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12日 星期三

終結者:Mac Pro

  老人因為身體關係,無法打字,2012年底已大量少出文章。今年以來(或是去年12月)事實上老人沒寫出任何文章!網站內文章,“三月14日圓周率日:π”,“iPad 三歲生日:2010年4月3日”,“如果 Steve Jobs 沒帶給大家 iPhone .....”,“Facebook上市一週年”,等文章都不是新作。這些文章都是大約一個月、半年甚或一年前打的。老人的習慣都是一有慨念就先打字,然後預先打可能發文日(電腦會自動發文),在未發文前一星期做最後的修正。如感覺文章不適合,就再度延後。不料因為身體因素,無法修正,文章不小心就被電腦自動發文,很是抱歉!!!這些2013年的文章都是不完整的,甚至部份2012年底文章也是一樣(因為我已忘記何時停筆的時間),所以大家不要把這些文章當一回事!!
   無法打字期間,我沒真正打開仔細看過“老人與蘋果”的網站,只有一次因為家人提出沒寫為何有新文章出現。一看才知,我原本就要刪除文章,但因為發現有網友留言,只好沒做刪除動作。沒想到後面還有文章,實在是抱歉!
  無法出文,也無法回文,請大家原諒!(我甚至於傷心的不想看自己的網站!)
  停筆期間,老人倒還是無法忍耐住蘋果的熱情,因為等新版Mac Pro等得實在快要發瘋,而於年底定了3.4 GHz Intel Core i7,  3TB iMac 27 來玩。所以家中有兩台24寸iMac和一台27寸iMac。目前工作桌面是一台iMac 27,一台舊Dell 24寸螢幕,一台新Dell 27寸螢幕,配合Macbook Air 11寸,和iPad、iPad mini。所以我沒離開蘋果,蘋果也天天伴我過日。

   停筆期間剛好蘋果碰到“史有例”的外在惡爭,全台灣都在罵蘋果、取笑蘋果、看衰蘋果,雖想發文,無乃有其心無其手筆。
  日前看到新Mac Pro終於出現江湖,恨自己沒耐心,為何不多等半年。但又再一度看到蘋果新品被大眾取笑的“舊歷史”又再度重演,也感覺得好笑。
  如果把Mac Pro放在桌面上,就好像把十年前排名世界最快的十大超級電腦放在家中,而且是放在桌面一樣!不亦快哉!


     有Mac Pro超電,你可連上36台Thunderbolt裝置!數台4K螢幕!而且是放在桌上,不亦熱哉! 放個超電在桌面,就好像核子反應爐放在家中,又要它體積小,可一手帶走,又要它靜,“快”、“小”、“靜”,“熱”就成為最大的問題Mac Pro只放一個電扇,如何解決“熱”的問題?
   這就是Mac Pro為何要設計成圓筒狀之因 (cylinder)!

   看著Mac Pro就像過去iMac、iPhone、iPad、一樣被取笑!忍耐不住,老人只好用腳思考用腳打字替它回辯!不過,這就是蘋果!這就是蘋果有趣的地方!
   
   老人把這一篇當作“老人與蘋果”真正收網的文章!文章仍未完整,沒寫出熱力學的道理,但身體因素也只好停筆。過去三年謝謝大家的支持!雖然常常被一些網友罵的臭頭爛耳,不過老人還是把大家當做朋友。網路讓老人永遠活著!(請大家注意身體健康,才有回來的一日。請記住台灣男性平均年齡為76.2歲,女性為83歲。男性可活27832天,女性可活30315天。如扣除你還在吃奶和住安養院的日子,兩萬天就是你的日子,好好把握!)
  
  也許有朝一日,“I will  be back! (but not soon)”!!!

2013年5月18日 星期六

Facebook上市一週年

2012年5月18日Facebook上市那斯達克,38美元,當天只漲0.6%,收38.23美元。盤中最高45美元。
但是好景只幾天,然後開始跌。到2012年8月17日,也就是Facebook上市後員工可賣出持股的第一天 (stock lockups終止日),股票盤中最低19.0美元,收盤19.02美元!股票只有上市IPO時的一半,可說是腰斬!執行長Mark Zuckerberg當天也發出公開信,表示痛心,但要員工有信心。

2013年4月10日 星期三

如果 Steve Jobs 沒帶給大家 iPhone .....

你能想像出沒有手觸控智慧型手機的世界會是什麼世界麼?
你能想像出沒有 iPhone/iPod/iPad 的世界會是什麼世界麼?

但是iPhone在2007年1月9日才由Steve Jobs介紹給大眾,2007年6月29日正式誕生。它才區區4歲4個月。但你已無法想象沒有手觸控的行動裝置
甚至於只是在車上

美國 NTSB,美國運輸安全委員會,已正式通過建議“駕駛中一律不可使用行動的電話”。手持或是非手持電話都一律不可!

雖然NTSB的建議還不是法律,但 ....

