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全球供應連速度加快,蘋果網站3至5工作天就可出貨。由最先的4至5星期,至1至2星期,而降至3至5天。
不過非蘋果零售店仍然龜速!所以要買iPad要上網買!
2011年7月8日 星期五
晚上是iPad縱橫天下的時間
根據9to5Mac引述Bit.ly的分析,晚上是iPad縱橫天下的時間。
該網佔分析世界203個國家(39個有iPad),上網點閱的硬體裝置,如圖藍線顯示,iPad在晚上下班時間開始佔第一位!
光以iPad來分析,無論是重量使用者或是輕量使用者,也都是晚上最多。
這事實上印證先前報導的分析,見iPad買者經驗調查(20%時間床上使用)、使用iPad的人30%使用時間同時在看電視、睡前床上不要用指電 (iPad)。
老人還是建議年輕夫妻上床時間不要用指電!
免費遊戲內的戲內購買營收超越付費遊戲
俗語說的好,免費的最貴。商場說的對,免費的誘惑最大。
根據Flurry的iTunes分析,蘋果前100大遊戲的營收,在2011年6月免費遊戲內的戲內購買(in-app purchase)的營收已超越一開始就得付費的遊戲。比率為65%比35%。而在今年1月付費的遊戲佔大部分,61%比39%。
所以"誘惑"是人類的弱點!一步一步賺你的錢是iOS App遊戲的王道!
就是要用iPhone拍照
2011年財星雜誌Fortune全球/全美500大:蘋果超越微軟
2011年財星雜誌Fortune全球500大,於昨天公佈。
500大中科技股佔16家,三星排名全球第一。台灣的鴻海、廣達、仁寶、緯創、宏碁入榜。
蘋果首度超越微軟!
另外全美國前十大無一科技公司。第一為Wall-Mart百貨(蟬聯第一),第二是愛克森石油公司。第11為HP。第18為IBM。第35為蘋果(去年第56)。第38為微軟。第41為戴爾Dell。(美國排行見表)
這是蘋果第一次超越微軟。
台灣iPad代言人:張淑芬女士
老人早在今年三月就發文:"台灣iPad代言人:張忠謀夫人張淑芬女士",原因是她很恰當,她也開玩笑地說她自己最適合。根據台灣經濟日報的報導"張淑芬工作生活都iPad",她真的適合,何況台積電要幫蘋果代工A6的事,幾乎是已成真的謠言。
原文如下:
"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的夫人張淑芬是一位iPad迷,不論是收看國內外影集、玩遊戲、閱讀書籍,甚至自己的畫作,都會透過使用iPad進行,現在張淑芬只要出國,iPad更成為不可或缺的「行李」之一。
張淑芬指出,她很希望分享自己使用iPad的心得,讓製造者聽見一位使用者的需求與心聲。她還說:「我很感謝我的親戚,讓我在第一時間就擁有這麼進步的東西。」她談到接觸iPad的緣起,口中的親戚就是幫蘋果代工的鴻海董事長郭台銘。
張淑芬與郭台銘是表親,iPhone4、iPad陸續上市時,郭台銘都不會忘記分享自家代工的產品給自家人使用。
過去張淑芬使用最多的電子產品是電腦,她說:「電腦對我來說就是接收信或是Skype,偶爾也會因為畫畫而去找圖片。」但她強調,過去從未想過要買iPhone或iPad。
Phone 3與iPhone 4先後上市後,張淑芬周遭的朋友也都是iPhone的愛好者,大家深入分享下載的軟體,受到朋友的影響,張淑芬才開始玩手機。
後來iPad上市,張淑芬第一次接觸iPad時,就對這個新產品深深著迷,她還特別強調,「我用iPad可不是只有打麻將而已。」
從智慧手機到平板電腦,張淑芬表示,她一開始用iPhone時,基本上就是撥出與接收電話或者照相,後來開始下載一些遊戲,iPad問世,她就下載iPad的TVU應用軟體來看電視,經常用iPad買書、買影集。
她說:「我在iPad Store購買很多美國電影,影片都很新,還可以看美國的連續劇。」
郭台銘在知道張淑芬是iPad的經常使用者後,等到iPad 2一上市,郭台銘就送她最新的iPad,張淑芬指出,「第二代真的比第一代輕很多」。她還特別將兩代iPad拿出來比一比。
下載書籍夫妻交流
張淑芬說:「iPad 2與第一代確實相差蠻多,第一代iPad沒有照相功能,我現在常用iPad 2為孫子照相與錄影。」另外,她也用iPad拍下自己所畫的油畫,最近畫了一副喇嘛作放進iPad。
張淑芬現在隨身攜帶iPad,利用iPad設定行程、收發郵件、電話簿、看新聞、玩遊戲等。除了下載TVU購買美國電影,她玩的遊戲軟體包括麻將遊戲、彈鋼琴,還時常透過iPad上聯合新聞網看台灣新聞。
張淑芬透露,張忠謀也有iPad,不過,兩人喜歡的可不一樣。她是買美國影集,張忠謀則是看美國歷代總統的故事。
另外,她與先生各自還有一台電子閱讀器kindle,張淑芬說:「這樣他就可以隨時看想要看的書。」
擁有iPad之後,在國外收發e-mail相當方便,張淑芬表示,每次和先生出差打包行李時,都要準備這些電子產品,她也常和張忠謀相互交換iPad下載的書與電影,現在張忠謀也會用iPad收發電子郵件。
今年4月,張忠謀在台積電法說會上,就以張淑芬使用iPad為例,看好平板電腦的需求,將引爆台積電無限商機。張淑芬笑著指出,當初張忠謀看到她很著迷iPad時,曾在她旁邊說:「這是我們公司做的喔。」
張淑芬的反應也讓老公相當自豪,因為她用一種很佩服的口吻回應:「哇!你們很了不起喔。」"
蘋果取得"280"商標權,但卻無法取得"App Store"商標權
美國法官昨日顯然不贊成蘋果擁有"App Store"的商標權,但6月28日蘋果卻取得"280"商標權!
