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8月2日 星期四

iPad Smart Cover當iPad第二銀幕?



圖全部來自AppleInsider
根據AppleInsider,iPad 2推出時讓大家驚艷的Smart Cover,可能有新創意加身!?蘋果去年8月11日申請的專利( Cover Attachment with Flexible Display),顯示蘋果將利用Smart Cover當做iPad的第二銀幕。
Smart Cover的銀幕上可顯示可觸控控制iPad的iCon,也可當模擬鍵盤,也可讓你用觸控筆在螢幕上書寫!蓋起來時,上面還可顯示或輸入你的便條或是通知!且螢幕還可利用太陽能供電!所以Smart Cover將更聰明,成 “Genius Cover”?

PS:因為新版Mountain Lion的Safari問題,使中英文混合打字更加難打,且Google blogger.com在Macbook Air使用時會有bug!會當機 (iMac不會)!故行動隨時發文困難,又加上全球經濟不景氣,公司營運困難,老闆要老人更加努力,再加上夜夜看奧運,體力不支,所以發文將減少....

蘋果iPad佔全球平板的市佔率85.7%

根據最近Pingdom的分析顯示,iPad推出兩年半以來,Android還震撼不了iPad的雄踞市場!其情況有如iPod一樣。全球平板的市佔率85.7%為iPad,而五大洲中以歐洲的88.3%最高,南美的77.4%最低。大致上來看還相當均勻,但有錢的已開發洲如歐洲和北美,和大洋洲,的iPad市佔較高。

2012年8月1日 星期三

Facebook風光不再,股票上市後跌43%

2012年全球科技最大的可能泡沫有二,一是微軟Windows 8上市不如預期,二是Facebook股票IPO發行後不如預期。兩者都會造成大地震,因為一般的預期很高!現在看起來Facebook似乎已陷入泡沫的危機。股票連3天下跌後,7月31日收21.71美元。以IPO的38美元來看,已下跌42.9%。

2012年7月31日 星期二

蘋果零件預付金額破記錄,暗示許多新品即將上市

根據Maynard Um with Wells Fargo Securities,蘋果公佈的公司財報中顯示蘋果在2012年4.5.6.月採購零件的預付金額破歷史紀錄,達11.5億美金。這金額是蘋果營收的12.6%!
所以iPhone 5、iPad Mini (or iPad touch)、new iPod Nano、13寸視網膜 MacBook Pro、new iMac,等都將成型上市!

2012年7月28日 星期六

微軟終於承認表面Surface推出將跟微軟合作廠商彼此產生競爭

I don't, I don't want to kill you! What would I do without you?!
微軟發表表面Surface平板電腦時,所有的微軟OEM廠商都產生疑問和懷疑。使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不得不在微軟全球合作廠商會議上起來避謠,稱表面只是一個參考示範設計“Surface is just a design point”,見“微軟宣戰前先安慰士卒”。但這也無法消除OEM廠商對它的懷疑!可說是愈描愈黑,有如此地無銀三百兩!


現在微軟的年度報告 Microsoft's latest annual report 正式出爐,在報告其中的一節 “Risk Factors 危機因素”,微軟終於承認自家的表面Surface將和其他微軟OEM廠商產生競爭,而這競爭可能造成合作OEM廠商對微軟平台的忠心承諾
We derive substantial revenue from licenses of Windows operating systems on personal computers. The proliferation of alternative devices and form factors, in particular mobile devices such as smartphones and tablet computers, creates challenges from competing software platforms. These devices compete on multiple bases including price and the perceived utility of the device and its platform. Users may increasingly turn to these devices to perform functions that would have been performed by personal computers in the past. Even if many users view these devices as complementary to a personal computer, the prevalence of these devices may make it more difficult to attract applications developers to our platforms. In addition, our Surface devices will compete with products made by our OEM partners, which may affect their commitment to our platform.

所以視窗陣營已因母體微軟棄子自立門戶而崩潰!

2012年7月27日 星期五

蘋果買下指紋技術公司AuthenTec


蘋果和Google的花錢購買文化不同,蘋果上市以來只買過37家公司,最後一家是 App搜尋軟體“Chomp”,於2012年2月23日併購,
根據路特社,蘋果以3億5600萬美元買入AuthenTec,讓它成為第38家蘋果併購的公司。
AuthenTec是行動裝置的指紋晶片和資安軟體公司,其生產的晶片授權給三星、思科等公司,也生產NFC專用的指紋辨識晶片。
蘋果併購AuthenTec表示蘋果進入行動裝置數位錢包的決心!