2013年4月3日 星期三

iPad 三歲生日:2010年4月3日

2010年1月27日Steve Jobs介紹iPad。於3月12日開始預購的第一代iPad,於4月3日上市,開啓了“後PC”時代!所以是一個劃時代的開始。
第二代iPad於2011年3月11日上市。。
第三代iPad於2012年3月16日上市預購。預購前三天就賣出300萬台。

2013年3月14日 星期四

三月14日圓周率日:π




在Google公司2005年的一次公開募股中,集資額是14,159,265美元。Google在2012年8月也釋出14,159,265的B股。數據都不是大整數,為何14,159,265?因為它是圓周率pi (3.14159265)的前八位小數點數字。
Google在2004年股票上市前的公開募股,是2,718,281,828美元,不是整數。2,718,281,828有何意義?因為它就是10億美元乘於定數“e”。

老人:這就是我為何那樣喜歡Google之因,Google是一個數據公司,也是科技和數學人士的最愛。Google提醒人們數學的重要性。也提醒最近20年來的美國年輕人,不只是法律 、醫學、商管,才是聰明者選擇的道路,科技才是!Google將數據化身為賺錢的工具,蘋果進一步把人性加入科技內,這就是現在的科技人生!

2012年12月20日 星期四

1996年12月20日蘋果電腦買入NeXT


16年前的今天,1996年12月20日蘋果電腦向Steve Jobs以4億2900萬美元買入1985年成立的NeXT。

蘋果共支付4億美元收購由Steve Jobs離開蘋果後所創立的NeXT。其意義除了將 Steve Jobs請回蘋果外,也同時買入NeXTSTEP和 WebObject,建立新一代蘋果作業的王朝。可說是 iOS 和 OS X 就是建立在NeXT的基礎上!
所以NeXT真的讓蘋果來個真正的Next Step下一步大翻身!
建立於NeXTSTEP的iOS架構,創造了全球行動指觸控裝置的風潮,開創“後PC時代”,可說是改變了全世界。
可惜當初跟隨Steve Jobs由NeXT進入蘋果,負責iOS的Scott Forstall,於2012年10月下台,見“蘋果人事大地震:Scott Forstall 和 John Browett 下台”。
可說是沒有Steve Jobs就沒有NeXT,就沒有iOS,也沒有今日的蘋果,後PC時代也會延後,甚至於永不會出現。而指觸控的人機界面也不知何時才能讓人類發掘出來。
Steve Jobs堅持的尋找未來的電子作業系統,建立NeXT,而當初已懨懨ㄧ息的NeXTSTEP,最後終於大放光明。
NeXT的輝煌成就終將在人類的科技史上劃下重要的一筆!

2012年12月7日 星期五

鴻海可能跟蘋果合作在美設廠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日前接受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訪問時,曾提出2013年蘋果將花一億美元,和其他公司合作,在美國組裝iMac!
這個其他公司,當然可能就是鴻海!
鴻海發言人胡國輝也暗示鴻海正設法增加在美國的生產線,因為有客戶希望有更多東西在美國製造。
所以只差在沒講明而已!
事實上根據遠見雜誌,鴻海董事長郭台銘也曾表示,鴻海目前正與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洽談合作事項,主要就是提供訓練美國土生土長的工程師,一方面學習中文,一方面學習操做製造過程,也學習建立自動化工廠的環境。鴻海郭台銘過去也表示鴻海將發展機器人代替人力。

所以MIA (Made in USA) 中鴻海就是蘋果合作的對象,美國公司可能許多採自動化工廠,甚或機器人模式!

老人:中國的工資持續巨幅成長,估據在2015年,大部份的沿海地區外資工廠都可能離開中國,即使是搬離沿海到內陸去,也沒法解決問題。除工資外整個中國對外資投資的法律保護也一樣不明,政治也可能不穩定,隨時改變投資環境。又加上整個中國人,因為長期被壓制後突然解放起飛,心理上很快就會因為外在小小的火花事件,就產生集體的“自卑後的破壞幻想症”,對外來企業的威脅很大。企業生產離開中國是早晚的事。

2012年12月6日 星期四

團隊合作是蘋果成功的要件:團隊合作是創新的首要


Tim Cook接受NBC的訪問,提出為何Scott Forstall和John Browett得下場的原因:

“你指出蘋果公司管理高層最近的改變化,關鍵是因為我深信,“團隊合作是創新的首要”。我不是現在才相信,這一直是我的信念。這也是蘋果的核心信念,也是Steve Jobs很深信的 ....所以這改變,不是沒有合作的合作的問題。在蘋果公司,本來已有很大的合作水平,但這是一個要達到另外一個更高層次合作的問題......所以蘋果如何繼續這樣做,並持續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你必須有一個“A+”的合作水準。所以這樣的改變,是我們得以將合作提升到另一個新的水平的必要步驟。我們所有的工作服務都在同一地方,而運行這些工作服務的人全都是具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技能,過去也有令人難以置信的歷史記錄,所以我相信將來一定會做出奇妙的事務。
The key in the change that you’re referencing is my deep belief that collaboration is essential for innovation—and I didn’t just start believing that. I’ve always believed that. It’s always been a core belief at Apple. Steve very deeply believed this…. So the changes—it’s not a matter of going from no collaboration to collaboration. We have an enormous level of collaboration in Apple, but it’s a matter of taking it to another level…. So how do we keep doing that and keep taking it to an even higher level? You have to be an A-plus at collaboration. And so the changes that we made get us to a whole new level of collaboration. We’ve got services all in one place, and the guy that’s running that has incredible skills in services, has an incredible track record, and I’m confident will do fantastic things.”

老人:所以“團隊、團隊、還是團隊”!但還是需要有領導者!

