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7日 星期日

韓國iPad開始預購,正面對決銀河板

  韓國兩大電訊供應商,KT Corp.和SK Telicom Co. 分別在這一週推出平板。
  KT Corp.這一週開始提供預購iPad,將正面對決這一週由SK Telicom Co.推出的Galaxy Tab銀河板。
  所以看來台灣的iPad推出應該也是正確地在十一月,只是日期未定。目前老人試測iOS 4.2 GM版,幾乎看不到何問題。唯一的問題是Apple TV仍未改版,AirPlay的視訊在AirPlay上仍不能用,且音響亦不穩會中斷。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iPad的多功在iOS 4.2下不影響續航力

   iOS4.2出現在iPad後,大家最担心的,剛好也就是大家最期待的"多功"!因為又要馬兒好又要馬兒不吃草!
   老人也忍耐不住,整天都在試測iPad在iOS 4.2下的耐航力!因為iPad的RAM只有256MB,比iPhone的512MB少一半,恐怕更不能勝任多工。但初步使用iPad用多工,看來還不錯,不像iPhone 3GS 那樣一上多工,就是犧牲掉續航力。但只是老人主觀,沒數據。現在來至 PadGadget 的報告,似乎iPad在處理記憶體的能力很好。
  該報告在重置開機後(reboot),試測iPad在iOS 4.2和3.22下的記憶體處理的表現。兩個均以相同次序開了15個App,如Safari, Mail, Settings, Photos,...等。
                         iOS 4.2
                         iOS 3.22
  上圖為iPad在iOS 4.2下記憶體佔用的情況,下
圖為使用iOS 3.22下記憶體佔用的情況。
   可看出在多公開了15個App下,在iOS 4.2下free記憶體仍有73MB,但在iOS 3.22下卻只有27MB!活動(active)和連繫(wired)記憶體在iOS 3.22下均比4.2佔的多。
  顯然的蘋果在軟硬體下了很大的工夫,使記憶體的處理能力能最佳化!
  所以大家可跟老人一樣放心使用iOS 4.2!
  看來將來iPhone 4或是iPhone 3GS在iOS下,續航力亦會增加!

吃電大王,恐怖的 Flash

  Flash What?
  當蘋果的Steve Jobs堅持不讓Adobe 的flash上iPhone和iPad後,大家可把他給罵慘了。暴君、獨裁、等等無所不用其極的壞話都冒出口,連髒話也出網頁了@!
  但是沒幾個月,幾乎已沒人再敢罵髒話了。現在百分之54的網頁已都改為HTML5,連台灣的股票網頁都已部分改了,好多公司也推出無flash的iPhone和iPad版看股軟體。
  蘋果的MacBook Air這次不把flash放在預先裝好的系統內,但似乎沒人講話(事實上微軟2007年就開始這樣做了!但沒人敢罵!!!)。蘋果自己提出解釋說,用戶自己裝,可保最新版。
  根據Ars Technica的試測flash在MacBook Air上的效率,卻更進一步證明Steve Jobs的前瞻:
  裝上flash的Air,使用時間由原先的6小時,降至4小時
  根據作者的說法,flash網頁廣告會使CPU一直運作,拿掉flash時,只顯示靜態畫面。Flash會使Air的電池耐用時間少上33%
  為了解決暫時重度flash愛用者,蘋果事實上最近允許Skyfire 在iOS上加入plugin。這是一新創公司的大作,可把flash轉為HTML5。蘋果也支持Adobe加速硬體速度的新版flash player。但依老人看法,過去的技術該放的就應該放下該減的就要剪下,減法後才有加法

蘋果股票再創記錄:2011年是爆發年

  美股昨天暴漲,蘋果跟著受惠,股票盤中創歷史紀錄。盤中最高320.18美元,創記錄。收盤318.27美元(亦近最高的319美元)。
  但蘋果的創新高,倒不只是因為美國政府亂印鈔票之故,明年才是蘋果爆發年:
  Wedge Partners分析師估計蘋果明年可出貨iPad 4,500萬至4,800萬台,而iPhone可達一億隻!不只是這家分析師看好而已,摩根史丹力的Katy Huberty亦認為蘋果明年在中國的爆發力驚人,營業額可達今年的三倍,至90億美元以上。蘋果明年可賣4,000萬台iPad,和8,000萬台iPhone。因此股票可上500美元。也不只是大摩而已,Bullish Cross的Andy Zaky亦請大家注意若S&P 500上1230點(目前1221),蘋果股票可上500美元。
  真是天價!果真如此,老人也要下海了?

2010年11月4日 星期四

世界最有權勢的人:Steve Jobs是第17名

   Forbes公布2010年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前二十名中只有兩人是科技業人士,第10名是微軟幕後退休的老闆,Bill Gates,第17名是蘋果的Steve Jobs。Google兩位年輕的創辦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同為第22名。臉書的主角Mark Zuckerberg第40名。
  Steve Jobs去年是第57名,算是進步了!
  第一名是紅色帝國的胡景濤,美國總統歐巴馬退居第二。

Window Phone 7的大號粉絲:Dell戴爾

  Dell戴爾老闆昨天在香港靠邊站,聲稱發展Window Phone 7的平台比發展Android要簡單多了!
  Dell在這一波iPhone和Android所宣起的智慧型手機市場上簡直是反應慢半拍,完全聽不到一點點聲音。難怪幾個月來許多華爾街分析師甚至於認為老闆麥可戴爾是IT界所有公司中最應該下台的CEO!
  所以依老人看Dell如此聲明加入微軟大慨有下列幾個原因:
1. 微軟賣它的電腦隨機Window 7版權費可降低

2. 微軟可免費派專家幫忙他做Window Phone 7 手機。
3. 手機版權費微軟算它八折(15 x 0.8 美元)
4. 微軟Window Phone 7的App都是簡易型,不用費腦筋就可做。(最大可能)
5. 避免將來如Android手機一樣被告。
6. 反正它的Android手機算是一敗塗地,另立舞台。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美國iPhone 4終於24小時內出貨

  iPhone至從6月24日上市美國以來,可說是全球缺貨,至今許多地方,含台灣,都仍一機難求。堆出後到9月30日,蘋果共賣出一千四百萬隻iPhone。
 美國的iPhone 4終於在11月2日可以網路定手機
,24小時內出貨。iPhone 4 歷經數周、5至7天、1至3天,到現在的24小時出貨,大約經過了四個月半月時間。
  不過全球問題,尤其是中國,可能還要好幾個月的時間來消耗!

2010年11月2日 星期二

蘋果的新數據中心將是21世紀的媒體廣播網

  蘋果花費10億美元,位於美國北卡羅萊納州的數據中心(Data center),雖然隨時可能正式上工
,但蘋果還在繼續增建當中,最後規模可能比原先的大一倍。
  根據Cult of Mac引自雲端暢銷書"The Big Switch" 作者Nick Carr的說法:蘋果這個數據中心將是21世紀的廣播系統(broadcasting system),但不是傳統的廣播公司,如台視等。
  依Carr的說法,蘋果的iPod, iPhone, iPad, MacBook Air都可看做是媒體終端機 (media player),而這裡的媒體不只是影音,也含軟體App。而數據中心就可視為媒體廣播中心。
  依電腦語言,數據中心就是Server,而iOS或是MacBook Air就是終端的Client。
  將來一切都是Stream串流,而非Download下載儲存。
  事實上這也不是大見解,現在大家都知道。老人還說大雲端還未形成前,家中的Mac就是雲端,經由軟體AirPlay,使家中的電視(透過Apple TV)、手提裝置(iPhone、iPad、iPod Touch)、或是MacBook Air、家電音響,等Stream串流一起
,成一體系!
  未來在大數據中心成功後,家中的電腦也不用儲存資料了!
  唯一的阻礙是What?
   -------Speed, Speed, and Speed.......

iPad滿意度可能創記錄:95%滿意,1%不滿意

   根據ChangeWave的問卷分析,iPad的滿意度非長高,72%很滿意,23%滿意,只1%不滿意:
  而想買平板的未來顧客,80%想買iPad:
  值得注意的是其他平板中,RIM的Playbook(8% )比三星的銀河板多(3%)!