Google買了幾家公司?答案是114家,最後一家是上星期,2012年7月20日的“Sparrow”。

iPad在蘋果財報中的地位漸增



此次蘋果財報中,最讓人驚艷的是iPad!蘋果於4.5.6.月賣出1700萬台。此季蘋果的營收為350.23億美金,其中iPhone相關營收為162.45億美元,iPad為91.71億美元,iPod為10.6億美元。所以iPad的營收已達總營收的26.19%,也是iPhone的56.45%。所以iPad對蘋果的重要性與日漸增。
不過蘋果在財報中不會報告各細項的利潤比。但根據此次蘋果和三星的專利訴訟中,蘋果提出的文件顯示蘋果在2010年4月到2012年3月間,iPhone的利潤可能達49-58%,但iPad只23-32%。但仍比其他Android平板的大約5%以下,好的太多。
由於iPad賣出1700萬台,使蘋果iPad在全球平板的市佔達68%!其市佔率2年多以來,幾乎完全沒受Android各式各樣新推出平板的影響!事實上,其市佔率可能更高於68%,因為Strategy Analysis提供的數據是出貨量,但蘋果提出的是賣出量!如果根據Good Technology的裝置啓動報告Device Activation Report,iPad佔平板的94.5% !

Facebook營收不如預期,股票盤後大跌10.71%,上市後跌37%

Facebook於7月26日公佈上市後第一次的財報,因為不如分析師的預期,成長速度變慢,淨損1.57億美元,股票盤後大跌10.71%,至23.97 美元。
目前其市值已由五月18日上市IPO時的1040億美元,降為650億美元。股價IPO為38美元,以盤後價來算,已跌36.92%
目前Facebook每月仍用用戶有9.55億人,雖仍在上升中,但在減速中。其賴以營收的來源“廣告”,又侷限於手機,而行動手機廣告又不如iPad等,前景不明!

2012年7月26日 星期四

Steve Jobs榮登時代雜誌美國史上最有影響力的20位人士


時代雜誌列出美國史上最有影響力的20位人士,Steve Jobs榮登其一:
George Washington 喬治華盛頓,美國國父
Thomas Jefferson 托馬斯傑福遜,美國的第三任總統,獨立宣言的起草人
Sacagawea、Meriwether Lewis 、William Clark 薩卡加維亞、梅里韋瑟劉易斯、威廉克拉克, 探險家,美國西部探險
Abraham Lincoln 亞伯拉罕林肯,解放黑人,第16任總統
Sitting Bull 美國西部開拓史上最有名的印第安人領袖“坐牛”。
Alexander G. Bell 亞歷山大貝爾,電話
Thomas Edison 愛迪生,電燈
Henry Ford 亨利福特,汽車
Wright Brothers 萊特兄弟,飛機
Margaret Sanger 瑪格麗特桑格,節育運動創始者,女權主義起始
Albert Einstein 阿爾伯特愛因斯坦,相對論
Franklin D. Roosevelt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
Louis Armstrong 路易斯阿姆斯壯,黑人爵士音樂家
James Watson 詹姆斯華特森,1962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發現DNA分子結構
Martin Luther King Jr. 馬丁路德金,美國民權運動領袖
Muhammad Ali 穆罕默德阿里,拳擊家
Steve Jobs 蘋果電腦創辦人




2012年7月25日 星期三

麥金塔和iPad在教育市場的斬獲

此次4.5.6.月蘋果財報雖然不如華爾街的預期,但蘋果亦透露出在教育市場的斬獲:
1. iPad在K-12(幼稚園到12年級)教育市場的銷售量較去年同期呈現倍增,和麥金塔的銷售量比達到2:1。iPad在教育市場賣出破歷史紀錄,近100萬台。
2. 麥金塔在教育市場銷售量也創紀錄 (數據不詳,但整體麥金塔增加2%)。光是北卡羅萊納州就購買6,000台的MacBook Air給學生。
3. iTunes U App 下載超越1400萬次,透過App,也提供750個以上的免費課程。在K-12有700個以上的機構使用iTunes U,在大專院校有125個學校使用iTunes U

蘋果Apple TV已達680萬台


蘋果4.5.6.月季中售出130萬台Apple TV,累積起來本會計年度(1.2.3季)共賣出400萬台。因為2011年賣280萬台,全部已賣出680萬台 (99美元版的iOS Apple TV)。
雖然Apple TV在蘋果Tim Cook眼中仍是“hobby”,但他也承認Apple TV的潛力,因為畢竟3季賣400萬台也不是小數目。
AirPlay是激發Apple TV大賣的因素。而新系統OS Mountain Lion將於7月25日推出,將整合AirPlay於系統內,可能會加速Apple TV的接受度。

蘋果會計年度第3季不如華爾街預期,盤後大跌

蘋果季財報過去一向超過華爾街預期預期,2004年以來只有ㄧ次例外,就是去年iPhone 4S未發售前一季,即會計年度2011年第4季,7.8.9月,股票盤後大跌7%,見
蘋果年營收破1000億,但26個季度以來第一次未達預期”。當時因為大眾預期新iPhone都一向在6月推出,但蘋果卻延後推出,造成季財報不如預期,股票大跌。
現在歷史再度重演?大家都在等iPhone 5,2012年會計年度第3季,4.5.6.月,不如華爾街預期,盤後大跌5.51%,至567.8美元,所以是29季以來的第2次。
在上ㄧ季1.2.3.月蘋果財報破紀錄,見“蘋果破紀錄財報的支持力量:iPhone、iPad、和中國”,主要是因為iPhone 4S和中國的農曆年,那一季蘋果售出iPhone 3510萬隻,iPad的銷售達到1180萬部。比去年同季增加151%,iPad累計銷量已經達到6700萬台。因為獲利飆升93%,所以盤後股票漲7.7%。此季蘋果售出2600萬支 iPhone,比去年同期相增加28%。iPad的銷售達1700萬台,和去年同期比成長 84%,和上一季相比也成長了44%。所以蘋果已售出8400萬台iPad
因為iPhone銷售不如華爾街分析師的預期
,此季蘋果的營收為350.23億美金,淨利88.24億美金,每股收益9.32元,淨利成長21%。雖都打蘋果自己的預期(營收340億美金和每股收益8.68美元),但未達華爾街分析師預估的每股獲利10.37美元、營收372億美元的預期。所以股票盤後大跌。
iPhone相關營收為162.45億美元,iPad為91.71億美元,iPod為10.6億美元。

