad 3的謠言說是半年以來如雨後春筍,老人的預言是:
1. 視網膜影幕(非數據視網膜,4倍iPad 2, 2x2)
2. A6四核心
3. Siri
4. 800萬位數後鏡頭,500萬前鏡頭 (如iPhone 4S)
5. 1G RAM
6. 32、64、128 GB容量
7. 藍芽3
8. 容量更大的電池
最不可能的是:
1. 4G LTE
1. 視網膜影幕(非數據視網膜,4倍iPad 2, 2x2)
2. A6四核心
3. Siri
4. 800萬位數後鏡頭,500萬前鏡頭 (如iPhone 4S)
5. 1G RAM
6. 32、64、128 GB容量
7. 藍芽3
8. 容量更大的電池
最不可能的是:
1. 4G LTE
2012年1月21日 星期六
iPad教學可提高學生代數成績,高20%
美國出版商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在加州做了一個為期一年的數學教學實驗,“HMC Fuse: Algebra I”,目的在比較完全用iPad的電子書教學和一般傳統書籍教學的差異。
結果發現,學生的代數成績課程與傳統的書籍相比,增加了20%。
Algebra I是該公司第一個專門為蘋果iPad而開發的全課程代數應用程式。在2011年春季加州標準測驗,利用此程式的教學,78%的學生得分達“精通Proficient”或“高級Advanced”程度
。而使用傳統的教科書教學的對照組,只59%學生達此成績。百分比高出20%。而在第2學期中的測驗,平均分數也高出10分。
結果發現,學生的代數成績課程與傳統的書籍相比,增加了20%。
Algebra I是該公司第一個專門為蘋果iPad而開發的全課程代數應用程式。在2011年春季加州標準測驗,利用此程式的教學,78%的學生得分達“精通Proficient”或“高級Advanced”程度
。而使用傳統的教科書教學的對照組,只59%學生達此成績。百分比高出20%。而在第2學期中的測驗,平均分數也高出10分。
由價格觀點來看iTextbooks (iBook Textbooks)
PadGadget出了一篇文章“A Professor and Author's Perspective on the Impact of Apple's iBook Textbooks”,提出一些有關於新iBook Store內教科書的價格策略問題。老人加了ㄧ些慨念和現況,來顯示市場情況和可能的反應。
蘋果iTextbooks:
1. 教科書最高14.99美元。
2. 蘋果抽30%,作者得70%。
3. 由蘋果iBook Author寫的書只能在蘋果iTunes內販賣。(但仍可輸出為其他檔案模式,如PDF。不可轉ePub)
4. 在iBook Store出版教科書仍需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 國際標準書號),自我出版仍受限ISBN。但可購買ISBN碼,單購大約100美元。
學生:
1. 教科書價格的確應可接受(尤其在美國),因為紙本很貴。
2. 最便宜的iPad Wifi 16GB,美金499,台幣15,500元。
3. 由中國網站等到處都可盜拷教科書的電子檔,一律免費。就跟Android App盜版一樣,沒人在用要錢的原版App,譬如台灣。因為Google MarketPlace和台北市政府的政策談不攏,無法收費。
4. 盜拷或簡化的一般電子教科書,沒有真正互動、關聯、圖形、視訊、等生動的功能,只能算是影印的電子教科書。
教科書作者:
1. 書給出版商出版,一般30至40美元,單價較高,但作者只拿10%。
2. 如果實體書賣40美元,蘋果店電子書賣15美元。前者作者可拿4美元,後者大約可拿10美元。若實體書作者要如蘋果店電子書一樣進帳10美元,實體書得賣100美元。
3. 電子版教科書,不只是把文字電子化而已,作者不會時,作不出真正電子教科書。但iBooks Author將讓你簡化電子教科書的作業,可能作者自己可完成生動的電子教科書。
出版商:
1. 電子教科書是必然的未來路線。
2. 已出版的實體紙本教科書,依合約,出版商可能仍擁有出版權。
3. 原無意思出電子教科書版本的書,可能變為有意圖出,因為市場擴大,因為iBooks Author可能將電子化簡化,成本較低。因為出版商大量集體購買ISBN,成本亦低。
4. 目前90%的美國電子教科書出版商都同意支援蘋果iTextbook。
老人:結論是,只要iPad價格降低一點,三方勢力(學生、作者、出版商),達平衡,蘋果的電子教科書市場將爆發。
Question 1: iPad降到何價格,將觸發市場動力?