Google牌Chrome筆電即將上市

  再一度根據世界內幕大本營,台灣Digitimes,顯示Google將和先前早么的Nexus One一樣,自己在網路店賣網路Google牌電腦netbook。時間就是現在十一月。十二月時宏碁和HP也會出產品。
  Google Chrome將使用ARM,而非Intel Inside。
  文中亦提到先前的Netbook之所以失敗,是因為軟體 (微軟)、硬體 (Intel)不成熟,而目前的蘋果iPad帶給一般民眾不使用"視窗"也可成功的體驗,因此Google Chrome有機會東山再起。

價格竟然是蘋果的優勢:高貴而不貴

  蘋果產品一向給人家高貴又貴的映像,但現在的蘋果產品不同了,價格竟然是她的優勢:
  蘋果的新MacBook Air採用高價位的SSD,所以很貴?但看目前已上市的SSD筆電,如Sony的Z系列筆電,容量從128到512GB SSD的筆電,價格最低1,800美元。台灣Sony Z117,84,800 台幣(TB),128GB SSD,Core i5-540。Dell的超薄筆電Adamo XPS,號稱比Air還薄,旗艦型XPS內含128 GB SSD (13.4吋,4GB RAM,Intel Core 2 Duo,Intel GMA 4500MHD顯示晶片),10,000 TB以上!目前已下市。目前只剩一基本款,賣價999美金,Intel Core 2 Duo 1.4 GHz,128 GB SSD,GS45 Intel整合型顯示晶片。
   相對的MacBook Air 13吋,256 GB SSD,4 GB RAM,1.86GHz Intel Core Duo 只要59,365 TB。實在不算貴!
  以PC的平板而言,三星的7吋銀河板WiFi要499美元。ViewSonic的10吋ViewPad WiFi要價629美元(16 GB),而7吋479美元(802.11 b/g,無n,internal 512 MB!!!)。
  三個都無3G!
  HP Slate 500要價799美元。
  相對的蘋果的iPad,最低檔的16 GB WiFi要499美元,而最高檔的64 GB,3G+WiFi,829美元。
  規格/價格比而言,幾乎無得比!!
  難怪Steve Jobs在上月的季報中會說:
  "Our potential competitors are having a tough time coming close to iPad's pricing even with their far smaller, far less each pensive screens. We create our own A4 chip, our own software, our own battery chemistry, our own enclosure, our own everything, and this results in an incredible product at great price. The proof of this will be in the pricing of our competitor's products which will likely offer less for more."
  所以老人說價格竟然是蘋果的優勢!

蘋果電子錢包 (Pay by Mobile)

  "遠在"今年的四月,老人提出"讓人失望的第四代iPhone:無RFID"。等了半年現在又有消息露出,在iPhone 5 會有NFC。NFC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跟RFID相似,但距離短,安全性較高。
  RFID台灣早就有如高速公路的ETC,NFC台灣也有,如悠遊卡。亞洲含台灣早就在使用NFC機制付費。蘋果應是老早就在想在iPhone上解決電子付費問題。現在再度傳出在第五代iPhone上,手機可直接跟NFC裝置相通
  根據謠言,蘋果的NFC的資料傳送可能不只在付費上,可能的運用更廣,如把iPhone跟MacBook利用NFC串連bookmarks、密碼、通訊錄等。但老人想不出來這些其他的運用的可能性。
  蘋果最近有謠言跟boku公司談判,可能購買該公司(Google也再談!)。Boku是一以手機付費的新創公司,用戶可以手機號碼訂購產品!手機付費的公司有許多家,但Boku跟其他營運商已有合作經驗,如AT&T,所以招蜂引蝶的力量較大。
  但願蘋果真的要買,就出手大方一點,不要老是輸給採購大王Google!

手機的利潤,趨勢不變還是歸蘋果

  今年789月開始老人先後提出蘋果iPhone的世界市佔率雖然不高,大約2.8%至3.0%,但利潤卻達世界全部各廠的39%至40%。大約蘋果每賣一支iPhone的利潤,可抵其他廠的賣14隻。
  目前這趨勢似乎不變,蘋果現在佔世界手機的4.1%,但根據Asymco,蘋果利潤仍然佔全球的50%!所以各家大廠聯合起來平均賣12.5隻,才能抵iPhone一隻的利潤!
  看來手機大廠除了搶市佔率外,利潤提高才是王道。但目前似乎大家又跟以往電腦筆電一樣,在搶低價!

Android吃掉黑莓機的市場

  根據nielsenwire,今夏智慧型手機佔全美的手機28%。以六個月做基準,本季內,新的智慧型手機增加41%,而上季只增加35%。
  所有的智慧型手機中,黑莓機佔30%,iPhone佔28%,而Android佔19%。不過最近六個月內買手機者以Android最多。
  整體而言Android似乎是吃掉黑莓機的市場
如圖可見綠色的Android往上串升時,藍色的黑莓機往下掉。而iPhone持平。
  
  Android手機的用戶較年輕,35歲以下佔一半50%,而蘋果35歲以下佔43%,黑莓機的38%。使用iPhone的45歲以上佔33%,使用Android的29%,使用黑莓機的38%。
  所以以年紀而言,黑莓機最老,蘋果次之,而Android最年輕。
  不過奇怪的是,老人幾天前碰到一個年輕人使用HTC的Android機,老人說他重視時尚,好時髦呀!他卻不太高興......@

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Steve Jobs當上Google執行長(CEO)

    話說當年:
1996年:Google兩位年輕創辦人經過引薦和他倆崇拜的英雄,被放逐的前蘋果執行長Steve Jobs密會見面。
1997年:Steve Jobs當上Google執行長。Google買下NeXT
2000年:在Steve Jobs領導之下,推出新電腦作業系統,改自NeXT叫GoNeXT。為跨平台的電腦系統,可在PC、Mac、Linux上使用。Steve Jobs並且勸服Google董事會,採低價政策單機15美元,非免費。推出後大受歡迎,世界所有電腦大廠均紛紛使用。
2001年:推出 gPod,也是第一次Google自作硬體販賣。推出後亦大受歡迎,Sony的WalkMan節節敗退。推出gPod時,亦同時推出gTunes。gTunes不是獨立軟體,是Wet軟體,同樣是跨平台。
2002年:蘋果因為業績大降,市佔率下降到不到5%。宣布破產。Steve Jobs勸服Google董事會買下蘋果。GoNeXT系統加入蘋果的系統更加穩定,推出 GoNeXT 2.0。市佔率開始大增!
2006年 : Google買下Steve Jobs擁有的Pixar。Google正式跨入電影業!並開始大量收購其他公司如YouTube等。
2007年:Google推出gPhone。全世界注目,馬上大賣

2008年 : gPhone的作業系統gOS開放給各家手機廠使用。
2008年 : 謠傳Steve Jobs死於癌症,Google股票一天大跌20%!但馬上回檔。
2009年:gOS作業系統的手機如入無人之境,全世界市佔率破百分之50!Nokia節節敗退,股票連續大跌一星期,連帶引起歐洲股票大跌!
2010年:Google推出gPad,同樣引起世界大搶購!同時間亦推出GoNeXT 3.0。微軟股票跌落美金10元以下
!引起美國股票大恐慌!
2010年末:全世界個個賣場均大排長龍買gPod、gPhone、gPad、和GoNeXT 3.0電腦,非Google牌或是系統裝置的均乏人問均。不甘市佔率大降到不到30%的微軟聯合世界各家大廠如Sony、Nokia、等控告Google公司壟斷市場。Goolgle不只是市值世界第一,打敗埃克森石油,也是世界搜尋、廣告、電影、電腦、手機、數位音樂、數位電影、雲端作業,等的第一大廠。世界貿易組織正式宣布不准Google推出新系統或併購其他公司。

   以上純屬老人虛構,請勿轉載,造成謠言.........但根據最近露出的文件顯示,Google倆位年輕的創辦人Page和Brin倆人當年曾和Steve Jobs會面。倆人問起投資者John Doerr:
   "Why can't he be our CEO?為何不請Steve Jobs當Google CEO?"
........故事由此而來........老人虛構,請勿轉載???