在蘋果App Store未開張前,你跟任何普通人講"App",保證他不懂你在講什麼!一般字典裡查不到App一字。當然了,你跟寫軟體專家提"App",他可知道你在指何物何事。但蘋果卻無法取得"App Store"商標權!
但現在更怪了,蘋果註冊"280",卻可取得商標權!
"280"是什麼,是老北市台灣大學開往天母的公車?答案是蘋果矽谷總部的位置,在加州280公路上!蘋果用"280"作為iOS內的地圖App的商標。它是真正地圖的縮圖:
2011年7月7日 星期四
蘋果iPhone用戶特別喜歡玩Game?
根據Neilsen的App分析報告,在智慧型手機的行動App上,最常見的就是遊戲Game App。
而蘋果iPhone用戶平均每月花14.7小時玩Game ,大約是Android手機的1.5倍(9.7小時)。而平均智慧型手用戶每月玩7.8小時!
所以蘋果iOS用戶特別喜歡玩Game?
而且研究也顯示用戶對Game最捨的起花錢!93%願意掏腰包買Game,但只有76%願意花錢買其他類型的App。
蘋果公布App下載突破150億次
蘋果今天剛剛公布iOS的App下載突破150億次!共有2億個帳號。蘋果付給App發展商25億美元!
目前蘋果沒法拿到專利名稱的App Store共有10萬個iPad App和42萬5千個iPhone App。
蘋果的產品副總Phil Schiller說到:
"In just three years, the revolutionary App Store has grown to become the most exciting and successful software marketplace the world has ever seen. Thank you to all of our amazing developers who have filled the coolest apps."
所以老人說這是"微"型軟體公司螞蟻雄兵的故事!
蘋果股票連兩天重新站回350元大關
蘋果股票在今年2月底上最高峰的364.9美元後,就開始無法突破。在六月底時跌至310.5美元。
但最近連續多天上漲,昨天破350美元,為兩月來最高。今天開盤還在上漲。
三個多月以來,美國科技股資金都投入未上市新創公司,對已上市的老公司反而將資金抽出。現在總算是回歸正途。
蘋果股票是科技龍頭股,其領先上漲,可能是市場已看出來七月中蘋果財報一定會不錯!
如果蘋果股票再度飄漲回去,那過去好幾年來的歷史又將重演!有人又要後悔一次!
PS: 美國7月7日收盤357.2美元。
神奇寶貝Pokemon上iOS:不是任天堂
很多人,如無知的老人,以為神奇寶貝就是任天堂的招牌遊戲,但非也。神奇寶貝Pokemon是任天堂的子公司。任天堂出來避謠,再度宣稱無意把它公司的遊戲發展到其他平台!
神奇寶貝Pokemon是獨立公司,任天堂擁有32%的股權,半不是它的公司!所以神奇寶貝Pokemon公司要將招牌遊戲發展上iOS平台一事跟任天堂無關!
有趣的是當有遊戲上iOS消息露出時,任天堂在日本的股票大漲!
顯然的除了任天堂它自己以外,大家都希望它那樣做!
微軟向三星索求Android手機每支15美元權利金
根據多方消息,微軟已向三星索求Android手機每支手機15美元權利金!因為Android系統侵犯到微軟的專利。去年微軟已向宏達電HTC索求成功,雖然有宏達電的人大力號稱此地無銀,即就是微軟已公開。最近Digital Trends亦報導微軟也已成功向緯創收取Android系統的授權金。
三星的策略就是答應微軟出支援Windows Phone的手機,以換殺價至10美元的籌碼!
不過看來三星只好低頭。
今年下半年將輪到Nokia對所有Android手機廠的求賞金!
宏達電的床頭交易:當太太向先生買東西時
宏達電股票今天跌停。
台灣的公司常常日演連續劇,劇情都一樣,半年炒一次,大家仍然看。
當台灣一家科技公司研發發現新創科技時,老闆如果眼明,知道新發現具有實力時,他會新獨立一家公司,把新創發現技術移到新公司。然後新創科技原般人馬陸陸續續地轉入新公司。當新公司需資金時,就由老公司美其名的所謂"轉投資"支援新公司。所以新公司幾乎不需錢來蓋廠房,更重要的是老闆還是老公司的老闆自家人,甚至就是自己兼,且老闆的股權在新公司佔率更高!!老公司合法的被挑空!
