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4月28日 星期六

沒有 Steve Jobs 的蘋果等於34個Sony:No Steve Jobs,Apple = 34 X Sony


Steve Jobs 年輕時就開始嚮往日本,喜歡日本文化,連素食的他,也會吃生魚,見“Steve Jobs的養生之道:吃魚素食法(Pescetarian)”。他也喜歡日本的電器產品,尤其是 Sony。他一度希望蘋果公司能像 Sony 一樣。但 Steve Jobs 雖眾所皆知喜歡精緻的東西,也由禪學得到“簡單”的生活哲學,不喜歡繁縟。偏偏日本是世界上最喜歡、最講究精緻,卻也是最繁縟的民族。最後他發現日本的缺點。在1985年他就說過:“The Japaness have hit the shores like dead fish. They're just like dead fish washing up on the shores.”,見“Steve Jobs的禪學:空是實得,無是妙有”。所以 Steve Jobs 在世時,蘋果就不會是Sony !
截至2012年3月30日的股市,蘋果的市值達5686億美元,Sony只有210億美元。蘋果市值整整是Sony的27倍,而 Steve Jobs 已不在人世。截至昨天2012年4月26日的股市,蘋果的市值達5666億美元,Sony只有165.59億美元。蘋果市值整整是Sony的34倍,而 Steve Jobs 已不在人世。Steve Jobs 在世的話,現在蘋果市值可能已是Sony的100倍,但那不重要,因為蘋果已是“數大”的公司!在“數據”成巨數時,除非巨變,否者缺百少千,甚至瓜分,都已不再重要。而這巨變不存在於蘋果,因為:
1. 市場的大環境:
短短的幾年,世界已因網路、行動運算、微電子裝備、App軟體,等變成一個極端快速步驟的世界。IT產業在這個快速的世界,“慢” ㄧ天,已不是差一腳步,而是十萬八千里!而那距離,又要花比以前更多的金錢來彌補。沒有巨大資金,就沒有人才,就沒有科技,沒有人才和沒有科技就沒有明天。巨大衰敗的公司,如果面對的是IT的高科技消費市場,反敗為勝比登天難。百年來,也只蘋果一家!而將來只會愈難!蘋果產品因為較貴,事實上所謂的市佔率卻極低!許多國家要看到Mac賣金塔電腦都還很難,即就是台灣台北以外的城市,一個月要看到一臺Mac賣金塔都很難!你要打敗蘋果什麼?蘋果只要增加1%的賣金塔市佔率,對蘋果而言就不得了了!即使是平板市佔最高的iPad,你要看到iPad的機率,也遠比要看到電腦的機率少的很!所以蘋果面對的市場是一個新開發的市場,而這個市場許多還是蘋果自己開採,前所未有的市場,如iPad。巨大的蘋果有壓力,其他公司更有十倍大於蘋果的壓力。蘋果已累積有1000億美元以上的資金,而這個不但快速的IT世界,新創需要的資金愈來愈大,擁有資金幾乎等於擁有前途和技術,而蘋果的可用資金還一季一季增加,不見減速,更重要的是蘋果花錢極端的省!沒有多少公司,資金運用像蘋果一樣省。蘋果產品的對象更是突破宅男的侷限,老人家和小孩更是喜歡蘋果產品,即使就是在PC界,這也是前所未有的現象。老人加入蘋果行列、和蘋果一起長大的小孩,兩者都是前所未有的!
所以先發先跑、面對未開發的市場、新使用者對象、充份資金
、等等而言,蘋果已很難擊敗!
2. 接班
Steve Jobs 有過人的領袖特質是眾所皆知,但他也有過人的識人的慧眼能力!目前的蘋果接班者幾乎可說是 Steve Jobs 親點人選,尤其是 Tim Cook 和 Jonathan Ive。Tim Cook 在1998年就加入蘋果Steve Jobs 的團隊。他在2004年和2009年也曾兩度代理生病的 Steve Jobs,目前的表現已幾乎肯定他可帶領Post-Steve Jobs時代的蘋果。他是個工作狂,而更重要的是,除 Steve Jobs 外,沒人比他更懂蘋果的價值!這也是 Steve Jobs 選他接班的關係。Jonathan Ive 在1997年加入蘋果Steve Jobs的設計團隊。1992年他已加入蘋果,但不受重視。