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27日 星期二

AirPlay挑戰PowerPoint


多少年來跟微軟一起長大的世代,跟視窗一起上班的公司上班族和學生們,在學校、在公司的會議廳等,開會用的是PowerPoint、一臺PC筆電、和投影機。但那情景已是90年代,現在是現在!
漸漸地現在在美國公司開會用的不再是PowerPoint,不再帶筆電,每個人都在AirPlay!
老人在AirPlay推出時,一眼看出他是家中的雲端,蘋果的殺手應用,見前年發表的“家中的雲端串流就是AirPlay”。但現在AirPlay不只是出現於家中,也出現在公司中!
放上一臺Apple TV,讓每個上課的人或是開會的人都可能你手上的iPad或是iPhone透過AirPlay來present!

所以“你Google了沒?”改為“你App了沒?”

所以“你PowerPoint了沒?”改為“你AirPlay了沒?”



蘋果一家獨大屈扭科技股的頹勢


蘋果一家獨自壯大對其他大型IT科技公司的壓力與日俱增,但短期間根本看不到停止的跡象,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股票市場先是停、看、聽,到最後不得不跟進。連續已十年多,每年都在問“這是不是蘋果的頂點?”,每年都自打巴掌。到最後只好全部跟進!問題根本不在於蘋果是不是已達頂,而是其他非蘋公司是否還未到底!
但一家獨大史無前例,誰也不知道後果如何?尤其是非蘋也沒更好時。
今年美國股票指數均破紀錄,但以Stanard & Poor's 500 Index標準普爾500而言,今年年對年已增7.8%,但如去除蘋果只剩2.7%。
BarCap的製圖顯示去年以來科技公司區段的盈利變化,去除蘋果的天空線,和加上蘋果的黑線,兩線差異之大讓人驚訝,沒含蘋果,其他公司盈利在下降中。
今年以來,在第一季蘋果可能貢獻標準普爾500指數漲幅的15%!蘋果的獲利成長則幾乎佔了該指數所有其他企業去年同期獲利成長的全部。


可能淪為駭客門窗的iOS裝置識別碼UDID將不再開放


每台蘋果產品都有一個單獨的裝置識別碼UDID (Unique Device Identifier,簡稱序號),蘋果的iOS裝置當然也不例外。每當你把iOS裝置連上iTunes後,在iTunes裡該裝置的圖形下就可看到該裝置的UDID序號。(這序號也是老人買入蘋果產品時第一個要記下的號碼)
iOS App的開發者可以不經同意取得該序號。開發者或廣告商可利用取得序號來分析使用者的習慣,但這就成為駭客侵入的門窗!
根據Techcrkunch,蘋果已開始禁止任何App開發商取得序號。所以iOS裝置更安全了!

39%美國人,51%國際買家未來3個月打算買iPad?

根據MaCNN引述Baird Equity Research的分析,在488個美國公民的問卷中,39%在未來3個月內打算買iPad,其中15%打算買降價的iPad 2,24%買新iPad。其中28%以買iPad代替筆電。36%打算買LTE版(雖然只13%知道LTE是Long Term Evolution
的簡寫)。同樣數量的國際買家,51%在未來3個月內打算買iPad,其中22%打算買降價的iPad 2,29%買新iPad
雖然訪問的數量不夠大,但還算是很驚人!
先前財訊Fortune的報告,已有iPad的人仍有近一半打算買新iPad,其中的35%甚至於是已有iPad 2的用戶!
所以視網膜iPad的確是很“熱”!
“熱門 Heatgate”打不垮新iPad,下次看“電池門 Batterygate”。

蘋果股票再創歷史新高606.98美元,可買19個戴爾


蘋果股票於3月26日再漲10.93美元,收盤再創歷史新高,606.98美元。
目前市值可買19個戴爾!和第二名美孚石油差達1554.1億美元。

Apple = 1.4 XOM, 2 MSFT, 2.67 Google, 14 Dell, 27.4 Sony

底下是由MacDailyNews轉載的各美國上市公司的市值(和Yahoo! Finance 有稍微差異)

1. Apple (AAPL) – $565.60B
2. Exxon Mobil (XOM) – $410.19B
3. Microsoft (MSFT) – $273.46B
4. IBM (IBM) – $240.74B
5. GE (GE) – $212.15B
其它是:

• Google (GOOG) – $211.12B
• Wal-Mart (WMT) – $209.67B
• Intel (INTC) – $140.84B
• Cisco (CSCO) – $112.24B
• Amazon (AMZN) – $92.32B
• Disney (DIS) – $81.61B
• Hewlett-Packard (HPQ) – $47.24B
• Dell (DELL) – $29.43B
• Sony (SNE) – $20.67B
• Nokia (NOK) – $19.81B
• Yahoo! (YHOO) – $18.86B
• Adobe (ADBE) – $16.99B
• Motorola Mobility (MMI) – $11.86B
• Research In Motion (RIMM) – $7.24B
• Sirius XM (SIRI) – $8.43B
• Advanced Micro Devices (AMD) – $5.76B
• RealNetworks (RNWK) – $0.37B


老人:一支獨秀的蘋果,已使美國的股市曲扭化!影響NASDAQ那斯達克和Stanard & Poor's 500 Index標準普爾500的指數!一方面也讓沒把蘋果和Google納入指數的道瓊工業指數無法真正反應美國由科技業帶來的景氣!(後續說明)


Wired雜誌再度告訴你:新iPad沒有太熱,其它平板更熱


一向很龜毛的Wired雜誌,這次卻告訴你“到底是誰比較熱?新iPad沒有太熱,其它平板可能更熱!
由其測驗的圖表顯示:熱度依次是:
華碩至尊變形金剛 > Kindle Fire > Blackberry Playbook > New iPad > iPad 2 > 宏碁 Acer Iconia Tab A200

老人:看來看去,每個人家的溫度計都不一樣?但量“蘋果”就是會較熱?

