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0月27日 星期四

Google決定讓大部份2010年出生的Android手機不能吃三明治

  Google的Android 4.0(Ice Cream Sandwich),
冰淇淋三明治,已決定開放給夠格的Android手機,只是你手上的Android手機不知有無福氣可吃冰淇淋三明治?因為Google自家的幼兒,2010年1月出生的Nexus One不能吃冰淇淋三明治!Nexus One使用Android 2.1,但只能升級到2.3,且不到一年就被棄養,不再被支援。
  Google的“棄嬰”文化事實上早是如此,請見去年5月的新聞“Google說買Android手機快速變為棄嬰手機是應該的”。
   不到一年10個月,Android系統已由2.1升級到4.0,加上全世界的Android手機廠幾乎是每隔月就會有新手機出廠。台灣的宏達電HTC執行長就說過,宏達電的哲學就是在最快的時間內,盡量出各形各樣的手機滿足不同的客戶!所以它“新機王”的週期常常不足兩、三個月。
  而不只是硬體,甚至於許多Android手機系統軟體不能升級,一出場就見光死!因為即使硬體能升級,你也不一定能!因為事實上可不可升級不是Google說的就算,是控制在各家電訊商的手上
  再以宏達電HTC為例,他號稱最能讓手機升級軟體,但它在台灣卻另外一回事,手機軟體升級都是世界最慢的,這也是HTC最讓台灣用戶詬病之一。請見孤兒英雄機器人有救了
  Techcrunch com引用Michael DeGusta所做的一個很好的圖表,顯示各家手機可升級的情況:

DeGusta分析提到:
1. 7 of the 18 Android phones never ran a current version of the OS.
2. 12 of 18 only ran a current version of the OS for a matter of weeks or less.
3. 10 of 18 were at least two major versions behind well within their two year contract period.
4. 11 of 18 stopped getting any support updates less than a year after release.
5. 13 of 18 stopped getting any support updates before they even stopped selling the device or very shortly thereafter.
6. 15 of 18 don’t run Gingerbread, which shipped in December 2010.
7. In a few weeks, when Ice Cream Sandwich comes out, every device on here will be another major version behind.
8. At least 16 of 18 will almost certainly never get Ice Cream Sandwich.


  舉例而言第8條:表列18隻Android手機中,16肯定無法吃三明治!
  也難怪微軟會說,“Android只適合電腦專家使用”(見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認為蘋果才是對手,Android是便宜貨、層次次級)!
  老人:因為只有專家會破解,讓手機升級,能夠格吃冰淇淋三明治!

iPhone 4S的攝影功能

  這個由香港appappappsCOM翻譯出來的iPhone 4S的拍照教學影片,很具教學性:

蘋果的太陽能發電廠

 
  被台灣成功大學黃煌輝校長指為3到6個月就出新手機、且又笨的不會發明一款讓大家一輩子都不需要更換的手機的蘋果,終於有回應了:要蓋太陽能發電廠,以誓環保決心?
  蘋果被披露(charlotteobserver)要在他的巨大,50萬平方英尺,位於加州 southern Catawba County的資料庫中心旁的坡地蓋太陽能發電廠。
  蘋果一直很注意環保,蘋果網站早已公佈使用100%再生能源在它部分的公廠據點,如德州Austin, Texas、加州 Sacramento, Calif.、 愛爾蘭 Cork, Ireland、等。
  蘋果過去幾年陸陸續續拿到幾個光電solar運用的專利,見Paently Apple。主要是運用太陽能感應板、筆電、、行動裝置等、。
 

蘋果的2011年年度正式財務報告

 
  根據MacRumors,蘋果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SEC, 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提出財報,有幾項重點:
1. 可動用等現資產816億美金
2. 全職員工60,400人,去年是46,400人。36,000人在零售店部門,去年是25,600人。
3. 研發(R&D)花費24億美元,年增36%。
4. 廣告花費9億3300萬美元,年增35%。
5. 租借7百萬平方尺的空間,其中零售店佔3百萬平方尺。
6. 擁有584英畝的土地。(含數據中心)

2011年10月26日 星期三

Android手機的最大贏家:微軟由Android手機賺的錢,比Windows Phone還多!

