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5月19日 星期三

為什麼 iPad killer 無法順利生產:NeXT Inside


  為何 iPad Killer 難產?有下列幾因素:
1. 硬體端 (Intel Outside)
2. 軟體端 (NeXT Inside)
3. 市場端
  iPad Killer 無法順利生產,5月7日台灣科技瘋出了一篇文章 "iPad殺手難產[關鍵出於OS]"。光看標題,意思是說 iPad 硬體沒什了不起,只是系統軟體好。
老人是外行,但已提硬體端,再以外行人來看軟體端:
"NeXT Inside":
  刊入式系統不是什麼新慨念,一大堆我們周遭的硬體都找已使用。譬如 Fujitsu iPad就是一個,它是架構在Window CE的計價、存貨記帳
等功能的PDA。蘋果iPad出來時就是跟富士 iPad
爭品牌權。我們一般在餐廳看到Waiter使用的點菜機,也是另一個Window CE架構的PDA。
  但是換到蘋果的iPad,就不一樣了。iPad依老人來看,她可視為一個通用型的PDA。只是她一方面不是特殊功能的PDA, 一方面又是萬能型的PDA!因為其他架構在iPad平台系統上的軟體,也就是App,讓她變為萬能!
  目前除了蘋果外,還沒有其他Pad平台架構系統產生。Window CE做不到,Window mobile 6.5做不到,Window mobile 7 更是還沒出生。把整套Window系統都放進去的Tablet,如即將上市的華碩的Eee Pad,其實叫它為PC Tablet 較理想
。Android也亦未產生Pad的平台軟體。Palm的WebOs也是一樣。
  即使一旦Pad相似的平台產生,可最佳化它自己的硬體,但馬上又可能因為硬體不同,產生軟體片段化 fragmentation 的可能。這種情況最易出現在 Google Android 系統上,事實上目前在智慧型手機上,這問題已讓Google頭痛。Google強調的"自由"軟體慨念,更是得擁抱Flash等通用型Plug-In,"最佳化"除了應付自己硬體軟體外,還要應付外來的系統軟體。在繪圖順暢和省電的雙大要求下更是難矣!
  仍未現蹤影的 Window mobile 7 或是幻想中的Window Pad 7也會出現同樣問題。
  蘋果OS X和 iPhone SDK 都是根源來至 NeXT的Xcode,也是以Objective-C為主的程式語言。
由Next而來的優勢,在蘋果系統由"Classic "系統的 System 8或 System 9 轉為System X時就顯示他的優勢。 OS X 的 Classic environment 和Carbon 程式讓舊系統軟體仍順利可執行。Next 為"根"的程式功不可沒。相反的看Window Xp轉Vista的困難就相對顯示OS X的優勢。
  新機器出現時,原生機器程式語言編譯器的轉釋在Xcode/Objecive-C下可快速的變換,這是蘋果最大優勢!因為不但是應用軟體相容性,能快速的應付新硬體,是搶市場先機的要事。在其他平台的軟硬體還未磨合之前,蘋果新產品已上市,對手永遠在後面趕。
  所以芭樂園區的PC廠,發現iPad的定價比原先預測的少一半,電池可用時間又長一倍時,又加上所有iPhone上軟體可馬上使用,再加上視訊圖畫順暢運作,可說是槍聲一響,就慢 2x2x2x2=16 倍了!
  也由此可猜測為何蘋果想控制iPhone/iPad SDK的原因了!系統軟體 purified,可管控
  所以外行的老人說硬體、軟體,都得加強,否則Killer 難產!

  老人還認為在不久將來 OS 10.7 或是 10.8 中iPhone和iPad的軟體將可在蘋果電腦Mac中執行
!!!Why Not!Think different. 她們都是同一個根!像老人 Rootyapple 一樣!

iPad怪現象之七:現金無用論

iPad造成許多怪現象:
 第五是老人更需要
 第六是音樂家也瘋狂
 第七是現金無用論
  一大堆iPad從美國運到國外去賣,黑市大發其利,網友皆知。美國蘋果公司已無對策,除了先前的限買兩iPad外,又傳出不能用現金買 iPad 和iPhone!先前也傳出東方黃種人認為美國蘋果店種族歧視不讓他買iPad的事。
  這真是天底下第一大怪事!老人活了這樣久也還沒看到!現金無用論?有錢也買不到?
   這真是怪事,難怪中國鴻海出現 No 9。說不定No 10 也快出現。
   後記:No 一說為10。而鴻海員工的自殺率(0.0073%) 還小於美國 (0.01%)?鴻海妳也未免太大了,如果你是一個國家,自殺率在世界還可排名第62位!但是蘋果還是要督促鴻海,這是企業擔當的責任。
    五月20日後記:蘋果對於現金不能買的政策,第二天就修正了。改為可以買,但在現場要註冊帳號。蘋果的政策就是防止國外買客,買iPhone,到美國國外去賣 (非美國visa卡無法在美國買)。但台灣竟然有人說是什麼,精英主義,看不起沒錢辦卡的人。實在是笑話!自卑感心重的人,亦常有被迫害幻想症。

2010年5月18日 星期二

iPod銷售受到iPad/iPhone影響

 
  根據 Gene Muster分析來至NPD的四月蘋果營收,iPod的月對月銷售連續兩年減少!也連續兩個月減少。今年四月比去年四月少17%,而去年四月又比前年四月少9%。今年三月的iPod銷售量亦和四月一樣減少,今年三月比去年三月少3%,而去年三月又比前年三月少17%。
   所以老人看來iPod的銷售的確在今年二月已達歷史高峰期,也就是產品成熟期,下來就會衰退
  但是蘋果電腦在今年整年都比去年好,一到四月分別為36%、43%、7%、39%。
  iPod的 Halo effect光環作用已正式確立。
  2002年的假設成立!iPod除了在數位音樂上早已確立的地位外,對蘋果的歷史地位和貢獻也確立。iPod可交棒 iPhone!過去十年來,很多人因為iPod而蘋果,現在也很多人因為iPhone而蘋果!iPad的效果目前還言之過早,不過老人傾向認為iPad是開闊新市場,是IT界前所未有的市場
,所以對蘋果一定是正面的,而不是負面!
  由於iPhone和iPod的總營收已佔蘋果營收的一半,將來加上iPad,iPx 的營收將很驚人!難怪Jobs早已把Apple computer改為Apple Inc.

Sony牌Google電視,Intel Inside

  老人5月1日才笑說蘋果的AppleTV不可能只是蘋果高層嘴不離口的Hobby課餘癖好品,它是暗中的Next Big Big Thing
  但Google谷哥就是有大哥氣息,他就找了Intel和Sony合作TV。叫 Smart TV 平台。不過老人幫最後新產品取兩個口號:
  "Sony牌Google電視,Intel Inside"
  "Sony Outside, Intel Inside and Google Web"
  
  看來 "客廳"大戰,一觸即發!客廳是下一個戰場。
  不過光光是WebTV的觀念是不夠的! 
  老人需要新 Input~~~~創意!創意!再創意!
  蘋果加油!
   

2010年5月17日 星期一

Nvidia 股票大跌 (Nvidia Outside?)