蘋果的市值是Goolge的兩倍
圖來自BusinessInsider。在近日蘋果股票創歷史新高但同時Google股票卻大跌時,蘋果市值“不小心”成為Google的兩倍。而圖可見在兩家在2009月3月前大致上互有輸贏。2007年12月時是Google市值最高點時。蘋果在2009月3月後開始拉開和Google的差距,到今天是Google的兩倍。
Goolge的股票單價(585.99美元)較蘋果(420.3美元)高。
市場也願意給Google相對較高的本益比(P/E),目前是19.97。
而蘋果的本益比(P/E)目前是15.2。
微軟的本益比也低,目前是10.81。
老人:蘋果和Google兩家都非道瓊工業成分股
!所以其股票升降和道瓊工業指數無關。
Question 1: 為何市場願意給Google相對較高的本益比?
Goolge的股票單價(585.99美元)較蘋果(420.3美元)高。
市場也願意給Google相對較高的本益比(P/E),目前是19.97。
而蘋果的本益比(P/E)目前是15.2。
微軟的本益比也低,目前是10.81。
老人:蘋果和Google兩家都非道瓊工業成分股
!所以其股票升降和道瓊工業指數無關。
Question 1: 為何市場願意給Google相對較高的本益比?
2012年1月20日 星期五
Google營收不如分析師預期,股票狂跌9%
許多人以為老人網站所提分析師預測某公司產品的出貨數量只是站在蘋果的立場,事實上不是。很多人不知道產業分析師必須向你的客戶提出對某產業或公司的分析數據,他必須講得頭頭是道,處處有理,因為一旦客戶依你分析而作出的Call/Put,可能是幾億的輸贏!
Google昨天公佈2011聖誕季財報,財報亮麗!但股票聞聲大跌9.12%!
Google正在享受2011年789月蘋果財報破紀錄但股票跌的苦甜。
Google股票大跌,因為它得99分不夠好,沒打分析師要求的100分。
Google第4季營收81.3億美元,比2010年前同期的63.7億美元成長許多,卻低於分析師預期的84.1億美元。每股盈餘(EPS)9.50美元,也低於分析師預期的10.49美元。
所以股票大跌!跌到每股581.25美元。
老人:蘋果連14次的財報都比分析師預期好,Google連八次的財報預期比分析師預期好。但這就是股市!如果所有大牌分析師都分析錯誤,高估股票,股票也可能就跟著走高,所以跌的也深!所以對或錯,都不要跟大盤或是市場做對!當所有人都錯唯你獨對時,你也是錯,這就是股市!
蘋果發表iBooks 2、iBooks Author、iTunes U等教育相關改革
2011年是悲兔年(見“趕走2011悲兔年,迎接2012快樂龍”),不但世界都在哭泣,老人和老伴經歷ㄧ生前所未有的生命之苦,還讓網誌停一個多月。股票投資亦經歷近0年來唯一ㄧ次的年度損失,輸去兩台保時捷。蘋果Steve Jobs也與2011年往生。
由於農曆年還沒過,現在還在悲兔中,原以為只剩三天的悲,樂無望。但老人昨天半夜後卻高興樂得睡不著。老人的樂常常是小樂和自樂,但這小樂就已足夠讓我高興許久。此樂是:老人大致上先與所有國內國外網站專家近乎猜對了蘋果的iTextbook走向!
iPhone問世以後,老人閒來沒事就喜歡猜測Steve Jobs在想什麼、蘋果的策略是什麼,以考驗自己的市場敏感能力。
一月4日傳來蘋果將可能最近於紐約發表一個特別的發表會,而內容就可能跟教科書相關,
“見Steve Jobs未完成的兩大心願:iTextbook即將完工?”,而後老人沒事就想,蘋果要如何切入?一月15日美國傳來謠言屬實於19日紐約舉行,於是老人於ㄧ月15日星期天發文:“蘋果如預期1月19日於紐約發表教育相關的宣佈”,正式提出老人的8大猜測。
猜測的邏輯想法如下:
1. 為何電子書推廣似乎成功,教科書領域仍未理想?
2. 為何教科書作者,不想自己出電子教科書?許多作者還依賴出版商?
3. iTunes U推出以後,事實上很多人仍不知,為何不讓教科書作者擁有電子教室?
4. 如何讓電子教科書價格降低?
5. 如何改變一般民眾甚至於半吊子專家對電子教科書的錯誤觀念改過來!很多很多人以為把書本文字檔電子化,就叫做電子書,頂多就是加上彩色、幻麗的平板翻頁、查字典、注標記、加上圖形、等就可吸引人。很多人以為文字轉檔合乎電子書規格,如類似PDF、XML、ePub、等就可滿足電子教科書的需求。但光光這樣是不夠的。
6. 如何將改革商業模式化?