蘋果進軍中國,百度打Google


根據來自中國的消息,蘋果將可能把中國百度Baidu搜尋注入iOS的搜尋偏好內。
由於紅色中國禁止網路有影響其政府政策的自由言論,Google在紅色中國碰壁,中國百度因而佔有80%的中國搜尋市場。
iOS的搜尋引擎仍以Google為主要的第一線,但中國百度將加入目前已有的另外兩個引擎,Yahoo!和Bing。只是這是全球還是只有在中國還不得而知。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昨天出現於中國北京,成為第一個造訪中國的蘋果執行長。去年6月他訪問中國時,他只是首席營運長。看來Tim Cook的商業手腕比Steve Jobs厲害,也一切商場利益為重,敢於低頭於紅色勢力下。

Steve Jobs被譽為當代最偉大的企業家


根據CNNMoney,財富選出當代最偉大的12位企業家,Steve Jobs排名第ㄧ。
依次為:
2. Bill Gates – Microsoft

3. Fred Smith – FedEx
4. Jeff Bezos – Amazon
5. Larry Page & Sergey Brin – Google
6. Howard Schultz – Starbucks
7. Mark Zuckerberg – Facebook
8. John Mackey – Whole Foods
9. Herb Kelleher – Southwest Airlines
10. Narayana Murthy – Infosys
11. Sam Walton – Wal-Mart Stores
12. Muhammad Yunus – Grameen Bank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太“熱”的新iPad已佔所有iPad的6.6%上網流量


太“熱”的新iPad是太“熱”了,根據Chitika Insights,它已佔所有iPad的6.6%上網流量。
三月16日才上市的視網膜iPad,上市後每日流量佔所有iPad上網流量的5.5%至9.9%。
即使這是新機效應也很驚人。在新iPad前Pad已賣出5500萬台,視網膜iPad三天賣300萬台。

何謂“後PC”世界、“後PC”時代?

有關後PC時代或世界的歷史,請見“後PC世界 (歷史):Post-PC era, Post-PC revolution, Post-PC world”。
後PC時代由Steve Jobs在iPad推出後於2010年提出。其後雖然大部分專家和媒體都相繼接受,但仍有少數的爭議,譬如偉大的微軟就指出一切都是PC(狹議PC)。所以問題在“PC”個人電腦的定義。

老人也揍個熱鬧,提出“後PC”時代的概念和定義。(在此PC指個人電腦,含微軟視窗或麥金塔等個人電腦)

1). 傳統慨念的PC為:
   硬體:
    1. 有一主機含快速中央處理器、儲存內外設備、銀幕、輸入裝置等。筆記型個人電腦可把上述硬體合一,但基本慨念不變,仍是傳統電腦。大部分除筆記型外不易攜帶,不省電可用時間短、缺行動性Mobile。
    2. 需大量的RAM、大容量內外儲存設備
    3. 輸入裝置之人機介面,主要靠獨立鍵盤、滑鼠。有各種各樣的檔案輸出裝置,如USB、光碟機、外接硬碟等。
   軟體:
    1. 作業系統大。學習時間長、複雜性大
    2. 應用軟體較大,一般傳統稱Software
    3. 有檔案管理、檔案個別獨立存在
    4. 網路以有線為主,無線為副
    5. 上網依網頁瀏覽軟體,如Safari等
    6. 儲存設備主要在裝置內,容量大。在公司主要在大型伺服器中。
2). PC永不死。但傳統慨念的個人電腦卻漸消,雖不死。
3). PC雖不死,但漸漸已不再是個人數位中心。而當PC不再是個人數位中心時,暗示“後PC”時代已來臨
4). 取代PC的,便是後PC電算裝置 (Post-PC computing device)。
5). 後PC電算裝置的特點:
   硬體:
    1. Mobile。“行動”特性,隨時隨地可攜帶使用是重點。所以一定有輕、小、省電,三大特性才可能具行動性。
    2. 一體成型
    3. 輸入裝置之人機介面靠觸控裝置。可稱行動觸控裝置(mobile touch device),絕大部份可指觸控(以合乎輕便、一體之慨念)。或可音控,或可手勢控制。輸出主要靠網路、雲端,非以輸出裝置為主。
   軟體:
    1. 作業系統小。學習時間短、簡單直覺
    2. 應用軟體小,一般稱App
    3. 無檔案總管理、檔案存於App中
    4. 網路全部無線(Wifi或3G等)為主要
    5. 上網主要依個別App,而網頁瀏覽專用App為副
    6. 儲存設備容量小,雲端取代裝置內的儲存設備。在個人稱為個人雲端Personal Cloud,在家庭稱家中雲端Family Cloud。
6). 後PC行動觸控電算裝置(Post-PC Mobile Touch Computing Device)主要角色是iPad似的平板,和智慧型手機。和Steve Jobs慨念不同的是,智慧型手機如iPhone,因為功能漸強大,在後PC時代,地位不下於平板。   
7). 在後PC時代,所謂個人數位中心將由智慧型手機、平板、輕便筆記型電腦(Macbook Air、Ultrabook)為主軸,是互補,但可獨立存在,無絕對中心裝置。有時三種裝置之功能有交叉的裝置,如Note-Phone。