  上週末Nvidia發表此季的營收。比上季多百分之2,也比去年同期多百分之51。
  看來前景大好,也從去年世界性股災回復,但股票卻大跌百分之11!雖然因為歐洲壞消息,大家都在跌,它也比對手Intel (2.7%)和AMD (6.7%) 跌的多。
  一因素是它的庫存增多到17%。
  但Why?
  就是因為和AMD相關產品的競爭性差,在手機相關和行動觸控裝置(MTD)市場佔有率很低
。一方面價格打不贏,一方面效能比不上。
  老人希望Nvidia趕快把新相關產品 (Tegra) 問世,否則Intel Outside 又要加一個 Nvidia Outside !(現階段就是如此,不要忘記速度決定一切的時代已過,現在是效率省電當道。)

蘋果歷史:1994年五月16日 Powerbook 500


  Powerbook 500是老人買入的第一個蘋果筆電
。新台幣119.000元。Powerbook 500 是蘋果第一個用觸控板的筆電 (當時IBM最有名的就是小型紅色的軌跡球)。9.5吋(號稱10吋)影幕。1994年五月16日上市。
  老人的筆電這一台使用壽命最短,因為後來技術進步太快,一下子就速度趕不上時代。不過這一台有離台出歐洲過,回來就不成人形。

Bill Atkinson: 從 Hypercard 到 Photocard


  蘋果成功的公臣之一,最讓老人敬仰的就是Bill Atkinson。他在1978, 由他的老師 Jef Raskin 引進蘋果。他設計兩個蘋果史上重要的
軟體, MacPaint 和 Hypercard。
  MacPaint 使用他設計的繪圖引擎 QuickDraw。 QuickDraw可說是現代圖型作業的基礎,它使MacPaint上畫的圖型,輕易的可拷貝和貼到其他軟體上。現在來看這是輕而易舉的動作,但在70年代,這是創舉。
     HyperCard更是第一個以圖型為架構的個人資料庫。算是最早期的超媒體 (hypermedia)。你可用HyperCard著作軟體來賣。現代軟體介面也會看到HyperCard的影子。
   MacPaint 和 Hypercard 是蘋果顯示圖型使用者介面(Graph User Interface) 軟體的始祖。蘋果"簡單" (Simple) 原則的第一代標竿軟體。
    老人老到有幸可參於這些軟體的使用,我想台灣許多老 Macuser 看到這些軟體會感動的心酸的。
   1990年他離開蘋果。近年來他投入數位化攝影。這是非常奇特的現象,如果你也是老Mac,你會發現早期蘋果使用者都喜好影像!不是攝影,就是圖像,要不就是電影!~~喜歡圖,就會喜歡蘋果。去年我在 iPhone 軟體上發現他的傑作重現江湖,PhotoCard
  許多在老人與蘋果網誌上留言的,都收到我用 PhotoCard 寄的電子明信片。
  PhotoCard上提供有150張風景圖當明信片封面
,150張郵票,350張小貼紙可用。每張製作精美,可任意組合。而且信上可選擇多種字型使用,字大小亦可選擇。
  使用者介面亦連續蘋果的一向精神---簡單。可由iTunes上購買
  老人剛開始使用時發現它有一個小蟲,姓固定在名後面(歐美姓名寫法),我寫信給他。 Bill當天就回信,現在新版使用者可選擇姓或名在前。
   以E-Mail寄信時,型式跟一般明信片正反面完全一樣。在美國亦可透過郵政局寄真正油印出來的明信片。
 
   介面:

蘋果謎 2.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5.2)


  Quiz 意為小測驗,題目有難易,但在這裡都只是好玩而已。

本週題目為:

0002)1997年微軟入股蘋果1.5億美元,以交換條件。請問後來這筆交易,微軟賺百分之多少?

上週題目為:
答案為:
1996 年 (1996年2月19日)
Steve Jobs:
"It I were running Apple, I would milk the Macintosh for all it's worth, and get busy on the next great thing. The PC wars are over. Done. Microsoft won a long time ago."
"如果我再度經營蘋果,我會盡力擠出所有蘋果的價值,並集中精神在未來的"大事 (發展)"。個人電腦的戰爭已結束。沒的玩了。微軟很久以前就打勝了。"


   次年1997年,Jobs 回蘋果當過渡時期 CEO, 此年 (1997),或是1996 年均可視為蘋果第二朝代的開始。
   這句話也看出Jobs真正厲害的地方。他似乎已看到未來發展不在個人電腦上。現在知道他的行動觸控裝置,就是他那時的 Next Big Thing。他也的確把蘋果的中心價值在後來的產品中表現。
   回想、回視看過去,再看現在,才能知道一個人真正厲害的地方


  有網友回答是1997年,因為微軟入股蘋果。很有創意!!!
  老人在此要十分謝謝他。但是選1996年是因為當事人Steve Jobs自己都這樣講了(The PC wars are over. Done)。
  延伸的問題是,非正式的結束是何年?(Microsoft was won a long time ago. But how long?
  老人註解:微軟的確是在1997年入股蘋果,一億五千萬美元,主要是交換條件,一是蘋果不再控告微軟侵權,二是微軟答應繼續升級Office Mac版。當時Jobs初回蘋果當CEO,他看出Office因為已成產業標準,蘋果沒Office無法在商業上出頭,所以妥協。這是妙招。時代雜誌以這個故事發揮,以Jobs蹲著打電話的像片,當封面。很有創意
  所以現在的問題是:後來這筆交易,微軟賺百分之多少?
  

2010年5月16日 星期日

Steve Jobs和一位號稱是 "自由鬥士"的筆戰

  Jobs最近由iPhone或是iPad回伊媚兒的習慣已漸漸養成。昨天他又筆戰一位 Gawker網站上的Rayan Tate。主要是在辯論自由。談的又是蘋果限制flash等相關已老掉牙的議題。
  Jobs伊媚兒的觀點是:
“Yep. freedom from programs that steal your private data. Freedom from programs that trash your battery. Freedom from porn. ”
 “Yep, freedom. The times they are a changin', and some traditional PC folks feel like their would is slipping away. It is.”
   “是的,自由。(蘋果有)免於盜你資料軟體的自由。(蘋果有)免於讓軟體耗盡電池的自由。(
蘋果有)免於色情的自由。”
   “是的,自由。這次時代變了,PC的擁護者感覺的他們的世界在漸漸衰敗中。是的,沒錯,在衰敗中。 ”
  “Microsoft has every right to enforce whatever rules for their platform they want it. If people don't like it, they can write another platform, which some did. Or they can buy another platform, which some did. As for us, we're just doing what we can to try and make the user experience we envision. You can disagree with us, but our motives are pure.”
  “微軟有所有的權立強迫大家使用他們平台的規則(強迫大家依循)。如果你不喜歡你可以自己寫不同的平台來使用,或是買不同平台的電腦。有許多人就是那樣做。蘋果只是試著去建立我們預見較好的使用者介面的平台。你可以不贊成我們,但是我們的動機是單純的。”
   許多觀點其實就是老人“蘋果生態園區”內提出的觀點。老人勸勸這位Tate老兄,不喜歡吃蘋果,就不要吃就好了!不喜歡蘋果,就不要買就好了!不喜歡入蘋果生態園區,就不要進來就好了!很簡單,不是麼?
  另外,其他IT大老板們,也要學學Steve Jobs,多多親自回答你顧客的問題罷!老人很懷疑,其他老闆們到底有沒有自己用自家公司的產品?蘋果成功的道理之一,就是老闆就是終端使用者,自家的狂熱使用迷