這就是台灣公司的特點。所以台灣不可能有IBM公司!絕對不可能有!
宏達電以高價3億美元買入S3,外國網站搞不清楚。但騙不過老人!
S3是何公司的?其實它剛剛好就是威盛的子公司,而威盛的老闆剛剛好就是宏達電老闆的老公!而宏達電也剛剛好就是當年就是由威盛轉出去的公司!
所以"當太太跟先生買東西時",一切都合法?!一切都是剛剛好?
內線不含床頭,台灣法官如是說。
宏達電股票今天跌停。
Facebook的PC only Skype
Facebook推出Skype視訊通話功能,號稱簡單、和可單鍵完成,隨按隨通話,無需單獨下載Skype 程式,和Facetime類似。帳號未來可和Skype相通,互相直接傳訊。
但目前僅支援 PC 電腦使用。
大家期待的iPad Facebook App並未出現。
但目前僅支援 PC 電腦使用。
大家期待的iPad Facebook App並未出現。
2011年7月6日 星期三
蘋果電腦的用戶端滿意度遠超過PC
Customer Experience Matters追蹤客戶麥金塔或是PC電腦的使用者經驗的差異。結果發現在5項目中,麥金塔均超越PC電腦。五項目含:購買前的資訊、購買時的體驗、設定難易度、公司的服務、購買後的滿意,等。蘋果電腦的用戶端滿意度五項均超過PC。而在PC中HP和Dell較其他PC高。
Monopsony買主壟斷和Monopoly賣方壟斷
Monopoly壟斷一字大家皆知,意乃賣方只有一家獨佔市場。Monopsony少為人知,意乃當方買主壟斷一切貨源。
而根據CNN Money,蘋果現在就處於Monopsony和Monopoly買賣雙方都可壟斷市場的地步。
根據老人先前引用的Asymco的分析,蘋果的現金在三月已達658億美元,現在大慨是700億美元。
蘋果的現金放在銀行可說是對財務一點貢獻也無。如何有效利用它?除了買創意公司外,就是"Monopsony"!
根據最近一篇在Quora發表的匿名文章引起大家的注意:
"Apple actually uses its cash hoard in a very interesting way to maintain a decisive advantage over its rivals:
When new component technologies (touchscreens, chips, LED displays) first come out, they are very expensive to produce, and building a factory that can produce them in mass quantities is even more expensive. Oftentimes, the upfront capital expenditure can be so huge and the margins are small enough (and shrink over time as the component is rapidly commoditized) that the companies who would build these factories cannot raise sufficient investment capital to cover the costs.
What Apple does is use its cash hoard to pay for the construction cost (or a significant fraction of it) of the factory in exchange for exclusive rights to the output production of the factory for a set period of time (maybe 6 - 36 months), and then for a discounted rate afterwards. This yields two advantages:
Apple has access to new component technology months or years before its rivals. This allows it to release groundbreaking products that are actually impossible to duplicate. Remember how for up to a year or so after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Phone, none of the would-be iPhone clones could even get a capacitive touchscreen to work as well as the iPhone's? It wasn't just the software - Apple simply has access to new components earlier, before anyone else in the world can gain access to it in mass quantities to make a consumer device. One extraordinary example of this is the aluminum machining technology used to make Apple's laptops - this remains a trade secret that Apple continues to have exclusive access to and allows them to make laptops with (for now) unsurpassed strength and lightness.
Eventually its competitors catch up in component production technology, but by then Apple has their arrangement in place whereby it can source those parts at a lower cost due to the discounted rate they have negotiated with the (now) most-experienced and skilled provider of those parts - who has probably also brought his production costs down too. This discount is also potentially subsidized by its competitors buying those same parts from that provider - the part is now commoditized so the factory is allowed to produce them for all buyers, but Apple gets special pricing.
Apple is not just crushing its rivals through superiority in design, Steve Jobs's deep experience in hardware mass production (early Apple, NeXT) has been brought to bear in creating an unrivaled exclusive supply chain of advanced technology literally years ahead of anyone else on the planet. If it feels like new Apple products appear futuristic, it is because Apple really is sending back technology from the future.
Once those technologies (or more accurately, their mass production techniques) become sufficiently commoditized, Apple is then able to compete effectively on cost and undercut rivals. It's a myth that Apple only makes premium products - it makes them all right, but that is because they are literally more advanced than anything else (i.e. the price premium is not just for design), and once the product line is no longer premium, they are produced more cheaply than competitor equivalents, yielding higher margins, more cash, which results in more ability to continue the cycle."