總總跡象顯示後PC時代已來臨,現在是後PC世界,如平板出貨量超越PC、行動觸控裝置上網流量與日升高、老人幼兒會使用平板、App數量和營收超越傳統電腦軟體、等。

人類的科技因為“永遠”不可能解決“能”和
“熱”的問題(牽涉到質能不變原理),所以可見的未來不要幻想快、萬能,但又小、又不吃電、又不發熱的裝置! 就好像目前知道石油不好,卻無法取得可用安全代替品一樣。電力使用在小的裝置內,就是會發熱! 目前的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甚或現在的新iPad都一樣面對“熱”的問題和“電力”問題。所以在後PC時代,“It just work”恰恰好可用,是重點!規格人人會加強,但裝置適用否?這也就是“卡車理論”的概念!這也是規格戰爭已死的道理 (見“規格戰爭的死亡 (The Death of The Spec)The Death of The Spec”)。
後PC電算裝置比的是可用、適用、好用、易用、耐用!和人人可用!

三星銀河板和華碩至尊變形金剛平板的過熱問題?

新iPad的溫度問題再度被媒體“炒”熱,炒的熱的發燙。但Android平板就不熱?
根據PCWorld,視網膜iPad比iPad 2、華碩至尊變形金剛 Asus Eee Pad Transformer Prime、三星銀河板 Samsung Glaxy 10.1等平板電腦是較熱,但卻相差不大!
PCWorld 測量新iPad、iPad 2、華碩至尊變形金剛、三星銀河板Galaxy,在開機5~10分鐘的靜置狀態和玩遊戲一小時後,在插電、不插電時,平板前面、平板背面的溫度。
結果如上圖,發現:
1. 不論那個平板背面溫度都比前面高
2. 插電溫度比不插電高
3. 玩遊戲時的溫度較高
4. 新iPad幾乎在所有情況下的溫度都比其他機種高,但唯一例外的是在只使用電池不插電
玩一小時遊戲後,背面溫度最高的是三星Galaxy的攝氏36.7度 (華氏98度)。
5. 華碩變形金剛在多項溫度較低。
在插電後,開機5~10分鐘時新iPad背面的溫度為攝(華)氏26.7度 (80度),而iPad 2、Eee Pad與Galaxy則分別為攝(華)氏25.6 (78)、25.6 (78)、25 (77)度。玩遊戲一小時後,背面溫度分別是攝(華)氏34.4 (94)、30.6 (87)、31.1 (88)、26.7 (80)度,玩一小時遊戲後背面最熱處的溫度則是攝(華)氏 37.8 (100)、34.4 (94)、35 (95)、36.7 (98)度。
在不插電的情況下,開機5~10分鐘的背面溫度是攝(華)氏24.4 (76)、23.3 (74)、23.9 (75)、22.8(73)度,玩一小時遊戲後背面溫度分別為攝(華)氏35 (92)、28.9 (84)、30 (86)、26.7 (80)度,背面最熱處為攝(華)氏36.1 (97)、31.7 (89)、32.8 (91)、36.7 (98)度。

老人:
所以新iPad是溫度較高。
但,
如果沒有比較,何謂“過熱”???
何謂絕對“過熱”???
可能全部都過熱???
所以老人故意的把標題由“新iPad的熱度被誇大”,改為“三星和華碩平板的過熱問題?”,來凸顯“不知為不知”“知之為知之”的問題。

新iPad的溫度來源為:1. 電池 2. 視網膜解析 3. 螢幕的色彩飽和需較高亮度 4. 四核心畫圖晶片

2012年3月25日 星期日

美國電訊商T-Mobile沒有蘋果的代價:少160萬顧客,裁員1900個員工


美國電訊商T-Mobile 在3月24日決定裁員1900個員工,因為公司財務前景不佳?
執行長Philip Humm 對裁員講的更白:“因為T-Mobile無法和蘋果公司達成協議,無法廣告推出iPhone。因此一整年遺失160萬個顧客。2011年第4季營收由前年的4億6900萬,降至4億5700萬。”

老人:T-Mobile是美國第三大電訊商,也是唯一個無法和蘋果公司達成協議賣iPhone和iPad的電訊商。背面老闆是德國。去年已傳出,母公司想將T-Mobile賣給AT&T,但不被准許。現在的問題是:T-Mobile仍撐多久?員工也已對公司政策起反抗!

沒人出現在蘋果零售店排隊?BestBuy賣最多iPhone


沒人出現在蘋果零售店排隊買新iPad,所以新iPad推出失敗。台灣電視和分析師在新iPad推出後如是說。但沒想到新聞一出,蘋果剛又發表三天賣300萬台。於是趕不上的“新”聞已變為舊聞,但和新新聞一起報導,這就是台灣的“新”聞和善變的“專家”。

根據AllThingsD,分析去年12月至今年2月,新iPhone在實體零售店(專售店和買場等)的銷售分析,卻發現BestBuy賣最多iPhone,32%,而蘋果直營實體店只佔30%!在所有蘋果賣出的iPhone,24%是由網路訂購,76%是由店面買出。但在iPhone 4S剛推出時,67%是由網路訂購,33%是由店面買出。

事實上,蘋果的推銷點,已早就不是限制在蘋果專門直營店,也在其他賣場,更是推蘋果網路直接訂貨。因為去年蘋果店在推出iPhone 4S出現更嚴重的黃牛問題後,在香港、中國,更是不希望大排大家排長龍來直接購買。
美國地大到不行,蘋果的直營店再多,密度也少得可憐,在增加賣點的蘋果目標下,買到蘋果產品的店面也就更多了。所以iPhone也好,iPad也好,看排隊長度來分析市場的時代已過了

