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7日 星期六

日本 NTT DoCoMo 將非正式支援iPhone

  老人在日本一是發現iPhone真正是攻陷日本,到處都是愛瘋。二是老人在日本鄉下發現一種怪現象,有許多人兩手手機,一是iPhone,一是DoCoMo手機!
  原因是Softbank收訊不好,收訊不好他們不怪iPhone 4,怪 Softbank!(據說用其他手機Softbank照樣不好。)
  日本政府最近正打算推出政策要求電信商不得鎖機!這正好讓NTT DoCoMo下的了台,不會失去面子!要不然Softbank業績正因蘋果的iPhone和iPad大發市利,有後來居上之趨勢。
老人去的買場也看到Softbank的攤位要排隊,其他卻空空的。
   DoCoMo將提供SIM卡給未鎖機的iPhone用者使用!

蘋果周邊

   前不久聽到一位社會新鮮人在賣場提到他新加入的公司是蘋果在台200多家的周邊廠商之一
。老人嚇一跳,竟然有200多家廠商在吃蘋果飯

  上面漂亮的桌鐘是老人十多年前在台灣電腦展時購買的蘋果周邊。這錶鐘還再跑(換了一次電池)。那時蘋果還是蘋果電腦(Apple Computer, Inc)。商標清晰可見。這是蘋果授權的周邊產品
。老人現在看它愈看愈美。
  現在 Made for Apple已不可同日而語。蘋果在上星期正式控告部分周邊產品商。蘋果認為某些廠商的周邊品質和可靠性差,使用甚至於會傷害蘋果產品!
  前不久老人在 PC HxMx買了一個便宜到不行的iPhone充電器和連接線,買來當天充電器的殼就掉下來,連接線充電超級慢。老人把它丟了
。這兩天老人發現即使使用蘋果的iPad原裝充電器(不同於一般iPod或是iPhone的),連接線用非原裝的,竟然充電也較慢!一晚沖不到三分之一的電,讓我嚇一跳以為iPad壞了!
  看來大家買周邊要小心了@!
  老人在日本電器賣場也發現iPod、iPad、iPhone 滿屋都是,尤其是iPhone周邊。幾乎看不到其他手機的外殼或周邊產品!
  所以此次iPhone 4天線門問題,嚇不到要購買iPhone的顧客,但是蘋果免費送外殼的政策卻嚇壞了外殼周邊廠商!!
  不過大慨外殼周邊廠商也不用太緊張。日本的iPhone 4 用者在七月底也收到了蘋果寄的免費外殼,但老人的朋友還是照樣選購iPhone 4外殼,還一次買兩個,因為他太愛iPhone了,寶貝的要死!老人的3Gs,我也用過4個外殼!iPad目前不到一個月已買3個殼,一個袋,一個架。
  所以周邊廠商不用怕蘋果的免費外殼,品質和設計才是重點。

2010年8月6日 星期五

Nokia Symbian 和 Google Android 比多

  老人開始對於手機市場的比多感到厭煩。一開始我就打死也不敢相信我一生當中會看到滿街都是蘋果產品,也不敢相信蘋果市值會超過微軟。十年前你如果告訴別人蘋果有一天會最大,你會被笑為瘋子。
  昨天Google老闆Eric Schmidt 滿臉春風的笑說每天有20萬隻Android手機登記生效。他笑的春風滿面,但事實上該笑的是宏達電等手機廠!
八國聯軍或是十國聯軍或是多國聯軍打敗單家蘋果值得慶祝?分析師預測2012年Android的手機數量會超過iPhone。各家大報都拼命報此消息,好像蘋果到2012年就死了,Google大勝?Google賺什麼?Google賺的是搜尋廣告的錢!如果所有的手機都是iPhone,沒有Android,Google照樣大賺,因為iPhone也是用Google搜尋!
   所以如果真有那一天宏達電的手機賣超蘋果
,或是宏達電市值超過 Google,那才是天下大新聞!
  蘋果對此新聞不生氣,但今天換 Nokia 起來說話了。Nokia 說每天有30萬隻Nokia手機登記生效,一年一億隻。所以老大還是Nokia!
  所以你會不會跟老人一樣,懶得再理它?

大學生愛蘋果,十年來增加14倍


  蘋果一向跟美國學校關係良好。購買蘋果產品學生一向擁有學生優惠。
  蘋果成立以來就對未來的下一代的教育市場下很大功夫,目前可說是收成正果。以最近幾年情況為例,蘋果還設有iPhone發展大學計畫( iPhone Developer University Program)。iTunes上還有 iTunes U. 2008年秋蘋果內部也設有蘋果大學 (Apple U.),由Joel Podolny帶領,這位仁兄曾任職於史丹佛、哈佛、耶盧。顯然的蘋果不只注重教育市場,也注重內部教育。以往Steve Jobs帶領的Pixar,也有Pixar U. 顯然的Jobs把Pixar的經驗帶入蘋果。
  根據美國的維吉妮亞大學(University of Virginia ) 的統計,2009年的該校入學新大學生有43%使用蘋果電腦,而2000 年時只有百分之3%。2004年開始iTunes在PC上發揮功力,蘋果電腦穿透校園的力量開始猛增。
  維吉妮亞大學的43%還不算多,加州部分學院可能都已達80%。老人的小孩因受老人的影響也用蘋果。
  以前老人時代,美國學生時用蘋果,但出社會就淪陷於PC,因為企業界都是PC。但是現在iOS正式打入企業界,企業界接受蘋果的趨勢正
逐漸成長。
  世界在變,蘋果在變,學生也在變......
 

