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舊聞,3月下旬兩家博弈公司,Paddy Power和YouWager,都不認為iPad 的銷售會勝過iPhone。Paddy Power對於iPad銷售會在2010年內超過600萬台的賠率為三比一,而低於100萬台的賠率為八比一。YouWager則認為iPad不會像iPhone於發售後74天達100萬台。74天達100萬台是目前消費電子產業的指標,也是障礙。達的到的就表示成功了,最近的例子是摩托羅拉的Droid手機。
Piper Jaffray的著名分析師,Gene Munster於4月3日iPad開賣後,可謂開幕戰一戰成名,預測開賣就可賣出60至70萬台。
所以兩家博弈公司可能看走眼了!
2010年4月4日 星期日
打敗微軟Office的機會來臨
微軟公司商業主管Stephen Elop 聽看到一些有關office和iPad的謠言,起身說到,他們沒有計劃打算出版在iPad上的office軟體。他說微軟要Wait and See等著瞧!但他也說微軟從來都沒說 "不"。
問題是他們要等什麼?等著看iPad失敗,沒人買?等著iWork (Pages Numbers Keynote)沒人用?
iPad幾乎可說是成功了ㄧ大半,今早iPad上市後,Pages已是最暢銷賣的最好的apps !在麥金塔電腦上我看不出Pages由哪一點輸Word?Keynote 還簡直都勝出Powerpoint!
Google Doc幾年來已是我最常用的文書軟體,我周遭的人也陸續加入。Google Doc許多方面透過一些app和iPhone完美配合。很多人已棄Word了!
微軟四面楚歌,連傻瓜都看得出來,但微軟還要等著瞧?!
微軟像是眼不見為快,耳不聽為樂!
1984 年Jobs 重回蘋果東山再起時,打電話給Bill Gates 求他繼續在蘋果電腦上出版蘋果Office,以交換微軟侵犯蘋果電腦圖形介面的侵權官司。微軟大慨 Wait and See等著瞧,以為蘋果還要下跪要他出版iPad版的office?
哈哈!這是笑話!打敗微軟 office 的時機來臨了!
微軟醒醒罷!不要做白日夢了!
目前微軟已有把Office改為免費的計劃,以救江山!
問題是他們要等什麼?等著看iPad失敗,沒人買?等著iWork (Pages Numbers Keynote)沒人用?
iPad幾乎可說是成功了ㄧ大半,今早iPad上市後,Pages已是最暢銷賣的最好的apps !在麥金塔電腦上我看不出Pages由哪一點輸Word?Keynote 還簡直都勝出Powerpoint!
Google Doc幾年來已是我最常用的文書軟體,我周遭的人也陸續加入。Google Doc許多方面透過一些app和iPhone完美配合。很多人已棄Word了!
微軟四面楚歌,連傻瓜都看得出來,但微軟還要等著瞧?!
微軟像是眼不見為快,耳不聽為樂!
1984 年Jobs 重回蘋果東山再起時,打電話給Bill Gates 求他繼續在蘋果電腦上出版蘋果Office,以交換微軟侵犯蘋果電腦圖形介面的侵權官司。微軟大慨 Wait and See等著瞧,以為蘋果還要下跪要他出版iPad版的office?
哈哈!這是笑話!打敗微軟 office 的時機來臨了!
微軟醒醒罷!不要做白日夢了!
目前微軟已有把Office改為免費的計劃,以救江山!
2010年4月3日 星期六
iPad的核心A4之迷即將揭曉
iPad上市之際,我最想知道的是iPad的核心-----A4------是何方神聖,有何能耐?二十多年我使用蘋果,一直跟誰隨蘋果追求更新更快,但CPU依賴以前的Motorola或是現在的Intel,讓蘋果動手動腳都受制於他人。蘋果想作自己,一切都有了,就差個可滿足自己的CPU,讓跟屁蟲永遠趕不上-----這是蘋果的夢想!現在來了,Apple 品牌掛帥的自家A4!!!
現在網路謠傳蘋果買了Intrinsity 公司。這家公司是ARM祕密擁有的設計公司,專長於低能源技術設計。 iPad 可使用超過或將近10小時,祕密可能就在於此。
一年前蘋果買了晶片公司PA Semi,現在是Intrinsity,網路已謠傳蘋果花了10億美元在A4上!