大意是說蘋果以龐大的現金和龐大的訂單為後盾,當看到一家新創公司有新科技產品出現時,蘋果便定下新創科技的產品訂單。但科技公司根本無法滿足蘋果的大量訂單,蘋果便可給於相關資金幫忙這些新創公司蓋廠房來滿足蘋果的大定單。如此一來所有新產品的先進零件幾乎控制在蘋果手中!所以蘋果總是比對手先一步出現新創意產品,而對手也趕不上!蘋果也幾乎是間接地控制了價格!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蘋果夏天"i"大軍即將來臨
一切消息都來自台灣的Digitimes追蹤零件供應商的猜測:9月1500萬隻iPhone 5,和7月的500萬iPad 2!
iPhone 5的消息由Digitimes得知和碩聯合科技的蘋果訂單來猜測。iPad 2的消息亦由許多台灣蘋果供應商(Chimei、Wintek勝華、TPK宸鴻)的訂單猜測。
看來蘋果的確對iPhone 5和iPad 2有十足的信心,老人也是。
加上下個月的Air,台灣的蘋果代工公司賺的飽飽的。
在老人眼中,蘋果這幾年和眼前的"障礙"是什麼?
"新產品的量產能否大到一次滿足全世界!?"
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敵人就有機會!
iPhone 5的消息由Digitimes得知和碩聯合科技的蘋果訂單來猜測。iPad 2的消息亦由許多台灣蘋果供應商(Chimei、Wintek勝華、TPK宸鴻)的訂單猜測。
看來蘋果的確對iPhone 5和iPad 2有十足的信心,老人也是。
加上下個月的Air,台灣的蘋果代工公司賺的飽飽的。
在老人眼中,蘋果這幾年和眼前的"障礙"是什麼?
"新產品的量產能否大到一次滿足全世界!?"
沒辦法做到這一點,敵人就有機會!
Thuderbolt RAID上台:Promise Pegasus R4
蘋果的Thuderbolt大家都想要,但已有分析師認為它只適合高檔用戶,理由是因為價格!
蘋果台灣網站證明這個事實:Promise Pegasus R4 4TB (4x1TB, 7200 rpm) RAID System 新台幣31,240。
規格:4TB 原生容量、先進的 RAID 引擎、支援 RAID 0、1、5、6 及 10、引人注目、時尚且精巧的機殼、極靜設計、和兩個 Thunderbolt 連接埠。
看來老人要打退堂鼓了!
2011年7月4日 星期一
為何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蘋果在Steve Jobs回朝,東山再起,建立現在的龐大事業,成為世界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後,仍然還是有許多人懷疑蘋果過去的失敗會再度出現,歷史會再度重演。
這些人,包含台灣宏碁的執行長等,都一再不信蘋果會成功。他們信奉"不開放"就會失敗的信條。但蘋果卻成功了,而且她更近一步走入未來,不易打敗,Why?
為何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因為
就市場的形式而言,IT界公司大慨分為下四大類:
1. 硬體
2. 軟體
3. 服務
4. 零售業
譬如以微軟而言,主要是軟體,以IBM而言,主要是服務和硬體,宏碁和鴻海而言就是硬體(最近鴻海要進入零售)。最接近蘋果的HP就是硬體、軟體、服務。而現在的蘋果是硬體、軟體、服務、零售,四大皆俱!
早期的蘋果只有硬體、軟體,已讓她稱霸一小方。近十年來蘋果加入了零售業,實體零售店不用說,iTunes可說是虛擬零售店,而兩者都創造不可思義的業績。而現在的iCloud事實上更是加入iTunes讓蘋果走入網路服務業!
除了包跨四大商場形式外,蘋果的四大商業形式其實都是彼此整合的,無論是橫縱皆整合,彼此相關。另外蘋果幾乎是完全專注於單一的行業,沒跨其他事業群(和HP或是三星或是Sony不同),這也使蘋果可以集中精力於一(見大和小原理)。蘋果快速累積的現金,更使蘋果有極大的後盾用於研發!
至於現在和過去科技公司所在意的所謂"開放",事實上指的是對大型硬體供應商的開放,而不是真正的全面開放,是一種欺騙的開放。蘋果iOS創造了另一種"微"行開放的模式,讓小至1人的公司有發展的平台,事實上在慨念上已突破開放的含意!
"開放"的迷思,更在這一次微軟Windows 8在台預先發表時宏碁的不受邀請一事不打自破!
至於現在和過去科技公司所在意的所謂"開放",事實上指的是對大型硬體供應商的開放,而不是真正的全面開放,是一種欺騙的開放。蘋果iOS創造了另一種"微"行開放的模式,讓小至1人的公司有發展的平台,事實上在慨念上已突破開放的含意!
"開放"的迷思,更在這一次微軟Windows 8在台預先發表時宏碁的不受邀請一事不打自破!
深信蘋果會因不開放而失敗的大公司,必須坐下來,冷靜思考,才能打破迷思!
所以老人說"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所以老人說"現在的蘋果跟過去不同,不易打敗!"
視窗在2010年喪失5.1%的市場
9to5Mac引述Google的分析,根據瀏覽器上網流量來看作業系統,微軟的視窗在2009年到2010年兩年間下跌5.1%,剩84.8%。
麥金塔上升0.7%,但最重要的是其他類別含iPad、iPhone、Android、等在2009年度是5%,但在2010年年度是9.3%,上升4.3%。
這顯示後微軟時代急速的到來!2011將更顯示!