1. 大幅度補導教科書作者將教科書轉為電子書,提供有如iOS App般轉襠的套件,或主動幫其文字轉為電子教科書。目標是讓教科書作者有如App作者般獨立出版電子教科書。讓個人教科書作者得大利潤。
2. 教科電子書價格大降。
3. 蘋果對廠商或是教科電子書作者抽成降低。
4. 蘋果提供大量免費的教科電子書。
5. 讓每本教科電子書都和蘋果的iTunes U相關聯。讓教科電子書可串流相關上課的iTunes U課程。電子教科書作者有自己的電子課堂!
6. 提供教科電子書所有者可轉讓教科電子書的權利給新的學員,如賣舊書一樣。
7. 另獨立開“iTextbook Store”
8. 蘋果買入獨立大教科書商,以利自己先發展低價或免費電子教科書來帶動廠商。
蘋果於19日發表會上正式提出三個主要的軟體App,iBooks 2、iBooks Author、iTunes U,來新教科書:
1. iBooks 2:也就是在iBook中提出教科書提出教科書專區的book store。(老人所提的第7項,另獨立開“iTextbook Store)
2. iBooks Author:讓教科書作者,即教授,自己可動手簡單出版教科書。(老人所提的第1項,提供有如iOS App般轉襠的套件。目標是讓教科書作者有如App作者般獨立出版電子教科書。)
3. iTunes U:把iTunes U獨立提出為單獨的App,讓他曝光率大高。(老人所提的第5項,讓每本教科電子書都和蘋果的iTunes U相關聯。讓教科電子書可串流相關上課的iTunes U課程。電子教科書作者有自己的電子課堂!雖然不完全對,但精神已在)
所以老人好樂!所以猜蘋果真好玩!
預祝大家農曆年快樂如老人!
待續.....
2012年1月19日 星期四
Sony Ericsson在2011年第4季巨大虧損:3億1800萬美元
Sony Ericsson由Sony和Ericsson可別擁有50%股權,但在2011年年底Sony發稿表示將買入Ericsson的所有股權,讓Sony Ericsson真正成為Sony公司。而Sony Ericsson應走入歷史。
但不料未真正收購入Sony,但Sony Ericsson在財報中卻爆出巨大巨大虧損,在2011年第4季虧損
,3億1800萬美元。
Sony在2012年將推出11隻新手機,但Sony的前途仍讓人擔憂。也許蘋果該買入Sony?
Android平板上網流量最高是Kindle Fire,但只有iPad的2.4%
喊了兩年的iPad Killer,其實還是雷聲大雨點小
,即使是雅馬遜的Kindle Fire。
有關雅馬遜的Kindle Fire的分析數據漸漸出爐。發現它真的是老人所提的Tablet Killer,是non-iPad Killer!
Chitika 分析平板的上網流量數據,發現非佩平板對iPad的威脅根本不存在!以美國和加拿大為分析,在去年12月30日至今年1月9日,取樣上網點閱。以100個iPad上網點閱來看,其它平板最高是雅馬遜的Kindle Fire,但只約iPad的2.4%!
事實上在Chitika,所有行動網流量數據15%來自iPad,而全部非iPad平板只佔1.1%。
Question 1: 大家為何買Kindle Fire?作什麼用途?
公司網路和行動裝置連線以蘋果iOS最多,Android最不安全
行動觸控裝置(mobile touch devive MTD)已漸漸在公司的工作環境內佔一重要的地位。許多MTD得和公司網路相連,因此安全資安就相對的重要。
根據Check Point,調查5個主要工業國家,美日英德加拿大,768個公司IT專家,發現89%的MTD已和公司的網路相連線。其中蘋果第一位,佔30%,黑莓機29%,Android只佔21%。
71%的專業人士認為讓MTD連公司往會有資安問題。而安全方面,43%認為Android最不安全,36%蘋果,22%黑莓機。
老人:報告也合乎先前老人所提的“封鎖是企業選擇iPad的原因!不是開放!”。Think Different.