CPU的優化,軟硬配合,和低能效應是蘋果的主要目的。
如果iPad成功就幾乎證明A4的成功,蘋果軟硬通吃的王朝即將成立!!!
現在網路謠傳蘋果買了Intrinsity 公司。這家公司是ARM祕密擁有的設計公司,專長於低能源技術設計。 iPad 可使用超過或將近10小時,祕密可能就在於此。
一年前蘋果買了晶片公司PA Semi,現在是Intrinsity,網路已謠傳蘋果花了10億美元在A4上!
CPU的優化,軟硬配合,和低能效應是蘋果的主要目的。
如果iPad成功就幾乎證明A4的成功,蘋果軟硬通吃的王朝即將成立!!!
買車送iPad
買車送iPod,買車送iPhone,已不是新聞了!買車送iPad才正當道! 韓國現代汽車 (Hyundai Motor Ameican) 宣佈買其公司的高級車Hyundai Equus,將送iPad!
台灣車商加點油罷!!
台灣車商加點油罷!!
美國電信公司Verizon開始跳樓大拍賣Palm手機
在iPad上市之際,今天美國電信公司Verizon開始以極低拍賣Palm手機。Palm 的 Pre Plus 兩隻美金49塊,Pixi Plus 兩隻美金29塊。真是跳樓價!!!
可憐的Palm。想起早年我買過三隻 Palm 的PDA,那時台灣還在瘋Palm,連Sony也做Palm的PDA。沒幾年豬羊變色! 連
Jon Rubinstein (前蘋果的iPod部門首長) 都救不了Palm!
現在問題是誰是下一個Palm?是黑梅機?是Nokia ?
可憐的Palm。想起早年我買過三隻 Palm 的PDA,那時台灣還在瘋Palm,連Sony也做Palm的PDA。沒幾年豬羊變色! 連
Jon Rubinstein (前蘋果的iPod部門首長) 都救不了Palm!
現在問題是誰是下一個Palm?是黑梅機?是Nokia ?
Kindle app 上iPad,拍案叫好!!
雖然iPad的iBook號稱是出版業電子書的殺手,更是Amazon電子書Kindle的殺手,但是蘋果雖然有iBook,卻也允許Kindle上iPad。不怕它搶生意,分膏,讓人拍案叫好,跌破專家的眼鏡。幾天前當Kindle app申請上iPad時,大家都在想蘋果如何應對,現在答案揭曉。
蘋果在此顯式它的氣度!
蘋果在此顯式它的氣度!
蘋果產品佔網路新軟體計畫的89%--黑莓機的危機已現
根據Flurry analytics分析公司分析iPad發佈以來,3個月內網路軟體的3000個新方案,蘋果產品佔百分之89,其中iPhone佔67% iPad22%。三個月前蘋果只有iPhone獨佔百分之78。
iPhone上市時蘋果老闆號招大家寫殺手級的iPhone app (The killer app is making calls!)。顯然三年來大家都有聽到,現在iPad要上市了,iPad未上市就超過百分之二十,相當驚人,但iPad的killer app在哪裡呢?
黑莓機BlackBerry三個月前為百分之4,現在為百分之一!黑莓機RIMM四月一日股票盤中跌6.8%,因為收益不如預期。黑莓機危機已現!數字會說話!看來美國總統歐巴馬喜歡的黑莓機要加油了,可能成為下一個Palm!
iPhone上市時蘋果老闆號招大家寫殺手級的iPhone app (The killer app is making calls!)。顯然三年來大家都有聽到,現在iPad要上市了,iPad未上市就超過百分之二十,相當驚人,但iPad的killer app在哪裡呢?
黑莓機BlackBerry三個月前為百分之4,現在為百分之一!黑莓機RIMM四月一日股票盤中跌6.8%,因為收益不如預期。黑莓機危機已現!數字會說話!看來美國總統歐巴馬喜歡的黑莓機要加油了,可能成為下一個Palm!
2010年4月2日 星期五
最早出現iPad的電視影集已出現,問題是電影誰將是第一?