2010年8月5日 星期四

是iTunes打敗微軟,讓蘋果成功


“It's only rock and roll, but we like it.”
這是iPod的廣告。相片和題字都一樣簡單和明確。
 蘋果靠着三大腳:iPod、iPhone、iPad 可說是不只是翻身,而是如坐雲霄飛車由地獄上天堂。一大堆探討蘋果反敗為勝的文章都有很好的見解。老人當然也另有看法:
It's only iTunes, but we like it.
IT客戶端的軟硬體要成功常常有所謂的"殺手級應用"、或是"殺手級軟體",使其能打遍天下,人人皆知。
成功的應用,會深入民心,變為文化的一部分,甚而變為"語言"或是"文字",名詞變動詞。譬如:
“你把資料整備一下,呆會兒要PowerPoint。”
“不知道的話,Google一下不就得了?”
對蘋果iOS的成功,現在是:
不會用iPhone,iPad?,iTunes 一下不就解決了!?
iTunes 正是蘋果成功的真正殺手級應用!
iTunes不知不覺終,已變為一個"系統!
iTunes誕生於2001年一月9日。老麥克一定知道很久以前有一個小公司常常出版一些小軟體而蠻受歡迎,這公司叫Casady & Greene。它出版了一個小軟體"SoundJam MP",這小軟體老人年輕時就是使用它,它介面簡單好用,可整理MP3音樂。當時PC界一大堆相關軟體,但Mac很少,最有名的就是SoundJam MP。SoundJam是由三個先前在蘋果工作而後離開的軟體工程師,Jeff Robbin、 David Heller、 Bill Kincaid所寫的。2000年7月蘋果買下iTunes,也把三人帶回蘋果。(後來Jeff Robbin成為iTunes總軟體負責人,也是蘋果早期線上事業的副總。)
蘋果以SoundJam MP為基礎打造在當時Mac OS-9 的軟體 iTunes。2001年一月在麥金塔發表大會上公佈iTunes,是Steve Jobs進入“Digital Hub 數位生活中摳”軟體最重要的中心。
iTunes推出十個月過後,2001年10月23日Steve Jobs介紹iPod
 iTunes一開始只是方便把音樂燒成CD片,而後功能漸漸強大。配合iTunes 4版的推出,2003年四月28日iTunes Music Store 在另一位蘋果線上事業的要角Eddy Cue的推手下開張,是蘋果iTunes一個很大的突破,建立了線上數位音樂的經營模式建立。
 iTunes加上iPods就此改變了世界,改變了音樂,改變的蘋果
2003年十月16日蘋果做了最重要的決定,把iTunes 4.1版放入Window!iTunes就此成為PC的殺手級軟體。老人先前在今年四月就提過當時Steve Jobs發表的談話:"We put iTunes on Windows and kind of helped them out there. 我們把iTunes放在PC內,就像幫忙他們走出PC的困境。"
事實上,現在來看,Jobs 的確達到目的,因為他放了殺手進入PC
加入了這個殺手,使iPod征服了PC,一統江山。2008年七月10日App Store加入iTunes。2010年iBooks加入,使iTunes是整合iOS裝置和電腦之間的橋樑。更是使iTunes在慨念上變成一個作業系統,這系統觀念上也是PC和Mac的整合
 所以小小一個軟體,由小小的種子,而開花成果,變成億兆的金錢,讓蘋果市值超越微軟,是真正的成功的故事。所以老人說:
It's not only iTunes, it is iKiller.

2010年8月3日 星期二

Android盜版受歡迎?

   Google Android 手機在美賣的不錯,今年春季新手機出貨量還勝過iPhone,但Google無法在 Android其中直接賺到錢,因為Android免費。
  Google的賺錢哲學就是基數要大、廣告要錢、軟體免費。可惜的是行動手機的廣告績效相對於電腦,對Google而言還是微不值道。這使Google股價今年以來大跌,遠不如大盤。
  但是Google的這套哲學似乎也被駭客引用到
Android的App上。Android上的熱門軟體Hesage公司的Radiant(賣2.4美元)被盜版的很嚴重:在亞洲97%使用盜版軟體,歐洲70%,美洲43%。
  這現象老人聽起來好像似曾相識?
  這就是現在的PC世界裡的情況。歷史告訴我們壞事會一再出現。
  Google公司在軟體商的壓力之下,終而採取行動:"引許軟體商偵測終端手機用戶!如果發現用盜版,可馬上終止軟體運作!"
  這又好像似曾相見?
  Blue Screen of Death?
  這方法好還是不好,可能見仁見智。但老人會搖頭:如此一來,個人終端用戶就沒隱私權。誰能保證軟體商不會順便檢查你的資料?誰能保證將來不會公開盜版用戶?在企業的觀點來看,更是不敢使用(除非世界上只有Android手機)!
  Goolge對此似乎不夠用心,大慨因為Google的軟體免費哲學之故!
  Google 目前只在世界上13個國家提供付費軟體(不含台灣)。所以目前台灣Android手機的軟體都是免費的!
  其實依老人看來,這也不是壞事,Android手機大賣,可能大部分原因都是管它版權於否的免費App大受歡迎之故?(可參見Android手機中免費App的比率是所有手機中最高的)

蘋果教

  1994年義大利小說家Umberto Eco提出蘋果和微軟的戰爭是一個宗教戰爭的理論。他認為蘋果是天主教徒(Catholic),而微軟是新教徒(Protestant)。
  他說蘋果啟示錄的本質是透過簡單的程式和華麗的圖標。每個人都有權力得救。"It is catechistic: The essence of revelation is dealt with via simple formulae and sumptuous icons. Everyone has a right to salvation."
  相反地微軟的DOS是新教徒,每個人可自由解釋經文。為了使系統正確工作,你必須理解自己的計畫,用戶是在自己封閉孤獨的內心環境中折磨。"It allows free interpretation of scripture. To make the system work you need to interpret the program yourself: The user is closed within the loneliness of his won inner torment."
  所以蘋果生態園區是一個教會?蘋果迷是教徒。Steve Jobs當然是教宗。
  所以有人認為iPhone天線門打不垮蘋果,因為iPhone對蘋果迷而言是神聖的。這可不是隨便說說而已,而是有正式文獻發表的 (見 Alexis Madrigal: 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How Apple stays divine、Russell W. Belk: The cult of MacintoshSkye Jethani: Apple, The new religion?Heidi Campbell: How the iPhone became divine)。
  所以老人是"蘋果教"內的基本教義學派!是老頑固老頑皮蘋果迷!

一半以上的黑莓機用戶要換機,iPhone 忠誠度最高

  根據Nielsenwire昨天的分析報告,只有百分之42的現有黑莓機用戶下次會再買黑莓機。百分之29想換跑道到iPhone,百分之21到Android。
  這對目前一切不看好的黑莓機而言是一個大打擊。來至加拿大RIM的黑莓機,壓力很大。
以前已報導六月時它股票大跌。iPhone 4 上星期侵入加拿大,大排長龍,許多人根本有錢也買不到,完全不受天線門影響。
  相對的iPhone用戶百分之89下次換機還會再用iPhone,而Android也不錯,有百分之71不換機。
Android手機用戶中有百分之21下次要買iPhone
換言之,下次換機時,iPhone減少百分之11,但增加百分之50的原本Android或是黑莓機轉入用戶(29%+21%)。
  不過美國春季Android手機增加速度快,季增(春季新買手機量)超過iPhone或是黑莓機。

2010年8月2日 星期一

老人家指電(iPad)的初使用心得

  iPad入老人家的手後,不幸碰到公司大忙,出國,和搬家,使她不幸無法時時陪伴身邊,真是虧待她。
  以下是老人使用後的感想:
1. 這是真正一個你用了才知道的Wow產品。是一個真正一定要親自體驗才知好壞的蘋果產品
。沒體驗講話都是空白話。她不是電腦,不是phone,不光光是電子書,不光光是上網工具,不光光是讀報機,她就是她,她就是iPad。你無法用其他產品來比較,也無法用其他產品來品論。
2. 她是真正的Bedtop (床上指電、床機),或是Couchtop (沙發指電、沙發),甚至於是Street-top (街頭指電、)、Commode-top  (便器指電、廁所)。在家在外你會不知不覺的帶著她走。這個指電,比想像中的小,但是你無法放口袋,有點不便,但卻想帶著走。這個指電,比想像中的輕,但是會帶來你手臂的不適(因為角度和長時間使用的關係),但你還是想拿着走。一切切都是因為方便!這種方便跟筆電不同,跟iPhone也不同。不要幻想有iPhone就一定不需要iPad,同樣的不要幻想有筆電就不需要iPad。同樣的也不要幻想有iPad就可取代iPhone或是筆電。但對所有非電腦世代或是網路世代的一族而言,iPad是可百分之百的滿足他們進入現代網路電腦生活的需求@!相信iPad一定是今年歐美聖誕節最佳禮物!