分析其原因有:
1. 預期新產品,尤其是iPhone 5。
2. 由歐債傳染而來世界不景氣的可能性很大!
3. 亞洲也因不景氣成長受限,影響遠比預期大?(含中國但不含日本的亞太區營收雖比去年同期生長48%,但比上季少22%。但因為上季是中國農曆年季,所以因素還未明朗。)

2012年7月24日 星期二

2012下半年新蘋果豐收時?

蘋果2012年會計年度第3季季報前有關蘋果的新產品推出的新聞或謠言,可說是滿天飛。
根據KGI Securities 分析師的說法,蘋果在2012下半年將是熱鬧非凡的半年!他預估蘋果在8-9月全新的iPod和iPod touch,九月中推出iPhone 5和13寸Retinal MacBook Pro,九月後段推出iPad mini,9-10月推出全新iMac和小修正新iPad。
換言之,幾乎所有生產線都翻新新產品。所以他的謠言是集所有目前謠言的大成,信不信由你!

2012年7月20日 星期五

百分之47的iPad擁有者有2台(含)以上的iPad,60%日使用2小時以上


BusinessInsider對於人們如何使用iPad做了一個問卷調查,2242人的回答中發現一些有趣的事實:
1. New iPad佔44%,iPad 2佔40.1%,iPad 15.8%
2. 到七月時有兩個以上iPad的人佔47.2%,去年2011年5月時只30.1%。有兩台佔32.3%,有三台佔10.1%,有四台佔4.9%
3. 54.8%只有Wi-Fi。
4. 每日使用iPad超過2小時以上的佔60.9%
5. 在初使用體驗後,64%的人使用iPad與日漸增,23.3%不變,只12.7%的人減少使用。
6. 把iPad當作第一線主要電腦來使用的人佔46.7%。數據漸增,因為在去年2011年5月時只39.7%,前年2010年10月時只29.1%。
7. 當個人電腦功能來看待使用時間,使用iPad的時間佔41%,高過筆電25%、桌電17%、智慧型手機17%。
8. 上網仍是iPa最常見的使用,佔37.3%,勝於第二位的社交21.4%。12.3%會用來看視訊,11%玩遊戲。
9. 以全部上網使用而言,iPad佔第一位,45.4%,遠高於筆電23.7%或桌電17.4%或智慧型手機13.5%。
10. iPad中有20個以上App的佔71.4%。
11. 67%的使用者買過超過5個以上的付費App。買20個以上的佔21.8%。
12. 不計算內建的App,日常使用App超過5個以上的達67.1%。
13. 以看新聞而言,使用瀏覽器來看新聞的漸漸超越新聞App!今年47.1%用瀏覽器看新聞,只29.4%使用新聞App。
14. 71%用iPad看電子書。
15. iBooks佔51.3%,Kindle佔36.5%,其他佔12.2%。iBook的優勢比去年更加顯現。
16. 84.1%的人對其它非蘋平板沒興趣
17. 69.8%對小尺寸iPad沒興趣!


老人:看來小尺寸(7.85寸)iPad的真正吸引力在那些沒有iPad的人!

傳簡訊勝於電話


2008年9月Nielsen Mobile的分析中就發現
有手機的美國人傳簡訊(SMS)的次數高於打電話。當時有手機的人平均起來一個月只打204封電話,卻送了357次簡訊,而青少年甚至於一個月送了1742次簡訊。
英國Ofcom於2012年7月18日的報告中亦發現英國第一次傳簡訊給家人和朋友的機率勝於電話。雖然統計方法不同,英國遠比美國落後(?)4年!?
由上圖可見成年人(大於16歲)每天使用簡訊達58%,勝過視訊(face-to-face)的49%,和電話的47%,或Email的30%。
不過視訊(face-to-face)在英國很受歡迎,以以ㄧ星期為單位來統計,就佔第1位86%,簡訊第2位70%,電化仍第三位67%。

微軟1986年上市後26年來第一次季虧損


微軟7月24日公佈因為線上廣告疲弱,4.5.6.月一季將出現1986年公司上市以來第一次季虧損。微軟於2007年以63億美元收購線上廣告公司aQuantive,但卻沒有帶來預期的收益。於本季提報非現金的調整。
不過扣除aQuantive的虧損提報,微軟仍屬獲利中。
Windows 8 的宣告10月26日上市,讓微軟股票看到未來,並沒因季報的首度虧損而下降。