   後記:有打錯英文字,因網友指正,已修正
。另外老人習慣意譯,造成干擾,也改進。謝謝。老人有時要看很多次才會看出自己的錯誤
,甚而看不出來,請諒。
    老人也認為Jobs不須花時間在這議題上!因為浪費時間和精神。有時真想乾脆伊媚兒給他!當然亦要順便提出繁體字版iPad要先出來!這對我們比較重要!
  HTC的老闆對於才買不久卻又不能update的HTC孤兒手機,其實也應學學你心目中可恨的蘋果,回信給顧客。可恨的對手,常常亦有可敬可學的地方

為什麼 iPad killer 無法順利生產:Intel Outside

  iPad Killer 無法順利生產,5月7日台灣科技瘋出了一篇文章 "iPad殺手難產[關鍵出於OS]"。光看標題,意思是說 iPad 硬體沒什了不起,只是系統軟體好。老人有不同的見解:
  為何 iPad Killer 難產?有下列幾因素:
1. 硬體端
2. 軟體端
3. 市場端
老人以外行人來看,先就硬體端:
硬體端:
"Intel Outside":
    Intel 的 monopoly,在2005年蘋果正式在CPU轉為Intel inside 後,可說是一統江山,達到高峰
,王朝建立,如同1997年前衰敗的蘋果,帶來微軟王朝的高峰一般。但歷史告訴我們,一個王朝的高峰常常就是衰敗的開始
  以往設計電腦,CPU先決定你產品的地位,CPU採用是快是慢,就決定產品的高級高價或是低級低價。所有的硬體周邊都在配合你的CPU。產品的設計是配合CPU在量身訂做電腦。這不只是硬體,連軟體也是。半調子的顧客或是所謂的科技宅男或是宅神,也被訓練的配合演出。大家看一看 mobile 01裡談論蘋果產品的文章就可知道事情有多嚴重。這一切當 Intel的聖經,摩爾的定律一死後,就大江東去

  Intel inside在電腦佔率百分之80以上,但在行動觸控裝置MTD,佔率是!這一個領域目前是Intel outside。ARM是這裡的霸主,但ARM自己做晶體做硬體麼?答案是沒有!ARM只是賣出核心技術的授權。
  所以ARM在概念上,是個典型的開放式架構
!任何公司可依需求架構它自己的所謂CPU,以利市場的競爭。客製化的系統 (嵌入式 embedded system)在節源和繪圖介面為首要需求的MTD中,Intel至少到目前為止,被逼於一角

  iFixit 在iPad出貨當天就把 iPad 拆解開來,公布於市,但難道PC廠照樣畫葫蘆,來個Copycat
就可以做出 iPad killer 麼?iPad 裡的核心 A4 不是只只單單的系統單芯片(SOC)技術,是累積 iPod, iPhone三代下來的經驗所做成的最佳化SOC。由於無法至正式知道蘋果A4是由那家公司生產和細節,目前只能由軟體測試來猜測A4的組織成分(見EE Times: inside the A4 processor)
。其核心是ARM A8,指令集架構(instruction set architecture)是 ARMv7。蘋果買下PA Semi 和 Intrinsity 公司就是要設計ARMv7最佳化的目的
(效能和省電的平衡)。這是Copycat的難題,不是買來就可用。
  新一代的硬體端如果不夠好,不夠省電,就又幻想可跑新一代的Flash,是異想天開。省電
是行動觸控裝置必須有的要件,不省電,只會嚇跑終端使用的顧客。
   蘋果的硬體垂直整合能力也不是其他公司可一夕就可達成的能力。如果其他公司產品市場不夠大,難度恐怕更高!因為成本無法下來,低利潤就是推你自殺的背面殺手。
  蘋果 Apple Inc. 軟硬體結合控制的能力已經不是早年以生產電腦時代的蘋果 Apple Computer
。Intel-Microsoft 聯手 kill 掉蘋果的時代已過去 ,那個戰爭已結束。思維必須有所突破,才能順利生下來。
  所以老人說關鍵不只在於軟體OS,硬體的問體也是很大!

2010年5月15日 星期六

日本iPad預購暫停,三天賣光了

  日本iPad的預購只能在實體店預購,不能在網路。但看來五月12開始,當天就有排隊人潮,才預購三天就暫停了,因為超出預期的量!
  日本的iPad也跟美國不同,SIM卡是鎖死在Softbank Mobile的。但看來完全不受影響。
  看來台灣上市要快是有難度,因為其他國家顯然都不夠賣了。
  老人的iPad在美預購,終於有消息,五月底入手,六月回台。老人家也會興奮!
  後記:歐洲的也是三天預購光了。根據發文後蘋果隔天後Steve Jobs的說明,日本的SIM卡在日本使用時是鎖死的,但是可用國際SIM卡 (Actually, the version of iPad sold in Japan does accept internaltional SIMs.)。iPad的銷售,目前是不受SIM卡鎖死的影響,但日本蘋果的使用者當然氣壞了,認為蘋果把日本人當二級國民,也違反當時蘋果iPad發表時的宣言。