本星期三,3月31日蘋果電腦先將iPad在美國摩登家庭(Modern Family)電視影集出現。劇中爸爸的心目中熱門生日禮物(sought-after birthday gift)就是iPad,但是他嘴巴硬 (Oh my God, you got it! All this time I said I didn't care but I do care! I care so much!),後來被小孩拿走。
目前電影、電視影集中到處都是蘋果相關產品。有趣的是大家來猜猜電影中最早出現iPad的美國週冠軍影片何時將出現?
目前電影、電視影集中到處都是蘋果相關產品。有趣的是大家來猜猜電影中最早出現iPad的美國週冠軍影片何時將出現?
蘋果產品的慨念:加法和減法原則
蘋果是目前IT界最有創新慨念的公司,但可惜台灣的一些號稱專家的批西界技術宅男最喜歡說蘋果不會創新,只會組合。這是笑話,就好像有人批判發明個人電腦的人,不是創新,因為沒有電何來電腦?發現電才是創新,所以發明電腦是組合不是發明。你可在很多地方發現這種繆論。(有關創新概念,請見“創新Innovation的定義”)
蘋果的厲害在於勇於在產品中“加”入新慨念的科技,但也勇於“減”去過時的科技。這就是加法和減法原則。
但請注意沒有“減法”,就不會有“加法”。
蘋果歷史上幾個改變歷史的“加法”和“減法”:
1. 個人電腦
“加”:1976年4月1日蘋果在大型電腦主宰的世界(當年IBM為主)"加"入個人電腦Apple I和Apple II。1984年在美國足球超級杯大賽中推出目前全世界最著名的廣告"1984",推出Macintosh,邵告天下個人電腦將打破大型電腦的控制。
“減”: 2010 年4月3日,也就是明天,蘋果推出iPad,它被認為是個人電腦的終結者?
現在:雖不可能是現在,但是將來呢?至少iPad慨念上已突破電腦的慨念。
2. 3.5寸軟碟片 Floppy disk
“加”:蘋果率先在麥金塔中使用Sony鑄造的3.5 寸軟碟片 Floppy disk,當時和後來的PC均用5 1/4寸的軟碟。但十年後到1990年代中期,5 1/4寸的軟碟也在PC界消失了,全部改為3.5 寸軟碟片。
“減”:1998年Jobs回來蘋果東山再起後推出iMac,拿掉軟碟片 Floppy disk。
現在:世上軟碟片快要成歷史了。
3. USB
“加”:1998年iMac同時引進USB。
“減”:2010 年4月3日,也就是明天,蘋果推出iPad,宣布沒有USB。
現在:目前到處都是USB,未來?
4. All in One 電腦
“加”:1998年iMac 可說是All in One 電腦的始主,把所有可加入的電腦周邊都放在一個盒子內。
“減”:?iPad,盡可能把可拿掉的電腦零件拿掉。
現在:目前PC界All in One正流行,iPad正要改變世界。
5. CD/DVD driver
“加”:1988年開始使用
“減”:2008年1月15日,Macbook Air正式拿掉CD/DVD driver,是第一個不內含CD/DVD driver的筆電。
現在:你有注意到CD、DVD在電腦上愈用愈少麼?
6. Mouse滑鼠
“加”:1984年蘋果電腦Macintosh開始使用
“減”:2010年4月3日,iPad不用滑鼠。
現在:你有注意到手指愈用愈多麼?
7. Flash
“加”:(Macromedia在1996年發展,非蘋果)
7. Flash
“加”:(Macromedia在1996年發展,非蘋果)
“減”:2007年1月9日, 第一代iPhone直至今日都拿掉flash。2010年4月1日iPad亦無flash。
現在:你有注意到沒有flash,你的iPhone亦使用的很好,而且iPhone賣的嚇嚇叫。iPad呢?
而Steve Jobs班師回朝蘋果,第一步的動作事實上也是在做“減法”,使公司聚焦。
所以加減法則雖然看似乎簡單,好像小學生也會,實則難矣 !!!
所以加減法則雖然看似乎簡單,好像小學生也會,實則難矣 !!!
時代雜誌和蘋果
時代雜誌在我的分析中是所有雜誌中對蘋果最友善的(蘋果老闆Jobs七度登上雜誌封面)。前幾天時代的主筆之一Stephen Fry(他也是喜劇演員)被邀請進入蘋果在加州的總部(Cupertino, Calif),去訪問Jobs和試用iPad。此人可不是一般記者,他訪問過兩位美國總統,五位英國首相,女王,麥可傑克森等人。但他說訪問Jobs時比訪問那些名人還緊張!