2010年10月31日 星期日

台灣雙A終於今年要出平板宰iPad

  經過大約一年的舞台展示平板後,台灣雙A終於有可能正式上市平板了。
  台灣宏碁宣布今年十一月23日,將在美國紐約推出平板電腦,價格由299至699美元不等。CEO 藍奇 Gianfranco Lanci說2010年也要推出App Store (?!)。
  細節還不是很清楚,可能5, 7, 10, 13吋一網打盡!
  Asus今年六月就提出要出Eee Pad,亦估計將在2010年底推出,價格199至599美元。另外尺寸較大的12吋Window系統平板在2011年1月推出。2011年三月亦推出兩個7吋平板,和兩個9吋,一是Window系統的平板,一是Android系統。(消息來自digitimes等,但各家說法不同,真正細解不清)
  老人恭喜雙A,畢竟這是台灣之光!只是說是iPad殺手,就未免目標太宏大的!老人建議只要能殺韓國三星的銀河板Galaxy Tab就不錯了!(可千千萬萬不可輸三星!)

微軟老闆Steve Ballmer認為Window Phone 7上市時間很快

  在IT界度日如狗之歲月,一年可底7、8年。但微軟老闆Steve Ballmer顯然不那樣認為!在微軟專家發展會議上,有人問他為何Window Phone 7會慢蘋果iPhone三年才出來。他卻認為上市很快,回答道:
  "We' re early; there's no question we're early......I think we kind of nailed it. When you see it, you just go ooooh"
  老人的感覺是不是ooooh,是what.......a...shame?

微軟的Silverlight非正式下台

  Flash what? 當Flash即將成為過去的技術時,微軟對付Flash就沒意義了。微軟的Silverlight一直沒有引起大眾的注意,雖然它是微軟的網頁跨平台視訊解決方案,目標是想打敗Flash。慨念上說它是D.O.A.(death on arrival)也不為過。現在微軟伺服器主管Bob Muglia接受訪問時,進一步提出HTML5才是他們發展的對象:"HTML5 is the only true cross platform solutiion for everything, including (Apple's) iOS platform"。
  顯然的,微軟順手推車走向HTML以便和蘋果的iOS相容。
  網路盛傳微軟正成立一個小組來發展iPad相關軟體
事實上也暗示微軟不得不向事實低頭,承認iOS是一平台。微軟的Office iPad版也不是不可能!@

2010年10月30日 星期六

藍芽殺手出現:Wi-Fi Direct

Wi-Fi Direct 聯盟於十月25日正式可授權產品認證。這個架構且相容於原本Wi-Fi 802.11規格的新傳送協定,將是未來藍芽的殺手。
它提供兩種模式Adhoc、Infrastructure, 前者為點對點(一對一)距離較短,後者可和基地台相連,也可互相多點連結,距離較長。(簡單而言就是P2P加AP)
Wi-Fi Direct根據各方報告,具有下列特點:
1. 傳送距離較遠,可達656尺(大約200公尺),比藍芽的200尺(大約60公尺) 遠。
2. 速度較快,250 Mbps,是藍芽的 25 Mbps大約十倍

3. WPA2 256-bit 加密,比藍芽的 AES 128-bit更安全。

對用戶的意義就是更方便連結,不一定需要無線基地台(但相容),行動傳送可能性大增!
行動通訊時代一步步進入社會,手機、相機、電視、印表機、iOS裝置、手提電腦,等等將串連在一起。
  

2010年10月29日 星期五

蘋果2010年會計年度銷售數據

  蘋果官方的2010年會計年度(2009年10月至2010年9月)總決算(SEC 10-K表單):
  桌上電腦  462.7萬台     年增率 45%
  筆電        903.5萬台     年增率 25%
   iPhone    3998.9萬台    年增率 93%
   iPod       5031.2萬台    年增率 7%
   iPad        745.8萬台  
  
  讓人驚艷的是桌上電腦,大慨是27吋iMac大賣,竟然年增率大於筆電!亞洲和歐洲的麥金塔大躍進是主因

Google TV 其實就是 YouTube TV

   Google TV被PC專家認為是下一代、劃時代的TV,也被台灣非凡專家認為是下一個藍海!
   但Business Insider顯然不這樣認為:"Actually, It looks like Google's YouTube-Google TV reorg, Isn't a big deal at all."
   根據Google的說法,Goole TV是從YouTube部門,在上個月,分割出來的部門。
  Google TV上市就被美國電視網抵制。但對Google而言,其實也沒什麼損失!新菜來至於舊菜。
  難怪,有人說Google TV就是電視版YouTube

蘋果是世界第四大手機廠

  你可能不敢相信,才進入手機領域三年的蘋果現在正是世界第四大的手機廠。
  根據IDG十月28日的統計,在2010年第三季,蘋果賣出的1410萬隻iPhone,年增90.5%,佔世界手機的4.1%,排名第四。第一是Nokia 32.4%
,第二是三星 21%,第三是LG 8.3%,第五是RIM 3.6%。
  也值的一提的是Sony Ericsson和Motorola摩特羅拉,都在五大廠外!

蘋果第一次營收破微軟

   美國時間10月28日收盤後微軟公布財報。微軟的營收不錯,這一季上升至162億美元。但卻輸給蘋果,203.4億美元!這是15年來的第一次

   今年五月26日蘋果市值第一次破微軟 (2213.6億對2193.5億)!相隔五個月後,現在蘋果季營收也破微軟!
  微軟現在手頭的現金亦很多,442億美金,但仍然輸給蘋果510億美金。
  現在只剩利潤,以軟體為主的微軟顯然地成本較低,本季賺54.1億美元。還仍勝過蘋果的
43.1億美元。

中國在線蘋果店10小時賣光iPhone

   十月26日才剛剛上線的中國蘋果店,10小時就賣光iPhone!
  黃牛囂張的說到:你沒機會買的,我們24小時盯著在線蘋果店,利用自動系統下單!你能麼?
  看來無論是實體店或是在線店,蘋果都抵擋不住黃牛!
  所以蘋果在紅色中國的問題多多,但最難的竟是"蘋果黃牛"

2010年10月28日 星期四

對用戶而言iPad最值錢

  根據老人最常看的股市網站,MarketWatch,蘋果公布未來幾季毛利率將下滑。
  原因一般認為是蘋果的iPad成本較貴,但卻賣的相對便宜之故!蘋果去年毛利率40.1%,今年39.4%。
  但分析師似乎不太擔心,因為這是蘋果策略改變之因,開始重視市佔率!見老人十月14日:"美國AT&T和Verizon也要賣iPad",提出蘋果市場策略已全面改變!
  對消費者而言,既然iPad蘋果賺的少,表示買者賺的多!老人使用iPad的結論也是如此!@
  台灣即將上市(十一月iOS 4.2到來時,十一月3至5日後會公布)

蘋果將使用可更改電訊商的SIM卡

  行動上網裝置對用戶而言最大的麻煩點在於電訊供應商!
  老人先前提出,Android系統軟硬都控制在電訊商,不是手機廠。而後臉書的開發者Joe Hewitt道出Google真實的謊言:開放是開放給電訊商控制,不是給個人
  如果大家還是不信,可參考十月28日Zdnet.tw 翻譯Tom Krazit的文章,就可再一次揭開Google真面目。Google違背了它口口聲聲說的話:"你可以賺錢,同時不為惡",但卻討好行動電訊業者,忽略使用者!
  蘋果卻剛剛好走相反的路,蘋果一直想要不受通訊業者的管控!蘋果的iPad就是最好的例子,在賣場賣,不在電訊店裡賣!
 現在蘋果進一步想脫離電信業者管控的SIM卡。根據GIGAOM的報導,蘋果正跟一家Gemalto公司合作,推出一種特殊的SIM卡,卡可經軟體變動更改電訊公司。所以將來用戶可自行挑選電訊供應商,來轉用SIM卡!達到一卡可轉換所有電訊供應商的目的。
  如此一來,你不用換SIM卡,你只要跟電訊商買斷電訊費用即可。
  意義為何?如此一來,蘋果可獨立賣裝置,免於受限於供應商,用戶換那一家電訊供應商
亦可不用換SIM卡。
  蘋果此招,相信馬上會被Google學會,說不定馬上就會讓自己死去的手機再度復活:NexusTwo !