上一聖誕季美國新智慧型手機44.5%買iPhone
根據Nielsen去年12月份的調查,聖誕季美國新智慧型手機買者,44.5%買iPhone,其中57%買的是iPhone 4S。在7.8.9.月iPhone只佔25.1%。Android手機46.9%仍為第一位。
所以Nielsen的報告和NPD的11月份報告一樣(見iPhone 4S使蘋果智慧型手機市佔逼近Android),都顯示iPhone突發性的爆發力。
由於低價100美元以下的智慧型手機將提早於2012年啓動進入美國市場。另外中國的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ZTE,已宣誓要納入美國為主要戰場,見ChinaDaily,甚至於進入LTE手機,所以“高檔”低價的Android手機即將在美國出現。
蘋果股票再創歷史新高,市值逼近4000億美元
蘋果股票連續兩天破歷史新高,17日是424.7美元,18日再升4.41達429.11美元。盤中最高是429.47美元,盤後收430.1美元。市值達3958.8億美元 (MarketWatch) 或是3988.18億美元 (Yahoo Financial)。
就老人所知,台灣在美台人,如果有美國股票
,許多人擁有蘋果股票。因為打入美國生活圈不易,不易了解其他美國當地股票,所以許多人擁有台灣熟悉的科技股。台灣亦可買美國股票, 如中國信託等。13日蘋果公佈97%供應商,共156家,其中台灣供應商約計39家,幾乎是“報明牌”,品值保證,股票都大漲。
所以老人前年所提的“WITA”(MIT 變成 MITA 台灣加油)的確是存在,且A後來居上。
2012年1月18日 星期三
由下往上的實例:美國通用電子的蘋果潮
老人提過“由下往上”的力量,是蘋果產品由員工影響企業、由消費端攻上企業端,的產業特殊現象,見“由下往上的力量:蘋果的神奇
,員工不輸給老闆”。
美國電子巨人,通用電子公司(General Electric Co.)最近由華爾街時報透出的新聞就是實例。
通用電子公司最近實施一個實驗性計劃,讓員工可選擇蘋果電腦或是PC。目前剛開始有1000個麥金塔使用者,算是小立足點,因為公司有33萬個員工。不過公司認為數據會上升,因為大部份員工不知道有這個計劃。
在2008年通用電子公司實施一個同樣的計劃,讓員工自由選擇iPhone或是黑莓機。目前有10,000員工帶iPhone,5,000用黑莓機。
目前大部份公司內的蘋果都是員工要求僱主讓員工帶蘋果產品入公司而逐漸擴大。但預期漸漸有大公司會如通用電子公司一樣,選擇麥金塔。
有觀察家說道,向重要客戶簡報時,帶著不是iPad或是Macbook,未報就已先輸!
事實上iPhone已先於麥金塔,取代黑莓機,而進入企業,見“ 商務人士的最愛是 iPhone ,超越黑莓機”。而iPad在企業中更是幾乎是平板代名詞,見“ 中小企業擁抱iPad”。通用電子公司這個月的年度高階主管會議開會時,600個高階主管通通帶著iPad出席。
二手iPhone市場壯大中,但舊iPhone 63.3%送人
老人買了5隻iPhone,其中一支iPhone 3送給親朋。相信很多人跟老人一樣,給自己找個理由換新款iPhone。
Consumer Intelligence Research Partners (CIRP) 分析了智慧型手機的擁有者換新款時對舊款手機的處理方式。時間點在2011年10月iPhone 4S上市時。發現有53%的人舊手機送或賣入二手貨市場。
而進入二手貨市場的手機,49%是iPhone,15%是Android,21%是黑莓機。
有趣的是二手手機中,約3分之2為送出(64%),只36%為賣出。譬如 iPhone 63.3%送人!
對電訊商而言,無論新或舊,只要上網就對它有利,尤其是iPhone。對蘋果而言,送人舊iPhone會帶入新手入蘋果生態圈,也不算太壞。
所以2012年iPhone 5上市,老人等著收iPhone 4S或是送iPhone 4S?
楊致遠離開Yahoo!
Yahoo!創辦人楊致遠於今天1月18日宣告離開Yahoo!。他辭去Yahoo!公司董事及所有職位,也辭去雅虎日本董事會董事、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董事職位。
楊致遠1968年生於台北,10歲隨母移居美國加州。在史坦福大學進修電子工程學系。1994年4月,還在攻讀博士的楊致遠和同學David Filo共同創辦了Yahoo!雅虎。Yahoo這一名字來自小說英國小說家Jonathan Swift的著名小說“格列佛游記”。
到2000年網路泡沫化前,Yahoo!是矽谷的明星,相當於現在的Facebook!2005年雅虎與中國阿里巴巴合作,Yahoo!投資10億美元獲得阿里巴巴40%股權(而後阿里巴巴後悔不已,最近打算買入Yahoo!)。但日後搜尋、廣告、社交網站等業務被後來居上的Google和Facebook侵蝕
,Yahoo!節節敗退,2008年還差點被微軟以每股35美元買下,但併購案因為楊致遠反對而沒完成(而後微軟高興沒做成買賣)。Yahoo!在昨天收盤價只剩15.43美元。
楊致遠離開他創辦17年的Yahoo!,可算是一個時代的結束!