Jobs以往曾發表演說,強調蘋果產品的要點是設法在人文主義(Liberal Arts)和技術(Technology)中取得平衡點。但Stephen認為應加上商業(commerce)。Jobs並不否認,但強調"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重要性。Jobs認為使用iPad者將會有難得深刻的體驗,那親自使用的體驗會讓人覺得這就是改變一切的產品!
Stephen離開時並無iPad,但他現在已買一個,並隨他到處遊走。
大家有興趣可看原文,看來沒使用過,沒有使用者經驗,還是閉嘴好!
底下是一些歷年來時代和Jobs(蘋果)的封面。蘋果老闆Jobs七度登上雜誌封面。
Jobs以往曾發表演說,強調蘋果產品的要點是設法在人文主義(Liberal Arts)和技術(Technology)中取得平衡點。但Stephen認為應加上商業(commerce)。Jobs並不否認,但強調"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的重要性。Jobs認為使用iPad者將會有難得深刻的體驗,那親自使用的體驗會讓人覺得這就是改變一切的產品!
Stephen離開時並無iPad,但他現在已買一個,並隨他到處遊走。
大家有興趣可看原文,看來沒使用過,沒有使用者經驗,還是閉嘴好!
底下是一些歷年來時代和Jobs(蘋果)的封面。蘋果老闆Jobs七度登上雜誌封面。
2010年4月1日 星期四
批評iPad大錯特錯的笑話開始浮現
歷史上批評蘋果而大錯特錯的所謂專家大有人在,他們的話都變成網路史上的大笑話,現在iPad要上市了,看來又有一些人要入遺臭千古了。以下是一些新候選人:
1. PC World, Bill Synder: iPad不會帶來商機。
2. InfoWorld, Galen Gruman:傻瓜和笨蛋才會預購iPad。
3. 24/7 World Street, Douglas, A Mclntyre:蘋果必須馬上把iPad降價才能使顧客保持購買意願。
4. The Street, Scott Moritz:不要把賭注放在iPad上,不會賺錢的。
5. CNET, Jordan Yerman:iPad是早已存在的產品,要它做什麼?
台灣當然也有候選人:
6. 非凡新聞,號稱頭號技術宅男(techies)的宅神?,朱學恆:iPad和史前石板有和兩樣?
7. ZDNet, 劉成傑:iPad為何惹人嫌?顧人怨有其道理
當然我們也不要對他們太折難了,台灣這些都是號稱批西大將頭號技術宅神,對電腦界的歷史和文化完全是白癡,只有一張嘴臉。蘋果崛起讓他們失去舞台,iPad給他們機會,他們希望賭iPad失敗,否則以後他們的文章你會看麼?
PS: 以下是朱神的文章:iPad和史前石板有和兩樣?
1. PC World, Bill Synder: iPad不會帶來商機。
2. InfoWorld, Galen Gruman:傻瓜和笨蛋才會預購iPad。
3. 24/7 World Street, Douglas, A Mclntyre:蘋果必須馬上把iPad降價才能使顧客保持購買意願。
4. The Street, Scott Moritz:不要把賭注放在iPad上,不會賺錢的。
5. CNET, Jordan Yerman:iPad是早已存在的產品,要它做什麼?
台灣當然也有候選人:
6. 非凡新聞,號稱頭號技術宅男(techies)的宅神?,朱學恆:iPad和史前石板有和兩樣?
7. ZDNet, 劉成傑:iPad為何惹人嫌?顧人怨有其道理
當然我們也不要對他們太折難了,台灣這些都是號稱批西大將頭號技術宅神,對電腦界的歷史和文化完全是白癡,只有一張嘴臉。蘋果崛起讓他們失去舞台,iPad給他們機會,他們希望賭iPad失敗,否則以後他們的文章你會看麼?
PS: 以下是朱神的文章:iPad和史前石板有和兩樣?