 
  當Goolge到處宣揚他的Android系統手機,市佔率世界最大時,微軟卻是最大的贏家!
  幾天前的消息已知,從幾個月前微軟取得台灣宏達電HTC出貨Android手機的權利金,每隻10元美金後,三星接著跟進,目前全世界Android手機廠或ODM廠已有10家全部跟微軟低頭,乖乖繳權利金!
  台灣的宏達電、宏碁、廣達、仁寶、緯創、等全都入閣!
  所以微軟由Android手機賺的錢,比Windows Phone還多!
   Goolge當然不滿!大罵微軟:“這是我們再一次見到微軟慣用的手法。他們無法在智慧型手機上獲得成功,只能訴諸法律手段來從其他廠商的成就,取得獲利,也阻礙創新。”

老人:
  微軟號稱“開放”,但“楚門”不是那樣容易讓你爬出!你要買路費!
 

網購就是沒有排隊實體零售店購買的樂趣?

 
  許多人不喜歡在蘋果網站郵購,原因之一就是網購就是沒有排隊在蘋果實體零售店購買的樂趣!
  因為“排隊是一種文化”.....
  因為“實體店購買有“買的感覺””.....
  因為“實體店購買有被服務的感覺”,是一種享受,就像是在咖啡店享受咖啡和在家自泡咖啡不同”....

  這情況在買蘋果產品時尤其明顯!所以蘋果當然知道,幾天前傳出蘋果將提供“in store pickup 網購實體店提貨”服務,果真在加州開始。
  在美國,老人說不定也會.....

亞馬遜平板Kindle Fire是他家平板殺手?但目前是自家獲利殺手!


  Amazon 亞馬遜平板 Kindle Fire 推出以來,台灣的短眼分析師都說它是iPad殺手。但其實依老人看,它不是iPad殺手,卻是平板 (non-Apple iPad Tablet) 殺手!
  不過先不管Kindle Fire是派來殺誰的,他卻是先殺了自己的獲利!如前文,讓自己股票大跌。
  Kindle Fire 推出199美元一臺,使原本已推積如山的平板存貨雪上加霜!見平板價格大屠殺的時候來臨平板泡沫已暴破了!、等。
   Kidle Fire的低於200美元一臺更是驗證了老人在八月說提的200美元Android平板即將出現,見100美元的Android智慧型手機已誕生,200美元的Android平板即將出現
  推出後Kindle Fire大賣,但為何Amazon亞馬遜卻獲利大減,而且下一季亦看差?
  原因是 Kindle Fire不計成本推出,是跳樓價!一般分析認為每賣出一臺Amazon亞馬遜要虧10美元!而著名分析師,Piper Jaffray's Gene Munster,還說賣一臺要虧50美元
(見AppleInsider)
  Amazon亞馬遜為何要如此豪賭?原因就是他要吃食Google的Marketplace!請一定要看,“我使用Android系統但不是Google:平板殺手Amazon平板...而表面積只有iPad的45%的七寸 Kindle Fire (七寸表面積不是iPad的70%,見七吋平版是10吋iPad的45%,不是70%),沒有3G,沒有視訊,和iPad是完全不一樣的市場!

  平板的大殺價,其實就跟現在的個人電腦一樣,高價只有一家,就是蘋果,其他全都在低價市場互相纏殺。而蘋果的高價,卻也愈來愈低價,是高貴而不貴,進一步壓軋低價市場。蘋果自己的iPad沒蠶食自己的麥金塔,卻影響到PC。看看最近的個人電腦市場的反映就可知:蘋果iMac和Macbook“貴”到賣出歷史新高量,但PC卻幾乎在平地踏步。利潤也是一樣,一個保30保40,一個保3保4的。老人的老花眼和癡呆腦已看出,平板市場將會跟個人電腦一樣!

亞馬遜公司 Amazon 股票大跌


  美國科技股最近大地震頻繁,繼 Netflix 大跌後,亞馬遜公司 Amazon 股票也大跌!
  美國最大線上影片租賃網站Netflix在10月24日因為公佈遺失81萬訂戶後,跌破專家眼鏡,股票大跌 34.9%!
  亞馬遜公司 Amazon 接著昨天跟進,因為獲利比去年銳減73%,跌28.26美元,12.44%!盤後收198.89美元。