WikipediA關門一天以抗議SOPA終止網路盜版行為法案
為了抗議SOPA湯料不合我胃口,WikipediA今天關門一天以表抗議:“Imagine a World Without Free Knowledge”
老人:“Imagine a World Without Patent”
老人:“Imagine a World Without Patent”
2012年1月17日 星期二
可口可樂仍然是全球最有價值的品牌,蘋果首度第8
個人Windows作業系統在過去4年來市佔減少一半
根據Asymco,在過去1995年至2005年間,因為微軟Windows作業系統崛起,配和Intel,全球可說是Wintel獨佔的地位(圖中藍色區),幾近100%。要看到非Windows的個人作業系統簡直是難題,在台灣更是比登101還難。1980年後生的人,若以15歲開始使用電腦,他或她的IT世界就是微軟。所以現今30歲以下,5歲以上的人,在成長過程很難看到非微軟系統的電腦,直到最近五年。以現今45歲的人來看,因為在1985年Windows作業系統也已佔50%,加上他可能更晚才會用電腦,所以情況也差不多。可說是每個人都跟Windows一起長大!要把全球一家獨佔的企業打敗是沒人敢相信的事。
但在過去5年來,因為Android作業系統和蘋果作業系統的竄起,Wintel作業系統事實上在個人電腦領域已降50%!
即使不把Android和iOS當電腦系統,根據Gartner的全美國電腦數據,Tom Reestman,發現以2011年的第4季,年對年而言,蘋果麥金塔電腦不算的PC,出貨量跌8.5%!而麥金塔升20.7%。(整體的電腦出貨少5.9%。宏碁少11.4%,HP少26.1%)
但在過去5年來,因為Android作業系統和蘋果作業系統的竄起,Wintel作業系統事實上在個人電腦領域已降50%!
即使不把Android和iOS當電腦系統,根據Gartner的全美國電腦數據,Tom Reestman,發現以2011年的第4季,年對年而言,蘋果麥金塔電腦不算的PC,出貨量跌8.5%!而麥金塔升20.7%。(整體的電腦出貨少5.9%。宏碁少11.4%,HP少26.1%)
2012年1月16日 星期一
終止網路盜版法案SOPA的難題可解?排除ISP的阻斷
SOPA (Stop Online Piracy Act 終止網路盜版行為法案)的爭論有如墮胎合法化、死刑的執行、台灣該獨立或是歸為中國一省、等一樣難解!
SOPA是美國德州共和黨眾議員,Lamar Smith,於2011年10月26提出的法案,H.R. 3261。由法案名稱看起來似乎合理合情,Stop Online Piracy Act終止網路盜版行為,如果反對,其不變成贊成網路盜版行為,所以沒有爭議?但由Lamar Smith的網站的導文確讓人誤導和擔心:
“Today, the House Judiciary Committee will mark up the Stop Online Piracy Act (H.R. 3261), a bill that stops foreign online criminals from stealing and selling America's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keeping the profits for themselves. According to estimates, IP theft costs the U.S. economy more than $100 billion annually and results in the loss of thousands of American jobs. The Stop Online Piracy Act specifically targets foreign websites primarily dedicated to illegal activity or foreign websites that market themselves as such.
The bill ensures that profits from America's innovations go to American innovators. The Stop Online Piracy Act has 31 bipartisan cosponsors. ”
可見Lamar Smith把美國外網路盜版行為和侵犯美國智慧財產權畫上等號!更巧妙的把失業連在一起!法案認為IP盜版行為會讓美國經濟每年損失1000億美元,和減少成千的工作機會。所以法案特別針對美國境外的盜版非法網站。
在此精神下,SOPA法案若被通過,可以封鎖被認定為侵害美國智慧財產權的網站,使這些網站無法被存取或是搜尋。
所以這就是問題所在:
1. 網路檢查制度會成立。由一政府或公信的民間機構來檢查網站!光是這ㄧ點就無違反老美最喜歡上口的“自由”和“反政府監控”的兩大精神!
2. 如何制訂違反智慧財產權?有許多的爭論可能無法定論,譬如個人在一網站轉播一個MTV是不是合法行為?提供非法轉播的網站有無罪過?(事情比大家想象的還嚴重。以美國的音樂廣播電台而言,如播放仍有版權的一首流行音樂,是要付權利金的!美國設有獨立專門機構購檢查廣播電台的播放音樂行為,違法要罰款。但實施多年無人抗議。許多過去民歌手以此為生)
因為有爭議,所以過去支持和反對法案的公司分成兩派,網路產生論壇大戰!可說是所有的“個體戶”全是反對派, Goolge、Facebook、Yahoo、Reddit、等當然也佔在反對一方,而報業、媒體業、等都贊成,如BMI、ABC、ESPN、MLB大聯盟、Time Warner、News Corporation、Sony、EMI、Entertainment Software Association (Nintendo, Microsoft Corporation, Electronic Arts,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NVIDIA 等)。
目前爭議也因一些集體行為而走樣,如 Go Daddy因為站在贊成陣營,引起超過20000的網友集體遷出網域!讓 Go Daddy 退出贊成陣營。
前美副總統高爾也於上星期出來喊話表示反對,而總統更透過白宮表示在正反雙方的爭議未釐清前反對該法案。
所以SOPA的主席Lamar Smith乾脆提出修正,排除網路提供者的阻斷,見“SOPA author to remove ISP blocking provision”。
所以看來爭辯還有的玩!