直至1997年Steve Jobs回朝,才開始重用他,成為蘋果工業設計的頭頭。Steve Jobs 在決策和遠景上,有獨到的天份,但對日常公司的管理,如存貨、供貨、協議、和供應商的價談、等卻倚賴 Tim Cook!Steve Jobs 可能不會自已設計產品,但對已知設計出來產品的缺失和加入他的新點子,卻有獨到之處,但產品設計仍需 Jonathan Ive。可說是沒有 Tim Cook 和 Jonathan Ive 就沒有今天的蘋果!而今天兩人都還留在蘋果,繼續帶領蘋果。所以蘋果的未來公程式:Time Cook + Jony Ive = Steve Jobs。
不只是他們兩人,整個蘋果公司都在接受 Steve  Jobs DNA的教育。蘋果內部的員工再教育課程就在教導蘋果精神,見“蘋果大學教你無Steve Jobs仍能生存”、“蘋果iOS市場主管分享蘋果成功的四大要素”。
3. 公司內部
在 George Colony 提出社會學家 Max Weber 的理論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一個成功的公司成長的動力來自公司內部的三項要點, 蘋果都幾乎已接上 Steve Jobs 的棒子:
   1) 公司法定和架構 Legal/bureaucratic----在管理上,Steve Jobs 可算是精神領袖,但目前知道Steve Jobs 在世時公司產品實務上這幾年來卻倚賴 Tim Cook。
   2) 傳統 Traditional ---- 許多人不知Steve Jobs對蘋果的貢獻,卻都已知道蘋果產品。Steve Jobs 過世後,蘋果產品反而更熱門。“蘋果傳道師”已不只是少數人,而是大眾,深入家庭。“蘋果教”已成為一超大教派,而且還在急速擴充中。以台灣而言,已不是只有老人在傳教,而是一大票,見“Guy Kawasaki蘋果傳道師:Enchantment蘋果的魔法書”、“第100個蘋果傳道師 Apple Evangelist”、“蘋果教和蘋果傳道師”、等。蘋果產品的Halo effect 光環作用,正是使蘋果教和蘋果傳道師急速增加的原因,而不是盲目!見“Halo effect (光環作用) of iPod/iPhone/iPad (MTD 光環作用)”、“蘋果顧客價值:終身顧客 ”。
   3) 領袖魅力 Charismatic ---- 在公司裡 Tim Cook 已受蘋果園工的愛戴,見“最受員工敬仰的老闆:Tim Cook,97%認同他”,Steve Jobs最後一年也只得95%。在外,幾乎所有分析師都已相信他帶領蘋果的能力。Tim Cook 甚至於較可和敵手坐下來談判,而非敵對。對一般所謂的重量信徒而言, Tim Cook 的確無法取代 Steve Jobs,但有趣的是,人在天堂的 Steve Jobs 甚至讓人更信念蘋果!就跟目前的宗教一樣,基督、阿拉、媽祖、一樣,不在人世,信徒反而更崇拜教堂。
4. 獨特的公司專業價值觀和整合特性
蘋果成功的因素在 Steve Jobs 時代,和現在都有四大要素,完全沒變:1. Focus 聚焦 2. Simplicity 簡單 3. Courage 勇氣 4. Be The Best 作最好的。見“蘋果iOS市場主管分享蘋果成功的四大要素”。所以沒有更好,就不會出新產品的慨念是蘋果公司的特性。
蘋果是目前少數幾個專治和垂直整合的公司。
蘋果不像 Sony (企業中還有家電、電影等近十項分業),不像三星 (企業集團中還有銀行等十多項分業),是一個專攻電腦、行動運算的公司。蘋果也是目前世界IT界唯一一個軟體、硬體、內容垂直整合的公司!雖然硬體上不如三星一切自己供應,但三星無軟體硬體整合,也無內容。甚至於敵手的微軟和Google,都根本無法學蘋果。

老人:所以 Steve Jobs 在世時,蘋果就不會是Sony ,所以 Steve Jobs 不在世時,蘋果更不會是Sony !
所以,沒有 Steve Jobs 的蘋果現在等於34個Sony。將來說不定馬上等於100個 Sony!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