麥金塔上升0.7%,但最重要的是其他類別含iPad、iPhone、Android、等在2009年度是5%,但在2010年年度是9.3%,上升4.3%。
這顯示後微軟時代急速的到來!2011將更顯示!
2011年7月3日 星期日
OS Lion七月14日上市
根據9to5Mac,獅吼肯定將於7月14日上市。日前黃金試用版Golden Master已釋出。
老人先前預測新版MacBook Air會在7月上市(見蘋果熱鬧非凡的2011年後半年),看來是會成真了!因為Air勢必和OS Lion一起上市!老人已再度瞄準新版MacBook Air,如果其含帶Thunderbolt!
老人同文另外預測的iPhone 5十月上市看來也會成真,因為Digitimes根據台灣的零件供應商的動作來猜測也是預測10月。不過老人認為iPad 3不會在10月上市。
全世界百分之一上網流量是iPad
根據PadGadget引述MaketShare Report,全世界百分之一上網流量是經由iPad。對一個去年四月才上市的iPad而言,這是個恐怖的數據。尤其是全部Android裝置只佔0.7%!因為iPad的數量遠不如所有Android手機加平板的裝置。(iPhone佔1.4%)
iPad目前估計每個月大約可賣出3百至4百萬台,但iPad使用者似乎就是等同"瘋"上網者,前文Comscore已有報告提過,非電腦裝置WiFi或上網者在美97%使用iPad,也真正間接證實了這次MarketShare的報告。
2011年7月1日 星期五
2007年六月29日iPhone生日:滿4歲
此文在6月29日曾出現於本網誌,但老人整理時不小心新舊文都給刪了,有鑑於iPhone 5即將上市,有必要回味一下。
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在 2007 年1月9日在MacWorld上對外宣布iPhone誕生。當天老人記得是CES開幕的第二天,所有CES會場的記者幾乎全部離開會場,趕飛機,由賭場飛回舊金山,為的就是Steve Jobs的演說介紹劃時代的手機。
當時Steve Jobs在演講說中對外界展示iPhone的特別之處,大觸控螢幕以及一個按鈕。
2007年6月29日iPhone正式開賣。轉眼間,iPhone四歲了。它改變了這個世界!
當時有關iPhone的笑話,老人已提過,不過還是
再回一下。
1. 2006 CNET主編對問到聽說蘋果要賣Phone時,他說: "蘋果將做電話,這將是蘋果電腦史上最大的失敗!"
2. 2007年微軟老闆被人問到對iPhone的觀感,他,大笑特笑,提到: "笑死我,這是世上最昂貴的電話。沒有鍵盤? 沒有任何商業人士會用iPhone的!!!"
3. 2007年Computerworld的雜誌主編提到iPhone : "這將是蘋果公司另一個Newton,註定失敗"!
4. 2007年一個有名氣的的科技分析公司 J. Gold Associate老闆提到: "蘋果將無法說服其他公司發展iPhone上的軟體,如果有,數量也是有限的!!!"
iPad App破10萬大關
根據MacStories,蘋果iPad App破10萬大關。去年四月才開賣的iPad,到今年3月有7.5萬個App,3個月後又多了2.5萬個,平均大約每天280個新App上市。
老人的感覺是數目不是唯一的重點,iPad上品質良好的App愈來愈多,比iPhone上的App還多!
2011年6月30日 星期四
蘋果每位iOS的使用者都是蘋果的金雞蛋
根據Asymco的Horace Dediu的分析,蘋果每位iOS的使用者每年平均貢獻蘋果營收150美元!
如果屬實,假設蘋果有5億iOS用戶,那麼每年可帶給蘋果740億美元!
老人只能說,信不信由你!不過這也證實了建立"生態園區"的重要性!
PS: 麥金塔使用者更高是250美元。
黑莓機的玩書Playbook玩完了!
根據黑莓機Fanboy的網站N4BB,一開始就讓老人看衰(見玩書Playbook開賣清冷)的玩書PlayBook已E.O.L. (end of life),事實上和D.O.A. (death on arrival)沒兩樣。
黑莓機的公司RIM已決定不再發展10吋平板,而將把全力放置在大型的智慧型手機上!
老人認為這也許是明智之舉@!
看來先前老人報導Dell不在美國推出平板的舉動(見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已有人跟進!
美國智慧型手機iPhone繼續成長,但Android水平
根據The Nielsen Company的分析,美國人38%已擁有智慧型手機。最近3個月才買手機的人,55%選擇買智慧型手機,去年這個數據是34%。
Android手機佔所有手機的第一位,27%,但今年開始以來成長動力已消,而iPhone繼續成長,為17%,而年初iPhone為10%。
所以雖然Android手機每天有50萬隻登錄,但iPhone成長的力道依舊!
iPhone最大的問題是無法一次在世界上各國同時推出,或是在各個不同電訊商同時推出。
2011年6月29日 星期三
非電腦裝置WiFi或上網的世界裡只有iPad?