2012年7月17日 星期二

矽谷第ㄧ美女Googirl Marissa Mayer 轉任Yahoo!執行長

昨天全美第一號新聞就是Google第20號員工、矽谷第1號美女、財富全美4度入選前50大最有權勢商業女性主管的Google掌管地區搜尋的副總Marissa Mayer轉任Yahoo!執行長。
這是Yahoo!在楊致遠下台後的第3任執行長。2008年因為抗拒微軟收購,反而導致公司股價下跌的創辦人兼執行長楊致遠被逼下台後,來自Autodesk的Susan Bartz又無法搶回市佔而於2011年9月也被迫去職
。今年1月才從eBay來的Scott Thompson又馬上因學歷醜聞而下台。 Marissa Mayer轉任Yahoo!執行長總算是有一個好的開始,至少Yahoo!股票聞聲上漲2.3%。
Marissa Mayer畢業於史丹佛大學,擁有符號系統學士,和電腦科學碩士學位。1999 年進入Google,是Google的第20號員工,第一位女性工程師,也是第一位女性高層首長。經歷豐富,最近還主掌最重要的Google地圖相關服務,包括Google Maps、Google Local、等。
2012年4月她還被選為Wall-Mat的董事。也在曾到台灣演講。
看來老人的首頁Yahoo!還是不能換掉!Yahoo!應會加強她擅長的SoLoMo!

超低利潤是微軟PC廠商的難題:聯想得賣40台PC,才能抵蘋果一臺麥金塔的利潤


根據ZdNet,聯想第一季的利潤只有區區1.8%,而第2季只1.4%! HP惠普是7.4%, Dell戴爾是6.2%。
根據AppleInsider,在2011年6月,蘋果麥金塔Mac的利潤是28%!而當時HP惠普是5.66%。因為平均一臺PC的價格只約麥金塔的70%,所以HP惠普需賣7台電腦,才能抵消蘋果一臺麥金塔的利潤!
聯想的政策是世界第一PC出貨廠商,所以它往低價搶市去走。根據IDC,聯想的確快要達到它的目標,全球PC出貨佔14.9%,只差惠普HP的15.5%,0.6%!見
2012第2季全球PC出貨不如預期,蘋果除外”。
以聯想而言,因為它的PC賣的更便宜,只約麥金塔的50%,所以聯想得賣40台PC,才能抵消蘋果一臺麥金塔的利潤。

老人:這就是目前PC廠商的困境,未來幾年因為老本尊微軟自己以Surface表面進來搶市,再因平板廠商進來吃市場,非常不看好!平板較接近於智慧型手機,而非電腦。由目前沒有ㄧ家電腦廠商能在平板界推出可觀的平板產品就可知道!將來三星進來電腦後,五年後世界PC廠都將歸三星和微軟兩家擁有?

iPad 尺寸大小再議:由使用觀點看尺寸問題

前文提過使用者經驗或界面UI和市場區隔(低價市場)是小尺寸iPad推出的可能機轉,見“由小 iPad mini 和大 iPhone 5 看尺寸慨念”。文中強調螢幕比率在平板使用的重要性,和對角線尺寸易引起的誤解。文中也提到蘋果將推出小而不小的iPad,取名老人認為叫 iPad Touch ,較為恰當。
把iPad變小後勢必喪失一部分的iPad使用的優點。因此有必要把iPad的使用再進一步深入,來看尺寸的可能影響。根據Morgan Stanley Research的AlphaWise,個人PC電腦的使用分為“Content Creation內容創作”和“Content Comsumption內容消費
”。而一般PC的使用內容創作只佔4分之1,內容消費佔4分之3。內容創作中如刪除Email等社交相關使用,用於工作和生產的加起來更少,只佔21%。換言之,即使是傳統電腦,4分之3或5分之4都用於內容消費!傳統電腦就這樣,如果是iPad呢?可能90%至95%使用都在於內容消費!如果是智慧型手機,因為加上iPad或平板 所沒有的電話功能,可能95%至98%,甚至於100%都用於內容消費!
所以消費者用裝置的行為,也可決定裝置的設計。
目前來看傳統電腦的功能度對一般人而言,幾乎95%都可在iPad上完成,除非你是台灣某科技宅男或某老師,但iPad變小後,勢必許多功能就無法在iPad上做得很好。
所以在筆電中的Air或Ultrabook,大小iPad或平板,大小智慧型手機,之間的區隔已漸模糊。尺寸大小將決定部分功能的使用方便性。對於幾乎不把iPad當內容創作的用戶而言,小尺寸的iPad對部分人而言也有它的方便性,但卻也無法取代目前的iPad!太小的平板,倒不如帶大一點的手機想以平板代替個人的電腦的,倒不如帶Macbook Air或是Ultrabook

可喜的是,在微軟無法主宰,叫你一定得跟它走,的現在,只有消費市場可反應事實。騎牆派的裝置至少到現在而言是失敗的。
蘋果而言,或以公司的觀點來看,市場區隔的重要性可能大於一切