3. iPad需要適合iPad的軟體App。雖然幾乎所有iPhone上的App在iPad上都可使用,但相信我
iPad最佳化的App,才能真正享受iPad
  付費軟體中有的是通吃型App,iPhone和iPad通用。這是最有良心的軟體,因為你買一用二。老人愛不釋手的Atomic Web、IM+、iNote、PhotoCard等均是。有的軟體還得另外買HD版(iPad版),如Angry Birds、Files HD等。
  Game的使用經驗亦和iPhone上的Game不同。老人愈的還不多,但已迷上MultiPong。
  有一個軟體老人認為非買不可,那就是Atomic Web,是一個若你只能買一個iPad軟體時的最佳選擇。用Atomic Web上網有時還讓老人感覺的比用電腦上網方便!!它有隱私和密碼模式、分頁、全螢幕、多指手觸控、自定搜尋引擎、廣告止斷、等等功能。
  付費軟體中老人目前推薦Atomic Web、Files HD、Pages、Keynote、Lifelike Clocks、iNote、GoodReader、MultiPong、等。免費軟體中老人目前推薦IMDb、USA Today、NY Times Editor's Choice、Simplenote、MacDailyNews、Toy story, read-alone、Backgrounds、Pocket Pond、My Calculator、等。
  其它App太多了,玩不完!
4. iPad比iPhone更需要周邊,分為Case,Dock
,Stand,Bag,Camera Kit等。外殼一定需要,因為保護用。老人買了三個外殼,一是軟式外殼,一是超薄硬式外殼,一是蘋果外殼。老人強烈建議只買蘋果牌即可。因為輕、多功能、相對不貴。Dock倒是可買不買。老人買了iPad Keyboard Dock,架起來像桌電,又可充電,使用起來也很順。但是後來使用機會不多,因為用不到,而且iPad裝上外殼後,就架不上去,需脫殼,很不方便。 iPad架子,老人後來選上MacGizmo 的 Beetle (portable floding stand for iPad),不錯用,但是控制的扭扣不是很順,要小心。Bag一定需要,要不然帶不上街。老人逛了日本許多店和網路店,就是看不到恰當的。不料最後看到Porter的一個包包,發現其雖非為iPad量身定做,但是非常適當放iPad外出用。其他如USB充電器用蘋果付送的即可(需10w,一般iPhone用的不能用)。Camera Kit目前美國和日本都需要用定的,老人漏網之魚。
5. iPad需加強的地方:
  a. Front camera。可視訊的下一代iPad,將天下無敵。目前iPad的killer App仍未誕生,但老人認為在iPad上的 FaceTime 最具有殺手級應用的賣相!
  b. iBook的查字字典無中文(需破解),同樣的Safari無字典功能。否者方便性將可完全取代筆電。
  c. 繁體中文(早晚會出現)。目前用簡體手寫,反應速度很快,識別率超好,比老人打字還快。
  d. iOS 4。我搞不懂為何delay?
  e. Retinal display。目前的螢幕已超好(除了反光外)。老人特地去apple store買了Iron Man來看,效果很棒,無法形容。但好還要再好的要求下,下一代大慨會有Retinal display。只是如此一來,現在不只是DVD,連藍光都不能滿足Retinal display!

   還有.....還有....還有...還有..還有.還有

P.S. 買iPad可能還是要買3G版,可完全發揮其功能。另外趕快去申請中華電的學生3G上網方案,一個月只要450元(目前近三百個高中或是大學有支援,可電話去問。這是3G上網世界最低價?)

老人家如何過著10天的無網生活?

  老人興高彩悅地帶著iPad出國去,沒想到竟然過了10天的無網生活!
  你或妳能想像到"無網路時代"你要如何過活?
  老人三十年來出國無數,有筆電後每次都帶蘋果筆電出國。這是第一次帶指電iPad出國,但碰壁了。
  老人住的日本和新加坡的大飯店房間一如往常都有有線網路的服務,但無線Wifi就沒得玩了!日本的要錢,以日計算,新加坡的只在公共區域提供。台灣的3G上網似乎在海外行不通
,所以iPad上網頓時陷入無用武之地。加上無繁體字,所以只好"空白"以對大家,真是對不起了。不過iPad上街可真有用,太太小孩shopping時,不會無聊。
  突然我想起來年輕人無網要如何過日子?前不久我問過許多國小國中小孩,家中網路和電視取其一,要他們選擇。每個都選網路!
  老人除工作外,休息在家,既不種菜,也不看電視,沒網在家就無娛樂可言!?此次經驗
,讓我反省:
  1. 是多陪家人---但是全家都是蘋果迷,都是iPhone瘋。
  2. 是多看室外世界---但是我現在連逛街都帶iPad。
  3. 是出國要帶iPhone, iPad, 還有蘋果筆電。(為此,我藉口買了日本Yoshida Tokyo Porter包,還在等蘋果新版Air)
 
  看來老人我是無藥可救了!

微軟老闆完全看不起 Android Tablet

  微軟老闆 Steve Ballmer 前不久才對蘋果iPad的成功採不以為然的態度 (只是賣的比我預期的還好),但相對於他對 Google Android Tablet 的態度,還算是小case。
  Steve Ballmer 完全看不起Android Tablet!
  七月29日他在對分析師的演講中提出
  "無論就應用的基礎、我們擁有的工具、使用者的理解和動力,我們都不能與不可思議的怪異Android機器競爭,這是我們的恥辱。蘋果是蘋果。蘋果至少是一個很好的競爭對手,很難與其競爭,而且是個高價位的競爭對手。" (Apple is Apple. They're alwats a little tougher to compete with. They're a really good competitor, and tend to be a really high-priced competitor.)
  老人認為 Steve Ballmer 對蘋果倒是不小心說出他心底真話:他或多或少尊敬蘋果,也怕蘋果!但老人還是建議他不可小看 Google!但也許他已看出將來在非蘋果界(PC市場的芭樂園區
),他的敵人是Google!
 