蘋果的iPad果然如同預期一般的上市了。
雖然我之前在專欄曾經討論過Amazon的Kindle,認為這一台電子書的平台並不足以那麼快的起飛,反而看法傾向如同蘋果電腦總裁Steve Jobs所說的一樣:「我認為全功能裝置會受到青睞,因為我認為人們不太願意花錢購買功能單一的裝置。你也應該注意到,亞瑪遜網路書店從來不肯透露銷售量,通常銷售量如果很好,企業會想要讓所有人知道。」
雖然我之前在專欄曾經討論過Amazon的Kindle,認為這一台電子書的平台並不足以那麼快的起飛,反而看法傾向如同蘋果電腦總裁Steve Jobs所說的一樣:「我認為全功能裝置會受到青睞,因為我認為人們不太願意花錢購買功能單一的裝置。你也應該注意到,亞瑪遜網路書店從來不肯透露銷售量,通常銷售量如果很好,企業會想要讓所有人知道。」
熱烈上市,股價不夯
不過,在蘋果電腦發表iPad的前一周,我買了Amazon的股票,並沒有買蘋果的股票。而蘋果電腦發表iPad的當天,美股盤勢的結果是這樣的,蘋果股票上漲○.九四%,Amazon的股票上漲二.七四%。第二天狀況更慘烈,Amazon漲了二.六三%,蘋果大跌四.一三%。
為什麼?網路上有一張表格,應該可以說明iPad後勢不看好,讓投資人「沒有那麼興奮」的原因。
是的,蘋果推出的這款產品,嚴格上來講,根本不算是平板電腦。因為他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要看電子書,就是只能看電子書;如果你要看影片,就只能看影片;如果你要回電子郵件,就是只能回電子郵件。所以為什麼拿來跟石版比較,就是因為這款產品在意義上,根本不是所謂的平板電腦,它是一款把iPhone放大的觸控螢幕面板。
為什麼?網路上有一張表格,應該可以說明iPad後勢不看好,讓投資人「沒有那麼興奮」的原因。
是的,蘋果推出的這款產品,嚴格上來講,根本不算是平板電腦。因為他一次只能做一件事情;如果你要看電子書,就是只能看電子書;如果你要看影片,就只能看影片;如果你要回電子郵件,就是只能回電子郵件。所以為什麼拿來跟石版比較,就是因為這款產品在意義上,根本不是所謂的平板電腦,它是一款把iPhone放大的觸控螢幕面板。
加上綁約,花費不低
好啦,一般媒體當然會跟你講,第一款擁有WiFi功能的iPad,只要四百九十九美元(約新台幣一萬六千元),真是太棒了!但是像這類的裝置,如果不能擁有行動上網的3G功能,就只有WiFi,根本與廢物無異。
好啦,後續的產品將會有跟AT&T綁約的3G版產品,聽起來價格也是不錯,六百二十九美元(約新台幣二萬元)一台對吧?
不過根據美國媒體的計算,後續推出的這個跟AT&T綁約的計畫,還要加上必須綁約三十個月的費用,如果以吃到飽專案兩年來計算,整體花費高達一千三百美元(約新台幣四萬二千元)。
更別提,在展示中Steve Jobs所示範購買的Edward Kennedy參議員的書《True Compass》,在蘋果的線上商店買起來要一四.九九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八十元),而Amazon則是逼著出版社把同一本書降到九.九九美元以下(約新台幣三百二十元)。
好啦,後續的產品將會有跟AT&T綁約的3G版產品,聽起來價格也是不錯,六百二十九美元(約新台幣二萬元)一台對吧?