Meraki和Comscore做了一些上網裝置的分析,結果很有趣,也會讓你驚嚇,甚至於不信。
在Meraki的分析中,在2011年WiFi行動上網裝置機台已比電腦機台為多(58%比36%)。其中單單是iPhone就佔32%。
以WiFi上網流量分析而言,iPad是其他裝置流量加起來的5倍 (所有Android手機或是平板、iPhone、iPod)!而iPad只佔裝置的4%。也許你會認為iPad的驚人數據是因為許多iPad只有WiFi版,但來自Comscore的分析中,在美國iPad仍佔據97%平板上網流量!
Comscore分析13個主要國家的非電腦裝置上網流量,以平板裝置而言,在日本100%使用iPad,在美國96.9%使用iPad、在英國98.6%使用iPad、在新加坡94.6%使用iPad,等,全部而言iPad佔平板的89%以上。
所以iPad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可能超出大家的想像之外!
在Meraki的分析中,在2011年WiFi行動上網裝置機台已比電腦機台為多(58%比36%)。其中單單是iPhone就佔32%。
以WiFi上網流量分析而言,iPad是其他裝置流量加起來的5倍 (所有Android手機或是平板、iPhone、iPod)!而iPad只佔裝置的4%。也許你會認為iPad的驚人數據是因為許多iPad只有WiFi版,但來自Comscore的分析中,在美國iPad仍佔據97%平板上網流量!
Comscore分析13個主要國家的非電腦裝置上網流量,以平板裝置而言,在日本100%使用iPad,在美國96.9%使用iPad、在英國98.6%使用iPad、在新加坡94.6%使用iPad,等,全部而言iPad佔平板的89%以上。
所以iPad的力量是很驚人的,可能超出大家的想像之外!
蘋果賣一台麥金塔等於HP賣七台PC
老人以前已分析過兩次,最近的一次在5月3日,蘋果每賣一台iPhone的利潤,等於其他智慧型手機賣10.2台的利潤!去年可抵13.92台。見世界手機市場的利潤仍然50%歸蘋果。
現在根據Matt Richman的網站的分析,電腦也是一樣:蘋果賣一台麥金塔的利潤等於HP賣7台PC的利潤。
根據他的分析HP的利潤大約是6.66%,而他以最高8%來計算,而蘋果麥金塔的利潤是28%。單機價hp當然不如蘋果。最後的結果是1:7。
如果他的分析是對的,那台灣的PC廠利潤更低,數據恐怕更不好看。
Google關掉App Marketplace在台灣的付費機制
老人出國期間對我而言最大的新聞就是台灣App可七天內退費的機制。蘋果似乎同意的老北市的規定但Google卻關掉台灣的付費機制,Android App不賣了!
憑良心而言,老人認為老北市的軟體退費規定是不一定對的!因為它只注意到消費者權益,卻沒有注意到軟體開發者的權益!老北市的這個法律,一開始注意到一般貨物,但沒有想到軟體的問題!但因為市議員提出,卻硬把法律用到軟體購買上。有一些軟體可能只是小遊戲,30塊錢台幣,可能只是要讓你玩個3天,但將來玩完後,就可退費!軟體開發商的權力在那裡?
老人認為如依該法的精神,亦因可用到實體零售店的買軟體行為!Why not?我買了Windows 7,六天後,發現不好,也應可退費!!!因為道理完全一樣!同樣的買平板,亦應美國一樣可試用後退費!
有趣的是Google關掉台灣的App買賣機制,似乎也引起Android fanboy少數人的驚訝!大罵Goolge退出台灣市場的意念?但老人出國期間問了兩個htc使用者,他們認為影響根本不大,因為幾乎所有Android App都有盜版可用!
老人的意思不是說App一律都不可退費,的確有騙錢的App出現於市場,只是要大家正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市場,新的買賣行為,值得大家討論!
試想你自己是個App發展者,可能你就會知道事情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憑良心而言,老人認為老北市的軟體退費規定是不一定對的!因為它只注意到消費者權益,卻沒有注意到軟體開發者的權益!老北市的這個法律,一開始注意到一般貨物,但沒有想到軟體的問題!但因為市議員提出,卻硬把法律用到軟體購買上。有一些軟體可能只是小遊戲,30塊錢台幣,可能只是要讓你玩個3天,但將來玩完後,就可退費!軟體開發商的權力在那裡?
老人認為如依該法的精神,亦因可用到實體零售店的買軟體行為!Why not?我買了Windows 7,六天後,發現不好,也應可退費!!!因為道理完全一樣!同樣的買平板,亦應美國一樣可試用後退費!
有趣的是Google關掉台灣的App買賣機制,似乎也引起Android fanboy少數人的驚訝!大罵Goolge退出台灣市場的意念?但老人出國期間問了兩個htc使用者,他們認為影響根本不大,因為幾乎所有Android App都有盜版可用!
老人的意思不是說App一律都不可退費,的確有騙錢的App出現於市場,只是要大家正視這個問題!這是一個新的市場,新的買賣行為,值得大家討論!
試想你自己是個App發展者,可能你就會知道事情不是想像中的簡單!