2012年7月16日 星期一

Ultrabook出貨斬腰再斬腰

宏基賴以厚望的Ultrabook
Intel在2011年就推出的Ultrabook聯盟聲勢浩大,在各大電腦展都居於主角,被視為是2012年PC大反攻的唯一機會。但到目前為止,卻有讓人失望的開始。根據IDC,在2012年的上半年全球只出貨50萬台,分析師估計2012年一整年也只是100萬台。
宏碁等在上半年已在美國推出700美元以下的Ultrabook,M5,679.99美元 。但宏碁自己的估計,2012年Ultrabook也頂多佔筆電的12-20%。
跟Intel預估Ultrabook會達筆電40%的市佔率有很大的差異!一般都認為出貨差主要是因為大家都在觀望Windows 8的升級,次要是因為價格只故。
但價格和觀望Windows 8 可能都抵不過全球不景氣!事實上許多分析師已完全不認為Windows 8會刺激買氣!不景氣、企業觀望、加上更便宜的iPad和平板搶市 (連微軟本身的Surface表面都會跟Ultrabook競爭),恐怕Ultrabook不合預期是2012年已定之事實!
相較於目前的Macbook Air仍銷售持續上揚,Ultrabook要趕上Macbook Air恐怕還有一段很長的路要走。
宏碁如何把Ultrabook壓到700美元 (Aspire Timeline Ultra M5)以下?
因為:
1. 不用SSD,而使用混合硬碟 (500GB HDD with 20GB SSD Cache)
2. 仍用Sandy Bridge
3. 使用鋁和PVC混合外殼

2012年7月14日 星期六

視網膜MacBook重回電子產品環保認證EPEAT奪金牌



蘋果才剛宣佈蘋果重回電子產品環保認證 EPEAT,但馬上新上市的視網膜MacBook就奪環保認證EPEAT金牌。
不過這是目前還在使用的認證,IEEE 1680-2009 標準類別 (說明看前文)。

蘋果重回電子產品環保認證 EPEAT



蘋果電腦上個月突然決定退出美國2006年開始針對電子產品設計的環保認證辦法 (The Electronic Product Environmental Assessment Tool,EPEAT),引起很大的反彈。舊金山市政府馬上通令市府單位,不得採購蘋果產品。雖然舊金山市政府添購的蘋果產品實在為不足道,譬如前年只花了四萬五千多美元。
蘋果一開始就加入EPEAT,為何會退出?原因不明。但相信新版MacBook Pro不易拆解是主因,尤其電池部分
但樹大招風,壓力太大。七月13日蘋果決定重回 EPEAT。硬體部門副總Bob Mansfield在聲明中說到:“We've recently heard from many loyal Apple customers who were disappointed to learn that we had removed our products from the EPEAT rating system. I recognize that this was a mistake. Starting today, all eligible Apple products are back on EPEAT.
It's important to know that our commitment to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has never changed, and today it is as strong as ever. Apple makes the most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 products in our industry. In fact, our engineering teams have worked incredibly hard over the years to make our products even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much of our progress has come in areas not yet measured by EPEAT.
For example, Apple led the industry in removing harmful toxins such as brominated flame retardants (BFRs) and polyvinyl chloride (PVC). We are the only company to comprehensively report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for every product we make,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entire product lifecycle. And we've removed plastics wherever possible, in favor of materials that are more highly recyclable, more durable, more efficient and longer lasting.
Perhaps most importantly, we make the most energy-efficient computers in the world and our entire product line exceeds the stringent ENERGY STAR 5.2 government standard. No one else in our industry can make that claim.
We think the IEEE 1680.1 standard could be a much stronger force for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 if it were upgraded to include advancements like these. This standard, on which the EPEAT rating system is based, is an important measuring stick for our industry and its products.
Our relationship with EPEAT has become stronger as a result of this experience, and we look forward to working with EPEAT as their rating system and the underlying IEEE 1680.1 standard evolve. Our team at Apple is dedicated to designing products that everyone can be proud to own and use.”。

老人:美國聯邦有採購規範要求產品得達95%的EPEAT要求。但不是各州或市政府都採用EPEAT標準!
IEEE 1680新標準內容含:Reduction/Elimination of Environmentally Sensitive Materials減少/消除環境敏感材料、Material Selection材料選擇、Design for End of Life and Longevity生命終期設計和產品壽命、Energy Conservation能源節約、End of Life Management生命終期管理、Corporate Performance公司績效、Packaging包裝、Consumables耗材、Indoor Air Quality室內空氣品值、等9大項。目前用的是2009年定的標準,只8項。
IEEE 1680.1是有關電腦和顯示器的環境準則,預計2012年年底推出


2012年7月13日 星期五

美國新智慧型手機購買36.3%選iPhone

根據Nielsen,今年4.5.6.月全美的新買手機中,智慧型手機佔54.9%,上季是50%。所以新手機第一次智慧型手機超過傳統手機。
智慧型手機中iOS和Android 市佔持續增加中,合併共佔90.9%。其中iPhone佔36.3%,Android佔54.6%,黑莓機4.0%。其他Windows Phone和Nokia加起來大約5%。
全部市佔而言,iPhone佔34.3%,Android佔51.8%, 黑莓機8.1%,其他5.9%。
所以iOS和Android的市佔持續增加中,壓擠其他系統,黑莓機下降最快。
本季全部其他各家智慧型手機廠中,三星佔全部的17.5% (其中Android手機 17%),宏達電HTC佔17.4% (其中Android手機 14%)。Motorola佔11%。
所以iPhone和三星或HTC來比,大約2:1。