  老人在今年年中預言年底科技股泡沫化!成真?見科技泡沫來臨了麼:中國啟動iPad的原子彈效應:電腦業在2011下半年將是寒冷的半年、等。

Slide to Unlock 滑動解鎖得專利



  老人記得剛用iPhone時,Slide to Unlock 滑動解鎖來打開iPhone就讓老人有種不能言喻的快感,至今仍如此。你如果把iPad拿給一、兩歲幼兒,它可很快的就學會,如果你仔細觀察,你也會發現幼兒似乎在用手指滑動解鎖會帶來愉快的感覺!要不信,有機會請大家試試看!
  蘋果已獲得美國 Slide to Unlock 滑動解鎖的專利權。
  根據9to5Macmini-Steve,Scott Forstall 是發明的七名團隊之一員。2005年蘋果就申請專利,但現在才過關。
  “Slide to Unlock 滑動解鎖”看似乎簡單,但一方面讓螢幕不會因為不小心觸控而感應,一方面又輕易簡單使用。

2011年10月25日 星期二

醫界應該學Steve Jobs


  2009年Steve Jobs接受換肝,當時他是“Near death 頻死” (見鋼鐵人和機器人的戰爭),但那時躺在醫院病床上等著接受換肝手術時,Steve Jobs卻發現氧氣罩的設計,和手指上套著的氧氣偵測器,讓他難以接受!
   Steve Jobs要求他的護士拿5種款式的氧氣罩,讓他選出最好的,也要求要重新設計氧氣偵測器。

  Steve Jobs對設計的堅持讓人驚艷!但也真的顯示目前醫療界的大問題:沒真正以“人”為中心,醫界是有同樣的口號,喊了很久,但是最終是以人的“口袋”為中人!醫界沒注意人的小細節,他不管你的痛、他不管你的感受、他不知治療的併發症,而生命就是由這些小細節開始!

Siri 將控制蘋果電視


  根據Bloomberg和Steve Jobs傳記,Steve Jobs 親點最近升官的 iTunes主要發展者 Jeff Robbin 總負責 iApple TV。(Jeff Robbin也是iTunes前身SoundJam MP的發明者,見是iTunes打敗微軟,讓蘋果成功
  Jeff Robbin 也是早期和 Tony Fadell (人稱iPod之父,2008年10月離開蘋果,故事見迷你 Steve, mini-Steve:Scott Forstall) 發展iPod的元老之一。
  Piper' Munster 認為蘋果牌電視將整合 Siri 和 iCloud。
  所以一如本站網友,許世杰所提(見Steve Jobs破解了傳統電視的界面難關?Hobby長大了!的意見欄),聲導智慧型助理才是新電視界面!

為何蘋果產品不需關機?


  On-Off Switch開關鍵鈕在蘋果產品中最不顯眼的,許多產品無開關鍵,譬如Apple TV和Airport等,許多產品在使用期間,根本不希望你去關機開機,如iPod、iPad等。老人也常常被問到到底 iMac 需要不需要關機。老人家的 iMac 就經年沒關。不小心關機,許久沒開,還讓老人收藏多年的 Mac Plus 死當機。
  Steve Jobs 認為生死就像開關,只要卡一聲,開關關上,你就走了,這就是他為何不喜歡在蘋果產品放上開關鍵的原因!“But sometimes I think it's (life) just like an on-off switch. Click and you're gone. And that's why I don't like putting on-off switches on Apple devices,”
  Steve Jobs被診斷有胰臟癌後,他愈相信有來生:“I want to believe in an afterlife. That when you die, it doesn't just all disappear. The wisdom you've accumulated. Somehow it lives on。”

  老人:
   不管有無來生,他的傳記讓他永遠存在人心,而 Siri 又何嘗不是讓他存在你的蘋果產品中,音存人間
   老人就想要有個 Steve Jobs 個性的 Siri!

Canon 5D MKII 和 iPhone 4S 的相片


問題是那組是2萬台幣照的,那組是20萬拍的?

Steve Jobs對Bill Gates的評語


  Bill Gates認為Steve Jobs什麼都不會,但Steve Jobs對他的觀感更是.....:

  “Bill is basically unimaginative and has never invented anything, which is why I think he's more comfortable now in philanthropy than technology.’ He just shamelessly ripped off other people's ideas. He'd be a broader guy if he had dropped acid once or gone off to an ashram when he was younger.”


    “Bill Gates基本上是一個缺乏幻想力無趣的人,他從未發明任何東西,所以我認為他現在在慈善事業會比他在科技業更為舒適。他過去只會無恥地盜用其他人的想法。”


老人:
    Bill Gates有9專利,Steve Jobs有313個專利,見同名
    Bill Gates真正厲害的地方,在於讓你不開放、不自由,但被鎖、被關者卻自以為自己是自由的、是開放的!我們要跟他學這一招!
   金凱瑞主演的“楚門的世界 The Truman Show”,就是現在微軟Windows下人們的寫真!
  只是“窗外行人窗內佳人笑、笑漸不聞聲漸悄.....”