2012年3月24日 星期六

Mac OS X 生日2001年3月24日


誕生於2001年3月24日的Mac OS X今天11歲。Mac OS X取代 OS 9 算是蘋果歷史上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而當時和Steve Jobsㄧ起工作22年,也是Mac OS X的創造工程師之一的 Bertrand Serlet,也已於2011年的3月23日,宣佈離開蘋果。當年他幫忙把 NeXTStep OS 植入Mac OS X ,和後來的iOS。

見老人去年文章“OS X大將Bertrand Serlet離開蘋果:蘋果新作業系統時代的來臨”。

Mac OS X各版本如下:
10.0 Cheetah -- March 24, 2001
10.1 Puma -- September 25, 2001
10.2 Jaguar -- August 24, 2002
10.3 Panther -- October 24, 2003
10.4 Tiger -- April 29, 2005
10.5 Leopard -- October 26, 2007
10.6 Snow Leopard -- August 28, 2009
10.7 Lion -- July 20, 2011
10.8 Mountain Lion -- 2012 ?

目前OS X由他的後繼者Craig Federighi負責。

PS: 內文修正日期寫法。謝謝網友陳凱劭糾正。事實上去年已寫過同文(“OS X大將Bertrand Serlet離開蘋果:蘋果新作業系統時代的來臨”),但因OS X生日自動發文,老人痴呆忘了再來ㄧ次,將錯就錯。

iOS 5.1新作業系統接受度高

蘋果iOS和Android的最大的差異點就是:新作業系統的穿透度。Android作業系統一直在更新,一直只有新手機可用。即使是可夠格升級的“馬上舊”手機,要升級新系統也常常要半年久,好不容易升級後,Google又推出新作業系統。有趣的是,常常看到Android手機廠發佈讓它剛推出但來不及使用新系統的手機升級的新聞時,都引起許多注意,許多人都好感動!?好像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般!

iOS 發展商Audiobooks的作者David Smith,追蹤10萬下載軟體的系統分析時,發現3月7日才發表的iOS 5.1,在可使用無線下載升級(over the air (OTA) updates)的iOS裝置中,發表5天後,已有50%裝置升級。發表15天後,已有77%裝置升級。看來OTA可加速升級。如加上不能用無線下載升級的iOS裝置,發表15天後,也有61%裝置升級。所以發表15天後全部iOS升級率是61%
發表於2011年中的Android的舊系統2.3版薑餅,目前也佔大約60%。而使用推出已5個月久的“新”系統冰淇淋三明治(4.0版,Ice Cream Sandwidth/) ,只有 1.6%
下圖為Android 發展商(developer.android.com)自己公佈統計的資料:

追求色彩:新視網膜iPad有更不失真的螢幕色彩表現

光有三“原色”,紅、綠、藍,如電視機、投影儀等發光設備­。原色是指不能透過其他顏色混合調配而得出的“基本色”,稱原色”,相反的以不同比例將原色混合,可以產生出其他的新顏色。
老人報導過你所忽略的新iPad特點,顏色表現,見“新iPad的色彩表現 (被你忽略的重點)”。厲害的網友Arron馬上提出新iPad綠色豔很多。要在螢幕上顯示理想的“全色域”,正確表現紅、綠、藍三原色,有兩種方法,一是使用更好的背光源,二是使用更好(更窄)的濾光膜。根據dot color,蘋果就是在視網膜iPad上使用更好的濾光膜。在白色的螢幕上,試測的全光譜中,以紅色為例,新iPad紅色的波長更長,使紅色的色調更深,不會有出現橘色的現象。見上圖。
但是上面的試測是在白色的螢幕上試測,如用藍色濾光,讓只有藍色的顏色在螢幕顯現,如下圖。藍線是iPad 2的藍色光譜線,綠線是新iPad 的藍色光譜線。可見在iPad 2上,藍色的亮度表現不如新iPad(綠線在藍光450nm波處較高),而iPad 2上竟然在應該較少出現的綠色區也出現,而出現幅度大於新iPad。表示在藍色濾光下,iPad 2的綠色有不應該出現的透光現象!所以網友看到的“綠色豔很多”,事實上是真的,但卻是不應該的失真,但iPad 2還是較新iPad嚴重,而非新iPad較嚴重。


下圖顯示新iPad (右) 和iPad 2  (左)  的藍色螢幕表現。有綠色透光的iPad 2藍色失真。

可惜的是為了有不失真顏色比現(技術上要完美三原色表現很難),要不失真需用更好,更窄,的濾光膜,而更窄的濾光,光透過量就愈少,亮度就減少!所以必須用用電更大的光源,來維持亮度。根據 dot color,光光為了要有不失真更好的顏色,新iPad比iPad 2使用的電力就要更多出20%-30%。

老人:所以Steve Jobs帶給蘋果的傳統之一就是“顏色 color”。追求完美的顏色表現事實上一直就是蘋果產品的傳統。老人一路走過來,也是在追顏色!
見 “追求蘋果,就是追求色彩:Color is the way to go with Apple”。這也就是玩蘋果,懂蘋果有趣的地方!

鴻海大軍120員工比全球大部份城市、公司、國家軍隊人口多

鴻海可稱之為“鴻海大軍”,有120萬個員工。根據BBC,鴻海是世界員工第10多的公司。私人公司大家所熟悉只有Walmart連鎖賣場210萬,和麥當勞190萬,可和其對抗。全球國家軍隊也只有中國230萬和印度130萬超過它。

老人:120萬的都市,一年有多少人自殺?因為自殺而死的知多少?