不過根據美國媒體的計算,後續推出的這個跟AT&T綁約的計畫,還要加上必須綁約三十個月的費用,如果以吃到飽專案兩年來計算,整體花費高達一千三百美元(約新台幣四萬二千元)。
更別提,在展示中Steve Jobs所示範購買的Edward Kennedy參議員的書《True Compass》,在蘋果的線上商店買起來要一四.九九美元(約新台幣四百八十元),而Amazon則是逼著出版社把同一本書降到九.九九美元以下(約新台幣三百二十元)。
驚喜不足,老王賣瓜
再加上一個很重要的關鍵,如果你下載了當天蘋果用來宣傳的八分鐘影片(稍後被移除了)和觀看當天的線上實況,就會發現在影片中,蘋果的設計總監、行銷總監講話的時間,遠勝過產品本身展現的時間,而且充斥著「哇,這個產品真是超好用的!」「我們設計了史上最棒的介面!」等等老王賣瓜的語句。
而蘋果過去的產品一向「自己會說話!」換句話說,他們原先產品的創意和驚喜程度都不用那麼多的累贅描述,而是產品本身就足以吸引人。但這次顯然正好相反。另外,不少網友看了iPad之後,紛紛認為這產品的單一功能和簡單介面,相當適合老人使用。
而蘋果過去的產品一向「自己會說話!」換句話說,他們原先產品的創意和驚喜程度都不用那麼多的累贅描述,而是產品本身就足以吸引人。但這次顯然正好相反。另外,不少網友看了iPad之後,紛紛認為這產品的單一功能和簡單介面,相當適合老人使用。
手指和滑鼠的戰爭
Mouse筆電老鼠(滑鼠)在1981年開始被Xerox引進電腦體系,但一直到1984年蘋果電腦Macintosh上市後才真正引起注意和使用。目前在PC magzine的John C. Dvorak發表了IT史上最大笑話之一評語,謂: "There is no evidence that people want to use these things. 沒有證據顯示會有人會去使用這鬼玩意"。Dvorak目前還在寫文章,但他離開蘋果MacWorld投靠PC magazine後已無人注意他了。不過因為他的這一句話倒使他在IT界,將來他死了肯定還會有人提到他。
現在到處都是mouse滑鼠,蘋果的最近出場的Magic mouse更是新一代佳作。這幾年iPhone出來了,人們突然發現上帝、媽媽送給我們的手指才是萬能!iPad更近一步把"手指"發揮到極致!
紐約時報David Pogue對iPad使用後發表的感言更是讓我深感 "手指" 可能是人機介面的最佳工具!
David說到iPad真是被荒繆的被一些技術專家(技術宅男 techies )取笑,"How can they expect anyone to get serious computer work done without a mouse? 蘋果公司怎能幻想人們會用沒有老鼠的電腦去做事?"
微不硬前老闆Bill Gates 便是其中之一,他老人家批判iPad時便說,我相信含有筆和鍵盤的Netbook才是主流。言下之意就是iPad沒人會用。
顯然歷史一再顯示人們會忘記往事,John C. Dvorak 的笑話26年後重現江湖。David 使用iPad後提到:" 一但你用了iPad的視覺使用者介面後,我無法想像你還會回去使用老鼠和鍵盤。"
看了後,我更加愛惜和尊重我的手指了!突然想起我家女兒不想在蘋果MacBook上用magic mouse的原因了,因為MacBook上的觸控軌跡板更是"手指"發揮的場合!
現在到處都是mouse滑鼠,蘋果的最近出場的Magic mouse更是新一代佳作。這幾年iPhone出來了,人們突然發現上帝、媽媽送給我們的手指才是萬能!iPad更近一步把"手指"發揮到極致!
紐約時報David Pogue對iPad使用後發表的感言更是讓我深感 "手指" 可能是人機介面的最佳工具!
David說到iPad真是被荒繆的被一些技術專家(技術宅男 techies )取笑,"How can they expect anyone to get serious computer work done without a mouse? 蘋果公司怎能幻想人們會用沒有老鼠的電腦去做事?"
微不硬前老闆Bill Gates 便是其中之一,他老人家批判iPad時便說,我相信含有筆和鍵盤的Netbook才是主流。言下之意就是iPad沒人會用。
顯然歷史一再顯示人們會忘記往事,John C. Dvorak 的笑話26年後重現江湖。David 使用iPad後提到:" 一但你用了iPad的視覺使用者介面後,我無法想像你還會回去使用老鼠和鍵盤。"
看了後,我更加愛惜和尊重我的手指了!突然想起我家女兒不想在蘋果MacBook上用magic mouse的原因了,因為MacBook上的觸控軌跡板更是"手指"發揮的場合!