 
 

2010年7月26日 星期一

蘋果謎 12.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7.4)

本週題目為:
0012)

上週題目為:
0011)請問蘋果公司成立的第一個商標是誰設計的?
  1. Steve Jobs and Steve Wozniak
  2. Steve Jobs and Ronald Wayne
  3. Ronald Wayne and Rob Janoff
  4. Rob Janoff and Jonathan Ive

答:2
    蘋果1976年的第一個商標壽命很短。圖示中顯示牛頓坐在蘋果樹下。外框刻著 William Wordsworth 的短詩: "一個在陌生海域航行的永遠思想家...牛頓"。一般相信是由蘋果草創之初,由三位創辦人中的 Steve Jobs 和 Ronald Wayne 共同設計的 (一說是Ronald Wayne 設計)。Ronald Wayne 在蘋果成立後不到一個月就馬上就賣出他的10%股份。賣出的價碼是800美元,如果不賣現在是240億美元。
   Rob Janoff 接著馬上設計大家眾所皆知的七彩著名的缺口蘋果商標。為何要有缺口或是咬一口的蘋果,除了設計上眼光的重點外,一說是咬(bite)一口和電腦Byte同音之故。一說是這樣蘋果才不會被誤認為是草莓。1998年可能因為是新版 iMac,不易在電腦框下用七彩顏色,故改為單色蘋果商標 (外型不變,但少了標記 R ,且有時多了蘋果內一道弧線)。

2010年7月22日 星期四

iPad 代表新世代的來臨 (Magical iPad)

  iPad (圖中粉紅色)算是三個月大的嬰兒 (2010年四月3日出生),事實上在昨天蘋果的季財報當中已顯示其營收超越九歲大的 iPod (圖中粉紅色,2001年十月23日出生)。
  iPad 這季營收賣出21億7千萬美元。iPod 這季營收賣出15億美元。
  而26歲大的老大哥麥金塔 Mac (圖中紫色) 這季營收賣出44億美元。iPad也已是Mac的一半。
  iPad已變為蘋果的第三大金雞母,而這一切發生在三個月當中
  現在的問題是,什麼時候會超過麥金塔?
  2011?2012?
  It's magical!
  看看老人手中打網誌的iPad  ......... i believe iPad.

2010年7月21日 星期三

天線門 (Antennagate),打不敗蘋果

  
  大約兩星期以來,被 AAA (反蘋果聯盟 Anti-Apple Association) 過度強調的天線門 (Antennagate),在蘋果的財報後,證明是打不敗蘋果的,蘋果的黃金時期 (Golden Age)未過,才要開始。因為企業動起來
  根據七月份ITIC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telligence Corp)對IT經理人的問卷分析,蘋果一反大家對她的印象:消費端而非商業端使用
,變回企業商業的最愛。
  三分之二對蘋果硬體、OS X、iPhone 很滿意或是非常滿意。
  只有3%對iPhone不滿意。
  82%使用iPhone來接收發信件。
  63%在個人和商業上均使用蘋果產品。
  24%未有iPhone者已決定或是打算購買iPhone。
35%可能轉用iPhone。
  79%的公司打算在2011年內讓公司作業和蘋果產品如iPhone整合起來。
  企業界動起來的力量是很恐怖的。簡單而言當公司的網頁讓蘋果的iPad或是iPhone的使用者無法看和使用時,失去的商機,或是喪失的競爭力是無法估計的。因為世界上已有一億個iOS使用者!當iPad讓公司員工工作效率上升時,你不用不行,因為消費者也在看。
  蘋果進入企業界,跟蘋果進入未開發中國家一樣,是潛力無窮的!一個天線門打不敗蘋果的!

蘋果歷史上的第一個 "wow"

  
   老人自感慚愧,帶iPad上手11天,碰到自己多事之日,還沒寫出感言。但親朋好友看到老人iPad,試手之後,都是同樣一句話:"wow!"
  蘋果歷史上有許多的wow,但第一個 wow 非MacPaint莫屬!
  看到蘋果在七月20日把 MacPaint 的電腦編碼捐給加州山景電腦歷史博物館的消息,老人有無限的懷念,心中掉下愉快的眼淚。五年前老人搬家時,把家中所有的早期蘋果軟體(都在3吋軟式碟片中)全部丟棄,卻讓人心酸。
  想當年PC電腦螢幕都如駭客任務(Matrix)裡綠色無字天書,看到蘋果第一個圖形介面的電腦時,wow之大聲,比現在看到iPad還大!
  MacPaint是現在Photoshop的老祖師的老祖師。
現在大家把圖形 Copy Paste,視為理所當然,但當年這是不可能的任務,MacPaint首次突破障礙。MacPaint第一次把老鼠的使用發揮到極致,是人機介面成功的首例。
  老人先前介紹的 Bill Atkinson 就是MacPaint的發明者。
 

蘋果2010年第三季財報的意義(蘋果營收打敗微軟)

  蘋果財報亮麗,再度打敗預測,也一掃 iPhone 4 被圍攻的困境。財報的意義和重點如下;

1. 營收157億美元,Y2Y增加61%。利潤32億五千萬美元,Y2Y增加78%。EPS 3.51美元,Y2Y增加75%。
    微軟上一季(1到3月),營收145億美元,利潤40億美元。
   意義:蘋果營收打敗微軟蘋果不但是市值超過微軟,現在連營收都可能超越微軟
2. Mac電腦賣347萬台,Y2Y增加33%。筆電數量佔71%,相對增加較多於桌電的趨勢不變
亞太區蘋果電腦Y2Y增加73%,中國增加144%,韓國增加184%。
   意義:
   一破電腦Mac歷史紀錄。連續第17季增加。
   二表示iPad對蘋果電腦無骨肉相殘(cannibalization) 作用
    三比IDC分析同期全球電腦增加的百分比(22%)更高,表示蘋果在新電腦的市佔率漸高
    四表示新興市場蘋果潛力無窮
3. iPad賣327萬台。營收21億7千萬美元。
   意義:
   一,這只是第一季的iPad在10個國家的初試啼聲。第三批7月23日9個國家上市。Tim Cook說 iPad的賣出沒有所謂科技產品會有早採用者和落後者的S曲線 (請見,Sold Out的意義:Early adopters 和 Laggards),出貨多少就可賣多少貨。所以iPad是創新市場 (define the market)。
  二,由於蘋果電腦同樣亦增加銷售量,所以
iPad是相反的吃掉PC市場(尤其是EeePC)。
4. iPhone 賣840萬台。Y2Y增加61%。營收53億3千萬美元。
  意義:蘋果iPhone開賣三年至今共賣5959.7萬台!其中 iPhone 4 三天內賣170萬台,只有兩天算在本季內(六月26日止)。根據這次蘋果說法,iPhone 4需求旺盛:"We are selling every unit we can make."
  5. iPod賣出941萬台,Y2Y減少8%。iPod touch 仍增加中,Y2Y增加48%。
   意義:骨肉相殘作用出現於 iPod,但iPod touch 例外。合併iPod touch, iPhone,iPad目前有一億台 iOS 裝置。


   老人的結論:天線門 (Antennagate),打不敗蘋果。

2010年7月19日 星期一

微軟美國股市盤中重回市值第二

  美東時間7月19日上午11點,蘋果股票盤中大跌,市值變為2190億美元(241.01,跌),而微軟為2202億美元(25.12,漲)。
  蘋果大跌的原因大慨就是iPhone 4。非天線,而是 iPhone 4 出貨可能不足以應付需求,尤其是白色 iPhone。玻璃面板出貨慢,產能不足。
  蘋果22天內賣300萬台iPhone 4 ,但市場預測蘋果每天可賣11萬台,故不如預期,所以股票跌?
  七月20日,也就是明天,美國東岸時間下午5點,蘋果將公布第三季的財報。答案即將揭曉。
   註:這是美東時間7月19日上午11點盤中價,收盤時蘋果還是超過微軟。