蘋果Tim Cook表示將花一億美元在美國建立iMac生產線

美國組裝iMac (Fremont, CA)
蘋果執行長Tim Cook日前接受Bloomberg Businessweek的訪問,他表示在2013年蘋果將花一億美元在美國組裝iMac!
Tim Cook表示iOS裝置內的ARM Ax處理器和螢幕(Corning Gorilla Glass)已在美國製造,但蘋果計劃更進一步實質地要在美國建立一部分的iMac的組裝線。不過蘋果可能不是直接靠自己建立工廠生產產品,而是和其他公司合作。


但今天Tim Cook接受NBC電視的訪問,表示蘋果將在美國建立一條完整的iMac生產線。

所以目前看到的美國組裝iMac (Assembled in USA),不是玩假的!而真正的 “Mac in USA” iMac 明年出現!

蘋果股票5日大跌6.4%,市值少近350億美元

蘋果股票於12月5日大跌6.4%,一跌37.06美元,收537.79美元,市值變為5068.37億美元。市值一天中少了349億美元。是四年來單日最大跌福。
蘋果股票在11月15日,收525.62美元,是本坡由最高點705.07美元,跌下後的最低點。而後開始反彈,在11月26日還達589.53美元,11月29日還達589.36美元。所以短短大約兩星期就反彈11.2%。
有此可看出蘋果股票的“活潑”性!在過去十年來都是如此。
有趣的是,雖然各家分析師各有各的解讀,但此次突然大跌的原因不是很清楚!一說是美國總統還不管“財政懸崖”的壓力,堅持對大企業增稅。一說是台灣Digitimes發現蘋果在明年3月的零件採購將減少20%,一說是中國移動引進自家手機.....
但是增稅也不是蘋果一家會遭殃,3月份假期一過零件採購本來就會降低,中國移動本來就沒iPhone......
所以,主要是因為蘋果股票一年上漲太多了,去年年底收盤401.44美元。一年最低377.68美元。所以即使你是後知後覺,只要你在今年三月前買蘋果股票,你都在賺錢中!今年2月29日蘋果股票收537.67美元。
在全球不景氣,前景或錢景仍不明時,最易有落袋為安的動作!尤其目前蘋果股票幾乎都掌握在基金人和大戶手中,技術性操作最容易!


2012年12月4日 星期二

Steve Jobs 傳記電影 “jOBS” 首張官方劇照出爐

拍了8個月的首部“Steve Jobs”傳記電影,“jBOS”,預計2013年出片,首張劇照今天出爐。由艾希頓庫奇Ashton Kutcher主演伴演Steve Jobs,不管好不好,扮相真的有點像!
以下是今年8月時艾希頓庫奇拍片時被拍的相片。
Steve Jobs傳記電影肯定會有兩片。見 “Steve Jobs傳記電影,雙簧競爭 “jOBS” 對 “Steve Jobs””。

2012年12月3日 星期一

iPhone 5正式於12月14日在台灣等推出


蘋果於上星期五預先預告iPhone 5將於12月14日在中國上市,今天蘋果正式宣布iPhone 5於12月14日在台灣等33國推出,共有台灣,中國,阿爾巴尼亞,安提瓜和巴布達,亞美尼亞,巴哈馬,巴林,玻利維亞,巴西,智利,哥斯達黎加,塞浦路斯,厄瓜多爾,格林納達,印度尼西亞,以色列,牙買加,約旦,科威特,馬其頓,馬來西亞,摩爾多瓦,黑山,巴拿馬,巴拉圭,菲律賓,卡塔爾,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南非,土耳其,阿聯酋和委內瑞拉。12月21日另於巴巴多斯,博茨瓦納,喀麥隆,中非共和國,埃及,幾內亞,科特迪瓦,肯尼亞,馬達加斯加,馬里,毛里求斯,摩洛哥,尼日爾,塞內加爾,聖基茨,聖盧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突尼斯,烏干達,和越南,等國推出。
所以共有100國於2012年底會有iPhone 5。
所以雖然有進步,但推出的速度還是不夠快:蘋果於2012年9月12日介紹iPhone 5,9月14日iPhone 5開始預購,9月21日在9國零售店同時開賣iPhone 5。要約3個月才能在100國家推出。

2012年11月30日 星期五

微軟表面Surface出征未捷:出貨量斬腰


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在發展大會上宣稱Windwos 8出場後,至今已出貨8000萬部。但他對於大家所真正好奇的表面Surface賣的情況卻三諴其口。但來自台灣的DigiTimes,卻有不好的消息,由零件供應商的資料顯示微軟原先評估可賣出400萬台表面Surface,但微軟已把訂貨減半,成200萬台。
而先大家推出以Windows RT為系統的三家廠商,華碩電腦,三星電子和戴爾,也一樣出貨量微弱。而表面Surface在下一季看來也不會好,因為微軟跟著就要出表面專業版Surface Pro。
微軟計劃將表面Surface降價求售,但又擔心這樣一來會影響合作廠商的市場。

難怪會中Steve Ballmer會說微軟“可能”發展自家平板慢了一步,讓iPad搶先機。

不過根據華碩財務長對華爾街時報說法:“Demand for Windows 8 is not that good right now. 市場目前對Windows 8的需求不好。 ”
NPD分析8月26日微軟推出Windows 8以來的筆電銷售,結果比去年還掉24%!而桌電也比去年同期下降9%