Bill Gates對蘋果找Steve Jobs回朝,買下NeXT時的取笑


  1996年當蘋果當時的執行長Gil Amelio 決定找Steve Jobs重回蘋果,買下NeXT時,他去問微軟老闆 Bill Gates 的意見:

“Do you really think Steve Jobs has anything there? ... I know his technology, it's nothing but warmed over UNIX, and you'll never make it work on your machines ... Don't you understand that Steve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technology? He's just a super salesman. I can't believe your making such a stupid decision. ... He doesn't know anything about engineering, and 99% of what he says and thinks is wrong. What the hell are you buying that garbage for? ”
 “你真的認為Steve Jobs有三把兩子?我知道他的所謂技術,是甚麼都沒有,只是迷失在UNIX內,你永遠無法讓它在你的機器 (指電腦,麥金塔) 內運作....你難道不知道Steve Jobs完全不懂科技麼?他只是超級推銷員。我不敢相信你會做這樣笨蛋的決定....他根本不懂技術,而且他說的話 99% 是錯誤的。天呀,你竟然去買這樣一個垃圾!”


老人:
  當台灣眾多微軟信徒的教宗 Bill Gates 、世界上最有錢的人,都看不出來時,你卻看得出來遠景,這就是所謂的“Vision 遠見”!
  Steve Jobs回朝後,蘋果最低的股價是6.56美元 (修正後不足5元。),最高是426.7美元 (其中分割兩次)。見蘋果股票的圖式顯示Steve Jobs回朝後的驚人效率。2010年5月26日蘋果市值超越取笑他的微軟。2011年4月29日蘋果市值、營收、利潤均打敗微軟,見蘋果獲利超越微軟: 市值、營收、利潤均打敗微軟。目前蘋果數次成為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這是歷史上最大的反敗為勝!

   至於,Steve Jobs 對 Bill Gates 的評語,也就可猜測了!(下期揭曉)

2011年10月24日 星期一

iApple TV 2012年上市,原型機已成?

  謠言多年的蘋果牌電視,一直是大家最好奇的。根據AppleInsider,分析師Gene Munster with Piper Jaffray幾個月前就一再提起,甚至於說原型機已在亞洲開始架構
  他還預言蘋果如在2012年底開賣蘋果電視可賣出140萬台,並貢獻2013年3%的營收。
 分析師講得頭頭是道,但謠言卻又因Steve Jobs傳記裡的暗示,變得更可能?見“Steve Jobs破解了傳統電視的界面難關?Hobby長大了!”
  老人的猜測,也一樣,只是時間問題!
  依老人看,電影公司的世界各國電影版權問題,也是大難題。法規和老舊商場模式常常是科技創新的最大阻礙!現在iTunes裡同樣一條音樂卻無法在各國推出,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目前的Apple TV也一樣無法在各國推出電影!
  老人認為最好的辦法,就是蘋果買下一家電影公司!以刺激好萊塢!(因為Steve Jobs已故,已無人可如他一樣擁有和娛樂界的關係人脈,和推銷之口舌!)

iBook:“Steve Jobs”


  老人在iBook Store預購的“Steve Jobs”,不到一個小時前送至老人的iPad。很方便,可惜無時間看(上廁所除外....)。
  CBS 60分鐘的Steve Jobs, part 1, part 2 也在YouTube等上線。 CBS, S.J. part 1

2011年10月24日Steve Jobs傳記全球同步上市



  2011年10月14日Steve Jobs傳記全球同步上市。這本630頁的傳記,台灣中譯版本也確定同日由天下遠見出版,跟美國同步上市。2009年開始,Jobs 接受作家 Walter Isaacson 40次的訪問。Steve Jobs對傳記採不干涉,完全開放的態度(書名和封面除外),不在出版前先審閱。極端注重隱私的他,突然主動要求作者寫他的傳記,主要是因為他應已預知不久於人世,想要他小孩、和世人認識真正的他!