蘋果謎 11.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7.3)

本週題目為:
0011)請問蘋果公司成立的第一個商標是誰設計的?
  1. Steve Jobs and Steve Wozniak
  2. Steve Jobs and Ronald Wayne
  3. Ronald Wayne and Rob Janoff
  4. Rob Janoff and Jonathan Ive
   
上週題目為:
0010)請問蘋果的App軟體出版界或作者,有大約多少百分比會同時發展Android App?
  1. 百分之3
  2. 百分之10
  3. 百分之30
  4. 百分之50

答:1
  百分之3.12
  很多人以為Android如入中天,一大堆寫iOS軟體者一定會想寫Android app,但其實非也。
  根據 AppStoreHQ 的數據,43185個的iOS App 發展者只出iOS的軟體,10199個的Android App 發展者只出Android的軟體。另外1412個發展者兩個平台都出軟體。所以所有寫 iOS  App的發展者只有區區百分之3.12會同時寫Android軟體。相反地百分之12.2的Android軟體商會同時發展 iOS App。
  所以兩個陣營事實上是樹立分明!
  你也要靠邊站!

 註:老人得出國兩星期 (新加坡和日本),八月一日回台。當然不免會去蘋果店看看。但海外上網不易,尤其是無線網點更是連大飯店都沒有,iPad 沒繁體,輸入更難,會讓老人咬牙咬到舌請諒解。

2010年7月14日 星期三

蘋果買入第29家公司:Poly9

蘋果手頭現金堆山,但25年來只買了28家公司,Google十年不到,買了73家公司。
現在非正式謠傳蘋果再度買了地圖繪圖公司Poly9。這是加拿大北克的一家網路3D地圖軟體設計公司。曾出品FreeEarth,類似Google Earth,但細節不清。
這是蘋果買入相關於地圖搜尋的第二家公司
,去年買了Placebase。看來蘋果進入地點搜尋的企圖心愈來愈大,希望不久就可看到蘋果的成果!蘋果老是被Google挨打,該是反擊的時候了。Poly9將可能讓蘋果跨入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的領域,可讓將來蘋果iPhone可在現實生活中隨時“看”地點,及時提供你需要的資訊。

XP 不死,但 Office 2010 沒引起回響

  微軟一反先前的暗示,提出商界電腦仍有74%使用 Window XP,所以微軟宣佈還要再支援
Window XP十年。這對大家是好事,但對微軟到底是好消息還是壞小消息,老人也看不出來

   看來台灣商界公司都耐著不換電腦,修了再修,到2020年,看看微軟還會不會支援。老人公司的電腦部工程師倒是無所謂,他說反正微軟早就沒再支援他們了!他還認為更新會帶來公司一大堆麻煩?
   不過 Office 2010 國外推出也幾星期,台灣七月9日隆重推出。也有人去排隊買優惠價。但 NPD的分析師卻對國外推出的銷售感到失望。
似乎大家對Office升級到2010,興趣缺缺。這對微軟是惡訊。
   老人倒是希望看到真正的銷售數據。有了iPad 後,突然老人對 Office 2010 的Mac版,也提不起興致。希望大家不要跟我一樣才好!

iPhone驚人的成績

  iPhone 出道3年,大家都知道她厲害的吸金功力,但到底多厲害?不看SAI引至Goldman Sachs的表格,恐怕還難真正理解:
   蘋果只佔世界所有手機的百分之三!圖表中藍色代表蘋果的iPhone。
    但蘋果iPhone利潤比所有手機廠還多! 圖表中淡藍灰色代表蘋果的iPhone利潤,藍色為RIM、Nokia、HTC、Sony Errisson等手機廠的利潤總和。
   難怪大家怕iPhone。
   但事實上,依老人看,今年世界科技股的公司除了幾家外,都大賺特賺,尤其是台灣、韓國。其實正是蘋果帶動向上的動力沒有蘋果
,現在智慧型手機不會興興向榮、觸控螢幕不會缺貨、Tablet PC 不會起死回生.........科技公司看蘋果,是敵是友,還很難說。
  MITA,Microsoft, Intel, Taiwan, Apple, 正是台灣經濟的動力!

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

iPod out

   如果你跟老人一樣使用Pioneer的音響,你會發現Pioneer的AV 擴大機有一功能,就是能接iPod
。iPod接上後你可由擴大機內的按鈕控制iPod,可選歌播放。我六年前就是因為只有Pioneer擴大機有這個功能,故由Denon轉換為Pioneer。只是Pioneer的介面做得可真"日本" ---不人性,難用的要死。
  今年四月12日TUAW提出蘋果在 iOS 4.0 內藏有一未公開的應用:iPod out。這個應用軟體可將iPod或是iPhone的控制選項轉出到另一面板,然後利用上面的菜單選項來播放歌曲。
  當時就有人認為這是蘋果要運用在車上音響系統的祕密武器。現在BMW證實了這個運用
將來這到系統當然不限於車內音響,當然可用於音響AV 擴大機。只是不知那家公司會先採用?
目前日本音響已都出了iPhone上的App,可遙控音響。日本音響加油!
  
 

iPhone 4 是手機第一名,但我們不建議你使用

 
  iPhone 4 的天線問題弄的滿天飛,許多消費者看不懂,搞不清楚。在台使用者好像問題很少

   美國消費者報告(Consumer Report)昨天出文建議大家不要買iPhone 4,因為天線設計的問題(左下角壓住會影響收訊)。
  但同時亦說 iPhone 4 在他們的評分下得手機第一名,76分,比 iPhone 3GS 和 Evo 4G 分數都還來得高。
  iPhone 4 在螢幕顯示、導航、上網、電池、多媒體運用等項目得"優秀"評分(excellent),而打電話得"很好"評分(very good),聲音表達得"好"
的評分(good)。
   所以iPhone 4 是第一名,但建議你不要買它

   現在你或妳清楚了麼?還是還是不懂?

微軟的Zune佔MP3市佔率的1%, 但仍活著

 
  微軟砍掉短命的Kin One和Kin Two,但在MP3中市佔率只佔有百分之一的Zune,卻仍活著。
相反地同樣根據NPD的數據iPod佔百分之七十六。
  為何Zune可活著不死?
  依老人看原因是:當初Zune發表時,Bill Gates站台稱讚大力鼓吹,所以它是微軟的象徵。因此和Kin One, Two不同。
  當然當Zune讓大家忘了它的存在時,微軟就有可能宣布它的死刑 (當然會說是階段性任務完成)。但是是何時?只有等後台大老闆的Bill Gates點頭。

2010年7月12日 星期一

蘋果謎 10. Apple Quiz of the Week (2010.7.2)

本週題目為:
0010)請問蘋果的App軟體出版界或作者,有大約多少百分比會同時發展Android App?
  1. 百分之3
  2. 百分之10
  3. 百分之30
  4. 百分之50
   
上週題目為:
0009)請問蘋果公司到2010年第二季為止,大約賣了多少支iPhone?
  1. 三千萬隻
  2. 五千萬隻
  3. 一億隻
  4. 兩億隻