老人:美國的智慧型手機穿透率 (penestration rate) 事實上不算高。全世界最高的國家就是韓國,到2012年3月的全部手機統計,其智慧型手機穿透率為85%,見telecomasia。韓國不但最高
,穿透率上升的速度也最快。以韓國人口在6月突破5000萬,今年6月台灣人口共2326萬人,所以韓國人口是台灣的2倍多。
根據IDC,今年2012年第一季台灣市場手機總量為221萬支,其中智慧型手機就有165萬隻。而在2011年,智慧型手機穿透率台灣全年約54.1%,到第4季就達62%。所以以台灣為例來來猜測韓國智慧型手機一年的市場,就可達4x165x(85/62)x(5000/2326)=1945萬隻。
韓國的排外心,換算就是“愛用國貨心”也是開發中國家或已開發國家中最高的,除iPhone外,幾乎沒有ㄧ家外國手機廠在韓國有可看的數據。假設iPhone可佔到20%市佔率,三星只有70%的市佔率,所以三星光光是韓國一年保守就至少有1360萬隻!而韓國破紀錄大賣的Galaxy S3,在七月才推出,數據恐怕不只如此!
所以無論如何推算,韓國的智慧型手機是非常的龐大!
在iPhone未入韓國前,韓國的智慧行手機可說是微不足道,但後來之所以突飛猛進,其中的原因三星的技術固然是主因,但政府的全力推動有很大的原因!韓國政府號稱2012年底就可全國含蓋LTE,也將是全球第一。這迫使手機的更新需求更能躍進,也讓全國的基礎建設需求大增。這就是台灣所缺乏的!也是台灣應該學習的!大公司如三星手機賣得如此的好,連台灣人都如醉如癡,股票卻在最近也跌跌不休,三星如此,台灣的科技如何抵擋全球不景氣?台灣政府因為怕被三大毒害罵 (電視爛嘴、立委、記者),就不敢跟大公司合作談經濟未來,反而躲閃企業,讓國家失去的競爭力!這是台灣之悲!不知有做事患小錯比沒做事所以沒犯錯,要好上千萬倍!三大毒害無形中使台灣沒有未來!

宏碁股票掉落30元以下,破10年新低


宏碁股票曾在2001年和2002年兩度掉落到30元以下,到2010年1月再度高峰的105元。而後股票直線下落。最近2年多來,連續多季的不如預期的財報,讓許多人失去信心。昨天股票收29.8元,今天盤中最低是28.8元,收28.9元,創收盤10年新低。宏碁已證實第2季營收、利潤不如預期,也下修全年目標。
如前文宏碁在美國市場,第2季下降14%!已連續多季失血!又碰歐洲不景氣, 中國經濟蹲步
,聯想的搶市,競爭加大,前景不明矣!

宏達電HTC股票已於今天下降到300元以下,創7年新低。台灣兩大品牌的都面臨困境!真是情可以堪!

2012第2季全球PC出貨不如預期,蘋果除外

根據IDC,2012年4.5.6.月,全球PC市佔依次為:惠普15.5%,聯想14.9%,戴爾11.1%,宏碁10.4%,華碩7.1%。以年對年比較,惠普-12.3%,聯想25.2%,戴爾-11.9%,宏碁0.5%,華碩39.8%。惠普的下降最明顯,主要殺手為華碩和聯想!華碩大增39.8%!蘋果仍然排不進去前五大。整體而言,年對年下降-0.1%~沒成長。
但在美國整體PC下降更恐怖,達10.6%宏碁下降14.3%。
IDC中,蘋果在美國出貨亦下降1.1%,但排第3,佔11.4%,佔率倒是升高1.1%。
但另一分析機構,Gartner,蘋果在美國出貨上升4.3%,也排第3。蘋果市佔達12%,升高1.2%。美國整體PC也是下降,達5.7%宏碁下降14.1%
根據CNNMoney,這是蘋果Mac連續25季增率超越微軟PC!

老人:全球不景氣,加上可能買家都在等新系統出現(Windows 8、Moutain Lion),使PC出貨大降。另外,台灣宏碁正在持續喪失北美市場!宏碁股票已下降到30元以下,反應市場!華碩雖擠不進去全美前五大,但全球出貨卻大增39.8%,台灣PC雙強似乎早晚要豬羊變色!