所以Windows 8系統軟體賣的好壞,好像也沒帶來視窗廠商的市場良機。



2012年11月28日 星期三

Android 悖論: The android engagement paradox

行動裝置購物iOS佔77%,Android佔23%
有關iOS和Android的市佔率表現,和用戶使用行為在市場上表現的不同,在過去兩年多以來,無論在本網站或是國外網站都有一些分析討論。兩系統的用戶使用行為為何那樣不同,有許多解釋。現在因為Andorid的市佔率無論在全球或是美國都有絕對的優勢,但兩者的用戶使用行為卻仍然不變,差異很大,更是使大家好奇。
Asymco的Horace Dediu,把這種奇怪的差異,稱之為 “The android engagement paradox”,Android 契合悖論。
在前文“網路購物在感恩節假期大增173%:線上交易裝置以使用iPhone和iPad為主”和“黑色星期五網購利器就是iPad”,以提出雖然Android的市佔率在美國明顯高於iOS,但網路購物和流量今年和過去兩年一樣,都以iOS為主。
在IBM Benchmark分析在黑色星期五一天的線上交易,24%來自於行動裝置。而其中智慧型手機佔54%平板佔46%。智慧型手機中iPhone佔約三分之二,平板中iPad佔88%。整體而言iOS佔77%,Android佔23%
同樣的分析在2010年行動裝置購物,iOS佔73%,Android佔27%,而2011年行動裝置購物iOS佔71%,Android佔29%。
而2010年到2012年行動裝置購物由整體網購的5.2%增加到24%。而iOS增4.8倍,也大於Android的增3.4倍。iPad和iPhone的網購流量在2012年幾乎是Android的兩倍以上,見下圖。
黑色星期五年度比較:iPadiPhone行動裝置網購大增
但Android Phone的用戶卻大於iPhone,見下圖。
Android Phone的用戶卻多於iPhone
如果以百萬用戶的購物流量平均來看,iPhone是Android phone的3倍!而在2010年iPhone只有Android phone的2倍
平板市場市佔率固然以iPad為主,但在2012年Android平板也漸漸逼近,而在2012年智慧型手機市場市佔率明顯地以Android為主,而Anroid中也以高價的三星Galaxy S手機為主要市場市佔要角。所以問題是,為何iPhone用戶還比起兩年前更比Android用戶,還會購物!不但是整體量,或是平均量!

作者Horace Dediu的解釋是:現在已不能再用Android手機較便宜,買者可能較沒錢,來解釋。因為許多Android手機已不便宜了 (尤其佔最大宗的三星銀河手機)!
是不是因為Android手機設計、使用者介面、手機整合性、等因素?!

老人:這現象已可說是肯定的趨勢了,所以BusinessInsider引述該報告,標題為:“Is It Time To Conclude That Android Gadgets Are Bought By People Who Don't Actually Do Anything With Them?”。
不只是網路購物,網路流量、App使用、App營收,等各項平均起來,iOS或iPhone的用量都比Android更大,反應顧客價值更高的事實。許多Android手機用戶事實上要不是是科技專家,手頭口袋飽滿,就是常常更換手機者,悖論的確不能再以用戶沒錢購物來解釋了,即使是以用戶經濟來解釋,差異也不會那樣大。

蘋果宣布將於11月30日星期五開始販賣新版iMac

蘋果宣布將於11月30日星期五開始販賣2012年的iMac。
如過去幾年將有21.5寸和27寸兩規格。
新iMac中可選融合碟Fusion Drive (128SSD加上3TB或1TB硬碟) ,1TB Fusion Drive 版將要價250美元。8250台幣,3TB Fusion Drive要13200台幣。
不過可預知初期供貨量有限,因為執行長Tim Cook先前已預告過。所以推測美國以外,可能要等到明年初,尤其是27寸iMac,台灣為一月中旬。27寸iMac2.9GHz為57900,3.2GHz為63900台幣。

注:因為台灣30日公佈價格,有修正原文。


2012年11月27日 星期二

微軟將提高企業的自帶電算裝置BYOD使用授權費

裝置端Device和用戶端User

BYOD (Bring Your Own Device) 自帶電算裝置的風潮可說是由蘋果的iPad和iPhone引起,見“BYOD 和 BYOA 族”。這也是蘋果的由消費端逆向轉上上方企業的現象,見“由下往上的力量:蘋果的神奇,員工不輸給老闆”。就某種概念上,BYOD等於BYOA,因為攜帶來上班做事的都是蘋果產品,尤其是iPad。
根據AppleInsider和Cnet,為了因應是日益流行的BYOD風潮,微軟將提高企業的自帶電腦BYOD授權費15% ( client-access licenses CAL企業顧客或用戶端存取授權)。因為過去以來微軟早已多年對企業Windows設備的個戶收取授權價,此次Windows授權費也上漲,為何突然要增加授權費,依Cnet的猜測,主要就是針對iPad和iPhone帶起的BYOD市場風潮。
微軟的CAL企業顧客或用戶端存取授權分為兩種,一是裝置端Device,一是用戶端User。過去兩種授權費價格一樣。根據微軟的說法,裝置端Device使用對企業較合算,因為員工共用裝置。但目前因為許多員工自帶裝置,費用將因此提高。(過去因為幾乎每個員工都用公司的Windows電腦裝置,幾乎沒此問題)

微軟的厲害在於早在2012年4月份開始就安排,Windows RT設備,如最近發布的Surface表面,可免費許可權!