iPad:筆電殺手
昨天(3月31日)在美國是忙碌的一天,趕在4月3日iPad的上市日和4月1日的愚人節,許多iPad的第一手主編的review都上新聞了。看來全部正面的:
華盛頓時報Walter S. Mossberg:筆電殺手
芝加哥太陽報Andy Ihnatko:真正的創新,歷史上最佳電腦之一(就算是iPad只有ibook,價格也是合理)
USA Today Edward C. Baig: iPad是勝家Winner
PCmag Time Gldeon:一個貨真價實的Tablet
由這些第一手的專家報告來看,有幾點我最喜歡;
1 不會發熱,所以筆電烤蛋的時代過去了
2 可用10小時,我相信了
3 蘋果的office 殺手:Pages Numbers Keynote 時代來臨了
華盛頓時報Walter S. Mossberg:筆電殺手
芝加哥太陽報Andy Ihnatko:真正的創新,歷史上最佳電腦之一(就算是iPad只有ibook,價格也是合理)
USA Today Edward C. Baig: iPad是勝家Winner
PCmag Time Gldeon:一個貨真價實的Tablet
由這些第一手的專家報告來看,有幾點我最喜歡;
1 不會發熱,所以筆電烤蛋的時代過去了
2 可用10小時,我相信了
3 蘋果的office 殺手:Pages Numbers Keynote 時代來臨了
2010年3月31日 星期三
iPad的好處在使書包變輕
iPad還未賣,但美國的Seton Hill大學宣布本秋天年度新生入學每人一台iPad和一台MacBook!
請注意這是今天的新聞,不是四月一號愚人節!看起來像是天掉下來了禮物,但請注意大學要跟每位學生收500美元的"電子稅"!
Seton Hill的校長說,送iPad最重要的目的在減輕學生書包(背包backpack)的重量!
德不孤必有鄰,今年秋天George Hill大學亦跟進,要送學生iPad或是MacBook。看來前年送學生iPod的杜克大學要加點油了!
請注意這是今天的新聞,不是四月一號愚人節!看起來像是天掉下來了禮物,但請注意大學要跟每位學生收500美元的"電子稅"!
Seton Hill的校長說,送iPad最重要的目的在減輕學生書包(背包backpack)的重量!
德不孤必有鄰,今年秋天George Hill大學亦跟進,要送學生iPad或是MacBook。看來前年送學生iPod的杜克大學要加點油了!
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
蘋果市值晉升美國第三大
蘋果股票今天晚上10點,盤中因為iPad大漲成236.25元,其市值2143億美元超過Wal-Mart Stores (2129億美元),為美國第三大。今年3月9日蘋果股票市值才突破2000億,成為美國第四大,21天後又再進一步了。
紐約第五大道蘋果店是世界第28大地標
根據Apple 2.0 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蘋果店是美國紐約的第五大地標:
1紐約帝國大廈
2時代廣場
3洛克斐樂中心
4中央車站
5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蘋果店
如果是世界排名,那麼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蘋果店也是世界第28大地標。
1紐約帝國大廈
2時代廣場
3洛克斐樂中心
4中央車站
5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蘋果店
如果是世界排名,那麼紐約市第五大道的蘋果店也是世界第28大地標。
一個人生命值多少:250億美元
Barron's Cover分析2009年最值得尊敬的30位執行長(CEO),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想也知道會在其中,但它估計Jobs的健康值250億美元(換算為今天的7948.8億台幣)。以今天蘋果市值為2107億美元(全美第四大,Wal-Mart Stores第三大2121億,蘋果只差14億美元就可趕上),11.5%是Jobs貢獻的。你相信嗎?(依我看Jobs應值1000億美元,雖然他在蘋果的年薪為1美元。)
iPad蘋果使用介紹影片
看完蘋果使用iPad介紹影片,你如果還不心動,還不想要,那就難了!
很多人在問iPad中有無killer application? (殺手級運用或是軟體)看了這影片就可得到答案了。蘋果再度證明"It's the software, stupid!"的真義。iPad看來是把人類手指的運用發揮到極致!!!
2010年3月29日 星期一
蘋果致勝的三要素和一秘訣
幾年來大家都注意到蘋果的崛起,各式各樣的分析紛紛出現,但都忽略了他的成功要素:
1. Simple 簡單
2. Smart 聰明
3. Elegant 雅緻
三項缺一不可,而且要由使用者從買來的產品打開包裝開始。Sony的產品為何最近屢屢失敗,因為Sony產品是具有Smart,亦有Elegant,但是就是沒有其中最重要的一項 : Simple!!
而且其包裝更是一大敗筆,好像用報紙包LV包一樣!!