老人當個醫師把脈Steve Jobs的毛病:身體篇


  在台灣這個大家都是專家的時代,看看台灣的電視名嘴就知道。他們可隨時看節目內容就可當政治家、經濟學者、情愛分析師、心理學家、醫師、律師、法官、警察、立委、記者、主持人、統計學家、CSI 探案偵探、社會學家
、和明星,一人十八般武藝都會,就可知道問題有多嚴重。全世界只有台灣這樣!
  所以老人也想當當網路醫師來診斷一下蘋果老闆的病情:
  一般疾病分為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疾病。我們先看看Jobs的身體(生理)問題:
  根據Jobs自訴還有相關網路,他在2003年10月被診斷有癌症,2004年8月1日Jobs在醫院用17吋PowerBook和Airport Express伊媚兒給蘋果員工公布自己有胰臟癌症並接受開刀手術。他說他患有及少見的胰臟島細胞神經內分泌癌症 (islet cell neuroendocrine tumor)。運氣好,只需開刀,不需化療和放射線治療。Jobs當時還戲說,不是一般的胰臟腺癌,因為那是極端惡性,幾乎宣布死亡的癌症。事實上開刀當時先做切片檢查,因為醫師也不知是何種癌,而Jobs本人連胰臟在那裡都不知道。你可想像當時他和家人的緊張情況,那是會熬死人的。
  Jobs開刀的消息一出,在網路上這是第一次大量討論上市公司的CEO是否沒有疾病隱私權 (疾病是個人的隱私權力,全世界只有台灣沒有,看看電視名嘴就知道)。
  不過切片結果知道後,開刀當時和開刀後對 Jobs而言都是真的運氣好,因為萬一是一般的胰臟腺癌,那是死刑。
 我們不知道他開刀是局部切除胰臟,還是Whipple手術 (那是一般外科裡的最大刀,常常開刀超過半天)。但開刀本身就有生命危險性。2005年六月12日Jobs在史丹福大學演講道出他開刀前後當時瀕臨死亡的感覺和心情。
 但幸運之神並沒有一直跟著他。漸漸的他的體重降低,變成一個紙片人。2009年一月以前Jobs和他的醫師還以為這是賀爾蒙不平衡的問題 (這在胰臟切除是常見的事)。但後來發現這是胰臟島細胞神經內分泌癌轉移到肝臟。
  2009年4月他到移植中心接受肝移植 (Methodist University Hospital Transplant Institute, Memphis, Tennessee)。這是更大的手術。
  開刀後Jobs無法一時全職工作,但到2009年六月29日他回蘋果開始工作,到九月9日開刀後第一次公開露面。然後到2010 年他似乎已恢復正常了他還拿著蘋果跟眾多機器人(Androids)戰爭
  神經內分泌癌症(neuroendocrine carcinoma)是極少的病,一般這種癌的惡性細胞,有的分化好
,有的不好。有的侵犯性較低,表現如良性瘤
,有的跟一般癌症一樣,甚至於更惡性,發現等於死亡。Jobs得到的胰臟島細胞的神經內分泌癌症,雖然不像其他的神經內分泌癌症那樣惡劣,但是也易有肝轉移,因此跟惡性癌症其實是一樣的。這種胰臟癌有時還是第一型多發性內分泌瘤(multiple endocrine neoplasia type-I) 的一種。
  肝移植和胰臟切除都是一般外科手術的大刀
。我們可想像,他的肚子已經是四不像!病患還得有賀爾蒙失調、消化不良、營養不良,抵抗力弱、還要有服用抗排斥藥物的副作用。
  兩次頻死(almost die; near death),兩次由紙片人起死回生;肚皮都是手術疤,每天要吃藥;手邊有50億美元,一年年薪1美元;是你的話你會如何計畫你的人生?
  著名的蘋果評論家 Guy Kawasaki 一次這樣說Steve Jobs:"Jobs 身體裡的作業系統(OS)跟我們常人是不一樣的。他眼中沒有不可能的事。"
  所以老人說他是鋼鐵人!Jobs 身體的作業系統是 OS Iron!

   待續:心理篇,下回見

金價真的值得投資麼?


  TheStreet com一篇文章很有趣,買金塊或是買蘋果
  在中國北京城許多人排隊買金子,就像上菜市場買菜一樣!金價會不會崩盤?
  在過去五年內,金價漲了2倍(200%),蘋果漲了6倍(600%)。 Google呢?漲了1倍(100%)。
  所以你如果有信心!買蘋果比買金價好!
   SmartMoney昨天還說蘋果即將成為全美最大公司 (Apple may soon be the U.S.'s largest company)。
   想一想全球蘋果市佔率非常的低,以前老人就說過,以台灣來看,筆電2009年台灣蘋果佔百分之2,桌電相信不到百分之1。所以只要增加不到百分之二,就是一倍!全世界很多地方都如此,蘋果不用多,只要多百分之一就很嚇人的!紅色中國,蘋果目前佔率應是趨近於
!看看以前老人所提的:蘋果適合中國市場
   因為市佔率低,所以才嚇人!!!
   所以老人說,期內,除非中國人都排隊買蘋果股票,像上菜市場買菜一樣,否則安啦
   但若中國人都排隊買蘋果產品呢 ....... 蘋果會 ........鍍金
  

2010年5月14日 星期五

一對34的戰爭:妳能贏麼?iPhone?

  Google 大老闆 CEO Eric Schmidt 今天在加州的股東大會上,指出世界上目前有34款手機採用Android系統,在49個國家上市。
  單月世界Android手機可賣出200萬支。蘋果發表正式的出貨在上季是875萬支,每月大約292萬支。所以蘋果大慨還是第一罷!(註: NPD的報告是網路問卷的結果。)
  不過老人還是要說iPhone不可能打贏34款機器人Android的,因為機器人還在不斷增加中!到年底老人預測至少100款!
  但是蘋果的利潤卻可能比世界所有公司的機器人Android手機加起來還高!App更是不用提
蘋果App不但多,而且會賺錢
  機器人互相慘殺的情況,會跟PC電腦一樣!因為歷史就是這樣,會一再重複!
  這跟PC電腦一樣,幾乎所有的PC電腦公司都在保10 (利潤),甚而更低,保5。蘋果放心,只管自己的利潤就好了。股東,聽老人,只注意這個!
  Google當然不管你慘不慘殺,對他來講只要 Android手機數量多,他就大賺錢了!Google的創辦人之一不小心就透露Google的策略:
  " Android手機會帶來更多的Google搜尋和相關服務,這將帶來Google的效益"
  (老人註解:意指即就Google 的Android 系統是免費的,也沒關係,畢竟原本 Android 就是由Linux 免費發展出來的。)
   這一點,就是老人佩服Google谷哥的地方,無論如何他比微軟厲害一百倍!

1983年的iPad老祖宗



    1983年民國72年,很多人還沒生下來。但青蛙公司(frog design inc.)已設計祖宗版Pad給年輕的蘋果老闆Jobs看。那時她不叫 iPad ,叫嬌羞 (Bashful),是童話故事百雪公主 Snow White 裡的七矮人之一 (frog design那時的設計語言就叫 Snow White design language)。
   這圖是蘋果iPad未上市前今年一月露出來的
。大概"嬌羞"太害羞了,無法上市。但二三十年後的今天,回看起來,iPad、許多的上市或是未上市的 PC Tablets,都有她的影子!所以我們必須佩服這個負責蘋果早期設計,由德國人Hartmut Esslinger 帶領的團隊!1982年到1989年間,在史上最龜毛的公司老闆 Steve Jobs 的要求下,蘋果的產品都是由這個團隊設計的。
  註:1997年後蘋果產品就由另一個設計之神,Jonathan Ive 帶領設計。

牽手的Wall-E 和 Eve


  當電影瓦力裡 Wall-E 和 Eve 最後牽手接觸時讓很多人感動。上古世紀留下來的Wall-E 瓦力和時尚的現代Eve 夏娃,會打出火花麼?
  這是 Ando Baio 對 Apple II/e 和 iPad 牽手唱歌的形容

  Stewart Smith寫信給Panic software請求幫忙他早期寫的音樂歌詞動畫碼(軟體)在Apple II/e上執行。Panic software回信說沒問題。看來似乎沒什麼難度?問題是程式碼是寫在早期的盒式磁帶內,而他們沒有!
  但是他們還是辦的到!就是 iPad!iPad 竟然可讀早期程式碼,然後由音源出口端,輸入Apple II/e!而且執行得很好!
  Video請見Panic Blog
 