HTML5取代Flash的速度驚人:目前54%

   Flash what?大慨不下兩年大家都會忘記它!
   根據MeFeedia目前網頁視頻已54%使用HTML5!
   在今年1月只有10%使用HTML5,到五月時達26%(大約iPad推出時),但到十月達至54%。
   雖然電腦上還是以Flash為主,但到行動裝置上就以HTML5(H.264)為王!
  許多出版公司和平台目前都嘗試使用內框
入(iframe embed)技術,讓網頁動態自動甄試使用者裝置來改變視頻。
 以目前趨勢來看,老人預測明年夏天可達80%
,到2012年底很可能許多人都不知道Flash了!
   Flash將是SS Flash的代號。

2010年10月27日 星期三

任天堂終於承認危機來自蘋果(比微軟還危險)

  老人今年五月5日提出:"任天堂獲利下滑(Game over)?Apple attack!"
  當時許多人認為iPad可能是蘋果最後打倒任天堂的一拳,但老闆認為"No surprise, it was a bigger iPod touch."。
  但幾天後,任天堂老闆認為我們跟Sony的戰爭早已過去(任天堂勝),未來的敵人是蘋果
  為了挽救銷售直直落,七月時任天堂甚至宣布馬力歐不會出現在蘋果iOS上
  現在"未來的"敵人蘋果,已變為"現在"的敵人,任天堂老闆最近接受訪問,題目是:
  "到底任天堂即近的將來最危險的敵人是蘋果還是微軟?"
   答案是:當然是蘋果!
   事實上任天堂第二號敵人,微軟,亦在吃食任天堂的Wii市場!
  所以老人說,任天堂的危機不會比Sony小!

   PS:  隔天後,28日,任天堂公布七年來第一次半年財報虧損,虧損2470萬美金。因為銷售少34%。

紅色中國的蘋果線上店開張

  "在線"蘋果店昨天十月26日終於在中國開張。跟美國和台灣一樣,連iPad都提供刻字服務!
  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在中國,一開始一定會憤怒的!因為App排行版在中國第一天,第一是Cartoon Wars 2,而憤怒的小鳥只拿第七!第二天(27日)第一名是Plants vs. Zombies,憤怒的小鳥拿第五。
  11.6吋MacBook Air基本款賣人民幣7,998和9,498 RMB。

新版小MacBook Air效率不差

   新版MacBook Air最讓人擔心的就是CPU效率問題,尤其是11.6吋的Core 2 Duo只有1.4或1.6GHz。
  但來至Macworld的測驗,可能反應真正使用時的Speedmark 6 scores,如上圖,其實不差。甚至於比前版的Air (1.8或2.13GHz)要好的多!
   該文章,除了小以外,其他有關這個小Air的意外或值得注意的特點有:
1. 16:9螢幕 (1366x768)
2. 字體將較小(老人而言,已換多焦眼鏡)
3. GeForce 320M是使11.6吋Air的效率佳的主因

4. 應付一般日常作業,不用擔心她不夠快。甚至於Photoshop CS4上較簡單的作業仍沒問題。
5. 視訊H.264的播映沒問題,比起前版Air好。看全螢幕的H.264電影,並把螢幕開的最亮,亦可看220分鐘(前版Air只185分)
  
  所以可能大家不要太擔心其效率問題,蘋果產品還是都在簡單的"加法和減法"中,取其最佳點,在小、輕、省電下,還是要有所犧牲!值不值的買,還是考量自己使用的目的
  Macworld給它四星半評價!甚至於比13.3吋高(四星評價),當然比第一版好(三星半評價)!
  PS:如果大家想看最徹底的評估,可看AnandTech的分析。

2010年10月26日 星期二

微軟的未來在日出: It's The Dawn Of A New Day

  Sony的未來在夢中,那麼微軟的未來那裡?
  根據微軟離去員工,老功臣Ray Ozzie的離職忠言,微軟的未來在日出的雲端:"It's The Dawn Of A New Day"
  沒有永遠的微軟,過去的榮耀已過,旭日再次東升時,雲端不會等微軟
  Post-PC(後PC時代,後微軟時代)的世界可能沒有微軟!(這裡的PC是廣義的PC,為了避免誤會,可解為微軟時代。因為對絕大部分的台灣人,PC就是微軟)
   這就是他的建言!
   大家有興趣,一定要看原文。
   PS:日後,補上重點......

Sony的未來不是夢:蘋果買下Sony?

  最近有關Sony的消息不斷:
1. Walkman走入歷史:
   就在蘋果iPod九歲生日十月23日那天,Sony宣布Walkman下市,走入歷史!Walkman在1979年上市,31年來可說是行動音樂的先驅。
   Walkman先由卡帶,再CD (1984),再Flash快閃記憶體 (2007),可說是由勝而衰,但卻曾帶領目前的青壯年走過他們年輕的一代 ("老人"非也)。
  帶走Walkman最後一根稻草的就是蘋果的iPod
!Sony和Walkman的創始人CEO盛田邵夫(Akio Morita)若地下有知,一定會身心落淚!
2. PSP Go在美大降價:
  十月26日Sony突然宣布PSP Go由249美元,降至199美元。

  降價的原因,其實就是蘋果的iPod touch和iPhone!iPod touch和iPhone是今年全美青少年最High的禮物。不只是PSP Go,掌上遊戲機的龍頭DSi亦可能面對有史以來最冷的冬天!一切都是蘋果冷效應
3. Sony Google TV出師未捷:
  十月13日Sony正式發表Google TV。但上市後如預料的受美國三大電視網的抵制。Internet TV有可能是下一代的電視,可惜的"下一代"卻不是現在!Sony的Google TV正面臨美國聖誕季銷售的挑戰!很可能會出師未捷,身先死。但相反的蘋果的第二代Apple TV卻六星期賣出25萬台
  Sony在LCD電視上喪失先機,讓韓國廠奪去先機和市場,雖然後來急起直追,但技術已落後
!現在Internet TV,Sony在軟體和內容又再一度控制在其他公司手上。處處看出Sony的無奈!
4. Sony 股票大漲
  一大堆壞消息,但十月25日Sony股票在美卻大漲3%,Why?
  因為謠傳蘋果要買入Sony
  這可是今年度最大的謠言!蘋果坐擁510億美元,加上Steve Jobs又在季報座談中暗示蘋果將待機買入他家公司,網路八卦於是伺機而起。但是蘋果買入Sony,卻是天大的笑話!但還是有人信,故股票大漲。但話又說回來,不用說是十年,三年前,誰敢說蘋果可買下Sony?
  這謠言其實不是謠言,來至著名的Barrons專欄作家Eric J. Savitz 在品論蘋果Steve Jobs的言論時,提出他假設蘋果將來可能的購買對象,隨手一提的:"Just what Apple might want to buy: Adobe? Sony? Or how about a big media company where Jobs is already on the board: Disney."
  但股市反應真是驚人!可見蘋果可吹氣變颱風
  在老人五年前換家中電視時,不選用了40年的Sony電視時,Sony的前景已看壞!老人對Sony的確是有所建議和妙招,但Sony又不請老人,只好 ...........

2010年10月25日 星期一

微軟的豪賭:危險的新視窗

  微軟的老闆參加Gartner的座談會時,訪談的都是有關微軟的策略和前觀。但他突然間的一句沒下文的話卻嚇壞所有的參加者,他提出微軟下一代的Window 8將是微軟有史以來最冒險的產品

  為什麼老闆對自己的新一代未來視窗的推出都認為是冒險的嘗試呢?
  因為他害怕那又是一個新一代的Vista!
  因為Nobody care!.....大眾無所謂.....
  過去幾年微軟的新一代視窗,Vista,對用戶和微軟而言都是恐怖的夢魅。Vista可說是讓微軟倒退好幾年,以致於讓蘋果和Google趁機崛起。等到微軟全力修改Vista破窗,推出Window 7,推出後,後市似乎看好,但不料時代已改變了!----行動觸控上網的時代來臨!
  行動上網的裝置和系統一步步取代了PC大眾對視窗的需求!人們不再需要微軟不可!
  美國的購物網站、時尚網站,等等它們擔心是蘋果的iOS裝置看不到網頁的產品!花大錢修改網頁,怕的是使用iPad,iPhone,iPod touch的人不上你的網站,不買你的東西。Starbucks星巴克店內可無線免費上網,它們設計網站的方針係針對店內使用的iPad和iPhone,因為店內使用的人比PC筆電還多!
  所以當微軟推出Window 8時,沒人會關心,沒人會在意?!