2012年11月25日 星期日

黑色星期五網購利器就是iPad



IBM的IBM Benchmark分析最大的500個購物站,在感恩節中午為止,線上交易增14.3%。而線上交易使用的裝置,以iPhone佔9.6%,和iPad佔9.3%分居第一、二位。而所有全部Android裝置加起來只共7.3%。今天它再一度公佈在感恩節第二天的黑色星期五,網購年增20.7%。而行動裝置購物佔其中的16.3% (去年只9.8%)。
行動裝置購物中以使用iPad購物最多,佔10%,iPhone佔8.7%,全部Android佔5.5%。
行動流量中,智慧型手機佔58%,平板佔41%。
平板中iPad也佔網路流量的88.3%,第二位為Barnes & Noble Nook的3.1%、Amazon Kindle的2.4%、三星Galaxy的1.8%。

老人:由購物行為再度可看出,iOS裝置和Android裝置是完全不同的市場。去年如此,今年也一樣不變。iOS裝置的擁有者,其“客戶價值”明顯高出Android很多。有趣的是網購利器是iPad,而網購行動電子產品的第一對象也是iPad。

2012年11月24日 星期六

英國巴克萊銀行一次購買8500台iPad

iPad is another Windows?

英國的巴克萊銀行Barclays Bank買下8500台iPad給員工,寄望提高服務品質。
巴克萊銀行表示在評估多種平板後,最終選iPad。
巴克萊銀行的例子再度顯現蘋果iPad在企業間的力量。在企業Andorid平板幾乎無立足之地。主要是因為fragmentation支離破碎的系統和機種,百家齊放,在要求一致性的企業中,選Android的確是要勇氣。
所以有人會說在企業的平板中,蘋果的iPad好像是另外一個視窗Windows!

網路購物在感恩節假期大增173%:線上交易裝置以使用iPhone和iPad為主


最近幾年美國在感恩節當天,第二天黑色星期五,和接下來的網購星期一接連四天下來,都是購物的季節,尤其是網購。今年在跳樓大折價下,更進一步顯示網購的力量。根據PayPay和eBay,感恩節網購金額和去年比增加173%或133%。
而根據IBM的IBM Benchmark分析最大的500個購物站,在感恩節中午為止,線上交易增14.3%。而線上交易使用的裝置,以iPhone佔9.6%,和iPad佔9.3%分居第一、二位。而所有全部Android裝置加起來只共7.3%。

再過幾年大慨再也看不到無網店面的實體店,連街頭流動攤販都有之。

鴻海的突擊三星策略:以三星的優勢來攻擊三星

鴻海的低價60寸電視無論是在台灣或是在大戰場,美國,都是熱賣,成大話題。鴻海的60寸電視在美國是透過Vizio在大買場販賣,以Walmart為例,只賣688美元。價格逼近三星Galaxy S3空機的549美元,甚至於比空機Galaxy Note II的749美元便宜。連家中已有兩台40寸以上電視的老人都還想再買一台。
鴻海的低價策略,無疑地是在打擊美國電視市佔第一的三星。但低價有其風險,鴻海如何打勝三星?
過去幾年來,以低價搶市的策略一開始都是成功,但後來幾乎都以失敗下場,例如台灣的宏碁。但只有三星是成功的,甚至於可跳出低價市場。三星的成功技術優勢固然是主因,但策略的成功卻也是主要背景的配合。
三星在智慧型手機未成功前,它的主要對手是日本的廠商,如Sony。Sharp、松下。二次世界大戰後,日本曾經驚人的成功復甦,在1960年到1990年,日本平均每年實質GDP增加近6%。在1986年日本的股票市值是全球的一半,東京的一塊地還可買下美國加州。但而後日本開始走下坡。歷經快二十多年的經濟泡沫,每下愈況,不見改進。但在經濟不景氣的極端情況下,日幣卻漲不停!完全背道而馳!全世界大慨只有日本,在國內經濟極端不景氣,又需要仰賴出口下,卻匯率漲不停。很多人歸罪於美國,但事實上日本和財團連結的無能政府和國內大銀行才是主因!在匯率漲不停下,仰賴出口的科技產業Sony、Sharp、松下,節節敗退。到最後竟然會造成無基金來發展技術的慘狀。相反地技術後來趕上的三星,國內經濟也如日本復甦似地大耀進,但政府控制匯率,低匯率,讓出國為主的科技產業,如三星,夾相對低價,把日本打入地獄,苦永無見“日”之地!

鴻海如何打擊三星?
麥格理台灣區主管張博淇提出一針見血的理論:三星的產品一大半零件都是自己公司的,三星就是依賴終端產品的市佔增高來壓低零組件的成本來打遍天下。所以終端產品的市佔率一旦下降,其公司的毛利率降低將是比競爭對手還快!