蘋果海外市場開始開花
根據Capital IQ,蘋果海外市場正屬於開花階段,尤其是亞太區,5年內利潤增加近30倍!
蘋果的營收在2005年時,美國佔59%,其他區只41%,但到2010年時,美國營收增加26.8%,但其他區卻增加78%。其中亞太增為727%!整體而言美國外其他區由41%增為56%!
而以利潤而言,差異更明顯。美加只佔37%,歐洲也佔37%,但亞太區不含日本佔18%,日本佔9%。
亞太區不含日本的利潤5年內增為2991% !
看來蘋果在亞太區的利潤似乎更高。
蘋果的營收在2005年時,美國佔59%,其他區只41%,但到2010年時,美國營收增加26.8%,但其他區卻增加78%。其中亞太增為727%!整體而言美國外其他區由41%增為56%!
而以利潤而言,差異更明顯。美加只佔37%,歐洲也佔37%,但亞太區不含日本佔18%,日本佔9%。
亞太區不含日本的利潤5年內增為2991% !
看來蘋果在亞太區的利潤似乎更高。
2011年6月25日 星期六
消費內容和創造內容的不同
老人一再提醒不是所有人適合平板,雖然很多人非常適合而不自知!(當然也有人兩者都需要。)
iPad的出現侵蝕到筆電和Netbook的銷售已是不爭的事實,"老人與蘋果"已提過很多次。微軟的高級做反擊也是應該的,但微軟高級副總裁Orlando Ayala上星期接受訪問時的說法卻也十八萬分的正確 (Microsoft says PC Tablet PC is still not independent of)!他說:表示:"More and more smart phones will appear in the market, sales of the product will still grow rapidly. Tablet PC sales will also grow, but keep in mind is that people are sometimes too focused on the product itself, and sometimes also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ablet PC is a good consumer content, but not a very good product content. In fact, PC i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ent. Therefore, the user will not use mobile phones or tablet PC to create a large spreadsheet, users will only make the content on the PC. So I think, PC and Tablet PC has a different development."“智能手機將越來越多,並將繼續增長,平板電腦同樣會增長。但需要記住的是,人們有時過於關注設備硬體,但其實應當關注其具體情況。平板電腦很適合消費內容,而不適合製作內容。PC則非常適合製作多數內容。所以,你不可能看到一個人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製作大型電子表格,但卻可以看到有人用PC做。所以,我認為PC和平板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想把iPad或是平板Tablet加鍵盤或是其他電腦周邊,想把它當電腦的人要注意!你錯了!
所以當同時擁有Air和iPad的老人發現大部分時間我都不需要Air,而只需要iPad時,實是已反應我的年紀:我已達大部分時間消費內容的年紀,而除寫"老人與蘋果"外,不需創造內容!(iPad寫網誌仍有困難,需要Air或iMac!)
老人早已老到只需看別人簡報,不需自己簡報的年紀!
iPad的出現侵蝕到筆電和Netbook的銷售已是不爭的事實,"老人與蘋果"已提過很多次。微軟的高級做反擊也是應該的,但微軟高級副總裁Orlando Ayala上星期接受訪問時的說法卻也十八萬分的正確 (Microsoft says PC Tablet PC is still not independent of)!他說:表示:"More and more smart phones will appear in the market, sales of the product will still grow rapidly. Tablet PC sales will also grow, but keep in mind is that people are sometimes too focused on the product itself, and sometimes also should focus on content. Tablet PC is a good consumer content, but not a very good product content. In fact, PC i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ontent. Therefore, the user will not use mobile phones or tablet PC to create a large spreadsheet, users will only make the content on the PC. So I think, PC and Tablet PC has a different development."“智能手機將越來越多,並將繼續增長,平板電腦同樣會增長。但需要記住的是,人們有時過於關注設備硬體,但其實應當關注其具體情況。平板電腦很適合消費內容,而不適合製作內容。PC則非常適合製作多數內容。所以,你不可能看到一個人用手機或平板電腦製作大型電子表格,但卻可以看到有人用PC做。所以,我認為PC和平板都有自己的發展空間。”
想把iPad或是平板Tablet加鍵盤或是其他電腦周邊,想把它當電腦的人要注意!你錯了!
所以當同時擁有Air和iPad的老人發現大部分時間我都不需要Air,而只需要iPad時,實是已反應我的年紀:我已達大部分時間消費內容的年紀,而除寫"老人與蘋果"外,不需創造內容!(iPad寫網誌仍有困難,需要Air或iMac!)
老人早已老到只需看別人簡報,不需自己簡報的年紀!
2011年6月23日 星期四
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
根據參加台灣Computex的一位記者所言,今年的Tablet多到驚人,年底時可能會達1000種不同型式的Tablet平板出現。戴爾當然會跟大家一樣出版Android平板。
戴爾六月初就發表他的新的10吋Android平板,Streak 10 Pro,將不在美國發行,而是在東方的中國!@
至於美國?或許在2012年發行。戴爾認為美國的運營商會以定價策略來控制分銷管道,不利於平板電腦的推廣。戴爾認為中國市場的未來性才會適合戴爾的平板!