系統交易錯誤蘋果股票跌9.4%,但馬上修正回來


蘋果股票今天美國時間10點50分左右突然因為一家股商系統交易錯誤股票跌9.4%,至542.8美元。交易在10:57停止達5分多鐘。馬上修正回來後又跳至598.5美元。
目前知道股票由 BATS Global Markets 下單,公司已知錯誤,但原因尚未知曉。





2012年3月22日 星期四

Android App發展商熱度退燒


根據Appcelerator分析2100個App發展者,一度引起App發展商高度熱心和期待的Android平台,其App發展的熱度已退燒!
蘋果的iOS平台仍是App發展商的重點,89%非常有興趣發展iPhone App,88%非常有興趣發展iPad App。相反的Android平台,已連續2季下跌:此季Android手機跌至78.6% (上一季是83.3%,而2011年同季是87%),而Android平板跌至65.9%。

Android平台的熱度起因為Android市佔率的竄升,讓App發展商有無限的幻想空間。但目前一般分析已知平均Android平台的App利潤只有iOS的25%,Google App平台的市場負責人還因此在上星期下台。Android的軟硬體Fragmentation支離破碎讓App使用者經驗不理想,同樣的App發展商亦需花費更多的時間精力在Android平台上。因此許多公司退出Android平台,如Mika Mobile即時戰鬥RPG遊戲 “Battleheart”已於3月10日退出Android。

不只是我家人,員工也不可“i”愛:微軟禁止員工用蘋果產品

往事不堪回味:曾是最好的朋友?
有的東西億兆富豪也“愛”不到,見“億兆富豪也"愛"不到 (i; iMac, iPhone, iPad, iPod)”。
現在微軟老闆不只是禁止家人用蘋果產品,員工也不可“i”愛!
根據ZDNet,微軟的內部信件顯示,微軟的市場IT服務部門(SMSG)有新政策,將禁止員工使用公費去買蘋果麥金塔和iPad!
微軟SMSG部門46,000員工可真可憐!

老人:不過微軟沒訂政策不可用私人的金錢去買蘋果產品。所以大家發揮一下“由下往上”的力量,讓老闆知道罷!見“由下往上的力量:蘋果的神奇,員工不輸給老闆”。微軟的女兒後來就是如此!見“微軟Bill Gates的女兒用iPhone? 億兆富豪開始也"愛i"?”。

2012年3月21日 星期三

視網膜iPad的心臟更大了:CPU大就是好?

去年4月2日老人不自量力報導蘋果iOS裝置CPU的體積的大可能不是壞處,見“體積大不是不好?:A5”。蘋果iPad的A5比NVIDIA Tegra 2要來的體積大。A5由蘋果設計,三星製造,晶片以45 nm製程製作。 Tegra 2由台積電的40 nm製程。Tegra 2可說是製程高一級。A5比Tegra 2體積來得大(122mm2比49mm2)。但iPad 2的GPU PowerVR SGX543MP2,在圖形演算速度上都比Tegra 2的GeForce快很多。
但現在視網膜iPad的心臟更大了,A5是10.09 mm X 12.15 mm,面積有122平方mm。而 A5X 是 12.9 mm X 12.79 mm,面積有163平方mm。A5X是A5的139%。因為A5X也同樣是三星以45 nm製程製作,所以核心面積的增大主要是GPU變成四核導致的 (三星自家的最新雙核處理器Exynos(獵戶座)也一樣採用了4核GPU方式。)。另外A5X一樣是用ARMv7架構的Cortex-A9 MP2雙核處理核心,不是四核心
CPU多核的設計是潮流,因為運算較快和效能較好,但是多核CPU在架構設計、封裝等方面可能會遇到更多困難,但最大的問題仍在於耗能和散熱問題

蘋果為何不用可能更快的四核心處理器???
因為這跟個人電腦一樣,有“CPU過剩”的現象!請一定參見“Intel 的聖經: 摩耳定律已過時?”、“ 為什麼 iPad killer 無法順利生產:Intel Outside”、“給大象吃減肥餐,仍然是大象?”。但相反的4核GPU (PowerVR SGX543圖形晶片) 卻讓行動裝置真正可能需要的要點加速!
4+2的架構可能是當今行動觸控裝置在“效”
、“能”、“省”,當中最好的平衡點。
所以沒有四核心處理器,但新視網膜iPad卻輕易的打敗有四核心的Tegra3! 見“香港的新iPad圖形晶片GLBenchmark測驗出爐:Tegra 2的5.6-5.8倍、Tegra 3的2-3倍”。

不過發熱是目前4+2架構最大的問題,蘋果解決了新視網膜iPad的使用耐力問題,但無法全部解決發熱的問題。即使下一個四核心CPU處理器終將需要,但省電和發熱將考驗一切。

在家用的小房車誰需要5000cc排汽量 、500匹的引擎馬力?

新 iPad 溫度:Warmer or Hot or Overheat 溫、熱、燙


當你恨一個人時,他的好處也變壞處; 當你喜歡一個人時,他的缺點也變優點。
視網膜iPad有4個壞處,見“視網膜iPad的壞處”,其中之一就是用電力造成的熱度。
荷蘭網站有報告視網膜iPad比iPad 2會增加5C溫度。因此有視網膜iPad的人開始注意其溫度,許多人經一提開始感覺到有溫度,叫Warmer。
當然沒有視網膜iPad的反蘋族(AAA)就說視網膜iPad有Overheat太燙或是Hot熱的問題。
於是熱的可煮蛋!熱的發燙不能拿!熱的如泡溫泉!熱的...... 通通出來了!