為何三星的低價過去能成功轉型,而其他公司不能?
理由一樣,三星是一個垂直的企業,三星是一個非常龐大的企業,三星的產品一大半零件都是自己公司的 (三星是集團企業,常常右手向左手買東西,可砍斷尾巴求生,做假帳。配合政府的閉一隻眼睜一隻眼,無往不利。這是亞洲企業常見的掩飾手段,少見於美國)。這跟其他公司的低價不同,其他公司以終端產品的低價搶市,但一旦零組件的成本升高,馬上就會出問題。但三星雖然零組件的成本來自自己,還是依賴市佔,若一旦市佔率降低,其整個公司的毛利率還是會降低。

三星的優勢在垂直整合,而鴻海的優勢在於垂直組裝,外加應付低毛利的能力
一旦三星喪失美國主流電視的霸主,三星的企業就如少一隻腳的巨獸,抵受傷的抗力大降。
一旦日本政府終於知道貨幣寬鬆的必要,讓日幣合理的大貶值,三星的壓力就會更大。
一旦中國的低價Android手機開始搶市,一樣都是Android,三星的高價智慧型手機優勢也會喪失。
沒人能單獨啟動打敗台灣人最喜歡的三星,唯獨鴻海!
終端的電視靠鴻海,在零組件方面,其中最重要的處理器,將來還要靠馬上突擊出現的台積電,台積電可攻擊三星企業的另一隻腳,晶片市場!蘋果是三星最大的的零組件客戶,蘋果產品的螢幕、電池、記憶體等已漸漸轉移到其他廠商。到2013年年底,蘋果和三星的處理器代工合約會到期,台積電會接手。失去螢幕和晶片的市佔,三星的優勢馬上消失一半。
說不定“Fiscal Cliff”也在三星的前途:


老人:下表為日元和美金的匯率,在2011年10月21日,日元曾升至75.78兌1美元,創紀錄高點,最近又曾逼近新高。而事實上原本已20年不景氣的日本在2008年後更進一步再加速衰退,但日元卻更猛烈升值。日元相對日本企業和民間的不景氣,可看出不可想像的矛盾:
美元換日元匯率

2012年11月21日 星期三

惠普和戴爾王朝崩潰:全部該向三星繳學費的時代來了?



目前大約全部公司都已公佈今年第3季,7.8.9.月,的利潤,非蘋陣營可說是除了三星外,全黑或相對黑。
除了前文已提,Google整家公司的盈利連三星手機部門的一半都不到外,全球PC第2和第3大的惠普和戴爾更是繼續敗下去。
根據BusinessInsider所做的惠普股價圖示,讓惠普的窘境一覽無遺。在染上粉紅色糾紛的前執行長Mark Hurd於2010年8月下台之後,股票毫無起色,可說是直線向下。11月20日在財報公布不如預期後,股票跌12%,收盤11.71美元。由2010年8月的47.56美元,掉下來,跌75.4%。
戴爾在財報公布不如預期後於11月16日也跌7.4%,到8.86美元。以惠普的同時段來看,戴爾也跌了35%。已到不能再跌的地步。
而此季以微小數據戰勝惠普,登上全球PC出貨王座的聯想,其利潤卻只有區區的2%!
Intel前景不明,逼的功臣要退休,微軟老大哥也因Windows 8一頭澆耳,推出後自今天,股票跌了5.4%.高低點跌11.2%.......
誰在賺錢?
“Show me the Money!”
錢都轉入三星口袋!
所以全球要學三星!全球要跳馬舞PSY!



小孩愛i蘋果 (iPad, iPod Touch, iPad min, iPhone)


根據Nielsen,聖誕假期,6到12歲的美國小孩心中最想要的電算用品前五名,蘋果佔其四。分別是排第1的iPad、排第3的iPod Touch、排第4的iPad min、 排第5的iPhone。
任天堂的Wii U排第2。
13歲以上的美國小孩心中最想要的電算用品前五名,蘋果佔其二。分別是排第1的iPad、排第5的iPhone。iPad mini只排第9。

老人:所以大孩、小孩、都要iPad,Where is Surface?  可惜的是,6歲以下小孩不能選!小孩人生第一個想要的電腦是 iPad,長大呢?微軟知道 ......

三星光是手機利潤就是Google全部利潤的2.36倍

機器人的心臟是三星,Google只是“左”手。
根據目前已公佈的各家公司利潤,“你(Google)出車出油我(三星)收費”,的三星在今年第3季7.8.9.月,光光是手機的利潤就遠遠超過Google整個公司全部的淨利。
三星的手機利潤超過50億美元 (三星第3季淨利6.56兆韓元(約60億美元),而其中手機部門營業利潤5.63兆韓元(約51.5億美元)),而Google此季全部只有區區21.8億美元。
所以三星的手機部門利潤是Google全公司的2.36倍!
所以“成功的Android,失敗的Google”,要改為“成功的三星,失敗的Google”?

2012年11月20日 星期二

蘋果iOS App登錄破100萬


根據Appsfire,蘋果App在2008年7月開始開放登錄上線以來,在2012年11月19日達100萬個。其中493,289 是付費App,其餘免費,而共158,848是遊戲App。100萬個中目前只有736,247個還在App Store中,餘已下線。仍上線的App,45%是付費App,16%是遊戲App。
蘋果官方的數據在9月介紹iPad mini時曾透漏在App Store的App總數超過70萬個。所以Appsfire的數據因是可靠。

很難想像,只五年前,App還不在每個人的字彙中!

iPad mini和iPad的未來定位:變為iPad和iPad Pro


雖然蘋果把7.85寸iPad稱之為iPad mini,沒聽老人建議稱iPad touch,但老人買了3G/4G iPad mini後,雖然仍未運回台,還是一本原意,要把iPad mini和iPad的未來定位講清楚說明白,讓蘋果知道。
為何iPad mini不適合叫mini,因為它ㄧ點也不mini!事實上就如蘋果設計大師Jonathan Ive所言:iPad mini不是小而少,而是濃縮!(Concentration not a Reduction),iPad mini事實上是“濃縮”百分之95的iPad!所以一點也不mini!這“濃縮”不是螢幕尺寸大小的濃縮,不是螢幕解析的濃縮,而是效能的濃縮。而這濃縮卻帶來了行動性,而行動性卻是行動裝置的首要!所以濃縮是一種必要的妥協!
所以可預見iPad mini即將變為iPad,而iPad變為iPad Pro!