億兆富豪也"愛"不到 (i; iMac, iPhone, iPad, iPod)

    口袋深度不夠,不能買蘋果產品的人,事實上也不用自卑。事實上世界上也有億兆富豪的家屬不能"愛",iPod, iPhone, iPad, iMac!
  微軟老闆和其家屬擁有330億美元,不是世界第一就是第二有錢。但是有的東西他們只能看,不能擁有!那就是蘋果產品!
  Bill Gates的太太Melinda Gates,根據紐約時報雜誌,在22日接受訪問時,有記者提出不該問的問題:
  問:"妳有iPod麼?"
     "不,我有Zune"
  問:"要是妳的子女問到:"媽,我需要一個iPod?""
     "我會給他建議,你可有Zune。"
   問:"妳有iPad麼?"
      "當然沒有!"
   問:"有一說法是你先生Bill使用蘋果筆電?"
      "錯。沒有東西(蘋果產品)可跨越我們家的門檻"
   問:"世上真的沒有蘋果和為微軟可共存的空間麼?"
      "微軟肯定是有出產蘋果可用的產品的。有關這個問題,請問我先生!"

2010年10月24日 星期日

11.6吋的誘惑老人受不了

   老人今天陪家人逛百貨公司週年慶,因為實在是受不了誘惑,不管口袋的"淺"度,預購入11.6 吋MacBook Air,40,900台幣。預12月送到家。
   百貨公司的5000送500,加上信用卡的送500,實在讓上了年紀的老人也受不了,因為送4500元的購物卷。
  可惜是在店裡買,不能自定規格。所以無法選4 GB RAM 或是 1.6 GHz CPU。不夠想想,也不會在上面當做iMac來使用Photoshop等大代事,而且網路的初始使用經驗似乎都很好,見computershopper。這是老人生平以來第一次在大賣場買Mac。
  如此一來,回想25年以來,蘋果的筆電11, 12, 13, 15, 17 吋,老人都擁有過。
  底下是尺寸大小問題:
PowerBook P 15  長36.4公分,寬24.9公分,重2.54公斤
PowerBook 13     長32.5公分,寬22.7公分,重2.04公斤
PowerBook Air 13長32.5公分,寬22.7公分,重1.32公斤
PowerBook Air 11長29.95公分,寬19.2公分,重1.06公斤
iPad                  長24.28公分,寬18.97公分,重0.73公斤
 
  奉勸大家有事沒事千萬不要上百貨公司........

2010年10月23日 星期六

歷史上的今天十月23日:iPod生日

   2001年10月23日蘋果發表可帶1000條歌的iPod,"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當時售價400美元,只有5 GB。
  iPod事實上配合iTunes帶領蘋果的絕地大反攻。蘋果有今天,iPod功不可沒!
  2002年7月17日,第二代iPod產生,最大20 GB。Window版亦可使用,但非用iTunes,使用 MusicMatch。
  2003年4月28日,第三代出現。配合初試啼聲的iTunes。iTunes Music Store在一星期內賣出一百萬條歌。更重要的是10月16日,iTunes出現Window版
  2004年6月6日,第四代誕生。引進iPod mini。
  2005年1月11日,引進iPod shuffle。
  2005年9月7日,引進iPod nano。
  2005年10月12日,引進iPod video。
  2007年4月9日,100萬台iPod賣出。
  2007年9月5日,iPod touch誕生。
  ...................
  後來的歷史,大家比老人清楚,但你知道iPod名字的由來麼?為何叫Pod?
  答案在張貼意見內.....近日揭曉....

Goolge棄民主黨,走向共和黨!

  美國有兩大政黨,共和黨和民主黨,共和黨一般代表的是企業、有錢人、保守態度、天主教、反共等等,而民主黨代表的是工人、薪水階級、有色族群、親共等。共和黨代表有權的政府,但對企業採放鬆的自由經濟,要減稅。民主黨代表自由的人民,對企業要有管控,是計畫經濟,對有錢人要增稅。
  所以民主黨在經濟上是資本主義內的共產黨
,但在思想開放上是資本主義內的理想主義者

  因此在慨念上Google的所謂人民的力量,口號 "Don't be evil!"理應趨向民主黨!所以Google成立以來一向都是支持名主黨!
  現在Google變了!它是大公司不希望政府的管控它!所以他政治傾偏共和黨了!!
  所以才會出現businessinsider的一篇文章:
  "WHOA: Even Google Had Gone Republican"
   在以前Google政治獻金58%給民主黨,但現在
55%給共和黨!
  Google的轉向代表著Google已成為一個很大很大的公司,它不希望政府約束它!
  而蘋果的Steve Jobs至始至終都支持民主黨
,這大慨就是美國總統歐巴馬22日會跟Steve Jobs會談45分鐘之故!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最先報MacBook Air 11.6吋的台灣Digitimes再出預測

  相當厲害的台灣DigiTimes作家Yen-Shyang Hwang和Joseph Tsai,黃蔡兩人,首先於今年六月15日爆出由Mingchi Kuo透出有關蘋果
MacBook Air要出11.6吋的內幕新聞
  現在Back to the Mac答案證實了內幕新聞。
現在郭(Kuo)先生再度出擊,說蘋果這一季(2010年10,11,12月)將出貨70萬台,其中11.6吋將佔60%!他亦預測明年配合新系統大貓Lion,MBA可吸引更多顧客。
  老人今天上班時已有人問起MBA,說他要買
。所以看來這一新版MBA已有好的開始!

當第二名追上來時:AT&T趕上Verizon

  老人先前已提過Verizon老闆非常難纏,根本以自己是電訊商老大自居壓榨手機廠。有分析師還暗示如果Verizon老闆在權的一天,蘋果不低頭別想上Verizon
  但現在iPhone 4上Verizon幾乎已是公開的謠言
,馬路人人皆知。Verizon還乾脆賣起iPad來!
  為何蘋果iPhone可上市Verizon?現在答案終於
揭曉:
  iPhone美國唯一供應的電訊商AT&T在2010年會計年度第四季一季新增了520萬iPhone用戶 ,是歷史紀錄,比上一季多62.5%。
  這使AT&T的電訊用戶達9280萬人
  Android手機的大本營Verizon,今天也剛宣布同一季只增加了99.7萬戶,不到100萬。獲利下降25%。Verizon的電訊用戶達9320萬人
  所以第一和第二已相差無幾!老二AT&T趕上來了!原因?當然是iPhone!
  所以消費者會說話,CEO商人向市場低頭,事實上也是向消費者低頭!

HP Slate 500 美金800而已

  貴就是好?三星的銀河在台全球首映,賣25,900台幣,在美空機600美元,已讓老人嚇到,但現在這也不算什麼,hp官方剛公布賣HP Slate 500區區美金800而已!突然一向貴為婦人的蘋果卻落為貧名戶?
  HP Slate採Window系統(不是Window Phone 7
不是 Palm OS),使用觸控筆對象是企業主,不是消費者
  Atom Z540 1.86 GHz
  Window 7
  2 GM RAM
  64 GB SSD
  8.9吋
  HDMI
......
   規格好得很? 請看engadget
   Another DOA ?

MacBook Air 全新的架構,但上世紀的CPU,Why?

  MacBook Air 全新的架構,已讓老人在11和13的選擇下,無法斷定決定的心,頻頻上蘋果台灣網站卻老是點不下去!真是選擇過多,兩種,的煩惱!
  但MacBook Air 在一切切全新的架構的設計上
,卻用上世紀的CPU,Intel Core 2 Duos,Why?
  老人連想四天,只能猜測如下:
1. Intel 整合式的畫圖晶片仍然效能不佳!在不能和MacBook Pro一樣,使用兩個畫圖晶片之下,只好犧牲!畢竟畫面是蘋果一向最在意的地方。
2.  Intel Core iX系列,熱和能效力不佳!不但可烤蛋,也是吃電王!
3. 等著; 等蘋果自己的CPU,A8?Why Not?