答:2
五千一百萬支(51,234,000隻)
 其中三隻是老人我買的。

2010年7月11日 星期日

App Store 兩週年

  2008年7月10日是蘋果App Store開幕。第二天蘋果老闆提出App Store有500個軟體,25%是免費的。2009 年四月23日有大約3萬五千個App,下載10億次。2010年六月下載超過50億次。
  雖然下載次數可能不久將來逼近世界人口,今年或明年App數量會達30萬個。但App Store對蘋果整體的實質利潤有限。但App Store對蘋果的生態ecosystem,有絕對性的貢獻。
  將來Android手機的數量一定會超過iPhone,但 iPhone 和 Android的最大差異就是在App。Android手機的使用者對App 相對興趣不大,不會大量下載,不會大量購買。所以手機的差異除了蘋果和非蘋果外,就是在於App。

2010年7月10日 星期六

Google認錯向中國低頭下跪

  Google向中國低頭認錯,允許中國管制和網路審查,因此重獲中國批准上路中國。
  Google從此不再讓老人尊敬,也應不再讓世人有勇者的形象。Google一樣地喜歡以勇者自尊攻擊蘋果和微軟,現在證明一切都是假像。金錢第一,請勿再掛羊頭賣狗肉。
  Google認錯,讓全世界各個國家都有權限制和檢查Google的搜尋事業,也讓每個報業媒體企業都有權限制Google使用其搜尋轉載的權力。
  中國人的自傲自慢,這次獲得史上最大的滿足

最聰明的技術設計者:Jonathan Ive

  財富雜誌Fortune是世界上最喜歡搞排名遊戲的雜誌。最新一期,世界上工業技術領域最聰明的設計師
  Jonathan Ive
  最聰明的工業執行長是誰?那當然是Steve Job了。不過這沒什稀奇,他的皇冠太多了。
  倒是Jonathan Ive值的再度贊許。
  生於1967年現年43歲的Jonathan是英國人。1992年到美國。1997年加入Steve Jobs的主要設計團隊,是Jobs的主要左右手。大家公認他是蘋果第一號設計師。一般相信iMac G3, PowerBook G4, MacBook, iPod, iPhone, iPad,他都是主掌設計者。對他的工作,他認為那是一種設計工藝 (craft of design)。幾年下來他得到的工業設計相關的獎狀無數。當Jobs生病時,他曾一度被認為是可能的蘋果接班人。
  Jonathan Ive跟Steve Jobs一樣,都是完美主義
者!他領導的小團隊在蘋果的設計室,恐怕是世界上除軍事領域外最神祕、保密的地方。
  蘋果的成功,Jonathan Ive 佔有一足之地,也證明了設計是產品商業成功的必備模式。原本是冷冷冰冰的電腦界,因為Jonathan Ive跟Steve Jobs的堅持,追求完美的個性,而生氣活潑!

不會有 Nexus Two

  這是七月二日的新聞,本來我以為Google執行長Eric Schmidt只是隨便說說而已,但是一星期後也不見Google公司正式出面回應,所以大慨是真的了: Nexus One 玩完了,不會有Nexus Two !
  "Nexus one was so successful, we didn't have to do a second one. Ok, it worked. Congratulations-we're stopping. We like that flexibility, we think that flexibility is characteristic of nimbleness at our scale."
  所以Google喜歡靈活應變,即就是成功,也要見好就收
  如果你是 Nexus One 的使用者,你應珍惜它
,就跟六星期總共賣了503台的Kin One, Kin Two一樣。
     Nexus One 在2010年一月5日推出,由HTC代工。也是第一支完全未鎖機,可由Google網路購買的AMOLED螢幕智慧型手機。
  推出後74天只賣了135,000隻。是失敗的手機

   Google的股票在今年度已跌百分之30,蒸發市值586億美元。但Android大本營HTC卻大賺特賺,台灣股票漲不停。兩極化,非常態
  老人建議 Google要利用你自己的靈活應變(nimbleness),不要轉不過來:
  Android要收取授權費!我保證股票馬上大漲!
  Goolgle 想借由免費,達到市場規模,然後進一步控制的企圖,連HTC也知道!Goolgle沒那樣偉大,要幫大家打戰,幫大家攻蘋果!Android八大或是十大聯軍,家家都清楚。
  大家都怕Google會跟以前的微軟控制世界上所有的PC電腦一樣,控制行動裝置。Android本身的Fragmentation也會使Google想一統天下的企圖消盡!所以Google不要做夢了,趕快收費罷!
  老人再度保證股票馬上大漲!

Phone Disk免費讓你閃過iTunes

  Macroplant網站免費提供 Phone Disk 使用。註冊碼就在網站上。
  Phone Disk讓你閃開iTunes,讓你直接在麥金塔電腦Finder上直接存取 iOS (iPhone/iPod touch/iPad) 上的媒體檔案。
  你可在Finder的視窗內檢視iOS裝置內的媒體檔案,如Photos, Podcast, Books, Recording等。
  比較好用的是DCIM檔案夾。如果由Finder把圖形檔拉入檔案夾內,它將自動轉檔,讓你在iOS的照片圖庫內顯示。
  你如果看不慣iTunes,可試試看,反正免費?
  
   註:我仍未試測!仍無法細節。
 

2010年7月9日 星期五

如果iPad算是電腦......

  iPad的定位連分析師都搞不清,老人也將試圖將其定位,但目前這消息很是有趣:如果iPad算是電腦,那麼蘋果的世界電腦市佔率在2011年將可能達到百分之10!!
  IDC今年五月預測2010年年底世界的 media tablet (媒體tablet)將達七百六十萬台,而到2014年將達四千六百萬台。而2014年的筆電可達三億九千八百萬台。也就是說media tablet 的出貨量將是筆電的11.6%
  2010年年底,非iPad的多功能 tablet,可能出貨量相對於iPad微不值道。所以都是iPad的天下。現在是月,IDC的預估顯然是太小看iPad了。
因為iPad 80天就賣了300萬台。All Things Digital已引述說iPad在2011年可能賣出一千八百萬台到兩千五百萬台
  所以此事看來並非不可能,因為根據eWeek今年五月引述 Boston Consulting Group的問卷分析,百分之50至70的消費者打算在一到三年內買 media tablet 相關裝置。該分析是由14個國家,13,000位消費者得來的數據。其中三分之二是想買iPad相關的多功能裝置如iPad,三分之一是單功能裝置,如Kindle。
  兩個月來iPad銷售勢如破竹,如果現在統計可能更多會想要買多功能裝置如iPad。
  老人的iPad 3G還有原廠附屬品,在美遊玩一個月後,今晚到台!看來老人下來兩天沒空blog了!

iPod 也是永不死還更神勇

  來至台灣的 Apple.pro 大安的安大iWatch U 會讓你驚艷:"根據至深喉嚨傳來的內幕(代號A08),蘋果3公分平方觸控螢幕出現江湖!"
  蘋果發展這個Mini Me觸控螢幕,是為什麼?
  當然是 iPod Nano?iPod shuffle?
  可帶在手臂上的iPod!! iWatch?
  大家來想像罷!
  Why Not!!!