蘋果絕不會冒然把iPad mini “視網膜化”,除非蘋果克服電力問題,視網膜不傷害iPad mini的省電性和攜帶性(重量),因為iPad mini定位上就是要作iPad。而事實上,iPad mini也可勝任目前iPad所做的事!
那麼目前的iPad定位呢?
iPad的定位就是更具特異功能的iPad (不只是視網膜),也就是iPad Pro。蘋果將可相對“盡情”地發揮iPad的效能!事實上由第三代iPad  (視網膜iPad),在技術尚未克服前,為了有視網膜,不得已比第二代iPad,稍厚稍重,就可知道慨念。在iPad mini可作所有的iPad功能後,iPad將可為了某些功能,而犧牲一點重量和厚度,甚或時間,成iPad Pro。當然了,“妥協”的程度端看增加的功能有多大,妥協是一種智慧。一旦省電和縮小科技成熟後,iPad Pro的功能就下放到iPad mini (即未來的iPad),iPad Pro再繼續追求特異功能。
目前大約80%以上的一般電腦工作已可由現在的iPad勝任,也可由iPad mini來勝任。將來的iPad Pro將可達90%或95%以上,除了複雜的試算或是畫圖如Photoshop CS,等,甚至對一般人而言,已完全不需用個人電腦。
在微軟的科學怪人Windows 8失敗之際,蘋果的綠巨人iPad Pro卻可能成功。蘋果可讓iPad Pro更具生產功能,更具Macbook Air的功能。在iOS的界面漸漸融入Mac OS後,蘋果將一統江山。而iPad Pro就是橋梁!

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將於2013年五月退休


根據華盛頓時報,在Intel服務近40年的執行長Paul Otellini突然宣布將於2013年五月退休,而接班人未明。
Paul Otellini 在2005年繼任Intel第五位執行長,他主導大家熟悉的Intel x86中央處理器架構,Intel Inside有今天,Paul Otellini可說是功高德重。他無論在策略、營運、科技上對Intel都有很大的貢獻。
但最近4年多,Intel卻在行動裝置上先是忽略,後是追趕不上,讓大好的行動江山讓ARM架構的處理器搶先機 (ARM架構處理器目前都由三星、Qualcomm 、Nvidia,等公司鑄造)。
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的下台也算是“後PC”時代的必然一幕,下來就只看微軟的執行長Steve Ballmer能呆多久了!
Intel執行長Paul Otellini的下台也可看是“摩爾定律”的不適用,不是“摩爾定律”的不對,而是省電和繪圖晶片才是目前和將來行動處理器的重點。因為行動裝置的首要在省電,耗電,再怎樣快,都是沒用武之地!

老人:所以2012年和2013年是主管下台年!接班的時候到了,年輕人?!

蘋果股票大漲7.21%,市值重回5000億美元以上



蘋果股票在九月達歷史高峰後開始下跌到11月15日收525.62美元,跌了25%,市值直落到5000億美元以下。上一次蘋果市值上升突破5000億美元,是在今年2月29日,見上文。但11月16日蘋果股票微升到527.68美元,而在昨天19日終於大漲38.05美元,漲7.21%,收565.73美元。市值也再度衝破5000億美元,達5321.78億美元。
這是蘋果股票今年以來第二次高彈跳,上一次是在4月25日,在1.2.3.月財報破預期後跳漲8.9%。這也是美國在2009年3月後,第三大的彈升。

Why?據說是美國財政懸崖Fiscal Cliff暫時威脅消失之故。(Fiscal Cliff是美國聯邦儲蓄主席伯南克所提出,意指到2012年底過去幾年美國政府的減稅和國會壓赤政策將到期,而後會造成財政緊收,稅率增加,進一步使企業投資減少。其變化使在2013年的財政會有如懸崖般的巨變。)

2012年11月18日 星期日

蘋果股票連續跌,11月15日市值跌破5000億美元

今年9月21日蘋果股票盤中創歷史最高705.07美元高點 (市值約6610億美元),而後開始連跌近八週。到10月27日盤中跌到600美元以下,而到11月7日跌了20%,技術上已達熊市市場。而後似乎出現恐慌性賣壓,持續下跌,到到11月15日收525.62美元,跌了25%,市直掉落到5000億美元以下。上一次蘋果市值上升突破5000億美元,是在今年2月29日。
而11月15日正是蘋果今年第二度發股利時,也是17年來的第二次,上一次是在七月時。將發放25億美元,每股平均發2.65美元 (在外股票約有9.35億股)。所以持股者似乎在拿到股利後趁機賣出股票。在今年3月29日,蘋果Tim Cook已宣布在未來三年內蘋果將計劃持續發放股利和買回現有股。每季發放25億美元。而買回現有股將在會計年度2013年開始,三年買回100億美元股票。
跌之因素,先前已討論過,見“蘋果股票由高點跌落18%:似曾相見?”、“蘋果股票盤中掉落600美元,最低591,收604美元”,等。但目前似乎多了純股票技術因素和擔心稅率因素 (美國歐巴馬政府將會對企業增稅,另一方面企業增稅也會使基金將錢轉出美國)。即使跌,但今年以來還是漲30%,所以見好就收的恐慌性賣壓出現,
因為全球基金幾乎每隻都擁有蘋果股票,根據網路數據有超過800家的基金,其手中持蘋果股票都在前十支股票內。基金一項賣股買股都和散戶不同,會出現持續性賣或買。
雖然跌,但蘋果仍然是世界市值最高的公司,比第二名的埃克森美孚石油高出1000億美元。而絕大部份分析師仍認為現在正是買點。