視網膜iPad比iPad 2重約50公克。台灣的10元幣重7.5公克,所以是重了6.7個的十元幣。台灣的舊50元幣重10公克,所以是重了5個舊五十元幣。
於是重的無法拿、不可接受、蘋果創新不再、等等評語都出現了。

新iPad是熱了,新iPad是重了,看來都是“視網膜”的錯?!
其實不是,熱量主要是四核心繪圖晶片的熱度!所以在玩遊戲過久時才可能出現!
該荷蘭網站是以GLBenchmark test來試測溫度。所以是在試測繪圖晶片的極限能力時造成的溫度。即使是iPad 2在測驗時也可達28.3C!(老人每天超iPad 2,從未“溫”過。)

有趣的是,許多人都還沒曾擁有過!?甚至於iPad或是iPad 2也沒有!
所以3天就有300萬個笨蛋?跟去年3天有400萬個傻瓜一樣!?

蘋果的官方反應:
The new iPad delivers a stunning Retina display, A5X chip, support for 4G LTE plus 10 hours of battery life, all while operating well within our thermal specifications. If customers have any concerns they should contact AppleCare.

2012年3月20日 星期二

免費App比付費App更貴:In-App廣告吃掉手機75%的電力


免費App誰不想要?這是Android平台的賣點之一,即使品質不好也沒關係!
但現在有更糟糕的。
免費App賴以維生的就是廣告,但現在有報告顯示In-App廣告吃掉手機75%的電力!
美國普度大學的電腦研究員Abhinav Pathak發現大約65%至75%的免費App的電力是用在In-App廣告上。因為In-App廣告商必須跟踪用戶的位置和位置定位的廣告服務。有時只要90分鐘就可吃光你手機的電池。

新iPad的色彩表現 (被你忽略的重點)

新iPad因為視網膜解析度2048x1536,264 ppi,吸睛,而讓大家忽略了它的色彩表現。事實上除解析度外,蘋果亦公佈新iPad也增加44%的色彩飽和度!
在看圖像或是視訊時,事實上視網膜解析度即使在近距離對你的眼睛貢獻也不如想像中的大!這原因是因為色彩的艷麗將模糊了像位素的解析!這不是說像位素的解析對色彩圖像不重要,而是其重要度被遮掩。大家試著想像自己正在看著歐美的印象派畫家的畫,或是中國的水墨國畫就可知道。色彩的表現上,要的是色彩的飽和度、正確度、灰階的表現
根據 DisplayMate Dr. Raymond M. Soneira 的分析:
Apple has taken the very good display on the iPad 2 and dramatically improved two of its major weak points: sharpness and color saturation – they are now state-of-the-art. The new iPad's picture quality, color accuracy, and gray scale are not only much better than any other Tablet or Smartphone, it's also much better than most HDTVs, laptops, and monitors. In fact with some minor calibration tweaks the new iPad would qualify as a studio reference monitor.”蘋果在新iPad上繼承了iPad 2的螢幕表現,且大大改進了其原先的弱點:清晰度和色彩飽和度。現在新iPad是當前最先進的產品。新iPad的畫面質量、色彩準確性和灰階不僅遠遠超過任何其他的平板電腦或智慧型手機,甚至也比最高清晰度電視、筆記本電腦和顯示器要好。事實上,只須一些輕微的校準微調,新的iPad將有資格作為一個工作室參考監視器

當然仍有進步空間:光折射仍不理想,所以陽光下仍有困難。

老人:所以新iPad讓你驚艷,實在是三個主因:
1. 視網膜讓你文字閱讀更清晰
2. 色彩大躍進讓你圖像更漂亮
3. 四核心圖形晶片讓你電影更流暢

蘋果發放股息和買入庫藏股的數據意義


蘋果宣佈每季發放股利2.65美元(一年10.6美元),和在3年內以100億美元買回自家股票(庫藏股),根據各家報告,有許多含義存在於數據的背面:
1. 兩方案共需花費蘋果450億美元,打破歷史以來上市公司的紀錄
2. 股利發放一年共約99億美元,是歷史上第二高。幾次於AT&T的104億美元。
3. 股利值利率一年約1.8%,仍低於目前微軟的2.5%和Intel的3%。但高於科技股平均的1.2%,如IBM的1.5%。
4. 在台灣公司賣回庫藏股都發生在公司有危機,股票大跌時,公司為了表示對自己公司的信心,挽回大家的失望,才買回自家股票。但蘋果前途依然光明,可見度高,股票仍在漲勢,所以買回庫藏股意義不同。其目的在抵消員工配股而稀釋股值的不利因素。對投資者是好事。(等於是變相減資)
5. 蘋果可能在下來的4季又會有750億至800億美元的可動用現金,現金仍會不斷流入。在2011年會計年度,蘋果現金增加310億美元, 210億美元在美國海外。
6. 蘋果的前景仍條條大路通羅馬:
   1. 蘋果iPhone全球市佔率仍只有9%
   2. 蘋果麥金塔全球市佔率仍只有6%
   3. 蘋果的舊iPad已共賣出5500萬隻,而新iPad三天就賣出300萬台,仍在創紀錄中!
   4. 創新仍是蘋果的首重,而新創新仍在發展繼續中。
   ------一切都在“仍然”中

蘋果盤後,再漲至604.62美元,P/E值為17.16:

蘋果相關產品的螢幕解析度(PPI)比較

有關螢幕解析度老人已提多次 (可由右側攬“搜尋此網誌”打入“解析度”或“視網膜”去尋找),上圖是各蘋果產品和華碩變形金剛平板螢幕的解析度(PPI)。iPhone 4和iPhone 4S 是 326 ppi。

新iPad三天賣300萬台


蘋果(19日)盤後亦宣布,上周五(3月16日)開賣的新視網膜iPad,首周末3天銷量,含網路預購部分,已達300萬台,創iPad開賣紀錄。遠遠超越一些知名蘋果分析師預期,如Piper Jaffray分析師Gene Munster上周五僅預估,新iPad首周末銷量只會破100萬台。
iPad前年第ㄧ天賣出30萬台,28天才達100萬台
,iPad 2首周賣大約40萬台(非正式蘋果公佈的數據),所以視網膜iPad的首售是以前版本的10倍以上!(iPhone 4S首周末賣400萬台)
紐約第5大道蘋果旗艦店第一天開賣視網膜iPad,每分鐘賣出18台。

所以視網膜iPad台灣電視還有人說它風光不再?說它雷聲大雨點小?說它不如預期?
腦袋或眼睛長歪了!