雲海不但遮太陽還下雨

  圖來至Likecool
  最近台北的天空雲海滿天,讓我們看不到太陽,還斷斷續續下雨,讓大家心情好不起來。
  IT界的雲海也愈來愈多,讓我們沒看到太陽還算好,但請拜託不要下雨!
  十幾年自從IT界的國內外策略大師喜歡喊口號
以來,小老百姓聽了太多的口號,有關"海"的部份一開始有"藍"海,而後有"紅"海(中國),再來有"鴻"海 (防鴻),最後是"雲"海。最後的雲海更是來勢胸胸,不只是IT企業,連一般大企業
,甚至於是國家領導者,都在喊"海"。好像不知雲海就是沒有知識般。
  問題是雲海在那裡
  昨天微軟公布Office 2010上市,會中幾沒談到雲海,但後來發佈甚至於免費的online office都要出來,取名為"Office Live" ,所有Facebook (微軟是大股東) 的用者也自動會取得。
  這是至從2006年Google Doc上市雲端以來,微軟第一次的反擊。 Office藉著二十年來建立的產業標準,是微軟的金雞母,去年微軟利潤的一半(51%)來至Office。
  美國百分之94的企業仍用Office (台灣一定沒有),其他就是Google Doc 和 Oracle 的 OpenOffice。所以看市佔率好像微軟老神在在。但是許多分析師卻看壞。只要看一下台北現在的許多大公司都因微軟抓盜而轉而用OpenOffice,或是看你旁邊的終端使用者在用Google Doc就可知微軟的處境:天上雲端有Google,地面石板有iPad
  微軟的免費 online office (有廣告),會不會反而吃掉他自己付費office的市場?微軟的高階層不認為,但我看未必!台灣很多學生不知有Google Doc!一旦知道,轉用是常見的。
   當蘋果的iPx (iPod touch, iPhone, iPad)上面的App大部分只要0.99美金時,Office 2010的499美元突然就變成貴的上雲端!出錢買便宜好用的習慣一但想成,要變回來很難的!
   蘋果的MobileMe年費99美金一樣是天價,但根據MacDailyNews五月7日的謠言,蘋果亦有免費MobileMe的意圖!依老人看這個謠言成真可能性高,因為蘋果的雲海也是一樣在建立中。
依上面所提微軟昨天已加入雲端,所以雲海大戰只剩蘋果!蘋果的雲海目標不只在於一般檔案,也在於iTunes store裡的音樂,甚至於整個iTunes!MobileMe免費20GB的吸引力和殺傷力很大!也是一定要走的路線。為什麼?
  因為目前雲海口號喊的大,但只見遮日,不見陽光,甚至於帶來下雨,的原因有二。其中一個正是蘋果的長處:
一)沒有行動使用的雲海,是個移不動的黑雲
,隨時可下雨。光光在電腦上的雲端是不夠的
就像是個斷一手斷一腳的機器人一樣,事情只幫忙一半。智慧型手機即使是 iPhone 也因影幕太小,使行動辦公室的美夢無法順利架構。但現在有了iPad,一切改觀了!配合iPad mobile iWork 軟體的進一步發展,更趁其他iPad killer難產時,正是蘋果iPad搶雲端市場的最佳時機!如果配合免費的MobileMe,一方面可改進iPad空間不足的缺點,一方面可搶進大量使用者,建立不敗的基礎!蘋果有行動軟硬體的優勢,正也是雲端策略的優勢。
   相反的,其他公司如微軟更是要趕快生產行動觸控版的Office和相關硬體,否則時機盡失。
微軟光光是在Windows Mobile 6.5 或是7可用Office Mobile 2010,是不夠的!Goolge 亦要趕快出版行動版Google mobile Doc. 配合Google 的 gPad 才不會被趕上。
二)沒有速度的雲海,是一個好看不好用的雲海。這是全世界科技和建設目前的問題。試想網路慢半拍,網路涵蓋不夠,即就是有行動裝置也沒用。
   慢就是使用者經驗的第一號殺手!用一次就不敢了
  據聞新一代網路傳送技術WiGig規格快要建立
,它比現在Wifi快上10倍以上,傳送一部DVD只要15秒。雖然目前WiGig傳送範圍有限,行動Cover不夠,但希望科技將來能解決,至少要踏出第一步。


  所以老人來看,雲海是需要,也是決勝點,但是還不到時候!隨隨便便就想一頭深入雲海
的公司要三思:錢不夠口袋不夠深時,時機切入點最重要!不自量力搶先,灑錢而已!聽終端使用者老人的話,不會有錯的。

LimeWire 風光已過,牢獄將近?

  可說是世界最大的P2P軟體LimeWire,今天被13家世界最大的音樂公司聯合告垮
   LimeWire也是蘋果生態園區用戶最大,也是唯一商業的P2P軟體。每月有5千萬用戶使用!
   喜愛盜版音樂試聽再丟掉的朋友,這可能是你最後的機會了!LimeWire 5.58 !

2010年5月13日 星期四

We love Apple 我愛你Adobe如是說

  老人最近年紀大,對年輕人罵來罵去,又詛咒對方,或是互相告向法庭,但卻一會兒又愛來愛去的行為,已經快要清官難斷家務事了!
  看官自己看罷!

Copy the Killed

  老人一向少聽國語歌 (不是英文好,英文更爛
是國語五音不全,捲舌不捲舌音分不清),更不用說是韓國歌了。所以去年當韓國歌 No body, No body 橫掃台灣時,我也誤解了:
  "No body, No body, but You...."
  "沒屍體,沒屍體,只有你(的屍體)"

  但今天國內外網路到處看到蘋果第一次iPad電視的廣告,被指出是模仿自己的Newton時,老人也嚇一跳。因為這是 Copy the Killed 模仿死者!Newton在1988年2月27日,被Steven Jobs宣布死刑。當天多少粉絲掉淚.............
  難怪廣告上會說:"It's already a revolution (Newton?), and it's only just beginning....."


   僅向過亡者Newton致敬!

微軟金雞母 Office 2010 賣相不佳?

  最近PC大本營 PCmag.com常常出現讓微軟尷尬的文章。
  微軟金雞母 Office 2010 美國公布及將上市,平裝專業版賣美金499(跟2007年Office同價格),學生家庭版賣149.99,家庭商業版賣279.99元。 各個版本
組合都不同。
  但分析說沒多少人會買的!
  只是微軟說會賣的很好!畢竟這是微軟將近200億美元的商機,是金雞母。
  老實說老人最討厭一個東西,不同組合,賣不同價格!除宅神外,顧客沒那樣聰明,搞不清楚要買那個才對 (什麼時候才會有人把老人的心聲告訴微軟?)?所以各個版本有那種組合,我懶的知道也記不起來。老人看來還是乖乖用Google Doc 或是Pages算了。何況iPad版的Pages才美金10元!

2010年5月12日 星期三

iPhone再掉一次:A4如期出現在iPhone 4.0

   
  iPad的心臟,A4,如大家所期望的出現在新版iPhone 4.0內。
  根據AppleInsider這次由越南人得先機,越南雜誌 Taoviet,發表一系列新版iPhone的相片。她的心臟的確是省電效率王A4。
  只是為何出現於或是發表於越南,老人的確想不通。難倒是鴻海在越南設廠生產iPhone?還是因為那裡是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還是越戰後越南人情報厲害?