最近Sony有樣學樣,向Apple看齊,要在世界各地開旗艦店,初步近日在日本好像可吸引人潮。但我希望Sony可別忘了產品的Simple要訣!!!(簡單又要聰明最難了)將來看它產品的遙控器,就可知道Sony有無東山再起的機會??
但是三美點均有,就可打敗Apple嗎?
蘋果成功三要素的後面秘訣:
"It is the software, stupid!!!" (傻瓜,成功的秘訣在於---軟體!!!)
沒有軟體,再好的硬體也沒用的!!!
請注意軟體也要有Simple, Smart, Elegant, 三要素!加油罷Sony, 其他跟隨者如微不硬、Nokia亦如是。
24萬個傻瓜和笨蛋預購iPad????
根據許多外電報導到3月24日為止大慨已有24萬人預購iPad. 4月3日出貨前大約30萬人預購。
InfoWorld 在3月12日,主編Galen Gruman這位神人發表大作,"Only a fool would pre-order an iPad" --只有傻瓜會預購iPad。
我想這位老兄神人,大慨沒想到他會一罵,罵到30萬人!!
網路上類似這種主編很多!但都不會被開除,倒是好玩。不知InfoWorld這個雜誌一下子罵30萬人為傻瓜和笨蛋,有沒有罵到你或妳?無論如何一個雜誌會出罵人和取笑人的文章,還是不對的!妳或你會再看InfoWorld麼??這是個豬看的雜誌InfoPigWorld!
2010年3月28日 星期日
歷史上批評蘋果最有名的談話
底下是歷史上批評蘋果最有名的談話:
1. 1997年十月戴爾的老闆在一次會議上有人問他對蘋果的觀感。他提到: "如果我是蘋果老闆,把公司關掉,把賣的錢還給買股票的股東''
2.1984年MacWorld上最會挖苦的評論家John C. Dvorak(目前他在PC magazine)說:"Apple公司的新產品,Macintosh,上實驗了一種新玩具,他們叫它--老鼠--(Mouse)。很顯然他們的實驗數據沒有辦法證明,到底有什麼人會去用那個玩意"
3. 2001年五月當蘋果的實體零售店要開幕時,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Cliff Edwards,發表他的感言:"Sorry, Steve: Here's Why Apple Stores Won't Work" 對不起Steve,以下是你的實體零售店不會成功的理由。他提出David A. Goldstein的分析說:"I give them two years before they're turning out the lights on a very painful and expensive mistake" 我給蘋果兩年去把這造成痛苦和花大錢的店面關燈!最後作者還提到:"這是蘋果老闆Steve Jobs應該開始停止Think different.的時候了"
3. 2001年五月當蘋果的實體零售店要開幕時,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Cliff Edwards,發表他的感言:"Sorry, Steve: Here's Why Apple Stores Won't Work" 對不起Steve,以下是你的實體零售店不會成功的理由。他提出David A. Goldstein的分析說:"I give them two years before they're turning out the lights on a very painful and expensive mistake" 我給蘋果兩年去把這造成痛苦和花大錢的店面關燈!最後作者還提到:"這是蘋果老闆Steve Jobs應該開始停止Think different.的時候了"
4. 2007年微不硬老闆被人問到對iPhone的觀感,他前翻後滾,大笑特笑,提到: "笑死我,這是世上最昂貴的電話。沒有鍵盤? 沒有任何商業人士會用iPhone的!!!"
5. 2006 CNET主編對問到聽說蘋果要賣Phone時,他說: "蘋果將做電話,這將是蘋果電腦史上最大的失敗!"
6. 2007年一個有名氣的的科技分析公司 J. Gold Associate 老闆提到: "蘋果將無法說服其他公司發展iPhone上的軟體,如果有,數量也是有限的!!!"
7. 2007年 Computerworld, 這個PC上不知為何還有人看的雜誌主編提到iPhone: "這將是蘋果公司另一個Newton,註定失敗"!
8. 2009年六月26日,Palm的投資者Roger McName,在iPhone推出兩年後說到: "從現在開始,沒有任何人,在使用iPhone一個月還會用它!"
8. 2009年六月26日,Palm的投資者Roger McName,在iPhone推出兩年後說到: "從現在開始,沒有任何人,在使用iPhone一個月還會用它!"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