三大電視網抵制Google TV

  其實這不是新聞,老人在十月8日已提起:"美國主要電視廣播公司如ABC, CBS, FOX, NBC等公司也沒加入Google TV"。
  但現在Google TV已上市,於是國內外新聞再報一次:"Google TV慘遭美國三大電視網抵制,看不到CSI和ESPN"。
  原因當然可想而知:大家都怕Goolge Evil夾其廣告的優勢,搶了電視網的金飯碗!
  Google當然發表聲明:我們提供你軟體,至於內容,當然跟我無關!(硬體壞了,也請找Sony)
  老人無意抵Google,但這讓大家了解版權、規格、習慣、政治,等等因素其實正是科技的絆腳石!但也是科技業成熟和走入人間必要的學習之路!
  此事也暗示軟體、硬體整合還不夠,還要內容,才能征服顧客,而征服市場

Steve Jobs 的軟、硬體哲學:軟、硬體的整合重於一切

  雖然現在蘋果成功了,許多報告都說他是最近十年全世界或是全美最成功的CEO。但是依老人來看如果以傳統的CEO分析來看,他是世界上最不是適合做CEO的人!Why?因為公司的CEO是以公司的利潤和市場為目標,是個 business man商人!但他卻是以理想為原則!
  簡單以一個例子來說,大家就可清楚:常常當公司股票下跌時,CEO一但裁定裁員,公司就股票回升。百試不誤!這就是典型的商人 business man。
  底下將以硬體、軟體的觀點來看這個most valuable CEO:
  對IT界的兩大巨星,蘋果Steve Jobs和微軟的Bill Gates,一般的評語是蘋果Steve Jobs是hardware guy硬體人,而微軟Bill Gates是hardware guy軟體人。以指Steve Jobs重視硬體,而Bill Gates重視軟體。其實Steve Jobs重視軟、硬體,分不清執重執輕!而Bill Gates則事實上早就是個business man商人
  Steve Jobs重視軟、硬體的原則和個性可說是至始至終完全沒變,而且他非常堅持!在他的眼中裡軟體和硬體根本分不開,是整合性(integrated)的一體成形!很多人根本不了解他看事的哲學和慨念,也有很多的誤會和曲解。在他的慨念之下蘋果根本不可能把軟體開放讓大家來做出他不要的硬體!但這跟軟體的Open的慨念是不同的(老人先前已提)!目前大家攻擊蘋果的不開放,事實上是不開放給硬體廠商,而非系統軟體coding開放出來!
  所以Google和微軟的所謂開放,換言之是開放給廠商,而非給你!開放給廠商,然後跟廠商一起分享顧客的錢!其實對個人和顧客而言,這完全跟蘋果的軟硬體合一為一公司完全沒兩樣!可惜的是顧客大眾搞不懂這原理,分析師和記者更是不懂,無形中被廠商拉著走,也混淆視聽,欺騙大眾!
  蘋果有沒有試過開放,當然有,在Steve Jobs下放的那幾年就是如此!後果是利潤降低,顧客群依然沒增加,公司形象變壞,這也是造成
Steve Jobs回朝的主因之一。
  在蘋果因為開放和頻臨破產的那幾年,不見台灣和世界報紙攻擊蘋果不"開放",現在蘋果在他們所謂"不開放"下成功了,大家反而攻擊其不"開放"?這是大笑話和矛盾!
  Steve Jobs 在軟體和硬體整合(integrated)的慨念在他在18日的財報回答問話時,可知其想法:

  "You are looking at it wrong. You're looking at it as a hardware person in a fragmented world. You're looking it as a hardware manufacturer that doesn't really know much about software, who doesn't think about an integrated product, but assumes the software will somehow take care itself. And you assume that the software will somehow just come alive on this product than you're dreaming of, but it won't. "
  大意是說:"你們的看法是錯的。就好像在一個支離破碎的世界裡的硬體人(機器人)。就好像是一個根本不懂軟體的硬體製造商,不想做一個整合良好的機器,卻整天幻想軟體可解決他自己的問題。你以為你夢想中的硬體產品一定會有軟體將其活化成真.....但其實不會!"

  很多人攻擊其說法,但無形中Steve Jobs 卻給大家上了一課!軟、硬體的整合重於一切!他就是使用者經驗底子裡最重要的支架!
  設計硬體,卻幻想軟體會跟著走,設計軟體,卻幻想硬體會跟著走,如果成真,還好,如果沒有,就一敗圖地!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硬碟廠的黃昏早已到來

  iPad的來臨及就是有人仍不信邪,如說話好像算話的宏碁王老闆,但對許多產業的確是黃昏的來臨。硬碟廠就是其一!
  世界上的硬碟廠早就剩不到幾家,Seagate, WD, Hitachi, Fujitsu, Toshiba,等。過去的Maxtor早在2005年就被Seagate併購,更早以前Quantum被Maxtor兼併。
  Seagate五年前看起來不可一世,但最近已傳出Seagate求售消息,但沒人問均,只傳出私幕基金有興趣!Seagate在今年七月20日已預先猜測iPad熱賣,會衝擊硬碟需求。今年它股票直直落,直到謠言私幕基金有興趣,才在十月15日大漲。
  WD在兩天前十月19日也預告iPad對他們的衝擊,使傳統的旺季聖誕假期出貨不如預期。
   硬碟廠商的前景看衰,黃昏提前到來!
   這一切都是iPad帶來的效應,現在MacBook Air更進一步宣布不用硬碟,使用快閃記憶體,
更是最後的一擊!
   硬碟愈做容量愈大,3TB已上市,個人使用頂多一個外碟就夠用,若沒新應用,市場削瘦也是致命傷。
  IT產業的現實和快速變化,真是讓人難抓。IBM在此算是聰明,早在2002年就賣掉硬碟事業(給Hitachi)。

蘋果的大貓是Mac和iPad銜接的終極要角

  初次亮相的MacBook Air (MBA),似乎受到好評。但依老人看Steve Jobs提到MBA是麥金塔電腦和iPad的混合產物(hook up 銜接)時,我一時有點遲疑,直到看到大貓(Mac OS X Lion)的介紹時,我才真正了解。因為不只是硬體,軟體也要配合才算是銜接。MBA配合大貓才算是王道!
  OS X Lion帶來的Lanchpad介面,是一個偏好設定程式,可放在Dock上面,一點就可啟動。它的作用在提供一個全影幕的環境來放入所有的軟體,就像是iPad、iPhone上的螢幕般!你可以利用Touch Pad觸控來翻頁(非螢幕上觸控)。你也可以排序軟體,你也可以做一個檔案夾來放入你所希望的軟體。
  所以一但你點上Launchpad後,電腦螢幕就變為跟iPad/iPhone的螢幕一樣!!在超薄的
MacBook Air上看起來更像是有鍵盤的iPad
  為了跟iOS看起來更像,OS X Lion不只是在Launchpad上用全螢幕,其他軟體、應用程式也是!你一點就進全螢幕,但亦可缺換至一般多視窗環境!所以全螢幕應用,將使11.3吋的MBA看起來大多了,就像是橫放的大號iPad
  其他如Mac App Store更是幾乎是全部移植至iOS!也算是蘋果聰明之舉。以後大家用蘋果軟體方便多了,可一次全部檢視要不要升級!!買軟體時也可一下自動放入Launchpad內。
  另外台灣蘋果翻譯為指揮中心的Mission Control,是桌面控制加強程式。方便加強使用全螢幕、Expose、Space、Dashboard等的桌面程式。
  所以大貓將使蘋果電腦或是筆電更像iOS裝置!MacBook Air更像是大號iPad!