  至於老人,我已在iBook上預購英文版,16.99US。

2011年10月23日 星期日

2011年十月23日iPod十歲生日


 十月23日iPod十歲生日!
  2001年10月23日蘋果發表可帶1000條歌曲的iPod,見歷史上的今天十月23日:iPod生日。當時的連線界面只有Firewire,見當時蘋果的官方介紹,Ultra-Portable MP3 Music Player Puts 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定價399美元。因為被認為太貴,又跟所有蘋果產品一樣,推出時“專家”都不看好!但iPod配合iTunes卻是蘋果軟硬體結合的結晶!
   iPod是Steve Jobs繼iMac後絕地大反攻的功臣!也是“Digital Hub”的先驅!
  喜歡音樂的Steve Jobs把他的愛好帶入數位科技,讓人們更易接觸到音樂,因而改變的世界。第一代iPad的環狀轉盤還是Steve Jobs的發明專利。
  iPod把個人快樂隨著音樂隨身帶到世界各地。
  我懷念你,iPod!
最酷的iPod使用者:圖來自ilounge (Female member of Mursi tribe in Southern Ethiopia 埃塞俄比亞南部的穆爾西部落)

  iPod改變了世界三大重要的創新:
1. 它改變人們聽音樂的習慣,把音樂帶著走:在iPod以前Sony的Walkman,仍不夠方便,你必須戴卡帶。但iPod讓你一次可帶千萬條歌。而且更重要的是,你不用怕找不到歌曲!所以也不是一般MP3 player的比擬的。因此你可以說是把音樂帶著走!老人就帶著9000多條音樂遊世界。
2. 它改變了音樂的市場形態,進入數位音樂市場模式:iPod配合iTunes可說是改變了世界音樂的市場,也建立了一種數為商場的模式。(所以iTunes功不可沒,見“是iTunes打敗微軟,讓蘋果成功”)
3. 它改變了蘋果的思維和方向,讓蘋果進入電子數位消費市場:Steve Jobs在2007年介紹iPhone時,並宣稱將蘋果電腦,改為"Apple Inc.",表明蘋果由單純電腦業,進入電子數位消費市場。而這個改變就是由iPod領導的!
.......
  其他的小創新如,和電腦自動快速同步Auto-Sync、Click Scroll-Wheel轉盤介面、等。

  但10年不到MP3將消失於世,而iPod將完全以另一種形態出現,如現在的iPod Touch。



Steve Jobs下載在iPad的唯一本書:尤迦南達自傳Autobiography of a Yogi


  Steve Jobs下載在iPad的唯一本書:“尤迦南達自傳 Autobiography of a Yogi”。
  根據Huffingtonpost,在就要發表的Steve Jobs傳記內,Steve Jobs在自己的iPad 2內只下載的一本書,就是這本一個瑜伽行者 Paramhansa Yogananda 的自傳,這本書顯示了年輕時代的Steve Jobs的心理和心靈層面的基礎。
  該本書發表於1946年,有中文翻譯網路版,
一個瑜伽行者的自傳”。被公認為現代靈性書籍的代表。
  Steve Jobs年輕時受日本禪宗、印度佛教、60年代西皮時代流行民歌文化(Pop)、甚至於迷幻藥LSD等的影響,使他有特異的心靈層面
,造成他想把科技和人性人文結合的獨特個性,是蘋果產品的內在!
  現在大家都可知道,為何Steve Jobs苦苦心心
要大家了解 “光光技術是不夠的”(Technology alone is not enough,見由廣告看公司邏輯:iPad 2第一波電視廣告"光光技術是不夠的"Steve Jobs對後PC時代的註解)
 “When technology gets out of the way, everything becomes more delightful...even magical. 當不受科技的蒙蔽時,許多事情變為更愉快,甚至更不可思議”
  “我以前曾經說過,但再說一次也值得:蘋果的基因(思維)就是:單單是技術是不夠的。技術必須結合藝術人文,結合人性,才會讓你的內心產生共鳴!”


PS:
“老人當個醫師把脈Steve Jobs的毛病:心理篇”遲遲未能完成,看來要等看完了Steve Jobs傳記才能完,或是不用寫了。)

2011年10月22日 星期六

Bring “Jobs" Back to Life:讓Steve Jobs起死回生?


  老人早期就喜歡開 Steve “Jobs”和“Bill” Gates 的姓名玩笑,見今年4月的美國版的蘋果人還是PC人,文中的:“Apple offers jobs, Microsoft offers bill. 蘋果讓你有工作,微軟讓你有帳單。”
   老人的美式幽默,美國人當然知道。Cult of Mac,轉貼了一張在舊金山華爾街抗議的旗幟標語“Bring Jobs Back to Life”。
Bring“Jobs" to Life:“讓Steve Jobs起死回生”或是 “讓人生有工作”?