PS: 先前老人已提過,股票漲跌之因素非常複雜,好不是更好,會跌,壞不是最壞,會漲。勿以本網站或其他科技網站評論作為買買蘋果股票的依據。

2012年11月17日 星期六

微軟死忠看Windows 8失敗的原因:微軟內部對Windows 8出貨不理想怪罪PC廠商....

當黑暗來臨時....

根據Supersite for Windows,一個忠實的微軟視窗網站 (主筆是Windows super-fan 的Paul Thurrott),微軟內部已發現Windows 8出貨不如自己原先的預期。
但微軟對Windows 8出貨不理想之因,微軟卻怪罪到PC廠商!微軟認為是因為合作廠商沒盡力或無能出貨。
但誰都知道真相不是如此。這是雞生蛋或蛋生雞的問題。
該網站提出為何Windows 8失敗的幾個有趣的觀察,大致上是說:
1. 微軟確實它和其傳統的合作夥伴的關係已惡化,並期待改變。這改變就是微軟自己生產硬體,自己開發零售店,讓顧客直接體驗微軟視窗經驗。
2. 微軟接班人和Windows 8之父 Steven Sinofsky 的離開,雖然一般人士認為是因為他本人的人緣和團隊精神差,但卻可能是因為Windows 8出貨和用戶體驗不理想之故!(注:上個月,在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資料顯示,微軟董事會給於Steven Sinofsky的獎金被砍了40%,因為Windows收入的下降。) 而Steven Sinofsky離開的時機更是不對,讓人不難懷疑微軟內部,甚至於Windows 8接繼人Julie Larson-Green,能否成功接任Windows 8的未來。
3. 推出Windows 8的時機正巧碰到全球經濟大環境不佳,傻瓜都知道企業和公司不可能在此時大量升級到Windows 8。所以Windows 8的希望就只能期望在消費者身上。但目前消費者的選擇更多,他們不需要Windows 8,消費者可選擇iPad或是其他平板。
4. 過多的Windows 8機型模式讓消費者和廠商摸不清。Windows 8面對一個在行動裝置上已成功被接受的指觸控模式,將其轉入家用固定傳統PC電腦上,的不確定性,又加上軟硬體商的不同,混合式的設計,使Windows 8變成一個爛攤子!不一致性的混亂跟過去企業設計產品成功的模式,一致性,完全背道而馳。其結果就是混亂!不只是消費者搞不懂,同一家廠商更是同時推出各種不同視窗或其他的產品,連廠商自己也搞不懂,要介紹客戶買哪一個好。以聯想而言,公司同時有傳統PC,傳統筆電,Ultrabook,Windows 8 RT平板,觸摸型Windows 8 Ultrabook或桌機,混合型觸摸平板和筆電等,又加上Android產品的平板,不亂也難!
百家齊放形形色色的各型Windows 8硬體
5. Windows 8本身就是一個失敗產品。它不是一個視窗全面改觀的地板蠟,只是一個點心。是一個“whatever-the-F-it-is 幹 ”系統,是一個融合過去和現在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微軟說Windows 8有觸控,但好像是只為了要有“指觸控”,但卻丟棄它過去一切美好的一面。是為了觸控而觸控!對一個視窗專家而言,他可能會喜歡Windows 8,但對一般用戶而言,微軟反而不知道他們需要的界面是什麼,無法提供。
6. 讓人無可適從的Windows RT。反面思考,假設蘋果推出一個新使用Mac OS的平板,和新的iOS系統,希望消費者能在其間適應選擇一項,有理麼?這就是目前微軟在做的事。Windows RT既是Windows 8,卻也不是Windows 8,因為它不能執行Windows 8的軟體。是也是不是,消費者亂不亂?所以不只硬體的形態多,Windows系統軟體兩種也彼此不相容,應用軟體也不同。
7. 表面Surface讓微軟消費者迷惑。微軟推出Windows 8時,也同時自己出版表面Surface,直接和它的合作廠商競爭。任何一個有受教育的人都會搞不懂微軟的企圖。搞的懂的人,都會知道應該再等微軟馬上就要推出的Surface Pro,不要現在買Surface。推出Windows 8,卻不推出Surface Pro是笑話。(換言之,現在買Surface的人,都是自認自己搞懂的專家,卻是傻瓜?)
8. 前途不明。即使你聰明的知道該等Surface Pro,馬上又碰到Intel硬體問題。你將在傳統已熟悉的Intel的Ivy Bridge中央處理器和新一代Atom處理器做選擇。所以你還是要等,等下一步。

老人:大慨沒人比視窗專家更懂視窗的問題。Windows 8注定失敗,一因它讓消費者搞不清楚,讓消費者無從選擇,一因它讓微軟的忠實視窗專家等著看。“Wait and See”,是微軟死忠的最佳選擇@!? ..... 或是該轉換跑道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