看來無論湯料是海鮮蔬菜或是內臟,要喝下這道(西班牙)湯還真不容易!
但在中國這還不簡單!根本沒爭議!無論中國國內外,國際大公司如Google,或是個體戶網站,反我者就是關你網站。你想怎樣?
而且無論 大公司、小個體戶,沒人敢抗議!
在中國,Pirate 和 Censor 是兩回事!
2012年CES最佳平板:華碩 Memo 370T
2011年CES的最佳平板獎得主為Motorola XOOM。XOOM得獎後的下場恐怕是CES史上年度得獎品中最悽慘的一個,因為馬上被iPad 2打得無法招架。現在大部份參加CES人都不想提起往事,以防打擊士氣。2012年CES也是ㄧ樣有一大票平板出現,但和2011年不同,沒人敢強調自己有支援Flash的好處,也沒再取笑iPad,見Cnet
“Tablets: Bruised and confused at CES 2012”。
2012年CES剛公佈的最佳平板獎得主為華碩的
Memo 370T。是台灣之光,也是平板的黑馬!
華碩Memo 370T為7吋IPS平板電腦,是第一款搭載Nvidia Tegra 3 四核心處理器的平板,今年第二季推出時將採用Android 4.0為作業系統。具備800萬畫素鏡頭,1GB RAM。
Wifi版價格平實,只要250美元,約為新台幣7500元。可惜你要在4.5.6.月才看得到,到時蘋果iPad 3已出現,目前iPad 2很可能降價推出。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蘋果如預期1月19日於紐約發表教育相關的宣佈
蘋果上星期邀請記者參與1月19日於紐約的古根漢博物館(Solomon R. Guggenheim Museum )提出的教育相關宣佈。
教育或是教科書是Steve Jobs生前未能完成的心願,見“Steve Jobs未完成的兩大心願:iTextbook即將完工?”。
科技創新教育在蘋果來看分為兩部份,一是iPad的電子書設計,提供互動、關聯等教育模式,二是教科書的商場模式。
電子書對教育的確可能改觀,而問題是如何創新教科書的商場模式?
目前一般相信,使用借來或買來的舊教科書對學生的有限經濟能力較划算。雖然電子書可能比新的紙本教科書便宜。不過目前來看電子書還是太貴。 蘋果如何改變教科書商業模式,大家都猜不透。
有鑒於蘋果的iBook Store相對於雅馬遜的網路書城,一直無法算是成功,現在又多了Kindle Fire,蘋果挑戰更大。
老人猜測有幾個方式:
1. 大幅度補導教科書作者將教科書轉為電子書,提供有如iOS App般轉襠的套件,或主動幫其文字轉為電子教科書。目標是讓教科書作者有如App作者般獨立出版電子教科書。讓個人教科書作者得大利潤。
1. 大幅度補導教科書作者將教科書轉為電子書,提供有如iOS App般轉襠的套件,或主動幫其文字轉為電子教科書。目標是讓教科書作者有如App作者般獨立出版電子教科書。讓個人教科書作者得大利潤。
2. 教科電子書價格大降。
3. 蘋果對廠商或是教科電子書作者抽成降低。
4. 蘋果提供大量免費的教科電子書。
5. 讓每本教科電子書都和蘋果的iTunes U相關聯。讓教科電子書可串流相關上課的iTunes U課程。電子教科書作者有自己的電子課堂!
6. 提供教科電子書所有者可轉讓教科電子書的權利給新的學員,如賣舊書一樣。
7. 另獨立開“iTextbook Store”
8. 蘋果買入獨立大教科書商,以利自己先發展低價或免費電子教科書來帶動廠商。
Camera+ 下載600萬次
蘋果公佈供應商名單和勞工調查報告
因為過去鴻海富士康中國員工跳樓問題,引起公眾的注意企業員工工時和工作環境問題。由鴻海富士康的例子可見一旦發生糾紛時,原公司和代工公司的關係未來可能愈難理清,˙公司和個人員工亦同樣。
蘋果於13日史無前例地公佈97%的蘋果供應商名單,共156家(其中台灣供應商約計39家)。也同時報告“Supplier Responsibility Progress Report 供應商責任進展報告”。發現有關工時、休假、有毒物質的處理方式、公安、等問題上供應商許多不合規定。如,僅38%下游供應商遵守蘋果公司訂定的工作標準,每周工時上限60小時、每周至少休假一天,等。唯有童工問題似乎已解決較多。蘋果將把勞工問題交於外部獨立勞工權利組織單位,“公平勞動協會FLA Fair Labor Association”,來調查監督。在1999年由美國前總統 Bill Clinton 敦促下成立的“公平勞動協會”,蘋果為第一家加入的科技公司。蘋果執行長Tim Cook還Email給蘋果員工相關說明。
老人:外商公司問題恐怕遠不如開發中國家或是未開發中國家內的本國公司的問題。只是無法讓國際知曉。不只是中國,在台灣的科技業、醫療業、交通業等工時問題已嚴重到要不知如何解決的地步。
老人知道有一家台灣知名公司,要新進員工先6個月半薪適用訓練,合格後一簽約要簽6年,違約要罰半年薪水。但因為工作超時,和艱辛,前兩年每年大約20%員工無法做完,只好選擇離職,於是繳回半年薪水。所以事實上公司以極低的薪資使用員工,公司實質付出的不是表面的薪水!而且為了避免員工知道勞工權益,公司一律只收大學新進人員,畢業後如滿一年以上或有工作經驗者不收!