2010年7月8日 星期四

iPod touch 永不死還更勇

 
   iPod touch在美國賣的很好,似乎遠比台灣的銷售好(台灣無數據可參考)。
  來至英國的八卦 (電子豬 electricpig),提出iPod今年九月更新。而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iPod touch不但如去年九月被預測的一樣,有帶閃光的5MB攝影鏡頭,並有 HD 攝錄功能,而且有Wi-Fi FaceTime!(所以亦有前置鏡頭)
  新的iPod touch將在今年九月推出。
  老人對此謠言非常懷疑,因為如此一來,我也不用買iPhone給小孩了。但不是不可能,只是不在今年,應在明年。今年iPod touch會先有照相和錄影功能,而2011年會有FaceTime!而明年的iPod亦會有照相功能。老人的幻想會成真?
 
 

 

蘋果營收進入黃金時代


  AppleInsider的Andy M Zaky追蹤蘋果經營成效四年,發表一篇蠻精采的文章。已是美國第二大市值的大公司蘋果,已大到不能再大,但竟能年度營收增加百分之50,是不可能中的奇蹟

  今年6月17日有人提出"大必倒"理論!一家
BAM 投資公司,根據對沖基金的財務模型分析投資行為(behavioral analysis),預測蘋果股票
快2010秋天,最遲2011年秋天會大跌百分之80
   少數網站特報大報此新聞,但還是沒多少人相信。根據Andy M Zaky的分析,2010年蘋果的 淨利(net income)會增加75%。2008年蘋果的每股紅利增加72.5%,2009年蘋果的每股紅利增加33.92%,2010年蘋果的每股紅利預估將增加70.8%。這對小公司或是新創公司而言不難做的到,但對特大號公司而言是不可能的任務。
  所以蘋果的股票現在是低點,七月8日收盤是258.67。到2010年中應達350美元。摩根大通也是昨天預估蘋果股票還會大漲58%!
  一說會漲百分之58%,一說會跌百分之80%。有趣,老人也快看不懂?
  Android現在很嗆聲,Google應股票大漲?
  非也,Google股票2010年開年至今已跌30% (蒸發586億美元)
  蘋果的潛力在於蘋果生態圈已建立。這個有圍牆的生態圈偶而還是會有漏洞,但是卻在一步步擴大中。以電腦而言,跟大家想像的不同
,就是因為蘋果的電腦市佔率還很低,所以才有機會。以iPhone而言,智慧型手機事實上在所有手機中佔有率也是低,蘋果又有機會。以iPad而言這是個全新的市場,前途不知止於何處!
   iPad可能是蘋果另一個iPod!差別只在iPad前面無Sony。iPad是蘋果另一支10億美元的大腳!沒有人看的出來,前面還有多少路可走!所以
iPad不是大型的iPhone,是大型的iPod
  以IT界目前所有公司幾乎都是看蘋果做什麼,再做什麼的發展模式,"跟著蘋果走"的趨勢也已建立。  說不定,蘋果目前自己還只是在自己的起跑點.......故事才要開始.....

科技新兵不愛微軟

  紐約時報的科技網頁,提到去年微軟的商業軟體部總裁Bob Muglia接受訪問時的一段話,道盡微軟的窘峻:"當年輕人在學院學習時,微軟無法吸引他們。尤其是當年輕人想新創(start-up)事業,又資金不足時,想發錢買微軟的軟體,是一個很糟糕的想法" (We did no get access to kids as they were going through college. And then, when people, particularly younger people, wanted to build a start-up, and they were generally under-capitalized, the idea of buying Microsoft software was a really problematic idea for them.)
  科技新兵(新創)不愛微軟,是微軟未來的大問題。蘋果市值超過微軟,和微軟會推出短壽60天不到(大慨6星期),每支造價一百萬美元手機 (Kin One, Kin Two)的創歷史大笑話,不是沒有原因的。
  2008年底微軟就推出一個想幫忙學生的計畫,讓學生在免費一段時間內,可使用微軟的商業和發展軟體。但計畫要求學生需遵守微軟規定
,要拿微軟軟體使用真是飽嚐辛酸。這計畫不管微軟如何吹牛,現在來看又是個失敗的計畫

  美國一大推科技學院都有iOS的課程,據說台灣台大也跟進。學生幾乎人人一手蘋果電腦。科技新兵學習和發展的軟體不是蘋果就是Google。沒有新兵,微軟會有未來?

蘋果雲端勢在必行但難也

  老人最近幾星期很忙,沒時間打字,但並非沒時間看新聞。蘋果和IT界,最近幾星期則是謠言滿天飛。很多都是舊事重新炒飯,但有一件事蘋果非做不可,但難也,那就是蘋果的雲端。
  雲端串流,不只是現在的MobileMe需要,對蘋果的目前的iTunes音樂的近一步發展,甚至於對未來的新一代 Apple TV都是必走的路。
   難度有四,不完全在蘋果上,但都不簡單:
1. 版權問題:在iTunes上的音樂和電影,版權都止於iTunes上的iOS裝置實體使用,但並非雲端串流音樂。蘋果到底有無權力將其雲端串流化還有疑問!為了避免跟目前一些公司一樣陷入法律的漩渦,如MP3tunes.com,蘋果必須跟唱片和電影公司談判。版權將是很棘手的問題。如何在使用者、蘋果、音樂或是電影公司,之間取得平衡是一道難題。蘋果去年12月買了Lala,走了第一步,但遲遲推不出來,很可能,就是在談判!
2. 雲端資料中心:這一點蘋果倒是很可能已達到。蘋果在2009年以10億美元的計畫,在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買了50萬平方尺的地,來架構 iData Center,是目前蘋果加州Newark資料中心的五倍大。這中心規模是世界第一大,MobileMe根本用不到那樣大的資料中心,所以建立這樣大的資料中心,其目的可想當然兒。
3. 安全技術:蘋果最近iTunes Store才被駭。駭客侵犯Tunes的目的,一是為了爭App或是iBook上的賣出排名。二是駭帳號。後者在中國似乎已很流行。而由越南的Thuat Nguyen開發的程式已被蘋果在七月六日公布有詐騙交易的行為。
蘋果宣布大慨有400個帳號被駭,並建議大家三不五時改密碼。安全技術不是蘋果專屬,Android的App可能更嚴重。
  一個非常簡單的試想:如果"銀行"不敢把資料雲端化,雲端就算是成功,也是半殘雲海不但遮太陽還下雨,那就完了!
  蘋果嚴格審查App的作法,在安全第一的考量下,遠比讓廠商方便來的重要。將來一切都在雲端操作後,更是重要。
4. 網路速度:以前老人就提過:"慢就是使用者經驗的第一號殺手!"
  以目前美國紐約做例子,來猜側未來,情況不樂觀!iPhone上網擠暴AT&T的無網訊號網路是公認的事實,iPad流行後火上加油。幾乎沒有一個使用iPhone的紐約客會滿意。大家可以想像把每個人的電腦和手機中的相片、音樂、電影放在雲端,隨時要看要聽要用,會出現什麼狀況?
  不過雖然如此,蘋果一定要走雲端路線。老人心中的新一代Apple TV要成功的要件有二,一是改為用iOS系統,二就是雲端。而音樂更是要放在雲端,老人可隨時隨地"帶著走"目前老人Mac電腦iTunes裡的8929條音樂 (佔108GB)!以後再也不用考慮iPod或是iPhone的容量了!!否則容量再怎樣大,可能都裝不下老人的肚量
,更何況是年輕人!