  在全美(或是全世界)失業率居高不下,和窮富差距,愈來愈高的情況下,政治家的的確確是需要不同的思維和作法,因為現在的方式已證明是失敗的!Think Different.

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認為蘋果才是對手,Android是便宜貨、層次次級


  微軟執行長Steve Ballmer認為蘋果才是對手,Android是便宜貨,層次不同。
  Steve Ballmer接受著名的記者John Battelle訪問,有幾個有趣的重點,由BusinessInsider的Matt Rosoff提出
1. 沒直說,但同意微軟在平板和手機上的目標是蘋果
2. 他希望大家買Window Phone而不是iPhone,因為這是一種“界面選擇 Interface decision”。他認為應把個人資訊放在中心 (指window phone),而不是圖標icon或是無聊的App (指iPhone)。iPhone的Siri不錯,但微軟已發展很久了......
3. Android只適合電腦專家使用。市場上最便宜的手機就是Android手機。蘋果是個對手,一個不同層次的對手....

  老人認為Steve Ballmer喜好踫風說大話,聽聽過耳即可,但界面選擇 Interface decision 概念,倒也是新聞。

Steve on my head and my hair

  你必須看到才能相信,圖來自theCHIVE

Steve Jobs對Time Cook有最大的信任:DNA的繼承


 Steve Jobs心理早已有個不好的打算,他將不久於人世。他欽點的接班人,一定跟他有同樣的DNA,就跟他深信Jonathan Ive,而給予他有設計產品上無上的權限,見同名。所以當Tim Cook接手時,可猜測到同樣的情況。
  根據Steve Jobs傳記透出來的文章,見Bloomberg: Apple's Cook Won Jobs's Trust Early,很早期Steve Jobs就信任他:
“I trusted him to know exactly what to do. He had the same vision I did, and we could interact at a high strategic level and I could just forget about a lot of things unless he came and pinged me… I knew what I wanted and I met Tim, and he wanted the same thing.”我相信Cook他知道該怎麼做。他跟我有相同的前瞻看法,而且我們可以在一個較高的戰略層面上進行溝通。我可能忘記了很多東西,但他進來了,提醒我...我知道我想要的東西,我遇到了Cook,他想同樣的事情。

  這就是蘋果這一次的接班和過去和現在所有美國大公司換執行長完全不同!這是一個“經驗”的交接,也是一個DNA的繼承!
  蘋果的接班團隊一律跟隨Steve Jobs多年,都是他信任的人,見蘋果新五虎將:Tim Cook的左右手其實每個都是 mini-Jobs 或是 mini-Steve,這就是老人仍對蘋果信心滿滿之故@!

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的電影曾使用iPhone拍

 
  不讓韓國電影搶頭條,見用iPhone拍電影Paranmanjang,復仇者聯盟(The Avengers)的電影有使用iPhone拍的場景。
  復仇者聯盟的導演 Seamus McGarvey 自爆在電影的結尾部分使用iPhone拍,而你可在預告片中看到!

創新Innovation的定義


  Steve Jobs的傳記即將出版,在正式出版前夕,老人認為目前許多人對“Technique Innovation”(技術或科技創新)有很大的誤解,尤其是社會大眾、記者、電視“名嘴”、和科技宅男等,許多人無知又喜歡講大話,傳記大賣造成網路論壇淪陷的現象肯定會再出現。所以在此,老人先提出“創新”說明。
  根據Wikipedia, Innovation是:
 “Innovation generally refers to the creation of better or more effective products, processes, technologies, or ideas that are accepted by markets, governments, and society. Innovation differs from invention or renovation in that innovation generally signifies a substantial positive change compared to incremental changes.”
  事實上學界對“Innovation”的定義亦有分歧,難有一致,但顯然的跟一般人的認知有很大的不同!各式各樣的Innovation定義,雖不同,但是還是有些你想不到的概念,值得強調:
1. 創新是一個經濟學範疇的概念,必須有收益價值,會增加價值。即使是“發明”,但如果沒有收益,就不是創新!同樣的“Idea慨念”或“創意”層次更低,完全談不上是創新,更不用說是發明。
2. “發明”公佈讓世界知道時,你是第一位,如果申請專利,你也是市場上第一位。但創新卻可能是相對慨念,有“”的慨念,但卻有其範圍
3. 創新很可能只是“統合”過去諸多元素,加上“新的元素”的創造過程,但同樣只要能在某一個領域內創造利潤,為市場認定,即是創新。

  所以,如果你聽到有人說Steve  Jobs不是科技創新的大師,而說者自以為是時,你就不要再跟他辯了,心理笑他無知即可!