樂團演奏交響曲因為手機鈴聲而終止
根據紐約時報等相關後繼報道,紐約愛樂樂團 (The New York Philharmonic )10日在紐約林肯中心Avery Fisher Hall大廳演奏馬勒的“第九交響曲”時,當演奏快玩時,不料音樂廳第一排座位傳出了iPhone手機的鈴聲 (marimba馬林巴琴)響起。樂團指揮Alan Gilbert只好停止樂團演奏,要求手機的主人把鈴聲關掉,但停止演奏後手機仍在叫,因為闖禍者ㄧ時還不知道是自己手機在叫。後來聽眾已不耐煩的地喊要將手機所有者“罰款一千美元!” 、“踢他出去!” 等。 最後直到會場恢復寧靜後才繼續演奏完成。
Alan Gilber說道,小型手機的干擾已成為常見的問題,但很少干擾到停止現場的表演。紐約愛樂樂團表示,吉爾伯特是第一位因手機或其他干擾因素影響了表演而中途停止演出的樂隊指揮。
有人幽默的Twitter,“Changed my ringtone to play #Mahler 9 just in case.”。也有人在YouTube乾脆開玩笑,“Ending of Mahler 9 with iPhone Marimba Sound”。
不過事後發現闖禍的60多歲聽眾,Patron X,其實是演奏廳20年的常客!他剛由黑莓機轉為使用iPhone。誤以為電話的靜音功能設定,就是靜音所有聲音,但事實上鈴聲和提示聲是不受手機靜音影響的!鬧鈴提示聲是要由手動將聲音個別設定關掉@!所以也是誤會一番,讓他兩天無法睡覺。
看來蘋果iPhone又要多一功能,可把鬧鈴提示聲全部關掉。
此事件說明了手機禮節已愈來愈重要。先前提過將來有siri後,問題可能更嚴重,見“我的唯一朋友:Siri”。台灣目前最缺乏的是公共場合手機講話的聲音,到處都可聽到大聲手機講話者,在電梯裡也是。在電梯裡有外人在時,講話在歐美或是日本都是極端不禮貌的行為,講手機也同樣。
2012年1月12日 星期四
Android系統不是破碎分離(fragmentaion)而是異化(differentiation)?
老人先前說過Android廠商彼此之間最大的問題在於“求異”,見“冰淇淋三明治Android 4.0不是人人夠格吃的到:三星Galaxy S就不能升級”。“求異Android,求同蘋果iOS”事實上就是各家廠商的決策,做得最徹底的就是三星。因為蘋果iOS成功,求同iOS風險最少,成本最少,“Copycat: So much safer, So much easier”,見“為何三星會打敗宏達電?因為三星仿拷蘋果更徹底!”。三星也因而成功了。
“求異”讓廠商彼此之間有所差別,否則除硬體、螢幕大小外,同樣是Android,有何差異?
沒想到Google的前執行長Eric Schmidit,在CES接受訪問時,卻用“求異,異化differentiation” 來作為Google的Android被攻擊最深的系統分離破碎問題,fragmentation。見“PCMag”。他還說:“differentiation is positive, fragmentation is negative 異化是正面的,但分離是破碎負面的
”。
2012年1月11日 星期三
Nokia的微軟Windows Phone在2012年將賣出3700萬,宏達電HTC賣4300萬隻?
信不信由你!
摩根史丹利預測Nokia的Windows Phone,Lumia系列推力,2012年賣出3700萬隻,2013年賣6400萬隻。
而宏達電HTC的Windows Phone,2012年賣出4300萬隻,2013年賣7400萬隻。如果加上其他廠商?
老人:泡沫的起因就是踫風!所以2012 年又是危險年~!