所以平板Tablet不適合美國人使用?還是美國的平板太多了不適合發展?
不過戴爾所忽視的是,一大票Android平板商,如宏碁,也全都是把中國當做平板的希望!!!加上白牌平板,中國的競爭可能更大於美國,而且價格比美國更重要。
在美國買平板和中國買平板,有何差異?
答案是:美國用不習慣就可退貨,中國不行!
2011年6月22日 星期三
iCloud服務的接受度調查
蘋果以消費者角度缺入雲端服務,成敗不知。RBC Capital Markets做了一個問卷調查:
76%的iPhone用者很喜歡或可能會使用免費服務。
30%的iPhone用者可能付出年費25美元去使用iTunes的Match音樂服務。
73%的iPhone用者很可能會使用iMassage服務。
這些數據只是初期預估,很可能只有到iCloud正式推出幾個月後才會知道一般人的接受度。不過老人認為因為目前iTunes的帳戶很多,起步只要10%使用,可能就是好的開始。
76%的iPhone用者很喜歡或可能會使用免費服務。
30%的iPhone用者可能付出年費25美元去使用iTunes的Match音樂服務。
73%的iPhone用者很可能會使用iMassage服務。
這些數據只是初期預估,很可能只有到iCloud正式推出幾個月後才會知道一般人的接受度。不過老人認為因為目前iTunes的帳戶很多,起步只要10%使用,可能就是好的開始。
過多的智慧型手機嚇壞投資者?便宜當道?
老人以前已說過,不要幾年,全世界的手機都是所謂的"智慧型"手機。幾年後,當那個時代來臨時,智慧型手機的價格將低到不行,而投資者和市場在那個時代還未來臨前就會喪失信心!
最近全球的科技股,正在做一個嚇人的回檔!身為龍頭的蘋果回檔,而其回檔不是因為業績之故時,其他股票亦會受影響!因為這是市場對一個產業的修正!最近宏達電HTC業績很好,但股票一大跌,為何?就是這種產業的修正因素!跟業績無關。當市場對某產業一旦做修正回檔時,一支股票如有它自己不利的消息時,股票將會做驚人的回檔!會讓投資者輸到無路可逃。韓國不可一世的三星最近股票亦大幅修正,泡沫並非不可能!
智慧型手機當道的現在,蘋果、HTC、三星、Google可說是四大贏家。而Nokia、RIM、Motorola、是最大的輸家。但大家都競爭地把手機"裝佩"到有如電腦般,成本升高,但價格不但無法上升,且因競爭,價格急速下降!Nokia、RIM、Motorola喪失市場的"錢",只是做轉移到勝利的公司,但並不增加,最終無助於手機廠的利潤!
這就是為何市場對智慧型手機產業需修正之因!
Where is the Money?就是市場的疑慮,也許到最後真正的贏家只剩Google!
使用App上網開始比瀏覽器多
老人最喜歡在iPad上使用Pulse News上網,所以建議過大家使用。而看"老人與蘋果"的網友,今天有10%就是用Pulse News看"老人與蘋果"。
難怪來自comScore的Flurry調查分析,使用App上網的網友增加驚人,到這個月已比用瀏覽器上網為多!
很多網站事實上早都已針對iPad做最佳優化,但仍推出App,就是看準大家喜歡用App上網之故!
當台灣還因閃光有無爭的面紅耳赤,大作廣告之際,世界已改觀了!
難怪來自comScore的Flurry調查分析,使用App上網的網友增加驚人,到這個月已比用瀏覽器上網為多!
很多網站事實上早都已針對iPad做最佳優化,但仍推出App,就是看準大家喜歡用App上網之故!
當台灣還因閃光有無爭的面紅耳赤,大作廣告之際,世界已改觀了!
2011年6月21日 星期二
新版Time Capsule/AirPort Extreme上市
老人預測七月才會上市的新版Time Capsule今天上市! 2TB 299美元。3TB 499美元。AirPort Extreme仍179美元。同時雙向WiFi。
其他規格仍不明。讓人失望!除了價格(只指2TB 299美元).....
iPad和Tablet的選擇
很多人至今仍以為7吋平板Tablet的大小因是蘋果iPad的70%,但大家不知的是其實7吋平板Tablet的面積是iPad的45%!不到一半大小!
為何?因為平板的大小是以對角線長度為大小。長寬10比7的對角線7吋平板Tablet,是長寬4比3的對角線9.7吋iPad的45%面積。所以大家如果不知7吋的平板Tablet多大?把iPad的面積遮一半,再打9折,就是它大慨的大小!
難怪All things digital引訴Bernstein Research的調查,在美國和英國小於15%的用戶選擇7吋Tablet平板!所以專欄作家John Paczkowski認為7吋平板會邁向失敗。
在調查中50%的用戶選擇蘋果iPad,比其他各家廠牌加起來還多!Bernstein Researh認為其他廠牌因為市佔率低賣的不多>會使零售商壓力變大,有價格壓力>廠商只好減少規格來壓下價格>廠牌間的差異變小>研發經費降低....會惡性循環!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