Android App下市率37%

  Android App因為世界所有電訊商,和多家手機製造商的支援,App快速成長。根據 research2guidance,歷史至今已有50萬種Android App登錄過。
  但Android App事實上到2011年的第三季,實際還在市場的只有319,161個App,也就是有37%的下市率。下市的78%是免費的App。而蘋果至今仍有459,589個App在App Store內,歷史至今有60萬種App登錄過。蘋果App Store內的App下市率為24%。
  為何如此,為何Android App登陸的多,但下市的機會較高?
   原因是蘋果的檢查較嚴格,上市的都相對受檢過,也會定期檢驗App Store,而Android因為強調自由,幾乎沒受檢,許多Android App廠商,會以“試試”看的心態先發表App,ㄧ但發現不對,就自動下市
   事實上連台灣的App發展商也知道,發展Android App,根本賺不到錢!一來因為很多是盜版,再來會花錢買App的少之又少!發展Android App只是想曝光。

250年出現一個Steve Jobs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Al Gore,也是蘋果董事會成員,20日接受AsiaD訪問時提到:
“There's no one like Steve. He's the kind of guy that comes along once every 250 years. He was totally unique. So obviously his death is a terrible loss for the entire world. And we'll all miss him. But his legacy lives on.”無人跟Steve Jobsㄧ樣,他是那一種250年出現ㄧ次的人。他是完全獨特唯一的。他的死是世界的損失,我們會想念他。但傳奇永存。

Steve Jobs破解了傳統電視的界面難關?Hobby長大了!


  蘋果產品有四隻腳,分別是iMac、iPad、iPhone、和iPod,每一隻腳都是創新改變世界。
蘋果的第五隻腳呢?就是iApple TV!但它難度更大,它必須突破傳統電視簡單的界面。老人也一樣多次介紹過Apple TV的慨念,如蘋果的下一步"One More Thing"是電視視訊蘋果的第五隻腳:電視Apple Next Big Big Thing in Two Years等。蘋果的第一代第二代Apple TV在Steve Jobs的眼光中都仍是Hobby,見新版Apple TV仍然是Hobby,因為簡單UI (user interface) 還無法打敗每個人家中的電視!因為雖然目前的Apple TV雖然很方便,但仍不是實體電視。
  實體的電視的iApple TV才將是蘋果的第五號腳,也將是特大號Big Big Thing!
  老人在2010年五月估計iApple TV兩年出現江湖,見Apple Next Big Big Thing in Two Years。現在2012年將至,有機會麼?
  根據Steve Jobs在去年D8上的說法,目前有線、無線電視建立的工業模式是他發展新一代電視得最大阻礙!
  但根據Steve Jobs傳記的作者Walter Isaacson受訪時的說法,Steve Jobs的卻是希望有個實體蘋果電視,而其界面仍一樣簡單使用。Steve Jobs對他說:
It will have the simplest user interface you could imagine," Jobs said. "I finally cracked it.
  現在Steve Jobs已世,“crack”一辭成最大的疑題。他已破解了,誰能接手?
  Hobby終將長大成Big Thing!


Steve Jobs給予Jonathan Ive最大的權限


 Steve Jobs有313個專利,見今年8月26日同名文章,其中200多項是和Jonathan Ive共同擁有,老人當時說過“似乎只有Jonathan Ive瞭解他的心”,現在Steve Jobs傳記出版在即,似乎證明了這個說法。
  不到兩年在老人日記,介紹Jonathan Ive多次,見謠言五虎將之一Jonathan Ive離開蘋果?蘋果五虎將最聰明的技術設計者:Jonathan Ive等,1977年加入蘋果的他,不久就受重視設計和完美的Steve Jobs重用。Steve Jobs認為他是精神夥伴!老人認為他是當今世界上最聰明的硬體工藝設計師。
  Steve Jobs傳記透露Jobs給予Jonathan Ive在蘋果公司內最大的權力!一般相信Jonathan Ive在蘋果總部的設計室是世界上除軍事領域外最神祕、保密的地方。
  Jonathan Ive和Jobsㄧ樣極端的低調,但一點和Steve Jobs不同,他溫溫有理,像個英國紳士@!雅緻的蘋果產品可看到他的影子!