鋼鐵人和機器人的戰爭

  蘋果老闆 Steve Jobs 換肝前可說是 "Near Death" 頻死。換肝後在2009年還是沒法整天在蘋果上班,體重也大減。由於胰臟切除,會引起代謝不正常,和消化問題,體重大減至營養不良情況是可預測的。又加上腫瘤肝轉移,和換肝手術,常人亦難恢復。
  但根據Businessweek 他似乎在2010年後漸漸體力恢復,在全力在衝刺iPad,和 Next big thing。
  "Jobs is Back and Lucky Enough" 是businessweek文內標題。
  難怪老人認為他是鋼鐵人Iron Man,如果不是
,也是人肉機器人(Human Robo)。現在蘋果的敵人就是 Google 谷哥。所以現在是一個鋼鐵人 Iron Man (Human Robo) 和十幾個 Android (機器人) 的戰爭。
   只是戰爭太嚴重,還是輕鬆一下! (圖來至esarcasm.com)

  註:你還沒有看鋼鐵人2麼?這電影台灣是世界首映。但反應似乎沒美國好。老人想大慨是美式幽默不適合台灣之故 (另外打鬥太少,壞人太快死,也是老人家隔壁小孩的評語)。不過在IMDb (看電影人必知,internet move database),它是7.6分,還算不錯。
  如果你想去看,再度提醒你:
1 誰換了心,換了肝,頻臨死亡
2 誰反敗為勝
3 誰是 copycat
4 誰被公司趕出來,不做CEO
5 誰受國家調查 (國會立委或是國家貿易委員會FTC)
6 誰是人肉機器人(Human Robo),誰是遙控機器人 
~~~現在你知道老人在講什麼麼?~~~

NPD的智慧型手機市場市調有問題

   市場調查最容易錯誤的就是用網路問卷
    前幾天老人根據 electronista 引述 NPD 的統計數據說 Android 手機在美國賣超 iPhone。當時老人就是找不到NPD 的統計方法,所以用"引述"兩字。但是現在知道NPD的統計方法竟然是用網路問卷方式,不是公司出貨 (outsell)!
   該數據一出宏達電就有分析師馬上調高股價到540元。也被全世界各大報當頭條新聞。
   其他數據均不支持NPDThe Wall Street Journal 亦質疑
   NPD這次幾近乎是欺騙!(這也是現階段社會伪科學氾濫的一例)
   一般報告數據,如用網路問卷,必須先說我們是用網路問卷,問出結果如何如何。大公司錯誤如此,讓人不齒。

Gameloft 每天送你iPhone 遊戲App

  Gameloft 要慶祝10週年紀念,到5月21日為止,每日有兩小時會送一個遊戲軟體。每日時間不定。如果你有Twitter你可以直接follow Gameloft。
  由於Gameloft有一定的水準,有興趣的可試試看。老人有Twitter account,不過我的方法倒是比較簡單,就是在iTunes上直接打入gameloft來看看有無新的軟體變為免費!目前就有好幾個Game是免費的。

檯燈再度亮起來:蘋果新的iPad docking station


  根據patenlyapple蘋果公司已拿到有關新的iPad Dock station 的專利。昨天才提的LapDock,還有前幾天的Clamcase馬上就有正牌蘋果來挑戰。
  看來很有創意,有如第二代檯燈型iMac。老人家中的"檯燈"目前還在服役中。即使不用她,當裝潢也漂亮!對老人而言她真是美死了!
  可見蘋果這次對iPad是玩真的,已很久沒看到蘋果為單一產品發行那樣多的附屬產品了!
   蘋果幾年後的新一代 big thing?

2010年5月11日 星期二

LapDock向 Clamcase 挑戰

  至從 Clamcase 幾天前讓老人驚艷後,又有一家公司提出相同概念的產品,LapDock
  我看台灣這一方面一直是世界頂端的,趕快來一個MIT罷!(難題只在非常規的 iPad 藍芽keyboard,不是麼?)

美國總統歐巴馬對iPod/iPad有意見

   歐巴馬總統五月10日在美國漢普敦大學畢業典禮的演講中。提出他對 iPod, iPad, Xbox, 和Playstation 的看法:
  "You're coming of age in a 24/7 media environment that bombards us with all kinds of content and exposes us to all kinds of arguments, some of which don't always rank that high on the truth meter," he told the students. "And with iPods and iPads, and Xboxes and PlayStations — none of which I know how to work — information becomes a distraction, a diversion, a form of entertainment, rather than a tool of empowerment, rather than the means of emancipation. So all of this is not only putting pressure on you; it's putting new pressure on our country and on our democracy."
  "你們生長在一天24小時,一星期七天的媒體環境中,但是在各種媒體疲勞瘋炸下,很多的資訊事實上並沒有很高的水平。在iPod, iPad, Xbox, Playstation上面之資訊被偏移、轉向,娛樂化,而不是激力(empowerment)的工具、也不是解放(emancipation)的手段。這不僅僅是讓你自己有壓力,也把壓力施放到國家和民主上之上
。"

  依老人看, 歐巴馬是講對了一半。媒體真的是亂七八遭,但並不是 iPod 和 iPad 的錯誤!他是真的不知道 [None of which (iPod, iPad, Xbox, Playstation) I know how to work!]
  老人看完於5月11日的半夜1點26分。感慨很深

蘋果成功的祕密:Why How What 而不是 What How Why

  從 "由為何開始 Start with Why" 的作者 Simon Sinek 賽門西䢷,自他的書和演講中,說明蘋果為何會成功的原因。
   截至 Fortune 網頁,他說蘋果和馬丁路德或是懷特兄弟(發明飛機)的成功都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思考東西是由為何(Why)開始,然後如何(How),最後才是什麼(What)。
  譬如說其他電腦公司向你推銷它公司有什麼好產品(What),它公司如何做這個產品(How),但卻沒告訴你為何(Why)做這個產品。
  蘋果公司卻Think different.
  "我們做的每件事,都在挑戰現況。我們由不同角度看一件事(thinking differently)。挑戰現況的方法就是要使產品達到設計精美,簡單使用
,和介面親切。我們就是剛好做了這樣(美妙)的電腦,你要買麼?"
  所以蘋果先想Why,再來How,最後才是端到你面前的What!
 演講精采,大家有興趣請看 Video: The secret of Apple's success

美國的2010年第一季Android超賣iPhone

  根據 electronista 引述 NPD 的統計,美國第一季Android手機佔智慧型手機的百分之28,超過iPhone的百分之21。主要是摩特羅拉Droid和HTC的手機賣的嚇嚇叫之故。 黑莓機雖然掉了百分之6,但百分之36,仍為第一。