2012年7月12日 星期四

由小 iPad mini 和大 iPhone 5 看尺寸慨念

圖來自yfrog
最近以來小尺寸iPad再度炒熱媒體,尤其是台灣許多報導似乎暗示台灣代工廠已在開始生產7寸iPad。目前平板市場,可說是iPad市場,尤其是大尺寸的平板,幾乎全是iPad。而7或5寸平板,全是非蘋Android平板的轉戰的市場。全部而言蘋果都約佔有三分之二以上的市場,利潤也都集中在蘋果一家,幾乎佔90%以上。小尺寸平板在去年年底的聖誕季,因為亞馬遜的Kindle Fire的大賣而開始引起市場注目,今年Google本身發表的Nexus 7的加入,更使小尺寸平板的戰場如火如織。
無論是亞馬遜的Kindle Fire或Google的Nexus 7,硬體幾乎都沒利潤可言!兩家著中的重點都在於內容的提供!
但到底小尺寸適合不適合iPad或是平板的應用,事實上比市場關心的價格問題更嚴重。
小尺寸平板一開始就因為Steve Jobs公開的反對說法而受壓擠。而事實上以蘋果最重視的使用者經驗或界面UI而言也的確是如此。目前市場上7寸平板推出已兩年多,但仍然完全憾動不了iPad,也証實了Steve Jobs的說法。但7寸平板有一定的市場卻也是不爭的事實。蘋果要不要加入趕儘殺絕所有平板?
相較於iPad的變小,iPhone的變大,也是一大議題。所以要先瞭解尺寸的慨念才能知道大小的問題。
因此必須由使用者經驗UI和市場區隔(低價市場)兩方面來討論。
1. 使用者經驗或界面UI:
討論以前,最重要的觀念就是螢幕尺寸的數據是由對角線的長度來衡量!假若一個平板的螢幕長10寸,寬只有1寸,那也稱為10寸平板!但事實上面積只有10寸平方,根本不能看。目前非蘋平板的所謂7寸其面積不是蘋果9.8寸iPad的70%,而是45%,一半都不到!見“七吋平版是10吋iPad的45%,不是70%”。除了對角線觀念外,長寬比不同是重點!目前長寬10比7的對角線7吋平板如亞馬遜的Kindle Fire或Google的Nexus 7,是長寬4比3的對角線9.7吋iPad的45%面積。試想只有iPad一半不到的螢幕,適合你目前使用iPad的經驗麼?何況7寸又放不進口袋,是不是帶手機就可?
所以除了大小外,長寬比率是不是更重要?現在iPhone的長寬比例是3:2,而iPad的長寬比例是4:3。iPhone的解像度為960 x 640,新視網膜iPad為2048 x 1536,舊iPad為1024 x 768。 而目前所謂的HD高清720p視訊,長寬比為16:9。所以有PC宅男會說iPad螢幕不適合看長寬比較寬的所謂高清視訊。但事實上是iPad不是掌上DVD Player!iPad的重要使用不只是視訊,也在於書籍、雜誌、網頁、相片、等的瀏覽。更重要的是有時你又要打字書寫!由下列Asus Eee Pad Transformer和iPad的虛擬鍵盤就可看出 使用者經驗或界面UI的好壞!在Android的相對扁平的所謂寬螢幕中,鍵盤佔了螢幕的一半以上,鍵必須拉成扁型以適應寬螢幕,但可視區大量減少,但在iPad上,比率就很恰當。如果可視的書寫區,又分為二時,左為列表佔6分之1、右為顯示區佔6分之2,下為鍵盤佔6分之3,便更是恰當。全部3:2:1的比率,幾乎完美!無論視覺或是打字都可明顯看出iPad的優勢。
Asus Eee Pad Transformer的虛擬鍵盤
iPad的虛擬鍵盤
更何況為何目前業界的書籍、雜誌、等都以用4:3的比率佔絕大多數?因為歷史早就告訴我們,那是最適合人類閱讀書冊的比率!無論直擺或是橫擺都很方便。即使是較寬的所謂HD高清視訊,雖寬螢幕,但因為螢幕小,且和眼睛距離太近,寬螢幕的效果也大打折扣!電影院的效果不會出現。
這就是Steve Jobs和Jonathan Ive為何選4:3為iPad螢幕比的主因。所以比率很重要!平板在縮小螢幕尺寸時,要重視螢幕長寬比率。底下列出目前平板的長寬比率:
iPad:9.8寸,4:3 (13.3:10),2048 x 1536或1024 x 768
Kindle Fire:7寸,17:10,1024 x 600 (其它如宏達電HTC的Flyer、宏碁Iconia Tab 100、三星Galaxy Tab 7)
Nexus 7:7寸,16:10,1280 x 800
同樣的7寸,但Kindle Fire比Nexus 7有明顯的劣勢!太扁了!這就是為何亞馬遜的第2代Kindle Fire馬上就要為1280 x 800的原因!
Kindle Fire 1.71:1的劣勢
橫擺時Kindle Fire的難堪
蘋果謠言的7寸iPad mini,其實並不mini!他仍是4:3,而對角線是7.85寸,它的面積是Kindle Fire和Nexus的1.4倍!
而是iPad的3分之2大小,約67%!不是45%。
相對圖示如下:
較小的iPad但是像位素仍是1024 x 768,解像能力因為螢幕較小之因,是舊iPad的1.49倍!更接近視網膜。因為解像力的增加,可抵消螢幕變小的使用者界面的影響,而仍是4:3,更加抵消面積變小的壞處!所以對使用者經驗或界面UI的影響較低。
當年Steve Jobs面對的7吋平板,也有4:3的7寸小螢幕,但解像力卻只800 x 600,若大一點解像力的卻全是17:10的螢幕!無論如何嘗試,百分之一千萬一定無法滿足龜毛的Steve Jobs和Jonathan Ive。但解像力一但增加,面積又不是太小,又是4:3,那就另外一回事了!