2011年10月21日 星期五

二十二個國家加入第二波預購iPhone 4S

  蘋果今天宣佈二十二個國家加入預購iPhone 4S,其中亞州含新加坡
  二十二個國家是Austria, Belgium, the Czech Republic, Denmark, Estonia, Finland, Hungary, Ireland, Italy, Latvia, Liechtenstein, Lithuania, Luxembourg, Mexico, the Netherlands, Norway, Singapore, Slovakia, Slovenia, Spain, Sweden and Switzerland。奧地力、比利時、捷克、丹麥、愛沙尼亞、芬蘭、匈牙利、愛爾蘭、義大利、拉脫維亞、列支敦斯登、立陶宛、盧森堡、墨西哥、荷蘭、挪威、新加坡、斯洛伐克、斯洛維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

  大部分Apple線上預購,一至兩星期可出貨。
  蘋果先前也已預告今年年底前,第三波70多個國家將加入。

三星手機在台灣打敗宏達電:“韓流”在台大獲全勝

 
  老人說台灣像是韓國屬地,“韓流”在台滿山滿地,你還會懷疑麼:

  根據台灣的市調機構,9月全台灣,三星的Android手機Galaxy SII銷售打敗台灣之光,宏達電HTC的手機HTC Sensation!台灣的手機出貨量,五月以來三星已連莊5個月第一名!

  在台灣,宏達電手機的敵人是誰,不是蘋果,而是台灣民眾!!!
  台灣的“雙低”(雙D,DRAM和LCD),將來如加上宏達電,就變為“三低”了!

一開口就知有沒有:成大校長的大笑話


  根據各大報,成大在10月20日昨天舉辦領袖論壇會議,主題是“從消費看台灣”。
  成大偉大的校長說道:
“蘋果創辦人賈伯斯對世界的環保沒有實質的貢獻,生產一批又一批的iPhone、iPad,每三到六個月就要更換新的機種,這只是在浪費地球的資源,如果要對地球有貢獻,應該發明一款手機,讓大家一輩子都不需要更換。”

  這位偉大的校長黃煌輝,真是一語輝煌,偉大!
  不要說3到6個月,每隔一、兩個月就有新手機,指的不外乎是:Nokia、宏達電、三星、等。依他的定義,蘋果是全世界最環保的智慧型手機廠,因為新手機更新最慢!!!如果連消費都搞不清楚,如何辦領袖論壇?
  領袖,台灣的希望......?
  黃校長的大論,說明了台灣目前的問題:沒人懂蘋果,不懂的卻又喜歡發表大論!至於這些專家、領袖們,懂不懂“消費”,也就可想而知了~!

Siri電視廣告

  蘋果Siri的電視廣告:“This is my first!”

十歲女兒存零用錢造訪蘋果店的故事


  “The Consumerist”的讀者Matt,鋪了一個他十歲女兒存了9個月零用錢和生日獎金,去造訪蘋果店,想買iPod touch的故事。不幸,她光顧時間剛好碰到蘋果店關門哀弔Steve Jobs的時間.........故事,很動人:
My daughter has been saving her birthday money and allowance for almost 9 months now so that she could afford an iPod touch with a camera in it.
As of this morning, she had saved the amount needed and headed to the Apple Store in Utah with my wife. They arrived at 10:30am, not realizing that the store would be closed from 11am to 2pm today. As they approached the store, two friendly Apple employees greeted them and said that they were sorry, but they were closed.
My wife pointed to my daughter who had a mason jar full of cash in her arms and explained why they were there and also pointed out that is was not quite 11am yet. They again said they were sorry, but could not let them in. My wife and daughter were sad, but understood and made their way to another store in the mall.
About three stores down, an Apple employee raced after them and explained that the manager was going to make an exception and let them in. When they were let in the store, they were the only customers in the place and every one of the employees stopped what they were doing as my daughter approached the register.
As she took all of the cash out of the mason jar, one employee stepped forward and said, "I don't mean to bother you, but I have to tell you that this made my day."
After the transaction had been made and my daughter and wife were on their way out, the store manager raised his voice and said to all of the employees, "Everyone, please give [redacted] a round of applause for saving her money and buying an iPod today."
My daughter was caught a little off guard by all of the attention and waved goodbye, then called me with the story.
Nice work Apple!
-Matt
 中文請見j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