2010年7月7日 星期三

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大豐收


  日本軟體銀行SoftBank因為獨家銷售蘋果iPhone使業績大增,如吃大埔丸!
  SoftBank今天宣稱六月公司的電話新用戶增加229,500戶。而日本最大的電話商NTT DoCoMo只增加164,600戶,第二大KDDI只增加61,300戶。
  當初蘋果iPhone要進軍日本時,據說NTT DoCoMo意性闌珊,不把蘋果放在眼裡。但不料到今年三月蘋果iPhone已攻佔日本智慧型手機的72%。
  日本手機一向可看電視(1Seg TV tuner),也有日本獨特的無線付費系統 (FeliCa wireless payments),但仍敵不過 iPhone,打破一船子專家的眼鏡。Mophie今年一月還發表可在日本iPhone上使用FeliCa wireless payments的裝置。而iPhone上的網路電視也正旺盛發展中,日本傳統手機的優勢也快要完全消失!
  難怪軟體銀行SoftBank老闆在iPad/iPhone 4發表時笑容滿面,嘴巴合不躘,是日本六月最快樂的男人!

iPad是上網新兵

 
  iPad今年四月三日才推出,推出25天後,
TechCrunch 就發現上該網站的硬體,iPad佔1.18%,而Android 佔0.99%。相對的iPhone佔5% (PC電腦 59.68%,Mac 27.78%)。iPad上網率大於Android
  你很可能會認為,大慨是因為iPad使用者特別喜歡TechCrunch之故。但iPad接著在80天內賣出300萬台。而六月底NetMarketShare的分析全部上網裝置的數據讓你不得不信:用iPad上網的有
0.17% (綠線),而用Android上網的佔0.14% (藍線)。iPad以直線速度劇升。
  iPad 大約一半是WiFi版,無法隨時隨地上網,而Android的多國聯軍也喜歡號稱手機賣出甚至多於iPhone,所以這數據驚人。
  這表示 iPad 是真正的純正 Mobile Net Device 行動上網裝置
  假設Android賣出3000萬隻,而iPad 300萬隻,則iPad使用者上網可能比Android大10倍!!而iPad才剛推出,潛力驚人!
  今年五月同一機構只針對行動上網裝置的上網經驗分析也顯示iPhone佔32.87%,而Android只佔6.24%。
  所以Android的手機使用者,大概只喜歡用它來打電話和宣耀?

iPad的推出對Mac電腦還未有骨肉相殘作用


  今年四五六月一季是蘋果公司多事之春,四月iPad上市,五月Macbook升級,六月Mac mini也升級,加上六月iPhone 4上市,可說是蘋果迷花錢的一季。許多的猜測不難認為,iPad,甚至於是iPhone 4的上市,可能會影響蘋果電腦Mac的出貨。
  這就是所謂的"魔鬼效應 Devil effect" (相對於光環作用 Halo effect)。或可稱為"骨肉相殘作用 Cannibalization"。iPod的是蘋果光環作用的先期部隊,它成功了,但也近下台一鞠躬了。在今年四月iPod的銷售就受到iPad/iPhone的影響,四月時年對年,減少百分之17。
  AppleInsider引述同樣NPD的資料顯示,五月iPod的銷售同樣年對年,減少減少百分之13。但蘋果電腦呢?
  答案是跟四月一樣(年對年增加百分之39)並沒有影響!年對年增加百分之35。
   所以至少目前iPad對Mac似乎無"骨肉相殘作用",說不定還會有光環作用?
  你認為呢?

2010年7月6日 星期二

聯想老闆對蘋果劃時代的一句話

  中國的聯想老闆在美國國慶日發表對蘋果的感言,保證將在歷史留言:
  "We are lucky that Steve Jobs has such a bad temper and doesn't care about China. If Apple were to spend the same effort on the Chinese consumer as we do, we would be in trouble."
   老人認為他說的倒是正確,但他故意忽略了大家都知道,不敢怒也不敢言的話。
  中國的文化在60多年來已變為"盜版文化",盜版或是仿製已是中國文化的一部分。它由上而下,由政府到民間,由將軍到士兵,由老闆到員工,由父母到小孩,從小到大,由少而老,由皮膚到骨隨,深入民心。一種行為或思想,變為文化的一部分就萬年難改。Google,微軟,或是蘋果都無法在中國生根,而且這不是短時間內,是百年內。
  所以蘋果和Google,微軟一樣,非不為也,是不許也(中國不許)!除非加入成一族。
  中國最擅長的就是仿製後,另定規格,變為中國發明 (如WD-CDMA),你必須遵守它的遊戲規則,否則不能在中國推行,不小心它還會告你盜版!它一方面阻礙他國原創,一方面保護自己的仿製
  所以不是只有脾氣好的人可在中國發展,需有小人之心、大人之腹、忍氣吞聲,才可行!

電子書硬體一再降價


  因為iPad排山倒海的氣勢,迫使電子書的硬體降價求售。。
  Amazon 的Kindle 今年六月21日,由259降價至189美元。而明天,七月七日將新推出的 Kindle DX379美元。
  Barnes & Noble 的 Nook電子書,今年六月推出的WiFi版只賣美元149,而3G版亦降價,由259降價至199
  Sony 最後終於跟進,Sony 的Reader,Touch Edition 賣169,Pocket Edition 賣149,而Daily Edition 賣299美元。
  相對於最便宜的 iPad 16GB WiFi版的499美元,是較有競爭力。
  原先想推出電子書的硬體商,再也不敢輕易發展硬體了。因為價格已接近硬體的成本價
iPhone 4 而言,根據iSuppli的估計,成本大約187.51美元,所以猜測降價以無利潤。
   出產量不大的產商成本將更貴,無法跟蘋果的大量壓低成本比,加上中國人工成本漲勢才剛開始大者恆大的趨勢將更加明顯。
  老人猜測無價免費電子書10年內一定會出現
(說不定5年?) 。另外很可能將來,買電子書就是買書,或是定報紙、雜誌。譬如說買聯合報電子書,就可看聯合報一年的整版新聞,等等
。也就是說,硬體免費,跟訂閱的報紙或買書一樣,一起賣。

任天堂老闆聲明不會推出iOS遊戲軟體


 大家不要幻想了!
 任天堂的老闆已推翻大家的猜測,聲明不會推出iOS上的遊戲軟體。
  有這種幻想的就是任天堂的持股投資者。
  老人想來也是,雖然任天堂DS今年五月出貨量比去年大跌百分之45.2,但要馬力歐在iPhone上跑,也未免太為難他了!