分析師或名嘴最大的問題在於沒看清楚蘋果想以網購為銷售主軸,而非全要你去旗艦店排隊,尤其是在中國、香港!

老人:Google在2012年2月時提出全球全部已共出貨1200萬台Android平板。所以新iPad在3天就賣出Android平板2年的四分之一!

蘋果股票收601.10美金,市值5604.47億美金

市場對蘋果每季發2.65美元的股利和買回庫藏股 還是給肯定,股票收盤601.10美金,市值5604.47億美金雙破歷史記錄,盤中最高為601.77美元。
蘋果市值比第二名美孚石油高1500億美元,是戴爾的18倍。

2012年3月19日 星期一

蘋果每季將發2.65美元股利,買回庫藏股,股票也漲


蘋果股票於iPad開賣前一天3月15日開盤馬上升破600,達600.01美元。雖然當天事後又跌回,但已暗示蘋果股票破600美元的可能。
蘋果於台北時間晚上9點公佈將發股利2.65美元,於七月1日開始每季發給。股票分割被排除。
蘋果亦計劃於2012年9月30日(2013年會計年度開始)開始,在3年內以100億美元買回自家股票(庫藏股)。兩方案共需花費蘋果450億美元。

蘋果的執行長Time Cook和會計長對蘋果展望還是很樂觀,並提出發股利和買回自家股票的理由和方法。
(詳細請看相關隨時報導,如Macnn)

公佈30分鐘後,蘋果股票於台北時間21:30分達597.37美元。顯然市場還是沒很滿意?

蘋果將公佈如何花1000億美元:台北時間19日21時



蘋果持有等約近1000億美元的現金 (在2011年聖誕季達976億美金,聖誕季增加160億美金。現在肯定破千億。),對一家還在成長的公司而言,這是個天文數字。
由上圖可見,其等量現金幾乎是拋物線上升,且還看不到有停止的趨勢!
蘋果的現金大約3分之2以上(約640億美金)都在美國境外。如把錢運回美國還要繳稅!這是全美國各大公司的難題!但放著不用,也不對。
蘋果突然於昨天公佈將於美國時間19日早上9點,台灣時間19日晚上9點公佈如何運用其現金的方案。到時候蘋果執行長Tim Cook和財務長Peter Oppenheimer將給你答案。

一般外界都預期,蘋果將宣布發行一次現行股利給股東,這對投資者而言將是一大利多!
蘋果上一次發現金股利是1995年, 相隔也17年了。

2012年3月18日 星期日

捏造“血汗工廠”不用代價?美國生活的捏造笑話


源自芝加哥傳播(Chicago Public Media)著作的廣播節目“美國生活”(This American Life)在今年1月報導蘋果和富士康的電視節目,被發現捏造內容,公司已撤消該節目!
該節目是由Mike Daisey獨自獨白著作主播“ Steve Jobs的苦惱和忘形 The Agony and the Ecstasy of Steve Jobs”。節目主角並沒真正訪問富士康!事實上他可能去過中國是去迪士尼遊玩,所以不是“訪問”富士康。節目中說富士康用童工,但証實是他“看外表猜年紀”!
被發現捏造問題後,Mike Daisey堅稱他的節目是戲劇性節目,不是新聞性節目,他也不是新聞工作者。
所以他沒錯?!但他已達到目的,因為該節目,被下載88.8萬次, 網路被觀看20.6萬次。
還好芝加哥傳播還是有一點媒體道德:“這不是理由,我們不應該將該內容廣播出去。歸根結底,這是我們的錯誤。”決定撤銷該報導,並打算在16日安排新報導廣播,保証事實細節和最初的報導不一樣。
事實上美國公平勞工協會 (FLA)在2月份調查富士康在中國的四個蘋果生產基地,深圳、觀瀾、成都、鄭州,這項調查結果已出爐,該組織總裁Auret van Heerden認為,鴻海工廠工作條件比中國其他行業好得多!FLA初步結論認為,鴻海工廠是一流的工廠,其物質條件遠遠超過其他行業的平均水準!雖然鴻海工作環境顯得單調。

老人:Mike Daisey的事件,說明了目前新聞戲劇化的大問題。Mike Daisey類似台灣名嘴。是新聞界一個可恥的行為!不是新聞工作者反而可亂報導新聞?在新聞灣類似新聞更是嚴重
台灣喜歡在未證實的新聞打個“?”,藉以逃避法律責任!名嘴、民意代表(尤其是立委)也是一樣。名嘴、立委、新聞記者是台灣三大害!