微軟最後一次的出席CES:“Thank god it was the last year”
今年是微軟最後一次的出席CES,所以極具有新聞性,會場世界各地的記者大排長龍以進入會議廳。
會場請來“美國偶像”節目的主持人Ryan Seacrest來主持,還請來唱詩班唱歌鬥陣。
雖然一向微軟都沒有“One more thing”,但既然是微軟最後一次,大家還是期望有奇蹟“One big thing”。但都失望了。
網路的新聞評論更是不留情,如“Microsoft CEO crashes and burns in final CES keynote”。
有記者聽完秀場後,說到:“Thank god it was the last year”謝謝老天爺,今年是最後一次。
許多的示範演出還失敗,譬如現場的聲控打簡訊的示範竟然沒法成功。
現場顯示2月底要推出的Windows Store,但也是仿蘋果App Store。
What's New?你已知道的Windows 8。
老人:
Question 1:
所以明年的CES頭頭主秀是誰?
答案:
三星。
AirPlay開始發飄
前年被老人認為是家中雲端,潛力無窮的AirPlay (見家中的雲端串流就是AirPlay),經過16個月後,支援AirPlay的廠商開始多起來,
前年發表BeoSound 8(見豪宅用的iOS音響基座)的 Bang & Olufsen,在CES又發表新的系列音響,B&O Play,支援iPad、iPad、iPod。最大的特點是支援AirPlay。其中可攜帶型音響系統,Beolit 12,120瓦的功率放大器,2寸高音喇叭,4寸低音喇叭。價格親民ㄧ點,美金799元。
Klipsch也發表支援AirPlay的音響,其產品副總經理認為“AirPlay是下一代媒體”,所以下來的一年內將推出新音響,大多支援AirPlay的音響。秋天推出的Klipsch Stadium with AirPlay美金1600。功力更大的年底推出,6000美元。
其他一般家庭個人用的如iHome,等。
Griffin甚至推出支援AirPlay適用於Airport Express的基座。Kivic則推出車內AirPlay專用的Kivic One。第6代繪圖晶片PowerVR Series6 將使A6更快更省電
蘋果是最大客戶,且擁有9.5%股權的英國晶片公司,Imagination Technologies,在CES公開第六代繪圖晶片PowerVR Series6 GPU,PowerVR G6200 及 G6400 CPU。iPhone 4S和iPad 2內採用A5內的繪圖晶片已經比iPhone 4和第一代iPad內的A4快73%,而根據公司的說法,第六代性能又要快上20倍。
由上圖的GL Benchmark測試可見A5的效能都比新一代Android手機和平板,如三星的手機Galaxy S2,好得多,將來第六代的A6繪圖功能將更加驚人。
謠言農曆年後要上市的iPad 3和年底的iPhone 5,都極可能使用PowerVR Series6 GPU。
由上圖的GL Benchmark測試可見A5的效能都比新一代Android手機和平板,如三星的手機Galaxy S2,好得多,將來第六代的A6繪圖功能將更加驚人。
謠言農曆年後要上市的iPad 3和年底的iPhone 5,都極可能使用PowerVR Series6 GPU。
Google老闆訂立開會原則
如果你在成千上萬員工的公司上班,你就可知道公司為何不再進步的原因:沒效率的開會!
有30,000員工的Google老闆,Larry Page,顯然的跟Steve Jobs一樣,對沒效率的開會完全不耐煩!
去年3月Larry Page要求員工開會不可帶筆電(見forbes),在接掌重新執行長後他的第一個動作就是的訂出公司開會原則,現在原則露光(見BusinessInsider):
1. 每次開會都要有一個明確的決策者,如果沒有決策者,或沒法作出決定,就不應該開會議。(Every meeting must have one clear decision maker. If there's no decision maker -- or no decision to be made -- the meeting shouldn't happen.)
2. 開會不能超過10個人。(No more than 10 people should attend.)
3. 參與會議者應該參與資料意見,否則不應該參加會議。(Every person should give input, otherwise they shouldn't be there.)
4. 任何要訂立的決策都不應該因為會議未招開而延後。若一個決策應該要訂立,那在決策要訂立前,就應立即調度會議。(No decision should ever wait for a meeting. If a meeting absolutely has to happen before a decision should be made, then the meeting should be scheduled immediately.)
老人:要看一個公司的文化,在外看其廣告,在內看其開會。
老人所在1000多人的公司,開會是這樣子:
1. 每次開會的所謂決策者,都無法作出決策,因為只有老闆可決策,而老闆沒來。
2. 開會常常超過30個人,沒有10個以下的會。
3. 參加開會者都只是在接受老闆指令。
4. 若運氣好有決議,但確常因老闆的章未蓋,而延後執行決策。
......所以老人的公司像不像你的公司?......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