   不過Verizon本季的促銷手機,買一送一,有很大的關係。iPhone 3G 還未在 Verizon 上賣更是一大原因。Verizon CEO 今年早已表示有賣iPhone 的企圖。網路一大推猜測,有可能是受到AT&T和蘋果的合約限制 (根據Engadget可能到2012年)。但老人這一點實在是看不出來蘋果iPhone在美國的策略。時間一久,對蘋果和Verizon都不利 (AT&T是唯一得利者)。
    註: Google Android 平台市場佔率增加, 但非Google 自家硬體手機增加, Nexus one 相反是節節敗退 (Sprint 繼 Verizon 後不再販賣Nesus one).
使用非AT&T電話網的用戶更是等的焦慮,根據研究目前非AT&T電話網的其他用戶,百分之49的用戶說他們有考慮買iPhone。Verizon自家的手機使用者,更是高達百分之53想轉為iPhone。所以一但 iPhone 進入Verizon (無論是3G或是4G),市場翻一倍並非不可能。

後記:後來知道這是網路問卷的結果,非看公司出貨統計!無法反應真正情況。

2010年5月10日 星期一

App 蟑螂橫行 (app spam)

  大家都知道網路蟑螂。他們有的註冊各式各樣的domain name 網域名稱,代價而估。有時還會用法律去告相似的已存在網域,有的故意用
相近的網域域名去吸引和欺騙網友。但是老人想都沒想到,也因而忽略了這種蟑螂 (app spam) 可能已侵入蘋果app領域的事實!
  因為蘋果app增加速度驚人,才三年,已都三萬個以上,而且還在增加。你能想像10年後30年後的情況麼 (一個人一個app時代,依老人想想馬上就會出現,Why not?老人就想寫一個
!)?
  一個app一旦成名,一大推名稱相近的 Capycat app 就出現。蘋果公司可能必須想辦法,以防將來問題嚴重,可能要寄信去appstorenotices@apple.com去伸訴。

蘋果謎 1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5.1)

  老人生於"無國中"時代。那時的老師和學校都會考學生"時事問答"。老人不知為何,但那時雖然老人成績不好,但老人一向時事問答考的很好。所以童玩一下。
  Quiz 意為小測驗,題目有難易,但在這裡都只是好玩而已。

本週題目為:
0001)請問那一年開始 Mac 和 PC 電腦正式終止戰爭?


2010年5月9日 星期日

石器時代的石板改變了PC


  今早根據聯合報引述廣達林百里的談話

 “這是人類繼彩色電視後的最大發明;他笑說,這不是在替蘋果打廣告,廣達沒有做iPad,也不是為了影響股價,而是iPad平台勢將改變世界對個人電腦(PC)的看法


  看來老人以前就暗示過 PC 界只有廣達林百里眼睛(vision) 最好,的確是事實。老人很喜歡他,所以買他股票。根據老人以前年輕時的觀察 (未證實),Apple II 時代,林百里在台就玩瘋了,這使他後來建立了廣達王朝。(老人也在玩,但卻玩到家財耗盡,level 不同,就是如此,真是往事不堪回味!)
  PC 朱宅神眼中的石器時代的石板 iPad 竟然會改變2010年代的PC ?
  朱宅神這篇倒是台灣從石板時代至今 IT 史上評論專欄作家(有 pay 的)最爛的一個!
  只有老人可幫他解套:難道這是電影 2001年太空漫遊裡情節的重演 (Space Odyssey,1968 年,電影大師史丹利庫伯力克執導的科幻鉅作) ?電影開始發現石板的猩猩是?

今秋大颶風來臨:HP 颶風 Hurricane 來臨


  惠普HP才剛剛買下PALM,但現在已有內幕由examiner. com 漏出來的消息,webOS tablet 即將在今秋出現江湖
  老人很可能是天下最早或是最前發文預言惠普HP買下PALM的目的是發展Pad 或是 Tablet 的人之一。台灣 4月29日:"HP買PALM:為了 HP Palm Pad?"
  目前惠普HP的 webOS tablet 代號 Hurricane 颶風。
  依老人的老花眼來看它將是最好的 iPad Dancer ( Dance with iPad ),即使不是最好的 iPad Killer 的話!也是 Power Killer of non-iPad Tablet/Pad!

Hey Mama

  蘋果產品廣告的歌常常會讓歌或是歌手一舉成名。有未完全證實的謠言 (但非常可能是真的)指出,所有的歌都由老闆 Steve Jobs 親選。
  這是 第三代 iPod 的廣告歌:Hey Mama
  2003 年11月出,亦廣告 PC 版 iTunes 。
  這是歷史上最成功的廣告系列。黑色背光 (Sihouette)主體,拿著白色 iPod 跳舞。單色背景顏色鮮亮。對比顯著,主體明確。使 iPod 風靡全球!
 這是Sihouette系列第一條。由才華橫溢的Black Eyed Peas 黑眼豆豆合唱團主唱。新潮媽媽可能聽的下。媽媽節快樂!
  回味一下!



2010年5月8日 星期六

任天堂說 Game over Sony. Apple 是未來的敵人

   五月五日老人預先說任天堂獲利不佳,Game over。但任天堂老闆 CEO Satoru Iwata 昨天似乎聽到了老人的話,所以他回話說:Game over是對SONY,不是我們自己 Game over,但是我們未來的敵人是蘋果。
  "Bottle with Sony is over, we won already, and the future enemy is Apple." "和 SONY 的戰爭已過,我們勝利,但未來的敵人是蘋果"。
  還不錯,經過四個月,CEO 終於看到未來。但老人還是要說任天堂跟 SONY的戰爭仍未完!任天堂不要得意太早!
  SONY MOVE 在 Wii 後面!
 

母親節媽媽為何要iPad

  母親節已到,前面老人說蘋果要你買Touch送給媽媽,但老人說應該是iPad才對 (蘋果不要你今年買iPad,因為今年買不到!),因為連蘋果創始人 Steve Wozniak 都說老人最適合,不是只有我。如果你媽媽還年輕,不合蘋果生態區的老人定義,還可考慮買Touch。不過老人還是認為 iPad 好!

Why? Mom?
1. 影幕大的剛剛好。相信老人跟 "老人",這是第一重要。
2. 字可放大。這一樣是 "大" 的原則。媽媽需要。
3. 簡單。這更是不用說,你以為你媽媽是技術宅媽 (techies Mom)?這也是老人產品必備的要件。
4. 廚房、客廳、床上,可用,甚至於廁所。你想媽媽會在那裡出現?
5. App 不用錢的多,媽媽很在意這一點的!還會教她煮菜。
6. Shopping 方便!這還用說.....
7. 當做相片本,看看全家歡相片。可看你和妳的小孩,即使你沒在家陪伴她。
8. 很酷!不要以為你媽媽不需要。可跟一大堆媽媽嗓說她會用電腦了!相信我,這是你家附近天大的新聞。
9. 用手寫信,手寫簡信。她肯定寫的比你還快的
10. 其他你要的,她也要..............

德國的WePad改名為WeTab


  德國的 WePad 可能是歐洲的第一個 iPad 殺手
,但根據 CrunchGear 其名突然改為WeTab
  原因不明,難道......
  aPad
  Eee Pad
  HP Palm Pad
  gPad
  bPad
  mPad
  webPad
  等等都不行?

蘋果"酷度"下降?


  根據紐約時報的 bits blogsFortune,YouGov BrandIndex 分析圖,蘋果在18到34歲的美國人心中的 " 酷度 cool " 下降。在三月時得分是80.2 分,但五月6日時得分是66.1分。