MacBook Air是新一代筆電的未來

  讓人注目Back to the Mac,其中的硬體明星就是老人期待很久的MacBook Air。
  產品如何定位是硬體產商的難題,如果有太多選擇,而彼此又互相有太多重疊性,會產生所謂顧客選擇過多的煩惱,也會使生產線浪費
,產品支援困難,和成本增加的問題。類似的產品線過多,亦會使公司沒有名星代表性的暢銷產品可提出。台灣的PC或IT產業常常沒搞懂這個慨念!
所以有無需要MBA?
?1. 如果有iPad和iMac,何須筆電?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也許答案只有使用者知道
?2. 但若要筆電,放在iMac和iPad之間,那麼MacBook Air (MBA)要放在何種地位
?3. 或是只要iMac和筆電,不要iPad?但如何將筆電弄成近似iPad的方便
?4. 如何使電腦和iPad銜接(hook up)
  這些就是這次MBA設計的精神。她必須要怠機久,使用久,開機快,小輕便,行動性。盡量去減少人類至今無法克服的天敵:能量。也就是電池的物理性質帶來的不便(使用時間和熱
)。
MBA的特點為:
1. 不再使用硬碟,用快閃儲存記憶體 (這宣布硬碟不死但入黃昏)!11吋有64和128GB可選,13吋有128和256GB可選。一可使開機更快(15秒),二可使怠機更久(30小時)。 快閃儲存記憶體燒在主機版內,將進一步減少空間浪費。
2. 使用USB隨身碟。蘋果幾乎完全放棄了CD/DVD碟 (這正式宣布CD/DVD的末日)。隨機送一個放了系統重灌軟體的隨身碟。
3. 其他的特點為:FaceTime camera,multi-touch trackpad多點觸控, full size keyboard, NVDIA GeForce 320m, Core 2 Duo processor, LED被光,2-4 GB RAM,SD插槽(13吋),2個USB,等等。
  蘋果老闆Steve Jobs暗示將來所有的MacBook將有一天向MBA看齊!
  看來老人又要天人交戰,口袋又空了!
  不過新版MBA要真正融入Mac和iPad之間, 還是須要下一版的大猫系統----Mac OX Lion!......見後文

FaceTime 上 Mac

  FaceTime終於如願上Mac,已有Beta版可試用
。老人使用結果發現很棒,影像完全平順。尤其是登入Apple ID後,所有的聯絡簿上面的名單全部列入聯絡資訊內,也可將常用的聯絡名單列出,馬上可用,很方便!
  大會上亦提出目前FaceTime上面iPhone和iPod Touch的使用者也有1900萬人。所以將來只差下一版的iPad加入攝影鏡頭和FaceTime了。另外亦希望在Apple TV上可經由AirPlay看影像。蘋果生態圈的整合一步步完成,趨步向一致性(consistency)的蘋果基本慨念看起!
   PS: FaceTime和iChat是分別獨立的!

請注意我:Back to the Mac

  幾乎全都是"i"新聞,已讓一大票蘋果老人、中年、中青年都快要擔心了, 因為無蘋果"電腦"新聞和新產品。但Back to the Mac一定能引人注目,因它不但會帶來新消息,也保證會發表新產品。開幕前一刻蘋果電腦再度上漲至312.77美元。
   2010會計年度賣出1400萬台麥金塔,佔營收33%,220億美元。連續18季超過PC的成長率。
讚揚Mac Office 2011。目前在11國家有318家蘋果店。新版iLife。iPhoto加強和Facebook、EMail的整合,新Slide show,全影幕,等。後續.....

史上最絕的上市iPhone外殼周邊

  鴻海今年蘋果相關產品的營收達700億台幣,但已有花旗的分析師預估明年鴻海的蘋果營收可達一兆四千億!但老人認為小公司亦不輸鴻海,台灣以iPhone周邊產業大賺其利的小公司已有200家以上,目前可能更多。
  但有關已上市的iPhone周邊,以下的iPhone開罐器外殼最絕

  賣你19.95塊美金!請注意:Beer Not Included!

2010年10月20日 星期三

做不出平板的老闆罵平板:宏碁的王老闆再度嗆大話

宏碁的王振堂老闆在今年八月23日大雷聲公地說:估計蘋果明年iPad在平版的市佔率下跌至20%
當年當NetBook在華碩起先發展開賣時王老闆也成大聲公說NetBook不成氣候,但後來他一看是市場不對,趕快低價出NetBook,企圖強回市場。
去年跟今年偉大的宏碁還在美國、台灣展示它的平板電腦aPad,但卻遲遲因為技術太差做不出來,無法上市!宏碁平板電腦還在iPad未上市前就先在美國亮像!宏碁原本今年秋季要上市七吋aPad,卻一延再延,延到明年!
王老闆今天再度砲轟iPad,認為大眾會回復理性,拋棄iPad!他說大家買iPad只是因為她是新產品!
面對大家的追問,宏碁為何出不來平板,王老闆說技術還未成熟!宏碁要等技術學會以後才會出產品!
但是如果平板不好,宏碁為何要出平板,如果 NetBook不好,宏碁為何要賣NetBook,他卻沒回答。
宏碁亦把美國的市佔率降低怪在其他廠牌降價,它們不降價之因!(事實上老人深知宏碁在美國是以低價搶市!)
宏碁的王老闆很會上國外網站,但卻老引出別人的暗諷

Android"假"的開放:臉書開發者說出真相

  蘋果Steve Jobs認為Google Android的所謂開放帶來fragmentation,帶來不便,不是真正的開放。其實老人也認為Android的所謂開放,就是開放給各家廠商免費用,而不是軟體開放!
  現在臉書的開發者Joe Hewitt站起來說出真言
  他認為Google的Android根本就沒有比蘋果的iOS開放。他說其實Android的source code編輯碼根本不是自由軟體,沒開放!!所以它跟Linux的真正開放是不一樣的!
  "Until Android is read/write open, It's no different than iOS!"
  "Open source means sharing control with the community, not show and tell...."
   他認為Android反擊蘋果的攻擊其開放,其實是鼈笑龜無尾!所以對軟體發展者而言兩個都不開放!!!他還認為Google是偽善者(hypocrisy)!Goolge傳達"openness means giving anyone acess開放代表大家可用",但事實上是開放讓電訊商控制 (PS: 老人先前已提出此觀點,見10月8日亞馬遜自己要開Android App網路店)!而不是開放給軟體展者!
  這下子,大家都可知道有的公司在說謊話!
  "Don't Be Evil, Google!"

售價25,900台幣的三星銀河板

  三星的七吋銀河板Galaxy Tab今天搶先在台公布上市。可在10月22日開放預購。
  價碼是區區兩萬五千九百塊台幣!
  台灣iPad下個月才會上市,不過看來三星的銀河板Galaxy Tab是至少比美國的iPad 3G 16GB板貴(639美元)!
  ViewSonic也要賣ViewPad 7,開價14,900台幣
,是便宜多了!
  請注意七吋的意義
  是對角線,不是長度,也不是面積!

使用者經驗(第三談):一致性(consistency)是軟硬體設計的基本慨念

 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自從Steve Jobs強調多次,和蘋果成功之後,可說是研究蘋果成功之道(Applelogy蘋果學; Apple Methodology 蘋果術)的人口中最常提出的口號!
  事實上使用者經驗,就是早期蘋果強調的human interface (user interface)人性介面
  人性介面要求機器、軟體,的使用得和人性吻合。人性的行為是受先天生物學的限制,所以會有本性的反應,也會因人類後天的習慣,而有直覺的行為。所以使用者經驗好的機器或是軟體和使用的人的行為,很快就會吻合。使用者很容易接受,學習時間短。
  使用者會有很愉快的心情去用該軟、硬體!他還會一傳十,十傳百地幫你推銷!蘋果的 "i" 成功的道理就是如此。
 那麼如何使你的產品有好的使用者經驗,有優良的人性介面?
  使用者經驗有下列幾項要點:
1. 簡單
2. 直覺
3. 一致性
4. 圖形介面
5. 美觀
6. 人體力學

  老人打字很慢,腦袋想的只能打出十分之一
(跟專欄作家不同,他們以"字"論"價"),所以今天看到明天蘋果Back to the Mac可能介紹新OS 10.7時可能提出新介面時,有感而發,就趁機簡單介紹一致性(consistency)的重要性。
  根據Macrumors的說法,在OS 10.7中蘋果將使用iOS的scroll bar (滾動條)。原來OS 10 的Aqua scroll bar將不再使用。
  為何蘋果會有這樣的動作,看來似乎重要性微不值道?
  其實使用者經驗都是累積無數的小小看似乎微不值道的小細節,而成巨大的影響力量!你不能忽視小細節!
  如果iOS的scroll bar很好,很直覺,那麼就沒有任何理由在電腦上不使用!
  大家可以想樣的到,如果使用者開一個視窗
,是一種介面,開另一個視窗,又是另一個介面時,使用者就會直覺性的混淆!微軟的視窗常常都患這個錯誤!所以軟體設計者必須要讓視窗打開時都有一樣的介面!這就是一致性的重要和精神所在!
  大家慢慢體會罷.......