但智慧型手機又和平板完全不同了!過去歷史你看到的手機也都是偏長形而非偏正方形,因為便於一手攜帶!所以iPhone的長寬比例是3:2不是4:3,也偏長。人類的手機史,都是愈做愈小,沒有愈做愈大的例子!直到現在的Android手機!
而加上手指觸控的手機其使用者界面,跟人類手指有的關係也很密切,見“手指的力量之一:決定大小”。手機螢幕如果太大,不但一手無法掌控,一手手指也無法碰到全部的螢幕!這將造成用戶很大的不便!由下圖可看出若拿一個4.21吋螢幕的手機,寬度太關,你無法單手操作,因為螢幕許多地方手指壓不到!iPhone的3.5寸螢幕,卻讓幾乎100%的螢幕都讓單手手指可觸碰!若一但非大不可(因為電池要大空間!),可能3.8吋可讓80%人單手操作
!但寬度仍不能太寬!
謠言中的大iPhone,即iPhone 5,螢幕可能變長,但寬度不變,便可了解!

2.  市場區隔(低價市場):
首先需了解平板市場和手機不同,見“平板市場和智慧型手機市場的確不相同”。遠在2010年就有分析師看出小尺寸平板是非蘋廠商唯一的機會,見“10吋平板非蘋果廠商的無力和無望感”。亞馬遜的Kindle Fire或Google的Nexus 7,是故意壓低價格,199美元(最差的規格幾乎不太能使用),以取得跟蘋果iPad的市場區隔!在這全球不景氣的年代,價格優勢卻也有一定可觀的市場。兩家的硬體幾乎都沒利潤可言!兩家著中的重點都在於內容。
而蘋果而言,視網膜iPad推出後,其和iPad 2的市場區隔並不如想象中的大。399美元的iPad 2仍大受歡迎!Why?因其物有其值。許多人在iPad 2和視網膜iPad的選擇上也竟然發生困難!如果價格更低,螢幕變小,但如上所述,不損其使用者經驗,不但可和視網膜iPad分隔市場,且可戰勝目前Android的7吋平板的市場,讓蘋果大小通吃,Why Not?!299美元或是249美元的7寸iPad將擊敗所有的小平板@!

老人:所以蘋果將推出小而不小的iPad,取名可能不是iPad mini (網站有建議稱 iPod HD,老人認為叫 iPad Touch ),如是,它也不是mini,是相對小巨人。蘋果可能推出較大一點的iPhone,尤其是長度較長的iPhone,但絕對不是巨大手機!
蘋果的走向,就是人性,就是人機界面!當不得已妥協時,也不能喪失太多的使用者經驗。科技可能改變設計,但不能改變人類的天生架構,蘋果深知此道!!!

微軟宣戰前先安慰士卒


在微軟的全球合作廠商會議上(Microsoft's Worldwide Partner Conference)執行長Steve Ballmer做了幾個重大宣言。猶如宣戰前對主帥已失去信心的士卒接受幕後主帥的安慰演講般。重點如下:
1. “Surface is just a design point表面只是一個示範參考設計:意乃表面可作為一個微軟OEM廠商的設計參考,微軟陣營可作出一系列圍繞表面的光環產品。微軟想經由表面的成功代表或反射Windows 8的成功!Steve Ballmer表示微軟的目的只是想售出幾百萬台的表面而已,換言之,微軟本身沒有企圖和大家搶生意。微軟會進入硬體事業,但沒意思要排擠大家。
2. “Microsoft will leave no space uncovered that is Apple's微軟將不會留給蘋果任何空間:意乃微軟將在蘋果的任何一個市場挑戰蘋果。換言之,微軟將全面跟隨蘋果每一個腳步,軟硬兼具。

老人:微軟正在做最後的困獸之鬥。微軟的宣言不是沒有往例。微軟跟隨拷貝蘋果軟體已有30年歷史。微軟硬體也有拷貝蘋果的歷史,iPod的所謂殺手Zune,最後還在2011年壽終正寢。微軟的零售店還一摸一樣地開在蘋果店旁邊。微軟想在任何一個蘋果市場和蘋果競爭,表示Surface表面,將不是第一個微軟電算相關硬體產品,因為蘋果除了iPad、iPod外,有iMac、MacBook、Apple TV、iPhone、等。微軟推出一個表面已讓所有微軟OEM廠商懷疑,微軟必須安憮他們,免得轉移到Google陣營。微軟必須如此,才能留得清山在,留後路。
微軟如何對應蘋果?
iPad ---- 微軟Surface
iMac ---- 微軟Microsoft Imagine (微軟已有Imagine Cup 創新杯)
MacBook ---- 微軟SurfaceBook
Apple TV ---- 微軟Microsoft TV
iPhone ---- 微軟Microsoft Globe (或GlobePhone,表示微軟“通”全球)
大家拭目以待微軟牌電腦、筆電、手機、電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