2012年3月16日 星期五

2012年將是“The Same”年

2011年1月4日,老人的“2011年的泡沫夢魅”(見同名),雖然並沒樣樣都對,但“所有的非iPad平板都將破裂!”、“ 亞洲資產泡沫點破”、Steve Jobs的癌症復發、等卻也很
“真”。2011年6月16日老人的“科技泡沫來臨了麼:中國啟動”(見同名),也雖不中亦不遠已!6月中旬,連業績好的如日中天的蘋果,股票都跌至318美元,見“蘋果股票回檔弧度大”。到年底歐債危機更是讓全球經濟大地震,讓2011年果真成為“悲兔年”。
揮別2011年的“悲兔年”的八大悲,雖然大家都在“囍龍年”,蘋果股票反彈飄高到580美元以上,但在“老人與蘋果”開張滿兩年前2星期,老人再度拿出“蘋果球”,又再度透過“蘋果球”看到了2012年對許多人的不利:
2012年將是“The Same”年!這也是非蘋大家最不喜歡看到的年,因為“The Same 2011年”!
1. 歐債繼續存在,威脅全球,只有“比壞”,沒有“比好”的國家。
2. iPad仍然一支獨秀,非蘋平板仍不見於天。不管市站率,全球平板業的利潤80%歸蘋果。
3. Macbook Air仍然獨佔市場,超書仍在
“抄”書中。
4. 智慧型手機和平板利潤全球仍一半以上歸蘋果,各別其他廠商只能求5保4%,甚或虧錢求市。
5. “體制”仍只蘋果一家,其他廠商的體制還是不見蹤影,或是仍在劃“圍牆”的藍圖中,還未動工。
6. 各朵雲端還在形成中,隨時還是可能出錯,下起雨來。
7. 微軟Windows 8仍在曖昧中求魅。沒人知其下場。仍是2012年最大的泡沫危機。

只是對蘋果而言,“The Same”當然也不是壞事!?

蘋果iTunes提供已升級視網膜iPad的App


最近iTunes很忙,每天都有許多App升級,因為視網膜App (Retina-App)當道。目前已有32個,如 Infinity Bladder II、Readability、等。
後來這幾天肯定iTunes會更忙,會更多App升級,尤其是遊戲App,誰不想要視網膜遊戲App!?

以拆蘋果產品聞名的iFixit果然第一手拆視網膜iPad


iFixit這兩年來快速聞名於世,原因就是快速拆開蘋果新產品的謎題。果然新iPad第一手就讓iFixit拆解
各家新聞都有,不再報,但零件供應商如下:


Texas Instruments CD3240 driver device
Broadcom BCM4330 802.11a/b/g/n MAC/Baseband/Radio with Integrated Bluetooth 4.0+HS and FM Transceiver
Epcos B4064 SAW filters
Fairchild FDMC 6683
Toshiba ZX0730 1123KLD
Qualcomm RTR8600
Broadcom BCM5973 I/O controller
The A5X processor (Samsung)
Display (Samsung?)

電池:3.7V 43.0Whr 11560mAh,供應商?

iFixit一公佈,零件供應商的股價常常應聲大漲!不但後市看漲,也代表這家公司受肯定@!因為零件品質要求沒人比蘋果龜毛。這就是為何iFixit受重視之因!

英國著名百貨公司Harrods開張蘋果店賣視網膜iPad

相對於美國蘋果店的科技味,歐洲蘋果店帶有古典的風味也討人喜。
二月時就傳聞蘋果將於英國倫敦著名的百貨店Harrods開蘋果店中店。現在Harrods新部門Harrods Technology證實將於16日開張蘋果店中店,同時間開賣視網膜iPad。
對Harrods絕對是好事,因為它以你可買到世界上所有的東西聞名於世。怎可沒有蘋果產品?

視網膜iPad第2批3月23日發售,仍無台灣


繼第一批蘋果視網膜iPad於今日開賣,蘋果發表第2批將於3月23日在25個國家發售,但其中仍無台灣!
這25個國家除澳門和墨西哥外,都在歐洲,25個國家是:奧地利、比利時、保加利亞、捷克、丹麥、芬蘭、希臘、匈牙利、冰島、愛爾蘭、意大利、列支敦士登、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新西蘭、挪威、波蘭、葡萄牙、羅馬尼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澳門。
第一批10國為:美國、加拿大、英國、法國、德國、瑞士、日本、香港、新加坡、澳大利亞。

2012年3月15日 星期四

蘋果利用特殊壓縮方式讓1080p iTunes電影逼近藍光

那一個是iTunes,那一個是藍光?

蘋果iTunes最新推出的1080p高解析度電影,讓市場專家擔心的不是藍光畫質,而是檔案大小!Why?
因為在網路世界裡,“速度”是使用者經驗的第一要素,慢速是影響使用者經驗的第一殺手!這情況就像是行動觸控裝置的“省電”一樣,只能使用4小時的手機就是金打造的也是垃圾!一但使用1080p高解析度電影,但下載電影要一個晚上,除了沒事可做的科技宅男外,只有傻瓜跟他一樣。
理想如何跟現實求平衡,是所有新行業創新的難題。
動不動10GB以上檔案大小的藍光電影讓市場專家擔心。但根據Ars Technica,蘋果iTunes上的電影畫質的畫面清晰度與色彩飽和度已接近藍光DVD,但根據其測試,iTunes的1080p電影檔案規模卻明顯小於藍光,大約3.62GB,只略高於720p電影。
iTunes的1080p電影與藍光DVD,兩者在字幕、色彩重現度方面幾乎相同。不過,因為壓縮檔案之因,iTunes 1080p電影在黑白對比度是稍差於藍光。iTunes的1080p電影的聲音表現也仍不如藍光。
但是以檔案的壓縮倍數來看,iTunes的1080p電影犧牲的微小細節仍是值得驚艷!

老人問題是:蘋果用何壓縮軟體?上面4圖中,那一個是iTunes電影,那一個是藍光?(答案見意見欄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