蘋果帶動IT產業消費者時代的來臨

  蘋果2010年會計年度最後一季的報告,終於提出營收可超過200億美元以上的關卡。所以蘋果目前是全世界市值第一大的科技公司,也是第二大營收的公司,僅次於微軟的營收,超過IBM。
 以iPhone為例,蘋果本季打敗所有華爾街或是獨立分析師的預測,賣出1410萬隻iPhone,是個很神奇的例子!因為無人預測的到,而許多地方依然買不到iPhone!!
 由於微軟和IBM的營收主要是來至於企業,而蘋果主要是來至於消費者。所以蘋果的成功是消費者帶動的!這顯示美國一般分析師只注意企業的消費,以為一般民眾的消費對IT產業不是很重要的觀念需改變!所以個人、家庭對IT產業而言是螞蟻雄兵!
  企業就不注重蘋果麼?也非也?企業使用iPhone/iPad的例子早已不是新聞了。這是反向抄做,先消費者再到企業界!Steve Jobs剛成立蘋果時想由個人電腦打敗企業電腦的思考行為,25年後終於成功!

2010年10月19日 星期二

七吋平版是10吋iPad的45%,不是70%

老人在今年10月3日已提出:"10吋平版非蘋果廠商的無力和無望感!",文中已提醒大家:
1. 以前netbook就是以七吋起家,但結果是失敗!
2. 七吋平版是大型手機!
我還試問大家如果你有7吋手機和3吋手機,你會一起帶出去麼?
如果會,那我投降了!但是如果如此,為何不買10吋的iPad?看的更多更爽快!
如果不會,那代表著7吋平版或是大手機,會跟你手上的手機爭市場
今天蘋果老闆兩年第一次出現於季營收大會上,他也提醒大家:
 “七吋相對於10吋,面積不是百分之七十,而是百分之45!一半都不到!”
  
有iPad的人拿起你的iPad,把她面板遮一半,看看你還會驚艷麼?答案馬上揭曉!(量度是對角線,不是長度,更不是面積。所以不要被騙了)
他還提到,蘋果做決定時,考量的是你使用者經驗的價值,而不是以價格當考量點。換言之,一開始發展,未上市,蘋果就必須先決定iPad的大小!七吋一開始已淘汰。
想以七吋較低成本,就想做iPad殺手,是太天真了!最多最多,7吋平版是現在智慧型手機的殺手!!


老人: iPad 是9.7吋,方便談用10吋。補記 :Steve Jobs亦說7吋平版會DOA (Death on Arrival,見光死),但老人認為不會,7吋會搶智慧型手機的市場!

蘋果、IBM 財報佳但股票盤後大跌的意義

 半夜蘋果和IBM公布2010年第四季和年度財報,都有驚人的好成績,但公布後股票均跌。蘋果跌5.7%!為何如此,才是我們業餘者如老人也,要學的地方:利多已反應?
  蘋果盤後股票跌的原因有下列幾項:
1. 毛利率下滑:這是最重要的主因!蘋果的毛利率(gross margin)在去年同季是41.8%,但是本季是36.9%。蘋果預估2011年第一季(也就是2010年的10至12月)是36%。為何下滑?主因便是iPad的成本高,使整體的毛利率下降。iPad的定價一開始便是蘋果市場策略的一部分,高規格但相對低價!使對手無法應付。這也是目前其他非蘋果平版一段時間無法趕上之故!
  其實蘋果的毛利率以科技產業而言是高標的
,但對蘋果而言就以高標待之。
2. iPad銷售不如預期:蘋果四月上市的iPad本季共賣出419萬台,蘋果上季賣出327萬台。故會計年度賣746萬台。其實是很好的佳績,但大約一半的牛市分析師預測蘋果可賣的更多,故不如預期。譬如說RBC Capital Markets預估500萬台,Cowen and Company預估530萬台。但事實上也有分析很對的,如Piper Jaffray預估450萬台。所以大家期望值太高的。
  但是很多分析師可能忘記了蘋果直到今年九月才能生產足夠的iPad以應付需求。這情況跟iPhone在上一季因為大家都在等iPhone 4上市,而影響當季iPhone的銷售其實是異曲同工的。
 iPad的營收有29億美元,其實還不算差。筆記型電腦PowerBook營收有32億美元,iPad的營收其實快要趕過筆電!iPad在世界上還是很多地方還未上市,或是買不到的,所以後市還是很強

3. 心理因素的懷疑:心理上大家對Google Android的威脅,還有螞蟻雄兵的23家大廠的出擊,還是怕怕的。這陰影揮之不去,所以一草一動都驚天動地的反應。
  老人相信10之八、九的分析師一生從未研究過蘋果,直至最近三年!跟台灣一樣!
  不過股票反應未來,不是常人可懂,蘋果還是走自己的路罷!

  PS: iPad的數據有修正,謝謝大家的幫忙!

2010年10月18日 星期一

謠言滿天飛的MacBook Air

  蘋果20日Back to Mac可能公布的新版MacBook Air,目前謠言滿天飛!有說會同時出13和11吋版的,有說會用SSD Card的(加快開機速度),說的老人直流口水。原本有了iPad後質疑自己有無必要再買Air的信心都動搖了!
  上圖是Cult of Mac對新版Air的假想圖:
1. 電池可用8至10小時(原本5小時)
2. 兩GB RAM但可升級
3. 較輕,較薄,有弧度的底座、鍵盤
4. 兩個USB(原本一個)
5. NVIDIA GeForce 320 M
6. 2.1 GHz 或2.4 GHz
7. 價格降低(11吋美元999,13吋美元1100)
 
  最後一項,價格,若屬實,大快人心!
  唯一的麻煩是:溫度!
  iPad最致勝的一項就是溫度!
  Air如果還是可烤蛋,就一切熄火了!
  一切三天後揭曉!

2010年10月17日 星期日

老人的Apple TV

  老人的Apple TV飛越太平洋兩次後,三天前到老人手上。它出乎意外的!一手掌快要遮得住。
  其他目前老人使用的結果是:
1反應快,stream 速度快
2設定簡單
3外觀如精品,黑的亮麗
4台灣沒有Netflix
5影、音均一流。看電影廣告(HD)很棒,聲音不輸DVD。
6遙控器簡單好用,一如以往蘋果設計的風格。
7無中文字幕
  跟Google TV一樣,大問題是在電影公司的世界發行政策!電影公司的電影世界發行政策隨著國家或地區而變,這將影響Apple TV或是Google TV的世界性發行量。沒有中文字幕,沒有日文版,等等的電影將影響地區性的發展。電影跟音樂一樣,發行公司均無世界觀
 

蘋果App Store破三十萬


  根據Mobile Beat 蘋果的App Store 已破三十萬個!共300,945個,其中免費94,147,付費206,828。
  在八月28蘋果App破二十五萬個。
  百萬App的時代看來也不會太久!

連九漲的蘋果股票

  蘋果股票至10月4日以來,已連9天不但是盤中創新高,收盤亦創新高。星期五收盤時更是漲12.43美元,達314.74,盤中最高315美元,而且是大量。
  目前為止,53個分析師12個月的中間目標價(median)為350美元。最高的Hudson Square是500美元。
  另外最收矚目的是年營收可否破200億美元?根據財訊(Fortune)獨立分析師9個當中7個預測可破200億美元,華爾街分析師中29個當中2個預測可破200億美元。
  所有的答案將在美國時間十月18日揭曉。
  蘋果的連九漲,跟Google 的一日大漲12%,達601.45美元顯然不同。Google的大漲因為搜尋和行動相關廣告大耀進有關,本季淨利增32%,分析師事前無法掌握Google的狀況,但蘋果因為以消費端為主,易於預測。老人相信蘋果公布年度營收後,短時間還要大漲機會不大,換手後才會另一波。
  蘋果市值下個目標是超過石油公司ExxonMobil愛克森石油,而Google市值下個目標是超過微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