  BrandIndex 分析品牌的正負面感觀。它的問題是:"以你最近兩個月聽到的品牌,你認為它好或壞?" 來打分。由負100分至正100分。
   美國 iPad 和 iPhone 的曝光度太高了。在紐約、舊金山等城市,iPhone 比比皆是,人手一支,還會酷才怪。iPad 佔據媒體版面,電視、網頁到處都是。連沒有上市的國家都瘋狂。一定有人會看厭。但負面新聞,如 Flash 爭議媒
體喜歡站在負面方,都可能有關。
   不過蘋果放心罷,在非美國的世界,其酷度保證還昇高加溫中!
   尤其是中國

2010年5月7日 星期五

iPad日本五月賣,香港新加坡七月

  晚上9點美國公布海外九國,如日本、加拿大、澳洲等,5月10預售,5月28日出貨
  第二批含香港,新加波,等九國,七月賣!
  第二批是原則上,也就是說未定............
  台灣沒有!

iPhone影響你的性生活:女人在抱怨了!


  婀嘔!完了!
  根據來至英國的Telegraph com.,女人正在抱怨iPhone!因為它影響性生活!
   百分之28的女人認為伊媚兒和internet,影響她的性生活,尤其是手機,等手提裝置。
  老人才說睡前床上不要使用iPad會使台灣生育率降低。現在英國女生就先抱怨了!
   而且 iPad 尚未轟炸大英帝國呢!!!

   老人在此希望在床上年輕人不要忘了"她"!
   無子夫妻政府應禁止買iPhone和iPad!
   床上不可看"老人與蘋果" !

Visa 卡: 蘋果,我等太久了。iCash Your iPhone

  Visa公司實在沒耐心,跟老人一樣。老人一再提 iPhone 4.0 要有 RFID 相關應用(iTravel)。但蘋果還是來不及應付大家。
  Visa 要你快花錢,乾脆做個iPhone殼,來裝 Visa 卡 (RFID)。 Visa payWave cases 要上市了
   iCash Your iPhone !

美國賣出的iPad百分之十海外使用(台灣名列其中)

  跟據Yahoo的分析, 上Yahoo網站的 iPad 使用者, 美國賣出的iPad多達百分之十是在海外使用. 歐洲的德國法國英國, 還有台灣香港, 名烈前茅.
 台灣真利害,加油。難怪水貨賣到缺貨,美國昨天 iPad 也光了。半年內進台希望渺茫?(後記:晚上9點美國公布海外九國,如日本和加拿大等,5月10預定,5月28日出貨。已一延再延,所以台灣難矣。)
  另外使用iPad上Yahoo,跟非使用iPad上Yahoo的年紀比較,30到55歲是主力,比較多 (65%),尤其是35至44歲 (36%)。這告訴老人,iPad 開擴了有錢的青中年市場的可能性很大!


  這是由Yahoo自家出來的統計,有一點要小心判讀 (就像老人看文章一樣,像在審查論文)。 Yahoo在歐洲和亞洲的入口網站佔有率較美國高,美國是微軟 (奇怪的是,台灣年輕人,"入口" 用Yahoo,"出口" 談情說愛用msn。老人不懂Why),所以非常有可能數據偏高。不過高還是一定的。
  另外這也告訴我們,蘋果在台的商機無限!想想看台灣筆電只有百分之二用蘋果,桌電大約百分之一,指電(iPad)不知。但如果增加百分之一(不是不可能),那你想想看,商機無限。年輕人腦力激盪,先搶先贏!
~~沒 idea?多多看老人與蘋果罷!~~
  前文我才說過,中國的蘋果要起飛,你呢?

iPhone以心跳而非指紋辨別使用者


  還在輸密碼?太落伍了!
  蘋果 iPhone 以心跳辨別使用者。
心電圖 EKG,有波動大小,波律快慢。會隨你的運動、心情、脾氣等等變動,但 iPhone 隨時收集資料,分析,以增加正確律。
你相信麼?不信看看 Patently Apple 的蘋果專利文章。
iPhone 呀,iPhone 呀,妳到底什麼不能做?

iTravel: 戴著iPhone旅遊去

   在iPhone/iPad上旅遊的app在今天為止,iPhone有12,080個,iPad 有260個。旅遊雜誌一向在誠品書局都佔有顯著的位置。在網頁網誌更是成功。這是一個億萬事業,蘋果公司當然不會忽略。
   iTravel 就是蘋果的回答。
   根據Patently Apple 內幕消息說蘋果公司正在與加拿大航空公司在蒙特利試測 iTravel,也在申請專利中
   iTravel 不是只是app而已,它是聯合硬軟體設計的整套系統,跟其他蘋果產品一樣,UI (user interface 使用者介面) 是最重要的。
   這系統含:行動check-in,無紙化電子登機證(electronic boarding pass),個人航行資訊服務,行動飛行證 (flight pass),通知服務 (notification service),自助服務行李檢查亭(self-service baggage kiosks),等等。全程無紙化,iPhone 介面。
  iPhone端不只是軟體iTravel,硬體上也需要iPhone具有近距離無線通訊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s)的能力,簡單而言,就是要有RFID 。這是老人前文已提過,若 iPhone 4.0沒有,我會很失望。(當然不是簡單放個RFID就可,這老人也會,需軟體配合的) 。另外要有OCR光學文字識別能力的照相機。
  當然最後就是蘋果最擅長的使用者介面設計來統合。
  老人很高興,因為我認為航空界的客戶端軟體真的是落後世界20年!蘋果是救世主!
  同樣的系統事實上也可運用在旅館、餐廳內
。現場利用 iPad 點菜,離開時在 iPad上簽名,並刷卡的運用已有公司在試測。(目前我們在市面看到的點菜機,就是所謂 embedded system 系統的運用,需特殊的硬軟體,但蘋果的方式就是使用你我手上的iPhone來達成即可) 
   只要有  idea,iPhone/iPad 運用無限!

Apple is A


韓國人對 Apple 的闡釋,是不同的。
T-Ara:
Apple is A
Tim Cook: "Apple is A Mobile-Device Company"

2010年5月6日 星期四

蘋果適合中國市場?

    Forbes剛出爐來至 Paul Denlinger 的文章,很有趣:"For Apple, The best China strategy was not having one." 中國對蘋果的最佳對策就是不要買入 (蘋果產品,否者不堪設想?)
   他說為何蘋果會成功,而谷歌一敗塗地?
1. 因為蘋果和中國權力都集中於一人
2. 跟中國的公司談判,蘋果會讓步(如和中國行動China Mobie的談判iPhone),但其他公司最後一分鐘都讓步中國。
3. 蘋果的產品線個個都是熱門暢銷品。
4. 即使沒在中國販賣,蘋果產品每年都在進步
,不受影響。
5. 蘋果聰明的等中國國民收入增加到可買蘋果產品時才切入市場,而非賣便宜貨
6. 蘋果產品對假內行人有吸引力。城市人不但錢多,也知道蘋果等級不同。年輕一代跟他們父母親一樣,嚮往巴黎、東京、柏林、紐約的水準。如何顯示自己跟他人不同的方法就是買蘋果產品
7. 中國滿地都是行動電話。手機是通訊也是娛樂產品。蘋果 App Store 太多軟體,而且很多是不用錢的。

  蘋果火線開入中國!2008年北京第一家蘋果店,兩年內要開25家。
  但台灣的第一家蘋果店?

  這是老人最近最喜歡的分析。也是馬英九先生應該看的文章。因為牽涉到談判、知比知己、對自己有信心、還有耐心!
  也不要忘了:胡景濤和iP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